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电感计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洁敏 jieminzh@nuaa.edu.cn 11:30 PFC.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系 題目:顧客關係管理以花旗銀 行電話解決客戶九成問題為例 課程名稱:顧客關係管理 指導老師:陳世穎 教授 組別:第 3 組 學生:陳詔淵 (S ) 陳竑吾 (S ) 李建鋒 (S ) 劉亭瑩 (S )
Advertisements

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 许多电力电子装置要消耗无功功率,会对公用电网带来不利影响: 电力电子装置还会产生谐波,对公用电网产生危害;
一、开关电源的概念 电力电子电路基本类型有如下几种: AC-DC 整流 AC-AC 交流电力控制、变频、变相 DC-AC 逆变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第6章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 6.1 交流调压电路 6.2 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6.3 交交变频电路 6.4 矩阵式变频电路 本章小结.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学习培训教材 AP法.
现代电源技术 教程.
第四章 功率变压器设计.
寶來證券 林妤芸 陳柔安.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3章 DC/DC变换电路 返回 3.1 直流PWM控制技术基础 3.2 基本的直流斩波电路 3.3 复合斩波电路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升降壓型DC-DC轉換器
电磁兼容(EMC) 之 RCD设计.
MPS Shanghai Office July 2006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雅欣控制技术 谭小姐 QQ FP6276设计指南.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第六章 直流电源电路 6.1 直流电源的组成 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 的直流电压 交流电源 负载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u1
第13章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程估算方法;硅稳压管稳压电路、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和三端集成稳压电路及开关直流稳压电源。
SP5508应用指南 ——AC输入LED恒流驱动器 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描绘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淄博一中 物理组.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SATT 系列300MHz~3.5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SATT 系列10MHz~4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整流与滤波电路 9.2 串联式稳压电路 9.3 集成串联式稳压电路 9.4 集成开关式稳压电路.
看一看,想一想.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二章 相控整流电路 March 3,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1.熟练掌握纯电感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和数量关系。
第三章 电路和磁路的基本概念 3.1 电路 3.2 磁路 小结 首 页.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正激式变换器 (Forward Converter)的介绍
1.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和数量关系。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15章 直流稳压电源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主要采用交流电源,但是在某些场合,如电解、电镀、蓄电池的充电、直流电动机等,都需要用直流电源供电。此外,在电子线路和自动控制装置中还需要用电压非常稳定的直流电源。为了得到直流电源,除了用直流发电机外,目前广泛采用各种半导体直流电源。 如图15.1所示是半导体直流电源的原理方框图,它表示把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过程。图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如下: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四 电动机.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综合练习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波.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AC-DC 产品IC介绍 2015 电源管理IC事业部.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李然 余鉴霖 刘明睿 序号 :【119】【132】【135】 主讲:刘明睿 一二年十一月制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FC电感计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洁敏 jieminzh@nuaa.edu.cn 11:30 PFC

引言 PFC校正 功率因数校正即PFC是十几年电源技 术进步的重大领域,它的基本原理是: (2)保证电流相位与输入电压相位同相 (1)电源输入电流实现正弦波,正弦化就是 要使其谐波为零,电流失真因数THD=1。 (2)保证电流相位与输入电压相位同相 位,相移因数1。 (3)最终实现PF=1的设计工作目标。 11:30 PFC

AC/DC整流电路中电流波形 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引起。 电路中功率因数定义: 11:30 PFC

谐波电流对电网的危害 谐波的危害 (1)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 (2)造成谐波压降 (3)正弦电压波形畸变 (4)产生电路故障, 变电设备损坏。 小知识 TH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11:30 PFC

名词术语与PFC校正任务 总谐波失真率 功率因数与 失真度的关系 正弦化:电流失真 功率因数 因数THD=1。 校正的任 务与目的 同相位:电流与电压 相位相同,PF=1。 11:30 PFC

PFC校正电路的选择 buck Flyback boost SEPIC Cuk PFC校正电路有 一般以Boost 电路和反激式电路为讨论 11:30 PFC

Boost PFC控制模式 小 知 识 连续模式(CCM) Boost PFC控制模式 临界模式(CRM,BCM) 断续模式(DCM) CCM( Continuous Current Mode) BCM (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CRM( 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DCM (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 小 知 识 11:30 PFC

Boost电路的PFC控制模式——CCM (1)峰值电流控制 常用的 控制 方法 (2)滞环电流控制 (3)平均电流控制 适用场合 大功率场合 可恒定(平均电流控制) 开关 频率 可变化: 滞环电流控制 峰值电流控制 11:30 PFC

PFC的控制方法: CCM的控制方法 峰值电流控制 滞环控制方法 平均电流控制 11:30 PFC

BOOST PFC控制模式——CRM CRM(BCM)特点 电感电感电流始终处于CRM模式 可获得单位功率因数1 适用中小功率场合 开关频率可变,峰值处最低 导通时间固定 11:30 PFC

