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7.8 尼泊爾地震 06:11:26 (GMT time) 14:11:26 (台灣時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 唐僧四人终于到达天竺, 取得真经,完成任务。 四人想着难得到天竺一趟, 不如在此游览一番。
Advertisements

一、中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目前,湿地污染严重,湖泊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污 染在很长时期内依然严重。 湿地污染 1.
【演示】:将硬币从高处静止释放。 问:观察到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 1 ) v 0 =0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这一类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 ( 2 )竖直下落。
曾泰琳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助理教授 面對大地震 – 從地震科學 教育的普及做起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 TEC, 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2015/01/16 桃園新竹苗栗地震與地質研習活動.
M 7.1日本熊本地震 16:25:06 (GMT time) 01:25:06 (台灣時間,日+1)
第十二章 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 何康康 黄旭峰 姚苏挺.
中共盘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
我们毕业了 毕业留念册 再见老师 姓名:黄巧灵 班级:六(1)班 毕业时间:2012年6月.
专题二:城市化与城乡规划 授课教师:周栋文.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2.1 2.2 车辆与车辆段 2.3 轨道交通限界
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 2011年03月.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 高三地理备课组.
滚 滚 长 江 安匠初中:李艳阁.
长江的开发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谢国文.
白海豚的分布范围.
ML 6.1 台東外海地震 04:06:31 (台灣時間) 02/13 20:06:31 (GMT time)
ML 6.4高雄市美濃區地震 03:57:27 (台灣時間) 19:57:27 (GMT time)
超视距安保防范系统 克拉玛依市格恩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地質篇 Unit_06_板塊構造運動.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有关法律知识介绍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陈东辉
第二十章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生死的抉擇 謝文華醫生 明愛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
第三章 田径运动员选材 集宁师范学院 体育系 宋小凤.
一、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是发生在新近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就其构造运动的性质而言,和老构造运动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由于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地震、断裂、褶皱、温泉与地热异常,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大型、长远工程的建设都必须掌握一个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性质、数量及发展方向。在理论研究上,因为新构造运动是现在人类可以直接观察、测量的构造运动,通过对它的直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地质年代中的构造运动。
长江.
陆路交通发达,公路、铁路交通为主,基本上没有水运
第二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第一节 施工定额 概 述 工作时间的研究分析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地壳内部金属矿产聚集的深层动力过程与兴、蒙成矿域找矿探查的战略意义
103年高雄市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研習 動物單元的 教學理念與實踐 講師:屏東縣和平國小 周鳳文.
房地产企业(项目)银行融资 授信工作指引 2007年版.
神 山 圣 湖.
世界地理总论 人文地理概况.
第四章 水域生物群.
东京城市建设史简述.
中国当代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化类型理论研究
贵州讲解.
楊燦堯1、劉聰桂1、郭明錦2、Vivek Walia3、 林世榮3 、賴慈華4、陳致言4
院系:政史学院历史系 班级:10级4班 学号: 姓名:蒋阿晴
有大权炳的天使 (18:1-3)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 天上的声音 (18:4-20) (4-8) 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
「流域綜合治理計畫」 區域排水塔寮坑溪系統-啞口坑溪、十八份坑溪及潭底溝規劃檢討執行計畫
合肥公交集团 营运效能分析报告 营 运 服 务 部.
企业引进顶级人才之门, 人才跨上顶级职业之路 。
新疆旅游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路程、时间与速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成都市武顺街小学 漆智妮.
电力工程检测试验费用计算方法 2015年10月.
沟壑纵横的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用稿) 黄土高原.
兰州市2008年度国土资源 信息发布会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 7.8 尼泊爾地震 06:11:26 (GMT time) 14:11:26 (台灣時間)
Real-time moment tensor and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ML 5.9 花蓮鳳林地震 08:21:14 (台灣時間) 00:21:14 (GMT time)
一、選擇題 (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彈弓射出的石子具有能量 (B)一物體具有作功的本領,則此物具有能 量 (C)被壓縮的彈簧具有能量,被拉長的彈簧 則不具有能量 (D)將地面的重物,吊到高處則此物具有能 量。 C.
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备战亚运会诚征合作伙伴
校園地震預警系統的建置與應用 林沛暘.
ML 6.3 台灣東部海域地震 09:42:58 (台灣時間) 01:42:58 (GMT tim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ML=7.3 MW=7.6)
M 7.5 阿富汗地震 09:09:32 (GMT time) 17:09:32 (台灣時間)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丹 巴 (“中國最美的地方”的一個四川農村)
Geophysics/Seismology at the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Benjamin F. Chao, Director Asia Antelope User Group Meeting, Academia Sinica,
M 6.7 緬印邊境地震 23:05:22 (GMT time) 07:05:22 (台灣時間, 日+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方千米.
恩典層 信心層 服事層 煉淨層 榮耀層 呼 求 歸回 從世界 分別出來 信心 受考驗 傳揚福音
美國德拉瓦大學防災研究中心DRC簡介.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能解释的现象 1、影子的形成 2、小孔成像 3、日食、月食的形成
ML 6.1 台東外海地震 04:06:31 (台灣時間) 02/13 20:06:31 (GMT time)
ML 6.0 台灣東部海域地震 18:13:50 (台灣時間) 10:13:50 (GMT time)
地震 編授教師︰楊秉鈞 桃園縣立中興國中.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2-3 地 殼 變 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5-04-25 M 7.8 尼泊爾地震 06:11:26 (GMT time) 14:11:26 (台灣時間) Information compiled by Committee on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TEC-CEO Published on 2015/04/26 Version 3. 2015/04/29

