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生物氧化方式 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概念、意义 H2O+CO2+能量 生物体 营养物 (糖、脂、蛋白质) [O] 意义 用于生命活动 用于维持体温
二、生物氧化特点 温和环境(37C°中性) 酶催化 逐步释放能量 有机酸脱羧生成 CO2 有机物脱氢经呼吸链生成 H2O
第二节 生物氧化方式
一、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 有机酸脱羧 α-单纯脱羧 H3C-C-COOH + HSCoA O= H3C-C-SCoA + CO2 NAD+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系 丙酮酸 乙酰CoA HOOCCH2-CH-COOH H3C-C-COOH + CO2 O= OH 苹果酸酶 NADP+ NADPH + H+ 苹果酸 丙酮酸 HOOCCH2-C-COOH O= H3C-C-COOH + CO2 丙酮酸羧化酶 草酰乙酸脱羧酶 草酰乙酸 丙酮酸 COOH R-CH-NH2 R-CH2-NH2 + CO2 氨基酸脱羧酶 α-氨基酸 胺 ※ 单纯脱羧 β-单纯脱羧 α-氧化脱羧 ※ 氧化脱羧 β-氧化脱羧
二、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 加氧 脱氢 加水脱氢 -e 失电子 Fe2+ Fe3+ RCHO + 1/2O2 RCOOH -2H RCH2OH RCHO CH3CH OH +H2O -2H 加水脱氢 CH3CHO CH3COOH -e 失电子 Fe2+ Fe3+
第三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mitochondrion)
一、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线粒体内膜上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酶与辅酶)构成的功能单位,也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FMN,Fe-S 复合体Ⅰ FAD, Fe-S,Cytb 复合体Ⅱ Cytb, Fe-S,Cytc1 复合体Ⅲ Cytaa3,Cu 复合体Ⅳ
二、呼吸链主要成分和作用 递氢体 递电子体 烟酰胺(nicotinamide)脱氢酶(NAD+、NADP+) 递氢体 递电子体 烟酰胺(nicotinamide)脱氢酶(NAD+、NADP+)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FMN、FAD) 铁硫蛋白(iron-sulfur cluster)(Fe-S) 泛醌(Ubiquinone)(CoQ) 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Cyt)
烟酰胺(nicotinamide)核苷酸类(NAD+、NADP+) 递氢体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类(FMN、FAD) 递氢体
铁硫蛋白(iron-sulfur cluster) 递电子体 传递电子方式: Fe2+ Fe3+ + e-
泛醌 (CoQ) (Ubiquinone) 递氢体
细胞色素(Cytochrome)类 组成呼吸链的细胞色素: Cytb、 Cytc1、 Cytc、 Cytaa3 细胞色素氧化酶 递电子体 Fe2+ Fe3+ + e-
N Fe3+ H3C- -CH3 -CH-CH3 CH3 CH2 COO- Cys S H3C-CH 蛋 白 质 细胞色素c辅基
细胞色素系统传递电子的过程 2e 2e 2Fe2+ 2Fe3+ 2Fe2+ 2Fe3+ O2- H2O aa3、 b c1 c 1/2O2 Cu2+ 1/2O2 2Fe3+ 2Fe2+ 2Fe3+ 2Fe2+ 2e 2e 2e
三、呼吸链主要成分的排列顺序 体内的两条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
NADH FMN Q10 Cytb Cytc1 Cytc aa3 (Fe-S) (Fe-S) 琥珀酸 FAD.H2 (Fe-S) 2H 2H 2H 2H NADH FMN Q10 Cytb Cytc1 Cytc aa3 (Fe-S) (Fe-S) 2e 2e 2e 2e 2e 2H+ O2 1 2 O2- H2O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FMN,Fe-S 复合体Ⅰ FAD, Fe-S,Cytb 复合体Ⅱ Cytb, Fe-S,Cytc1 复合体Ⅲ Cytaa3,Cu 复合体Ⅳ
四、胞液中的NADH的氧化 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通透线粒体内膜,必须经过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 1、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肝和心肌)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示意图 2ATP 2H α-磷酸甘油穿梭 2ATP 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3ATP 2H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3ATP 肝和心肌
