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東南亞(二)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第二節 個案:印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附件一. 附件二 嚼食檳榔習慣之分佈 Taiwan India Sri-LankaPapua New Guinea South Africa Indonesia Hu-Nan (Modified from Norton, 1997) 附件三.
亞太區域總監暨 美安香港總經理. 總人口︰ 6000 萬 文化︰ 澳洲人、華人、馬來人、 印度人等 語言︰ 英語、廣東話、普通話、 馬來語、泰米爾語等.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 重要论述专题辅导
第一節 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殖民地式經濟 現代工業的發展 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經濟結盟.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中菲行集團組織 集團 辦公室 董事會 執行長與營運長 東北亞區 東南亞區 大中華區 北美區 歐洲區 國際行銷處 財務暨主計部
党课(2015年4月27日) 主题: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主讲:朱伟清 上南北校党支部 2015年4月27日.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香港的經濟發展.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
第四章 資金成本.
柬埔寨 U 王詩惠.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華人社會中的教育改革 孔繁盛 二零零五年上學期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Ch.17 台灣: 大洋洲原住民的原鄉 ?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東南亞民族與現況 歌曲教唱 “Rasa Sayang”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人類的石油年代.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大雨過後易孳生病媒蚊,每週定期清除積水容器及廢棄容器 日期:2012/05/15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概況
國家名稱: (中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簡稱:印尼) (英文)Republic of Indonesia 官方語言: (中文)印度尼西亞語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Management (P.264) 1-2組 組員: 許力儒 唐嘉陽.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歐 盟 市 場 經 濟 希臘 進口 系級: 國 際 商 務 4 B 姓名: 黃 顗 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東南亞(二)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第二節 個案:印尼 第四章 東南亞(二) 東南亞地區天然資源豐富、勞工眾多、海運交通便利,早期以糧食作物—稻米生產為主;歐洲殖民統治後,則以發展農、礦為主;1970年代以後,發展勞力密集型產業。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第二節 個案:印尼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一 經濟發展的條件與限制 區域結盟

經濟發展的條件與限制 (一)農、礦為主的二元經濟 (二)工業發展 (三)經濟的困境與對策

殖民時期的經濟發展 歐洲勢力來到後,引進中、印勞工,發展礦業、熱帶栽培業,以獲取香料、錫、作物等資源送往母國,稱為殖民地式經濟。工業革命及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殖民範圍加大,生產走向大規模、單一化經營。

殖民統治結束後的經濟發展 脫離殖民統治之後,仍以農、礦資源輸出為主,如印尼、馬來西亞的油棕、橡膠,汶萊的石油、天然氣,皆為出口大宗。 新加坡由於控制麻六甲海峽咽喉,海運地位重要,又密集發展基礎、高科技工業,使其躋身新興工業國家第一代的亞洲四小龍行列。但因新加坡面積較小,資源仍仰賴馬來西亞、印尼等鄰近國家供給。

印尼巴布亞省農場運送油棕樹果實

出口導向型工業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四國,在二次大戰後,積極建立「進口替代」型工業,發展基礎設施。1970年後轉變為「出口導向」型工業,利用大量廉價勞工發展紡織、玩具工業,不僅設立免稅的加工出口區,也得到歐美國家免關稅、最惠國待遇,使工業產值迅速提升,農業產值下降,成為新興工業國家第二代,又稱「亞洲四小虎」。此時出口的農、礦結構也產生改變,如橡膠為棕櫚油所替代,石油、天然氣的地位超過錫礦。

勞務輸出國家 這些國家因為人口成長快速,勞工充足,不僅有助吸引外資,發展勞力密集型產業,也成為勞務輸出最多的國家,對該國經濟發展貢獻很大。例如:菲律賓便有 600 多萬在海外從事基層勞動的勞工,其中絕大部分為女性。依據內政部統計,臺灣的外勞絕大多數來自東南亞國家,而外籍配偶中來自東南亞的也約占總數的1/3。

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比較表(2006)

菲律賓的經濟英雄—菲傭 為解決失業問題,菲律賓在1980年代後期成立海外就業管理署對外開拓市場,對內成立技術教育中心,培訓海員、技術工人、藝術工作者、基層傭工等,向國外輸出勞務,迄今已20多年,輸出勞工高達 600 萬人,成為世界上勞務輸出規模最大的國家。 菲傭主要來自經濟落後的鄉村地區,因英語能力較佳,在外勞市場占有優勢,足跡遍及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過去以中東產油國家為主,近年逐漸轉變為東亞國家。這些勞工在1997年金融風暴發生時,所寄回之僑匯總計75億美元,使經濟成長率得以保持1%,成為唯一不受衝擊的東南亞國家,被該國總統稱為經濟英雄。但大量菲傭移往海外也使得國內產生社會問題,例如:破碎家庭比例升高,對家庭的完整性與子女的教養也產生負面影響。

