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單元 陳峙維教授 本週標圖圖片是荷蘭畫家 Pieter Brueghel 的 Peasant Dance 農人舞宴,圖中左側有個抱著風笛的人 提起風笛,一般人總想到蘇格蘭,其實歐洲各地都有風笛,形制、功用不盡相同,圖中的這支風笛沒有蘇格蘭大風笛華麗的外貌,只有一根持續音管 本週就是要大家認識,歐洲除了管絃樂、歌劇、藝術歌曲、拿波里民謠、之外,還有許多不同形式的音樂文化。先談談歐洲音樂的共同歷史文化背景,再選東歐的保加利亞、西歐的愛爾蘭、南歐伊比利半島安達魯西亞地區,以這三個地區的音樂文化,有別於以往大家對歐洲印象的三個極端例子(東、西、南),讓大家體驗古典以外的歐洲。
歐亞大陸西端的大「半島」,有複雜的族裔、階級、宗教、語言,各社群自認有獨特的音樂文化 歐盟的 motto:United in Diverity,點出了歐洲看似一統,卻又各具地方特色的情況。 音樂上的「多元化統一」:有共同的音樂文化,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
功能相仿的農事祭儀歌舞 =>祈求豐收、減輕疲勞 AD 1000 大多數歐洲國家已信奉基督宗教,立陶宛最末 1300 宗教節日:如四旬齋期間禁止熱鬧的傳統歌舞,遂有其他音樂或宗教儀式代替;禁食肉類或其他特定食物,故齋戒前大肆玩樂 宗教儀式音樂:如民歌旋律填上經文歌詞,旋律流傳到其他國家 歷史遺產 印刷術發展、記譜方式傳播與發展:貴族與社會菁英相仿的音樂生活 貴族聯姻:音樂文化隨同公主與音樂家嫁至他國 民間音樂 Urban folklore:農業技術進步,傳統祭儀歌舞式微。如二十世紀末保加利亞婚禮慶典由一週縮短為一天,芬蘭一整天有樂團的婚禮所短為兩三小時只有DJ;人口移往城市,屬於勞工的音樂開始發展; 民間音樂的保存與操弄:十九世紀興起民族主義或國家主義,學者、音樂家等採集、出書;二十世紀共產中東歐國家對民間音樂的支持 但各地區仍有各自特色 自然地理與人為國界的隔閡,十九世紀、二十世紀逐漸由城邦變為國家,奧匈帝國、奧圖曼帝國、帝俄瓦解 宗教種類與內部教派的多元,猶太人與穆斯林留下的影響。如:klezmer 音樂,伊比利、義大利、巴爾幹半島上的中東音樂元素 人為統一的國家內尚有許多不同“族群”,雖在同一國,卻有各自的音樂傳統。如:義大利南北分別、比利時法語與 Flemish 區,法國 Basques、Bretons、Corsicans,西班牙Basques、Galician、Catalan,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裔與塞爾維亞裔 (請自行選播具各地特色的音樂,如瑞士阿爾卑斯號角、俄國三角琴、奧地利山區 yodel、各地吉普賽音樂、猶太民族的音樂等,做為「多元」的例證。以下課程內容主題為保加利亞歌曲器樂、愛爾蘭舞曲、安達魯西亞地區佛拉明哥歌舞)
一世紀:考古證據顯示希臘、羅馬人演奏風笛,風笛可能是鄉村音樂,保加利亞風笛可能是古歐洲先民的遺產 六世紀:似俄羅斯農村演唱方式,二聲、持續低音、樂句中、尾似喊叫的唱腔 (播放 11-01 注意持續音與句尾叫聲) 七世紀(681)中亞 Bulgar(這個族群才是「保加利亞」國名的由來)人帶來特殊的聲音裝飾、真假聲轉換,逐漸被斯拉夫人同化,Bulgar人很快開始說斯拉夫語 (播放 11-02 注意真假音互換以及很特別的喉塞音) 864 開始信仰天主教,拜占庭帝國與保加利亞王國並存,於聖者紀念日聚會、宗教節日歌舞活動 1453 奧圖曼帝國現君士坦丁堡,中東移民帶來新音樂元素,尤其吉普賽人帶來阿拉伯音樂,逐漸形成職業音樂家階層,帶來 kaval 笛、似嗩吶雙簧樂器 1878 俄住脫離奧圖曼,來自奧地利王室統治,帶來歐洲古典音樂,成立管絃樂團、歌劇團、音樂學院、合唱團等、豎笛、小提琴、手風琴進入農村音樂,甚至取代風笛,和絃伴奏取代傳統獨奏或齊奏 1944 共黨執政: 農村音樂進入都市,農村音樂成為國家認同象徵,國家支持之「西化」的民樂 開展大規模工業計畫,農村人口移往都市,故農村傳統婚禮音樂舞蹈仍流行於都市。