第四节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biological oxidation and bioenergetics
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 糖原 脂肪 蛋白质 Ⅰ 葡萄糖 脂肪酸 氨基酸 甘油 Ⅱ 乙酰辅酶A Ⅲ TCA 2H 1/2O2 ADP Pi 糖原 脂肪 蛋白质 Ⅰ 葡萄糖 脂肪酸 氨基酸 甘油 Ⅱ 乙酰辅酶A Ⅲ TCA 2H 1/2O2 ADP Pi ATP H2O
一、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 > 30 KJ/mol 的化合物 ATP ADP 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硫脂化合物 COOH C-O~P CH2 = ATP ADP 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硫脂化合物 CH3CO~SCoA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形成
ATP的生成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CHO CH2OH CH2O-P COO ~ P COOH NAD+ NADH+H+ H3PO4 ADP ATP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确认 计算各阶段释放的自由能来推测 P/O比值的测定 每消耗1mol原子氧时ADP磷酸化摄取无机磷酸 的摩尔数(即合成的ATP的摩尔数)
线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 呼吸链的组成 P/O比值 生成ATP数 β-羟丁酸 NAD+→FMN→Q→Cytb→c1 → c→aa3 → O2 2.4~2.8 3 琥珀酸 FAD→Q→Cytb→c1 → c→aa3 → O2 1.7 2 抗坏血酸 Cytc→Cytaa3→O2 0.88 1 Cytc(Fe2+) Cytaa3→O2 0.61~0.68 呼吸链偶联部位:NADH→Q、Q→Cytc、Cytaa3→O2
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偶联部位 ~P ~P ~P 底物(琥珀酸) FAD (Fe-S) 底物 NAD FMN Q b c1 c aa3 O2 ADP ATP ADP ATP ADP ATP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 (一)线粒体(mitochondrion)结构 线粒体内膜和脊上有许多球状小体突出: ATP合成酶系
Ⅰ Ⅲ Ⅳ
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抑制剂(inhibitor) ADP的调节 甲状腺素(thyroxine)的调节 线粒体(mitochondrial)DNA突变(mutation)
(一)抑制剂——呼吸链抑制 机理:阻断氢与电子的传递 NADH FMN Q b c1 c aa3 O2 Fe-S 阿米妥 抗霉素A CN、N3- 鱼藤酮 CO、H2S
(一)抑制剂——解偶联剂 常见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 作用机理:破坏内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而使氧 化磷酸化偶联脱离。 氧化照常进行,ATP不能生成。
(二)ADP的调节 ADP/ATP↑:氧化磷酸化↑ ADP/ATP↓:氧化磷酸化↓
(三)甲状腺素的调节 (thyroxine) 甲状腺素 诱导 Na+-K+-ATP酶生成 ATP水解↑ 氧化磷酸化↑ ATP合成↑ 耗氧量和产热量↑
(四)线粒体DNA突变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的多肽链及蛋白质 mtDNA突变 影响氧化磷酸化 ATP生成减少 mtDNA病 聋、盲、痴呆、肌无力、糖尿病
五、ATP利用
ATP的生成和利用 机械能(肌肉收缩) 化学能(合成代谢) 渗透能(吸收分泌) 电能(神经传导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等 代谢物 ATP 热能(散发) 分解氧化 C 能 能 C~P 化学能 (储能) ADP + CO2 H2O Pi
高能键转移 UDP CDP GDP UTP(糖原合成) CTP(磷脂合成) GTP(蛋白质合成) ATP + ADP +
磷酸肌酸的生成 H2N+ C-NH2 H3C-N CH2 COO- H2N+ H O C-N~P-OH H3C-N OH CH2 COO- ATP ADP 肌酸激酶 肌酸 磷酸肌酸(CP) 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贮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