臺灣外籍配偶來源國統計(2006) 臺灣1987~2006年間的外籍配偶總計37.76萬人,其中東南亞以越南7.4萬人最多,印尼2.5萬人居次,再次為泰國 9,600人、菲律賓 5,900 人、柬埔寨 4,500 人。由於文化上的差異,這些外籍配偶的子女常發生適應與認同上的困難。

臺灣藍領外勞來源國統計(2006) 截至2006年3月為止,臺灣地區的藍領階級外勞總數約33萬人,其中以泰國 9.7 萬人最多,次為菲律賓8.5萬人、越南 8 萬人、印尼 6 萬人。以性別區分,女性 20 萬人,男性 12.8 萬人;以從事的行業區分,製造業16.7萬人,服務業(含家庭監護工)15萬人;以縣市別區分,桃園縣 7.9 萬人最多,次為臺北縣的 5 萬人及臺北市的 4.3 萬人。

經濟發展的困境 東南亞國家普遍缺乏資金,因此十分仰賴外資。1990年代前半期,東南亞國家經濟快速成長,吸收亞洲70%的外資。 強烈仰賴外資的結果,經濟體質脆弱,加上金融制度不健全,出口又以農產品及勞力密集之工業產品為主,當外資湧入時,發生泡沫經濟,工資、土地價格飆漲,單位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外資撤出時,則導致貨幣、證券、土地、房地產狂跌,企業破產及倒閉,失業率提高,通貨膨脹,經濟蕭條,尤以1997年之金融危機最為嚴重。

東南亞的主要投資來源結構

經濟發展的對策 1999年後,土地、工資大幅下降,金融、房地產、零售業市場開放,外資逐漸回流,得以平穩渡過風暴。 泰國 馬來西亞

泰國 泰國在金融風暴發生以後,全面從事經濟改革。除了金融改革,及緊縮貨幣政策以外,打造「奇妙的泰國」名號以發展觀光。 2004年發起「曼谷—時尚之都」的改造計畫,投入巨額資金,提升品牌設計、製作水準,發展珠寶、皮革、服裝、紡織品、化妝品等時尚產品,結合觀光、購物,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如亞太經合會(APEC),並降低進口國際名牌產品的關稅,以開拓廣大的國際市場,使之成為東協、亞洲,甚至國際時尚產品中心。

2005曼谷開幕的暹羅模範購物中心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一方面阻擋外資撤離,積極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出口。 在外資、技術的支援下,發展資訊、高科技電子工業,進行產業升級。雙管齊下的政策,不僅紓緩了危機,也使檳城博得「東南亞矽谷」之美譽。

區域結盟—東南亞自由貿易區 東南亞國家為強化彼此間的合作關係,組成東南亞國協(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以促進區域間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2003年時,更進一步籌組單一市場,稱東南亞自由貿易區(AFT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實現東協經濟共同體(AEC,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的目標與理想。

東南亞國家合作的問題 問題一:內部國家發展差異太大,例如:新加坡平均國民所得高達30,000美元,落後國家則不足2,000美元。 問題二:內部民族、文化的歧異太大,導致統合不易。 問題三:新興工業國家以農、礦資源輸出建立的資源出口導向經濟,及紡織、電器、電子等勞力密集型產業,加上勞務輸出之賺取外匯方式,性質接近,互補性不足,使彼此間聯繫薄弱,也使合作關係的建立倍感困難。

東南亞各國平均國民所得比較(2006)

解決方案 東協與東亞中、日、韓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稱為「東協10+3」),不僅可取得東亞核心國家的資金、技術與市場,使區內互補性、聯繫性增加,更可望成為擁有17億人口、生產總值(GDP)2 兆美元的自由貿易區。

第二節 個案:印尼 一 人口遷移計畫 印尼環境保育與開發的衝突 印尼的簡介

印尼的簡介 東南亞11國之中,印尼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森林、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政局、經濟的發展,操縱著亞洲東部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印尼人口眾多,又分布不均,因此政府採行一項大規模遷徙計畫,以疏散核心區的壓力,並加強離島地區的開發。

印尼盛產石油與天然氣 盛產石油、天然氣的印尼,在加里曼丹設有煉油廠、儲油槽

人口遷移計畫目的 印尼大多數人口集中在面積較小的三個島嶼—爪哇島、馬都拉島、巴里島,因此印尼政府擬定人口遷徙計畫,以疏散核心島嶼的人口壓力,促進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西伊里安等離島地區的開發,並全面實施爪哇化,以利政治統一。

爪哇化(Javanization) 1970年代,印尼政府進行大規模人口遷徙計畫,將爪哇島的 3 支主要民族(Bugis-Buton-Makassar,合稱BBM)遷徙至離島開發,並擔任重要公職,以便透過制度、語言、文化的傳播,達到政治統一的目的。由於這些移民的經濟、社會地位較高,所受待遇優於當地土著,造成當地居民的反彈與對立。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將此種政策稱之為爪哇化(Javanization),又稱內部殖民主義(internal colonization)、或伊斯蘭 化Islamization)。

