薇閣中學九十六學年度 WEGO 2008 校園音樂會 5.3 200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音 乐 的 “ 力 量 ”.  音乐情绪体验:。。。 了 解 音 乐了 解 音 乐  几个音乐术语:大调、小调、 速度.
Advertisements

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 制系统的投入情况和问题分析 东北所热自室. 自动控制系统是机组热工专业管理水 平和设备状态的集中体现,一台机组 的自动投入率和自动调节品质体现了 机组的整体水平。同时,自动控制效 果的优劣,也是机组节能降耗目标的 实现手段和基础。
苏少版《音乐》教材分析与 教学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 戴海云. 提 纲 第一部分 《音乐》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 《音乐》教学实验与研究 教学研究 案例分析.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 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 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 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 她。
平面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第七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破规与变异构成的形式、有下列四类: 一、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其表现特征是,在普遍相同性质的事物 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事物,便会立即显现出来。
大家好.
組員(依照第一個英文字母排列): 彭子芯 丁詠詩 湯詠淇 黃綉清
十八世紀歐洲人發現澳洲之前, 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 在過去, 「天鵝=白色」的這個想法無懈可擊, 因為這和實證現象完全吻合。
从传统文化中究竟 能够得到什么 (中国文化精神系列讲座之一).
刑 法 学 (各论) 主讲人:张明楷.
打 開 西 洋 音 樂 史 尋找那被遺忘的故事 中世紀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巴洛克時期 古典時期 浪漫時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邓 兵 2014年6月12日.
古代四大美女de风云 沉鱼 . 西施 落雁 . 王昭君 闭月 . 貂禅 羞花 . 杨玉环 编者:周惠婷,李雪蓉
舒伯特 魔王 歌德《魔王》在1872年寫成。《魔王》故事來自丹麥民間傳說,歌德此作則參考由赫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自丹麥文翻成德文的《魔王的女兒》(Erlkönigs Tochter)而成。舒伯特在1815年譜成《魔王》,不過真正付梓則經過三次修訂,要到1821年才以「作品一」出版。
交响音乐鉴赏 李 莉.
一、银行保证金质押 二、理财产品质押 三、银行卡被盗刷的责任问题 四、票据纠纷
活力 射 四 简报 种子发芽咯 de 国培(2015)小学数学四组 3/11/2017.
民间器乐 第五章.
第十四章 生命伦理道德 一、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二、生命伦理学的内容 三、克隆伦理问题 四、器官移植伦理问题 五、辅助生殖
第五章 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的伦理关系 第五章 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的伦理关系 主讲:卢桂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J’espère que tout se passera bien pour toi!
第三章 企业战略策划 第一节 企业整体战略策划(一).
Earth Song - 樂活 蔡孟儒老師.
莫扎特 (W.A. Mozart) 古典派樂期作曲家莫扎特( ) 3歲開始學習鋼琴 4歲時對一般的樂曲只要彈幾遍就能背誦
消費者期末報告-西餐 班級:餐旅二甲 指導老師:林美蘭 組員: 4A1M0009 林欣慧 4A1M0012 林佳妘 4A1M0046 劉力瑩
漫漫人生 主办: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总第一期 2008年2月 主编:初二(11)班 肖遥.
精 進 教 學 綜合領域研習 主講人:張麗蘭校長.
歡 迎 新 卸 任 校 長 梁 榮 財 廖 萬 成 交 接 茶 會 劉俊元攝製
孔子傳第三集: 興辦私學-禮學之美 生命教育工作坊.
羅伯特-舒曼 0201第三組 38 蘇立庭 21 何鈺婷 27 張蓉宓 37 賴怡茜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單簧管●豎笛●黑管 組員:李雨宣 鄭庭薇 樂憶慧 毛敏瑄 陳子柔.
宣召 詩篇 29: 神 的 眾 子 阿 、 你 們 要 將 榮 耀 能力 、 歸 給 耶 和 華 、 歸 給 耶 和 華 。
经济法 富国?富民? 税法篇.
主題:協奏曲 系級:經濟三 姓名:李博偉 學號:
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金色的( ) 金色的…… 阳光 麦浪 童年 沙滩.
班主任专业素养 漫 谈 普陀区教育局德研室 陈镇虎
音乐图书馆编目工作若干问题 国家图书馆 外文采编部 顾犇.
九年级下学期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理想与人生.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宣传推介手册 2017年10月.
行動裝置連線至 Naxos與Alexander資料庫 教學手冊
真 心 話 Music: Rodrigo—Adagio Concerto De Aranjuez.
Cello Suite No.1, BWV1007, Prelude
影视音乐de构成元素 主题音乐 场景音乐 背景音乐.
中二級音樂.
六、音 樂 與 廣 告 音樂與設計 Music & Design.
Qiū tiān 9 秋 天.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禹利个人感恩餐会.
長笛 木管樂 樂器介紹 (西樂).
UMS 年音乐季推介.
明 湖 居 聽 書 By 慕慧老師
雙簧管 木管樂 樂器介紹 (西樂).
韓國.
美麗的西子湖.
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羊樂多笛笛 作者:吳滋錕、劉智昇.
中國音階:最早為『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 五音中,每一音都可當主音,排成五種不同的調式。 判別: 結尾音 西洋調式思考
此作品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意见,与主办单位无关
逆境也是一種恩典 Music: Rodrigo—Adagio Concerto De Aranjuez.
大度讀人 摘選自《作家文摘》.
10、《论语》十二章.
藝 術 與 人 文 之 靈感的探索.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七年级.
古典時期代表作曲家-海頓 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 奧地利作曲家 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領聖體後 第二十二屆周年大會 ( ) 程 序 *感恩祭 2008年活動報告(董事會主席馮宜萱女士)
裕民國小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 多元文化社團 直笛社團&合唱社團 期末成果發表會
關於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 原曲調來自當時法國的流行情歌-《媽媽請聽我說》 此旋律後來被改編成《小星星》
其解亦可表为向量形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薇閣中學九十六學年度 WEGO 2008 校園音樂會 5.3 2008

