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印尼 姓名: 楊喻嵐 六0八 29
印尼小檔案 首都:雅加達 領土面積:一百九十萬平方公里 人口:192,220,000人 語言:巴哈薩印尼語 幣制:盧比 國民生產毛額:730美元
印尼的地理 巴里島是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17654個眾多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其位於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島東部,澳洲西北方及台灣南方3650公里處.巴里島北部有一火山帶貫穿東西,其中最高為阿公火山(Gunung Agung)因此有"最雄偉的山"之稱,其次為阿邦火山(Gunung Abang).巴都卡烏火山(Gunung Batukau).這些火山在沉睡中,但仍不時發出"隆隆"的鼾聲,山頂吐出縷縷白煙,如同一處奇景!而島民對於阿公火山之尊敬,並非我們一般可想像,因其對於島民有如萬物之靈---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巴里島終年夏天,為熱帶海島型氣候,因此氣候類型全年只分為"旱季"(每年4月到10月)。 印尼的氣候 巴里島終年夏天,為熱帶海島型氣候,因此氣候類型全年只分為"旱季"(每年4月到10月)。
印尼的語言 印尼話(Bahasa Indonesia)為印尼及巴里倒的官方語言,而巴里島話(Bahasa Bali)為當地人民之方言.英文也非常廣泛的被使用,由其在熱鬧的觀光區,英文是最常被使用的語言o此外,荷蘭語.德語.法語.及日文及中文,也在某些地方被使用著.尤其近年來台灣人觀光巴里島的數字呈現極快速的增加,也因此有許多腦筋動得快的商家.餐廳或是觀光地區的小販也開始學習著我們熟悉的國語(Mandarin)和閩南語(Ho-Chan),因為印尼有許多早期從閩南地區移民的老華僑,故他們所說的閩南語和我們所說的台語總是有一點點差距,不過溝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常常在觀光區你更是會聽到說著:"圈部乙萬....扁依啦(全部一萬)"!"多少?"的小販,不禁讓人覺得倍感親切,進而停下腳步,與之對話.....,不過,當你一停下來,事實上就代表一大群小販即將過來圍繞著你與你進行"交易"喔!哈哈......這時候要脫身可就要用些方法囉!:)
印尼的 宗教 在印尼的每一個人,自幼便需擁有自己的宗教;但是大部分的宗教仍以回教為主。但是印度教(Primarily Hindu Bali)的信仰卻佔巴里島大部份人口。島民對於巴里印度教的信仰及尊崇,以及印度教對於島民之影響,在巴里島的居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發覺其息息相關之處。在巴里島人的生活中,他們相信有太陽神.月神.山神.湖神.海神.猴神.龜神.....每種神也不止一位,因此他們信仰多神,而且神與人民共處於島上,巴里人堅信他們就是神的後代,因此"神仙島"之稱呼也由此而來。
印尼的民族 巴里島上有三百萬人口,主要為巴里島的原住民,其擁有自己的巴里話及文字,後來由於觀光業的興盛,因此爪哇人及印尼境內其他的種族也紛紛遷移到這個美麗的島嶼找尋工作,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也定居於此地.另外也有少數印尼籍華人及一些愛上巴里島風光和女人的歐美人士,也同時居住於此!
印尼的特產 由於氣候及上天之賜予加上民族風俗的影響,因此巴里島產有獨特之木雕,其中以馬斯(Mas)為最富盛名之產地.另外也有純手工之蠟染布;而在農產品中以咖啡,椰子乾,腰果,香料為最著名!
巴里島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其全島總面積為5620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的2倍大. 印尼的面積 巴里島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其全島總面積為5620平方公里,約為台北市的2倍大.