計畫實施 於1969年展開,在其後的20年間,約有129萬戶家庭,合計500萬人,由核心島嶼遷徙至蘇門答臘、婆羅洲的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新幾內亞島西部的西伊里安。 爪哇島與馬都拉島人口外移(1951-1993)

新幾內亞島 新幾內亞島東部為巴布亞新幾內亞共和國,西部為印尼的巴布亞省。

計畫失敗 參與遷徙計畫者多為農民,可獲得津貼、離島土地。但因資金有限,不足以支撐異地新生活;且多項計畫如在砂土上種稻、紅樹林沼澤地開墾,皆宣告失敗;種族之間又因生活方式不同,爆發嫌隙與衝突,因此新移民在異地的適應頗為困難。

計畫失敗的原因 印尼有100多種民族,其中爪哇人是主要民族,也是統治者。 少數族群對統治者向心力原已不足。 外來移民文化型態不同,又瓜分原住民的土地,使種族衝突益加白熱化。

印尼的種族衝突 印尼種族衝突最嚴重的三個地區為: 1.前葡萄牙屬地東帝汶。 2.長期與前荷蘭殖民者抗爭的蘇門答臘亞齊省。 3.大洋洲文化區的西伊里安(又稱「巴布亞省」)。 殖民者帶來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衝突。 華人受到排擠。

東帝汶(East Timor) 位於帝汶島東部的國家,殖民時期為葡萄牙屬地,1975年透過革命成立民主共和國,但在1976年為印尼併吞。1999年經過公投後決定獨立,在聯合國託管兩年半後,終於在2002年正式獨立。

人口遷移計畫的轉變 人口遷徙計畫在1980年受到政府財政短絀影響,轉為自發性,目的地為蘇門答臘島。 經濟好轉後,爪哇反成人口移入區,特別是大量由離島隻身長距離移入的女性,群集爪哇島,進一步成為漂洋過海的國際勞工。

印尼人口分布的現狀 截至2000年為止,爪哇島仍為印尼人口最稠密的地區,7%的面積,聚集了60%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911人,產值高居50%,製造業產值更高居80%。 人口最稀疏的巴布亞省,20%的面積上,僅有全國 1%的人口分布,密度每平方公里5人,產業落後,與核心區形成明顯對比。

印尼的森林開發 印尼擁有東南亞 2/3 的森林面積,世界10%的熱帶雨林,多樣化及罕見的生物品種。 1960年代世界銀行支持印尼進行商業性砍伐,之後政府因木製品利潤遠高過原木,收回採伐權,將原木出口改為木材加工業,使森林砍伐速度加快。 傳統游耕與現代經濟作物油棕等之種植,須焚燒林木、清理地面,加上熱帶林木廢木比例過高,更須焚燒清理,碰上乾旱的季節或聖嬰年,火災往往一發不可收拾,演變為森林的浩劫。

森林大火的影響 1997年印尼大火延燒面積總計超過300萬平方公里,不僅運輸、建設、觀光旅遊、學校教育陷於停頓,大火造成之霾害,更加劇了空氣汙染,使得周遭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空氣汙濁、能見度下降,超過嚴重警戒標準。

2005印尼蘇門答臘島因焚林造成的霾害 圖中紅色所示為起火點,左下角不規則的花絮狀為雲,其厚度較大,足以遮蔽日光,多呈白色(水氣較少)或黑色(水氣較多)。人為霾害散布較為均勻,且因光學效應之故,多呈橘紅色(背景較亮時)或淡藍色(背景較暗時)

2006馬來西亞吉隆坡因霾害造成的空氣汙染 圖為2006年6月22日印尼蘇門答臘森林大火導致的煙霧,隨風飄送,籠罩在吉隆坡上空的情景,此時空氣品質已超過嚴重警戒標準。

森林開發的影響 大肆毀林的結果,森林面積萎縮,衝擊到農、林業的發展,也使生態環境遭受巨創。溪流、水資源失衡,漁群枯竭,如紅毛猩猩等珍稀動植物減少或滅絕,土著生存空間也嚴重縮減。 珍稀保育動物—紅毛猩猩

森林開發的影響 裸露的土地經暴雨沖刷,地力消耗一空。目前蘇門答臘的森林幾乎砍伐一空,婆羅洲加里曼丹的森林也即將不保,最後的森林防線已退縮至新幾內亞島。

東南亞國家的毀林問題 馬來半島出現許多裸露地,伐林陣地轉移至沙勞越、沙巴。泰國在1960到1980年間大肆砍伐50%的森林。菲律賓因經濟落後,也難有效遏止毀林情況。 東南亞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2006)

東南亞國家的毀林問題 東南亞國家的森林在1990~2000年間,以每年12%的速度消失當中,未來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維護之間取得平衡,不僅考驗著當地政府的智慧,也深深影響到亞洲地區長遠的發展。 印尼盜伐林木頗為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