管弦樂團 演奏曲目 Swedish Rhapsody Que Sera, Sera The Sound of Music

Swedish Rhapsody Swedish Rhapsody(瑞典狂想曲)又被稱為 Midsummer Vigil(仲夏夜之夢),Hugo Alfven於1903年創作,是Hugo Alfven最著名的代表作,亦為瑞典當地最經典的創作之一。 愛爾芬出生於1875年的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畫家與作曲家。愛爾芬原在皇家歌劇管弦樂團擔任小提琴手,之後瑞典政府支助他前往布魯賽爾學習小提琴,而他在此時創作的兩首交響曲皆獲得音樂大獎。愛爾芬以合唱指揮的身分活躍於瑞典樂界長達五十餘年,在瑞典境內受到高度尊敬。

Que Sera Sera Que Sera Sera是一句西班牙文。英文意思是「Whatever will be, will be.」中文來說,就是未來該怎樣,就會怎樣,我們無法知道、沒辦法改變、更不能掌握,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往前走。有鼓勵人勇於面對未來之意。“Que Sera, Sera” 是桃樂絲黛在1956年主演西區考克的電影“擒兇記”中唱的搖籃曲,創作者 Jay Livingston 和 Ray Evans 當年還因此獲得一座奧斯卡獎。

The Sound of Music 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編自瑪莉亞·馮·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的 戲劇作品,最初 以音樂劇的形式 於百老匯上演, 之後被改編成電 影,同時也是史 上最賣座的歌舞 片。

The Sound of Music 該劇描述阿爾卑斯山上某處修道院裡的一位實習修女到崔普家擔任教職,然後從贏得孩童們的心,到與單身的男主人相愛、結婚並組家庭樂團,最後又有驚無險的逃離納粹魔掌的故事。其中,該劇的諸多歌曲,如《Do-Re-Mi》 、《小白花》傳唱至 世界各地,亦被翻譯 唱成各國語言版本。

管弦樂團 演奏曲目 Swedish Rhapsody Que Sera, Sera The Sound of Music

琵琶獨奏 一年丁班 蔡文凱 霸王卸甲 古曲沈浩初傳曲

琵琶的歷史 有關琵琶的記載最早出現在2000年前。東漢年學者劉熙在《釋名》一書中寫到: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像其鼓時,因此為名。但當時的琵琶形狀與現在的不同,其形狀為直頸,圓形音箱,音位和弦數不固定。弦數為四五六條不等,這種琵琶當時被稱作 "秦琵琶" 或 "秦漢子"。