地震位置 2015-04-25 06:11:26 (UTC) 尼泊爾中部發生規模7.8 之強震,震央位置為北緯 28.15度、東經84.71度,地震深度為15 公里,在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 西北方約77公里處。地震位於歐亞與印度板塊交界處,是兩個大陸互相碰 撞所引起的逆衝型淺層地震。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20002926#general_map

震度分布 此地震發生在加德滿都及波卡拉(Pokhara)兩個主要城市之間,震源附近震度約VI級,最大震度鄰近首都加德滿都,高達VIII級,最大地表加速度約0.2~0.3g。 當地災情相當嚴重。 http://www.bbc.com/news/live/world-asia-32461412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20002926#impact_shakemap

震度分級比較 Units : gal = 1 cm/s2 1g ≈ 9.8 m/s2 ≈ 980 gal 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 (麥氏震度) Units : gal = 1 cm/s2 1g ≈ 9.8 m/s2 ≈ 980 gal

主震震源破裂特性 假設震源機制其中NW-SE走向之斷層面,以全球地震資料逆推錯動分布。 初步結果顯示,錯動量在震源以東的位置,最大值約3公尺。 斷層明顯由震央往東單向破裂,最大錯動位於震央東方約40 km處,約破到80 km處的加德滿都下方。 震源moment rate歷史顯示主要能量在40秒內,並於100秒結束。 圓圈為截至5/1日之餘震分布,大多在加德滿都附近。 等值線代表不同破裂時刻(單位:秒) (From 謝銘哲 準博士)

喜馬拉雅山及西藏地區地震分布

喜馬拉雅山及西藏地區地震分布 西藏高原 印度古陸 Burma Hindu-Kush 塔里木盆地 西藏高原 印度古陸 35mm/yr Burma Background seismicity from Engdahl catalog (From 曾泰琳博士)

Summary of Source Parameters 震源機制解 此地震的地震矩規模(Mw)為7.7左右。 震源機制屬於逆衝斷層形式,應為向北傾斜的低角度逆斷層,與印度板塊俯衝至西藏下方有關,也與過去在喜瑪拉雅南緣的地震機制雷同。 壓縮軸(P軸)為南北方向,與印度板塊向西北擠壓的方向相符。 Figure from Bilham et al. (2001) Figure from Baur (2007)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印度板塊向北沒入喜馬拉雅山下方,大地震沿著板塊邊界發生,對板塊交 界南側的人口稠密的地區造成極大威脅 Bilham et al. (2001)研究顯示,自1800年以來沒有活動的區域,未來的可 能錯動2-10m,預估地震規模會超過7.8。 Figure from Bilham et al. (2001)