印尼的早期 一二九二年馬可波羅途經東南亞島嶼時,麻六甲已經是僅次於吉蔑王國(今柬越一帶)外的東南亞的貿易中樞,以蘇門答臘與爪哇為主要據地的數十個早期儲王國分布在區內幾個較大的陸地,其中又以斯里維札亞(AD.七~十三)、塔魯瑪(AD.九~十一)、瑪塔蘭為代表,分別因為貿易經濟與香料經濟而爭奪領土與各海港的控制權,當時區內的仍以印度教與大乘佛教並陳,並同時爭取經由掌有實權的政治領袖承認而相互競爭。
印尼政府將與分離組織談判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印尼外長維拉尤達表示,印尼政府將在本月底,與亞齊分離主義組織「自由亞齊運動」展開正式談判。 自由亞齊運動爭取亞齊省獨立,已經接近有30年。如果雙方今次能夠展開正式談判,將是2003年雙方談判破裂後的第一次和談。 維拉尤達表示,雙方已經有一些非正式的接觸。印尼上月26日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後,雙方同意暫時停火,以便全力救災。 維拉尤達表示,希望今次談判,可以加強雙方目前的君子協議。
印尼國家發展基礎(1) 人文背景─溫和的、團體的、和諧的「民族性」;「伊斯蘭教」;「多島地理特徵」;「殖民經濟」 「五大建國原則(Pancasilla)」─信仰上帝(believe in God)、人道主義(humanism)、統一的印尼民族主義(nationalism)、協商一致的民主(democracy)、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 憲政制度─總統制或雙首長制[1]、一院制 「人民協商會議(MPR)」與「人民立法會議(DPR)」 多黨派政黨政治─宗教教派、民族、地域、意識形態 不均衡政經地位─殖民文化下華人與馬來土著的歷史情仇 1960年代起的軍隊角色 高卡爾(Golkar ,1967)─來自軍隊的組織、人事與資源糾葛;「印尼勞工協會」、「內政部公務人員協會」、與其他職業社團 侍從與恩疪體系─家族企業、政策優惠、法制規範分配、經營許可的四管齊下 [1] 張錫鎮教授認定印尼是總統制,而區鉅龍教授則以為是總統與內閣制混合雙首長制;見張錫鎮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志文化,1999年),頁84;區鉅龍著;〈後蘇哈托時期印尼軍人『雙重角色』的持續與演變〉,《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四期,1999年四月,頁18。
[1] 即因地理、種族的統治成本考量而區分之「直接統治」、「間接統治」。 獨立後政經發展脈絡(2) [1] 即因地理、種族的統治成本考量而區分之「直接統治」、「間接統治」。 [1] 從城市(市場商業經濟)與鄉村(殖民農業,即知名的農作物強迫耕種系統)不同功能的產業形式,此舉造成的大幅「城鄉差距」與「貧富差距」是導致種族摩擦與印尼民族主義興起的重要因素。 [1] 本節內容由本組整理自以下專書七本:宋鎮照著:《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D.R. SarDesai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上)、(下)》,(台北市:麥田出版社,初版,2001年2月);Michael Vatikiotis 著,林若雩譯:《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12月);顧長永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2000年);張錫鎮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志文化,1999年);劉富本著:《浴火重生的東南亞國家》,(台北市:五南圖書,初版,2000年九月)。論文三篇:區鉅龍著;〈後蘇哈托時期印尼民主化的發展與前景〉,《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一期,1999年一月,頁35-47;區鉅龍著;〈後蘇哈托時期印尼軍人『雙重角色』的持續與演變〉,《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四期,1999年四月,頁17-29;李美賢著:〈印尼『新秩序』時期的威權政治機制與官僚政治〉,《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四期,1996年十月,頁27-50。 [1] 張錫鎮教授認定印尼是總統制,而區鉅龍教授則以為是總統與內閣制混合雙首長制;見張錫鎮著:《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志文化,1999年),頁84;區鉅龍著;〈後蘇哈托時期印尼軍人『雙重角色』的持續與演變〉,《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四期,1999年四月,頁18。
˙印尼民族運動:貴族與正統穆斯林、教育及文官制度與種族意識的興起;伊斯蘭協會(1912;反華人的溫和派政經組織)、印尼共產黨(1920)的革命與失敗;印尼聯盟(1922)、印尼國民黨(1927;PNI)、印尼黨(1932)與蘇卡諾。 ˙日治時代(1942~1945):初期─鼓勵宗教團體、壓制政治團體;中期─「人民權力中心」政權與拉攏政治人物;後期─「獨立籌備委員會」的興起與蘇卡諾「潘查希拉(Pantja Sila)」的首度提出。 ˙革命與獨立(1945~1949):印荷「林嘉雅蒂協定」、「瑞琬雷協定」、亞非會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