琵琶的歷史  到了公元十五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琵琶獨奏 一年丁班 蔡文凱 霸王卸甲 古曲沈浩初傳曲

Debussy: Pour Le Piano Prelude 鋼琴獨奏 七年義班 陳佳妤 Debussy: Pour Le Piano Prelude

Debussy 1862-1918  德布西為法國印象派音樂大師。 德布西的鋼琴曲喜愛使用快速的琶音,充滿了才氣洋溢的色彩,他本身是一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代表作為《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

Debussy 1862-1918  德布西不認為創作需要墨守成規,反而認為傾聽及愉悅才是最重要的法則。並表示色彩及隱含的節奏為構成音樂的要素。因此努力實驗各種新的音階、調式及和聲等效果,並試圖打破樂曲型式的限制,而為「印象樂派」開啟了一扇大門。

Debussy: Pour Le Piano Prelude 鋼琴獨奏 七年義班 陳佳妤 Debussy: Pour Le Piano Prelude

Shostakovich: Concerto No.1 in Ebmajor Op. 107 大提琴獨奏 七年望班 張維皓 伴奏:簡美玲老師 Shostakovich: Concerto No.1 in Ebmajor Op. 107

Shostakovich 1906-1975  蕭士塔柯維契《降E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是1959年題獻給羅斯托波維奇之作,全曲具有高水準素材、精密計算的結構以及充滿創意的形式,無論快板樂章的嘲諷風格、慢板樂章的濃烈抒情或者色彩豐富的結尾,評價都非常高。這也是蕭士塔柯維契在60年代初期的第一首大提琴協奏曲。

簡美玲老師簡介  現為台南藝術大學專任教授,是台灣音樂廳常見的演奏家身影,自99年獲選兩廳院『樂壇新秀』演出後,其精湛的演奏技巧與深邃的詮釋態度,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01年結束德國科隆音樂院及杜伊斯堡音樂院教職返台,其內斂沉穩的態度並展現對音樂演出的專業精神與執著,也因此廣受樂團與獨奏家邀約擔任鋼琴伴奏。

Shostakovich: Concerto No.1 in Ebmajor Op. 107 大提琴獨奏 七年望班 張維皓 伴奏:簡美玲老師 Shostakovich: Concerto No.1 in Ebmajor Op. 107

Dave Koz : Faces of the Heart 薩克斯風獨奏 Dave Koz : Faces of the Heart 八年和班 許安豪 伴奏: 八年和班 李家誼

Dave Koz(戴夫·考茲)是著名的薩克斯演奏家,在歐美享有盛譽,雖然在國內聽眾群中其名氣不如Kenny G,但其演奏水準也是毋庸置疑。 Dave Koz和Kenny G演奏的 雖然都是薩克斯管,但前者演奏的是次中音薩克斯,後者演   奏的是高音薩克   斯,在聽覺方面      Dave Koz的音色顯   得淳厚而成熟, Kenny G則高亢嘹 亮。 Dave Koz

Dave Koz    自從1990年開  始,Dave Koz以  個人首張同名專  輯創下非凡的銷售紀錄之後,Dave Koz已經成為Smooth Jazz樂界的一種音樂現象。 這位薩克斯風聖手,在藝術以及事業上皆獲得全勝,甚至當他由駕輕就熟的R&B樂界跨足到不同的領域時,也一樣深受聽眾的歡迎。 第一次的音樂創作就成為他精采而豐富的音樂生命記錄

Dave Koz : Faces of the Heart 薩克斯風獨奏 Dave Koz : Faces of the Heart 八年和班 許安豪 伴奏: 八年和班 李家誼

Mitchell Peters: Yellow after the Rain 木琴獨奏 Mitchell Peters: Yellow after the Rain 九年義班 林宏聰

木琴簡介  木琴【xylophone】由一排長度漸進的木條組成排列的方式,很像鋼琴的鍵盤置於金屬架之上,木條下方有時設置共鳴器,從前是用開口葫蘆,現今是用木料或金屬製成。

木琴簡介  木琴在16世紀傳到歐洲,不久就成為北歐民間樂器裡非常受歡迎的樂器。雖然專為木琴譜寫的作品不多,但是木琴在當時音樂會的舞台上確實出現過。1874年,法國作曲家聖桑在交響詩【骷髏之舞】裏,使用木琴表示骷髏晃動的聲音。