共黨政府成立專職樂團,政策性推廣傳統音樂,作為政府文化政策進步指標,舉行各式音樂比賽,鼓勵農村成立業餘樂團,保存傳統音樂文化,將之呈現於舞台上 1989 共黨專政結束:政策性民樂式微,歐美流行與巴爾幹鄰國音樂之融合
相對於西歐古典音樂中訂定某些音程(五度、八度)是和諧悅耳,某些(二度、七度)是刺耳的,保加利亞還有許多東歐的足一則有不同的看法。 合唱曲中,除了一部齊唱,另有一部持續音,持續音會與旋律中某些音高形成二度、七度或其他西洋古典音樂中定義的不和諧音程,對他們而言這些「相互碰撞、打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清脆悅耳的。 這種有持續音的合唱方式與我們平日所謂合唱團的「合唱」有著不同的織體。 (播放 11-03 Shop 首都索菲亞以西地區錄音,某些村莊為二聲部,某些為三聲部。三聲部的持續低音除一部為主音之外,還有一部為主音與其下之音交互出現)
直笛:沒有吹口,完全是一根管子通到底,類似木笛,稍微傾斜吹奏,一半氣流在外,一半才真的進入管中(請回想阿拉伯世界的 Ney) (播放 11-04 Kaval 笛與女聲合奏 nonmetrical 的慢歌,歌者在長音上使用顫音技巧,自高音滑向低音時有喉塞音出現。注意木笛模仿唱腔拖長音的部份)
在南部山區有更大支,音域較低的大風笛 Kaba Gaida,常用來伴唱。其他地區的 gaida(音域較高)則可以組樂團、獨奏,也可以伴唱。 吹氣入囊,再用手臂把氣推出,驅動管中的簧片。一根旋律管有孔,可以運指奏出旋律。一根持續音管只發出單音。
傳統上以羊的前半身皮為氣囊材料,身體切口縫合之後,還有三個通道,所以前腳成為連接持續音管的口,另一隻前腳連吹管,頸部連上旋律管。 (播放 11-05 風笛與女聲合奏)
大家印象中愛丁堡軍樂節當中的蘇格蘭高地大風笛,有三根持續音管,因此可以發出三個持續音。通常其中一管為旋律管主音低八度的音、另一管則是這個八度中的五度音、最後一管比主音低兩個八度的音 聽聽看蘇格蘭大風笛的聲響與保加利亞的有什麼不同 (播放 11-06 Scotland The Brave)
擦弦樂器:三條主要粗弦、八條左右共鳴弦,左手壓弦時騰空而不接觸指板(回憶一下馬頭琴的左手運指)
大鼓:粗木鼓棒擊正拍,另一根有彈性的細棒擊另一面較高音 (播放 11-07 鼓與 gudulka 的合奏)
上述四種樂器合奏,通常是齊聲合奏,沒有和聲、和絃等西洋古典音樂才有的元素。通常旋律都很短,所以真正聚會、慶典中的演出常以 aabbccddee 的方式不斷奏出樂段,在特定段落某件樂器可以休息,藉以凸顯另一件樂器。 東歐眾多地方的舞曲節拍都很特別,不是大家熟悉的偶數拍(碰恰碰恰)或三拍子(碰恰恰),而是以 2+2+3、2+2+2+3、2+2+3+2+2 等形式出現。 (播放 11-08 樂團合奏 horo 舞曲 2+2+2+3)