BOOST PFC控制模式——DCM DCM特点 1、占空比近似不变 时电感电流的峰值 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2、输入电流波形自然跟随输入电压波形 3、代价:功率管峰 值电流大。 11:30 PFC

讨论的内容 一、连续模式的电感设计 二、临界连续模式电感设计 11:30 PFC

1、确定输出电压 CCM的电感设计 (U in ± Δ%) 最高峰值电压 输入220V,50Hz,变化范围是额定值的20%(Δ=20) 输出电压一般是 输入最高峰值电 压的1.05~1.1倍。 输出电压高于输入最高电压的峰值。 最高峰值电压 输入220V,50Hz,变化范围是额定值的20%(Δ=20) 11:30 PFC

最大输入电流 2、确定最大输入电流 CCM的电感设计 电感在最大电流时避免饱和 设计 要点 最大电流发生在输入电压 最低,输出功率最大时。 式中三个参数 11:30 PFC

3、确定工作频率 CCM的电感设计 功率器件 工 作 频 率 效 率 输出功率等级 输出功率 1500W 开关频率 70~100kHz 例如 效 率 输出功率等级 输出功率 1500W 开关频率 70~100kHz 例如 功率管为 MOSFET 11:30 PFC

4. 确定最低输入电压峰值时的最大占空度 根据Boost 电路的公式 最大占空度 输入电压最小峰值 输出电压U0太低,在最高输入电压峰值时占空度非常小,由于功率开关的开关时间限制,可能输入电流不能跟踪输入电压,造成THD加大。 11:30 PFC

一般情况下:电感中的纹波电流等于峰值电流的20%。 5、求需要的电感量 CCM的电感设计 一般情况下:电感中的纹波电流等于峰值电流的20%。 电感中 电流波形 跟踪的是输入电流平均值 11:30 PFC

5、求需要的电感量 CCM的电感设计 另外两种 控制方法 也类似。 11:30 PFC

5、求需要的电感量 CCM的电感设计 定义电感纹波电流与峰值电流的比例系数 即 取 11:30 PFC

6、利用AP法选择磁芯尺寸 CCM模式电感设计 求磁芯有效截面积A e 其中 小知识 AP法选择磁芯: (2)求窗口面积Aw (1)求磁芯有效截面积A e 查表选磁芯型号 11:30 PFC

6、利用AP法选择磁芯尺寸 连续模式的电感设计 确定磁芯的工作情况前,先研究Boost电感特点: (A)直流分量很大 (B)磁芯损耗小于铜损耗 (C)最大输入电流不饱和 B的选择 损耗与温度的关系 11:30 PFC

6、利用AP法选择磁芯尺寸 连续模式的电感设计 求窗口面积Aw N匝导线 的面积 A=area 电流密度 磁芯窗口面积Aw 窗口系数 11:30 PFC

6、利用AP法选择磁芯尺寸 连续模式的电感设计 保证任何情 况下磁芯不 饱和使用。 <B/(1+k) 11:30 PFC

7、计算匝数 上述就是以Boost电路PFC校正电路为例, 在连续电流模式情况下的PFC电感计算。 11:30 PFC

二、临界Boost电感设计 11:30 PFC

临界连续特征 CRM电感设计方法一 CRM控制法 以峰值控制法为例说明控制概念. (1)功率开关零电流导 通电感电流线性上升。 (2)当峰值电流达到跟踪的参考电流(正弦波)时开关关断,电感电流线性下降到零。 (3)开关再次开通。 11:30 PFC

临界连续特征 CRM电感设计方法一 为什么? 11:30 PFC

临界连续特征 CRM电感设计方法一 对于给定输入电压和负 载,开关频率也是要随 着输入交流电压瞬时值 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选择正弦交流输入 的峰值点设计,开关频 率最小,正弦值等于1, 所以得到电感的表达式。 11:30 PFC

临界连续特征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开关周期 方法二的理论依据: 电感的导通伏秒应当等于截止时伏秒 开关周期 应当注意:输出电压U o一定大于输入电压U i,如果输出电压接近输入电压,在输入电压峰值附近,截止时间远大于导通时间,开关周期很长,即频率很低。 11:30 PFC

输入电压高,导通时间短,输入的电压低,导通时间长 临界连续特征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符号 定义 输入电压高,导通时间短,输入的电压低,导通时间长 11:30 PFC

最大峰值电流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最大输入 电流有效值 电感中最大 峰值电流 11:30 PFC

决定电感量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电感选择原则 (1)开关频率应在20kHz以上,避免噪音。 (2)最高输入电压峰值时,开关频率最低。 假定最高输入电压峰值的开关周期为50μs。 11:30 PFC