Mitchell Peters: Yellow after the Rain 木琴獨奏 Mitchell Peters: Yellow after the Rain 九年義班 林宏聰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Op. 18 Imov. 鋼琴四手聯彈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Op. 18 Imov. 二年丙班 胡明慧 曾慈恩

Rachmaninoff 1873-1943    拉赫曼尼諾夫個性執拗、嚴肅、沉默寡言,只有對少數至交才願意開口說話,同時對自我的要求和形象的維護非常重視,比較無法忍受別人對他作品的批評。過去,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發表會非常失敗,不僅樂評界給予無情刻薄評價,一般人也都異口同聲對它交相責難,拉赫曼尼諾夫因此自信全失,有三年的時間他精神衰弱,無法寫出任何音符,他說:「我就像中風的人一樣,不知所措」。

Rachmaninoff 1873-1943  拉赫曼尼諾夫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可是他沿續的仍然是十九世紀由柴可夫斯基繼承下來的浪漫傳統,拉赫曼尼諾夫與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除了保有蕭邦音樂中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鋼琴家的巨匠風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旋律是俄國式的,悲切、哀傷、優美而富旋律,雖然有時候稍嫌冗長,但卻是真摯情感的氾濫,聽他們的音樂,不能用貝多芬那種德國式的邏輯去要求或衡量。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Op. 18 Imov. 鋼琴四手聯彈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Op. 18 Imov. 二年丙班 胡明慧 曾慈恩

L. Anderson: A Trumpeter’s Lullaby 小號獨奏 七年義班 宋 婕 伴奏: 八年和班 李家誼 L. Anderson: A Trumpeter’s Lullaby

Leory Anderson   1908年6月29日出生 於美國麻省的劍橋, 父母是來自瑞典的移 民。十歲的時候開始 學習鋼琴與作曲。在 他退伍之前,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的首席小號手請他幫忙譜寫一首曲子,由小喇叭輕聲吹奏。安德森靈機一動,譜出了一首用來催人入眠的《 A Trumpeter's Lullaby 》輕輕柔柔,無比的動人,受到廣大的喜愛。

Leory Anderson  安德森最擅長旋律突出而又愉快的短篇小品,流暢生動、內容通俗易懂,為廣大聽眾所喜愛。在他所譜寫的許多經典曲目之中,有許多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而且老少  咸宜,儘管非常的  通俗,卻沒有人能  夠否定這些樂曲的  優雅。

L. Anderson: A Trumpeter’s Lullaby 小號獨奏 七年義班 宋 婕 伴奏: 八年和班 李家誼 L. Anderson: A Trumpeter’s Lullaby

Rachmaninoff: Vacalise Op. 34 No. 14 大提琴獨奏 Rachmaninoff: Vacalise Op. 34 No. 14 九年勇班 陳香然 伴奏:陳碧真老師

Rachmaninoff 1873-1943  出生於賽姆約諾夫,拉赫曼尼諾夫出身名門,家族是俄羅斯貴族,父親擔任皇家禁衛隊隊長,擁有分封領土,然而因父親不斷揮霍,加上共產主義興起農奴獲得解放,家族遂逐漸沒落。9 歲時母親帶著他離開父親,遷往聖彼得堡。

Rachmaninoff 1873-1943  拉赫曼尼諾夫晚年德高望重,許多知名演奏家都以他為首腦人物,包括鋼琴家霍洛維茲、小提琴家密爾斯坦、以及大提琴家皮亞提高夫斯基,他們都崇拜拉赫曼尼諾夫,以他為音樂權威。

Rachmaninoff: Vacalise Op. 34 No. 14 大提琴獨奏 Rachmaninoff: Vacalise Op. 34 No. 14 九年勇班 陳香然 伴奏:陳碧真老師

J. S. Bach: Air for the G-String L. Delibes: Pizzicato 小提琴獨奏 J. S. Bach: Air for the G-String L. Delibes: Pizzicato 一年戊班 吳子鏞 伴奏: 一年甲班 詹雯琳