樂團成員通常包括保加利亞人與吉普賽人(Rom,稍後談佛拉明哥的時候會再提到)。婚禮中風笛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傳統樂團中的風笛之外,賓客到齊後,風笛還會吹奏一段聽來哀傷的旋律,因為新娘將到夫家生活。除了這段旋律,風笛也奏出開舞的音樂。 現代的樂團則開始加入更多西方樂器。 (播放 影片 11-09 共產時期的老錄影,片中圍著半圓跳的舞就是 horo,此處使用的是豎笛、小喇叭、手風琴) (播放 影片 11-10 Kanarite,現代的婚禮樂團) 聽聽現代的電音舞曲,聽得出傳統元素在那裡? (播放 11-11 傳統旋律改編成的電音舞曲,注意歌聲)
500-300 BC 居爾特人(The Celts)自歐陸移居愛爾蘭,源自東歐 100 BC 居爾特人開始統治全島:超過一千年,存在許多小國,各由不同國王、酋長等統治,留下Irish Gaelic語,傳說、英雄事蹟、口傳音樂等 5c 基督教傳至愛爾蘭:St Patrick 最有名,原為奴隸後逃走傳福音。修道院成為學習、傳授、寫作音樂之所,無手稿留存。豎琴為伴奏聲樂用的正式樂器 1171 英王亨利二世抵愛爾蘭,征服殖民統治開始:吟遊詩人之古典詩學校中音樂為重要項目,居爾特王與酋長僱用操豎琴的詩人歌功頌德、地位崇高 1532 亨利八世與教廷決裂、沒收愛爾蘭天主教會財產。接續三百多年天主教徒被剝奪多項權利,18c至19c初最為嚴重 1603 法案禁止演愛爾蘭音樂 原本殖民者一同欣賞音樂,後逐漸排斥,視為野蠻。16c晚、17c初尤烈,伊莉莎白一是認為操豎琴的吟遊詩人根本是有政治目的的間諜 雖無證據顯示有詩人遭處死,但原本為國王酋長等唱的傳統不再,詩人改為英、愛鄉紳階級演奏,18c中豎琴奏傳統式微 18c末舉辦四次音樂節復興豎琴傳統:陸續開始有收集整理出版陸續開始有收集整理出版署琴音樂、英、愛語歌曲 藉推動使用愛爾蘭語復興傳統文化,陸續有其他組織成立,舉辦音樂節、比賽、推廣音樂教育
第二個主題是近年來很紅的大河之舞、火焰之舞當中的舞曲,在此要說明傳統舞曲的結構與音樂特性。 傳統舞曲有高度對稱的結構,通常有兩個八小節的單元,以 AABB(ABAB) 曲式呈現,每個單元由2或4個等長的樂句組成。 曲例 Jig 17c起,有 3/8、6/8、9/8、12/8 拍幾種形式,三連音非常明顯(播放 11-12 single jig) Reel 來自蘇格蘭雙人舞,16c 流行於蘇格蘭,18c 傳入愛爾蘭,4/4、2/2,偶數節拍(播放 11-13 reel) 舞曲集:18c起便有曲集出現,並陸續有更多出版,移民至北美者亦收集出版 收錄旋律作為演出參考、輔助記憶,實際上透過口耳傳承,演出時有高度個人風格的裝飾奏 稍後會先介紹愛爾蘭風笛,再以風笛為例,介紹樂曲裝飾、加花 名家巡迴各地教授舞蹈、風笛手與提琴手伴奏 傳統而言,很多聚會是在家中或私人場所,1935 Dance Hall Act 禁止非正式的私人或街頭等無執照的舞會,教堂邊的活動中心幾乎成了唯一可以跳舞的地方,教士藉此名義收取執照費用。 為與在教堂演奏的樂師競爭,較大型的 Céilí band 因此而生(包含眾多樂器 fiddle, flute, accordion, bagpipes, with piano, drum set) 傳統的活動中,往往只有一兩件樂器,以齊奏(各自加花)的方式伴舞,近代才有以西洋古典音樂樂理為基礎編寫的器樂合奏來伴舞。
與蘇格蘭、保加利亞,以及歐洲其他地方風笛不同,不是用口吹氣,而是以手肘打氣入氣囊。 Uilleann 是愛爾蘭語的手肘。 (播放 11-14 影片 irish_uilleann pipes)
愛爾蘭人改良發明的風笛音量小且柔和,可以在室內演奏伴舞。蘇格蘭高地大風笛音量相當大,在室內聽來相當刺耳。 除了旋律管、三根持續音管之外,又加了三根有按鍵的調節管。 調節管有開關可以控制是否要發聲,上面的按鍵其實就像手風琴按鍵一般,按不同鍵即可發出不同音高。 真正演奏起來樂手是相當忙碌的,右手最忙,除了打氣,以及在旋律管上運指之外,還要抽空去按調節管上的按鍵。下頁有清楚的樂器圖片。 受大飢荒帶來之政治與社會問題,量產手風琴普遍,肘風笛一度式微