印度及喜馬拉雅山的重要地震 黑線範圍標示作者估計西元1800年以前曾經破裂過的區域,白色為近期已發生地震的區域。 括弧中的數字代表死亡人數。 (Bilham, 2004)

2 cm/yr India-Eurasia convergence (Bilham et a., 1997; Molnar, 1990) 本次地震,發生在1833年規模7.3地震和FR脊嶺中間,背景地震數目(1964-2010)僅略高於整區平均值。 藍色點:1964-2010年間規模大於4.5的地震分佈 紅色區域:過去200年規模大於7.2的地震破裂範圍 這些大地震: 1803/9/1 M7.7 Kathmandu 1905/4/4 M7.8 Kangra 1916/8/28 M7.3 Western Nepal 1934/1/15 Nepal-Bihar 1947/7/29 Assam 1950/8/15 Assam 的空間分佈,與平原上壟起的線性山脊位置(下圖DHR, FR, MSR, SP)似乎有空間上的補償,暗示著大地震的”終結”,可能受到俯衝下去的脊嶺的控制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此現象與隱沒帶大地震的位置與海脊/海底山的相關性(Wang and Bilek, 2011)雷同。 2 cm/yr India-Eurasia convergence (Bilham et a., 1997; Molnar, 1990) 本次地震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 沿著弧線的約略位置 Distance along the Himalaya arc (km) (From 陳卉瑄博士)

喜瑪拉雅地震帶(Himalayan Seismic Belt) 大規模地震,多沿著向北傾的面分佈,這個面約為傾角5-10度,是印度 板塊和上方喜瑪拉雅地楔(Himalayan wedge)的接觸面,如紅線標註 [Seeber and Armbruster, 1981; Ni and Barazangi, 1984; Molnar, 1990] 。 小和中規模地震,卻分佈在大規模地震帶的更深處,處於與無震滑移 帶間的過渡帶,如綠線表示 [Seeber and Armbruster, 1981; Ni and Barazangi, 1984; Molnar, 1990]。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 (From 陳卉瑄博士)

全球大地震分布 本圖顯示全球背景地震活動及1900後之大地震分布情形(Data Source :USGS)。 (From 曾泰琳博士) 全球大地震多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 亞洲內陸的大地震則發生在西藏周邊。 規模大於9 規模大於8 本圖顯示全球背景地震活動及1900後之大地震分布情形(Data Source :USGS)。 (From 曾泰琳博士)

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 印度與歐亞之間的海洋閉合之後發生大陸碰撞,碰撞始於55 百萬年前。 Figure from Physical Geology

大陸俯衝地震與海洋隱沒的類似性 此動畫說明典型的海洋板塊在隱沒時如何產生大地震(如日本311),將海洋換為大陸,便與此尼泊爾地震狀況類似。 http://www.iris.edu/hq/files/programs/education_and_outreach/aotm/5/AOTF5_Subduction_ElasticRebound480.mov

參考文獻及相關網站 Bilham, R., V. K. Gaur and P. Molnar, Himalayan Seismic Hazard, Science, 293, 1442-4, 2001. Earthquakes in India and the Himalaya: tectonics, geodesy and history, Annals of Geophysics, 47, 839-858, 2004. Baur, J. R., Seismotectonics of the Himalayas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Moment Tensor Analysis of Regional Seismograms, M.S. Thes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07. Wang Kelin and Susan L. Bilek, 2011, Do subducting seamounts generate or stop large earthquakes? Geology, v. 39, pp. 819–822. Gahalaut, V.K., Arora, B.R., 2011. Segmentation of Seismicity along the Himalayan Arc: role of structural, complexity, Episodes, v. 35, no. 4, 493-500. USGS Hazard Program  Earthquakes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 BBC News http://www.bbc.com/news/live/world-asia-32461412 Event Page for 20150425 Nepal Earthquake on IRIS http://ds.iris.edu/ds/nodes/dmc/specialevents/2015/04/25/ne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