磁芯的选择 11:30 PFC

选择磁芯 CRM电感设计方法 最低电压输入峰值不饱和。 最大 磁芯选择原则应考虑最 恶劣情况下磁芯不饱和 最大磁通密度 为减少损耗,应选择饱和磁感应的70%。 11:30 PFC

选择磁芯 CRM电感设计 窗口系数 单根导线面积 整个窗口铜线的截面积 电感线 圈圈数 用AP法选择磁芯尺寸 11:30 PFC

计算线圈匝数 CRM电感设计 线圈导线截面积 11:30 PFC

PFC的电感计算方法总结 (1)弄清所选择的控制方法 一般来讲连续模式有:峰值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和滞环控制等方法。此外还有电感电流临界模式和断续模式,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2)弄清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对电感设计的影响,寻找最恶劣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电感参数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在任何工作范围内电感设计满足要求。 (3)计算电感时应密切关注电感上的电流变化, 电感上电压的变化及其变化的时间即伏秒面积。并 遵循能量守恒下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则分析。 11:30 PFC

PFC的电感计算方法总结 (4)磁性材料设计时应注意磁芯磁场的工作范围,确保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磁感应密度不饱和。并在考虑磁芯损耗、工作频率和工作温度等条件下选择BS。 (5)利用AP法计算,选择磁芯 计算磁芯的有效磁芯面积和磁芯窗口面积,再查表选择磁芯。初步设计后并核算窗口利用系数。 11:30 PFC

PFC电感设计 谢谢光临,请批评指正! 11:30 PFC

附录 附录1 常规Boost电路工作的三种模式 附录2 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入模式比较 附录3 例子说明 CRM电感设计 附录2 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入模式比较 附录3 例子说明 CRM电感设计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11:30 PFC

附录1:常规Boost电路工作的三种模式 11:30 PFC

附录2: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入模式比较 三种电感电流模式 CCM CRM DCM CCM DCM DRM PFC电感电流形状 11:30 PFC

附录3 例子说明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假定导通时间为:Ton=10μs; 输入电压最小峰值:1.414Uimin/ U o=0.65; 根据U o=Ui/(1-D) 得D=0.35 周期为:T=Ton/D=10/0.35=28.57μs, 频率f=1/28.57μs=35kHz。 如果输入电压在±20%范围变化; 最低输入电压为220×0.8=176V; 输出电压: U o =1.414×220×0.8/0.65=383V。 11:30 PFC

附录3 例子说明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在15°时,周期为12μs,相当于开关频率为83kHz 在最高输入电压时,得到最高电压导通时间 T onh=(0.8/1.2)2×TonL=4.444μs, 在峰值时的开关周期为 T=Tonh/(1-1.414×1.2×220/383)=176μs, 相当于开关频率为5.66kHz。 11:30 PFC

附录3 例子说明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如果将输出电压提高到410V (1)最低输入电压时开关周期为25.45μs,开关频率为39.3kHz。 (2)15°时为11.864μs,开关周期为84.5kHz。 (3)输入最高电压峰值时,周期为49.2μs,开关频率为20.3kHz。 (4)频率变化范围大为减少。即使在输入电压过零处,截止时间趋近零,开关频率约为100kHz。最高频率约为最低频率只有5倍。而在383V输出电压时,却为18倍。 11:30 PFC

(1)提高输出电压,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小,有利于输出滤波。 附录3 小结 CRM电感设计方法二 (1)提高输出电压,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小,有利于输出滤波。 (2)功率管和整流二极管要更高的电压定额,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增加。 (3)220V±20%交流输入,一般选择输出电压为410V左右。 (4)110V±20%交流输入,输出电压选择210V。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峰值电流 解:输入最大电流为 例:输入220V±20%,输出功率200W,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设输出电压为410V,最高输入电压时最低频率 为20kHz。即周期为50μs,因此,导通时间为 输入最低电压峰值时的导通时间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开关周期为 需要的电感量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如果采用磁粉芯,选用铁硅铝磁芯。 电感系数 电感 选择77439,有效磁导率为60. 需要的匝数为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77439的平均磁路长度l=10.74cm,磁场 强度为 磁导率为60,H=21Oe,当磁导率下降到90%时,为了在给定峰值电流时 保持给定电感量,需增加匝数为: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此时磁场强度H=111×21/105=22.2Oe, μ下降到0.88,此时电感量: 满足设计要求。最高电压时开关频率提高大约1%。 应当注意到这里使用的是平均电流,实际峰值电流 大一倍,最大磁场强度大一倍,从图上得到磁导率 下降到80%,磁场强度从零到最大,平均磁导率为 (0.8+1)/2=0.9,接近0.88。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选取电流密度j=5A/mm2,导线尺寸为: 则: 选择: 核算窗口利用系数: 11:30 PFC

附录4 例题 CRM电感设计 77439铁硅铝粉芯外径 内径 考虑第一层 实际96匝 第二层只要15匝。 11:30 PFC

完 11:30 P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