注意圖片正中間三支調節管上的按鍵 調節管上方是旋律管
三根有按鍵的旋律管下有三根持續音管,由左至右可見到三根由短到長 有趣的是,電影《英雄本色》、《鐵達尼號》配樂中的風笛,就是這種愛爾蘭肘風笛。唯有這種風笛可以奏出如此柔和優美的聲音,蘇格蘭風笛絕對不可能。
以下兩段錄音是以肘風笛演奏的舞曲,仔細聽第一段之後,再與第二段相比,便可以了解樂師如何透過裝飾音等,為簡短的舞曲旋律增加色彩。特別注意,第二段開了調節管,並間使用。 (播放 11-15 基本旋律加簡單裝飾) (播放 11-16 基本裝飾奏加顫音、滑奏、持續低音)
近年來愛爾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把傳統的舞曲、舞蹈重新包裝,推上國際舞台。基本上都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添加現代的樂器、增加新的舞台效果。 同一首 Dr Gilbert,兩種不同的演奏方式 (播放 11-17 1930年代的老錄音,小提琴豐富 triplet、rolls 裝飾音,鋼琴伴奏左手一三拍低重音、右手二四拍和絃。這已不是傳統一件樂器獨奏,或兩件樂器齊奏的方式,但與第二段錄音相比,鋼琴加小提琴仍十分古樸) (播放 11-18 Lúnasa 的現代版,開頭小提琴依傳統方式加花演出旋律,後來電 bass 與吉他奏出更強烈帶有 rock 的節奏。因版權緣故只剪輯了一小段,學生可自行上 YouTube 觀賞更多不同的樂曲)
第三個主題介紹的是佛拉明哥歌舞音樂。這種歌舞發源於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魯西亞地區,由吉普賽人綜合眾多音樂元素而成。 關於吉普賽人的來原有兩個說法,無論那一種說法,都認為他們曾路過中東,經過埃及,因此被誤稱為 Gyps(Egyp 的字頭母音脫離 ),其實歐洲吉普賽人自稱為 Rom 他們本來就是歐洲人,不斷往東遷徙,後來落腳於北印度,之後經過中東,部份移到歐洲,部份到非洲。 他們本來是北印度地區的民族,之後經由中東往非洲、歐洲等地移居。 下一頁來看看究竟綜合了些什麼音樂元素。
Peter R. GalvinAssociate Professor of Geography Indiana University Southeast 佛拉明哥:發源並成形於南方安達魯西亞 Andalusia,綜合多種種族的音樂與舞蹈文化 綠:西元前六世紀希臘人移入,帶來類似響板的樂器 紅:西元前三世紀羅馬人併伊比利半島,帶來類似吉他的樂器 淺藍:二世紀之前,猶太人陸續從中東遷徙至西班牙 褐:711,摩爾人征服西班牙 橘:1400 年代,吉普賽人自印度、經由波斯、至西班牙 黃:1500 起,黑奴被帶往西班牙 深藍:1500 起,拉丁美洲來的影響
刻板印象:西班牙舞,華麗的荷葉邊裙、咬著玫瑰的女舞者、佛拉明哥、放浪不羈的吉普賽人。這些聯想都是方便外人認知的簡化圖像,起因於歷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簡化。 西班牙有眾多民間歌舞,佛拉明歌只是其中一種。 其實佛拉明哥原是吉普賽人私人聚會的歌舞活動,最早的只有深沈的歌曲吟唱,旋律還非常有中東的感覺,這可能與吉普賽人的祖先曾路過中東,受阿拉伯世界的音樂文化影響有關。 (播放 11-19,先來聽一段無任何樂器伴奏、也沒有伴舞的吟唱) 十八世紀開始出現持續多日的音樂節。十八世紀末才開始使用六弦吉他(取代原有的十弦吉他,更早連吉他也沒有)。