Bach 1685-1750  巴哈家族 200 年間音樂人才輩出,尤其以世稱大巴哈的約翰.薩巴斯坦最為出類拔萃,他不僅是巴洛克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同時也是西洋音樂的開山鼻祖,故也有音樂之父之稱。

Bach 1685-1750  所有的樂曲巴哈淋灕盡致發揮了他的天才,尤其管風琴曲、聖壇曲及室內樂留下了好多傑作。尤其在作曲方面,以拉摩所定的十二平均律音階為基礎創作更偉大的音樂形式,完成了近世式複音音階的最高形式。

L. Delibes 1836-1891 法國作曲家。12歲進 入巴黎音樂學院,曾 隨作曲家阿道夫·亞當  法國作曲家。12歲進  入巴黎音樂學院,曾  隨作曲家阿道夫·亞當  學習。1852年開始在巴黎的萊瑞克劇院任職。1856年創作了第一部小歌劇。1862-1871年擔任聖吉恩聖弗朗索瓦教堂任管風琴師。1865年擔任巴黎劇院的合唱指揮。1866年創作了第一部芭蕾劇《泉》。1870年第二部芭蕾劇《葛蓓莉婭》公演。

L. Delibes 1836-1891 1873年創作了第一部歌劇 《國王如是說》。1881年  1873年創作了第一部歌劇  《國王如是說》。1881年  受聘為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1884年成為法蘭西學院的院士。1891年1月16日逝世於巴黎。德立勃一生創作了20餘部舞台劇,而以芭蕾劇最為知名。 他的最後一部劇作《卡斯亞》,是在他逝世後由馬斯奈續成的。 他的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推崇。

J. S. Bach: Air for the G-String L. Delibes: Pizzicato 小提琴獨奏 J. S. Bach: Air for the G-String L. Delibes: Pizzicato 一年戊班 吳子鏞 伴奏: 一年甲班 詹雯琳

Liszt: Etude de Concert No. 3 鋼琴獨奏 二年丙班 陳詠心 Liszt: Etude de Concert No. 3

Liszt 1811-1886  李斯特是匈牙利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生前曾是歐洲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經常奔波在歐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禮,善於迷人,他積極探索鋼琴的演奏技巧,充分靈活地運用轉調手法和音色變化的技巧,並推動了管弦樂隊的改革,他的演奏往往是即興的,是一種創造性的演奏,有時就是現場創作,因此相當吸引觀眾。

Liszt 1811-1886  他一生創作了700多首音樂作品,還著書立說,出版多部論文和書信集,他的論文《論藝術家的處境》對改善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引起很大的作用。他在魏瑪時為許多新進的年輕音樂家提供了演出舞臺,他經常親自擔任指揮,讓這些先鋒音樂家自己出演。

Liszt: Etude de Concert No. 3 鋼琴獨奏 二年丙班 陳詠心 Liszt: Etude de Concert No. 3

Mozart: Eine Klein Nachtmusic 弦樂四重奏 Mozart: Eine Klein Nachtmusic 小提琴:八年智班 陳品諭 八年信班 陳思諭 中提琴:一年戊班 陳芝然 大提琴:九年勇班 陳香然

Mozart 1756-1791  莫札特的作曲方式很難為一般人所想像,他天生是一位音樂天才。"唐.喬凡尼"的序曲就是莫札特在首演的前晚聽著"阿拉伯神燈故事"靈感大發而寫出的。還有一次,他答應了別人寫一首三重奏曲,但他又想去玩滾球,因此他決定一起完成;他一面玩球一面譜三重奏曲,輪到他時就去玩滾球,下場之後就埋頭作曲,竟然也完成了一首優美的曲子。

Mozart 1756-1791  莫札特隨時隨地都可以作曲,不論走路或與別人談話,他的腦子總是不停地作曲,不停地幻想,特別是坐在馬車上的時侯,莫札特的童年有很多時間都在馬車上度過,因此馬車奔馳的轆轆聲特別容  易在他腦中化成美妙的節  奏與旋律。

Mozart: Eine Klein Nachtmusic 弦樂四重奏 Mozart: Eine Klein Nachtmusic 小提琴:八年智班 陳品諭 八年信班 陳思諭 中提琴:一年戊班 陳芝然 大提琴:九年勇班 陳香然

薇閣中學九十六學年度 WEGO 2008 校園音樂會 5.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