1842年左右咖啡館中開始有職業歌手,也開始有歌舞演出。1910年則出現大型舞團以 Ópera flamenca 演出,在國際間大受歡迎。1950年發展成餐廳、酒吧(tablao)中以舞蹈為主的職業演出,凡到盎達魯西亞觀光,必造訪。 (播放 11-20 ,私人的洞窟歡宴。安達魯西亞地區的吉普賽人曾被驅趕到山間洞窟居住,洞窟歡宴正是他們的私人聚會) 佛拉明哥歌舞的重要元素包除了歌唱、吉他彈奏、舞蹈之外,傳統上還有擊掌、響板,現代則加上箱鼓。
歌唱、舞蹈、吉他彈奏在此不多做介紹,可做為課後延伸學習的主題。 Castanets 是英文,西班牙文是 castañelas,在佛拉明哥發展成形的安達魯西亞地區則特別稱為 palillos。雖說響板是重要的樂器,但也不是所有歌舞都一定有。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佛拉明哥歌舞中使用的響板,這與印象中的小學、幼稚園樂隊響板不同,響板是掛在大拇指上的。一對響板有兩副,左手(慣用右手時)持的音高稍微低一點。 (播放 11-21 典型表演給觀光客看的歌舞,嗣位舞者中,兩位女舞者手持響板。)
歌唱、舞蹈、吉他彈奏在此不多做介紹,可做為課後延伸學習的主題。 Castanets 是英文,西班牙文是 castañelas,在佛拉明哥發展成形的安達魯西亞地區則特別稱為 palillos。雖說響板是重要的樂器,但也不是所有歌舞都一定有。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佛拉明哥歌舞中使用的響板,這與印象中的小學、幼稚園樂隊響板不同,響板是掛在大拇指上的。一對響板有兩副,左手(慣用右手時)持的音高稍微低一點。 (播放 11-21 典型表演給觀光客看的歌舞,嗣位舞者中,兩位女舞者手持響板。)
根據種種音樂、文化酵素,分為多種曲式,不同曲式有不同心境,有常見的旋律樂句、節奏形態、和絃進行模式,甚至連歌詞怎麼分節,固定格式或隨性吟唱,都有一定規範。 不同曲是有不同的節奏形態,與印度、阿拉伯的節奏形態一樣,依循一定的模式(都是幾個固定強弱拍組成的循環),compás 是歌舞當中所有成員相互溝通的基本架構。
吉普賽人算拍子的方式,以及拍子重音的落點與一般我們熟悉的音樂相當不同。 Soleá 佛拉明哥歌曲之母,韻味尤其深沉、凝重,舞者隨著歌手哀傷幽怨的情感起伏,慢慢鋪陳他個人的內心世界。這個循環節奏也同樣在 alegrías、bulerías 曲式中。(這三種曲式速度不同、和絃進行方式也不同。所以,不同的曲式可以有相同的循環節奏,但其他許多要素並不同) Seguiriya:一種節奏緩慢,中間微微停頓,又綿延不絕的曲式。傳統吉普賽人算拍子的方式是12345,不均等的五拍。仔細分析可發現,原來也是十二拍,只是吉普賽人就是喜歡數五拍。
與上面說過的 soleá 循環節奏相同,但這邊是速度稍快的 alegrías。擊掌時在 3、6、8、10、12拍加重音。練習過基本型之後,可以嘗試變化型。 以變化型為基礎,跟著三段錄音資料擊掌。前面先以西班牙語的唸出1至12,給定一個速度,若要對應參照請試著聽:uno, dosi, tres, cuatro cinco, seis, siete, ocho, nueve, diez, un, do。 (播放 11-23 掌聲配上簡單的 ti-ri-ti-tan-tan-tan) (播放 11-24 ti-ri-ti-tan-tan-tan 之外,再配上歌詞) (播放 11-25 加上吉他、配上完整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