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oco Academicism Neo-Classicism The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Ch Rococo Academicism Neo-Classicism The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Ch. 13 傳統與創新(一) 十五世紀晚期的義大利 Ch. 14 傳統與創新(二) 十五世紀的北方 Ch. 15和諧的獲致 他斯卡尼與羅馬 十六世紀早期 藝術概論 Week 8 2007/10/31 Iris Tuan
非常華美的裝飾性藝術風格 輕快、優雅,傾向偷窺式的歡愉主題 Rococo 洛可可 非常華美的裝飾性藝術風格 輕快、優雅,傾向偷窺式的歡愉主題 改革學院派古典風格的教誨 反抗公式化的堅持 主張藝術家不一定要以普桑的方式作畫 引進嬉戲感、對感覺情緒的敏感度 放棄嚴肅性 非線性的形式,常用S型線條
〈西特拉島的巡禮〉 ,1717年,華鐸
〈浴女〉 ,約1763-1764年,福拉哥納爾
將藝術編纂成可以在學院教授的規則條文 藝術可以有系統地教授 提倡美的古典理想、確立清楚的階層制度 普桑的作品為代表 Academicism 學院派 將藝術編纂成可以在學院教授的規則條文 藝術可以有系統地教授 提倡美的古典理想、確立清楚的階層制度 普桑的作品為代表 主題必須高貴、概念必須內在於作品整體、結構必須盡可能自然… 強調素描的重要 19世紀才接納風景畫為適當的藝術類型
〈塔勒頓上校〉 ,1782年,雷諾茲
〈惠斯特傑基〉 , 1762年,史塔柏斯
起於對洛可可的否定 對過往古典歷史產生興趣 追求道德嚴肅性、為道德與行為的塑造者 認同18世紀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 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義 起於對洛可可的否定 對過往古典歷史產生興趣 追求道德嚴肅性、為道德與行為的塑造者 認同18世紀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 企圖以藝術創造既現代又有美德的社會 著名畫家:大衛
〈赫拉提兄弟之誓〉 ,1785年,大衛
〈帕里斯對海倫的愛〉 ,1789年,大衛
Th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紀 Rejected the authority of Art Academies France played a central role Opens with the dominance of Neo-Classicism Moral high seriousness & political purposefulness Challenged by Romanticism
〈白馬〉 ,1898年,高更
〈陽台〉 ,1868-1869年,馬奈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Romanticism--Emphasized the emotional, the irrational, the mystical, the intuitive and the symbolic Over and above the completely rational and rule-bound Realism—broadens the subject matter of art to include images of everyday life
〈有烏鴉棲息的樹〉 ,1822年,佛烈得利赫
〈自由領導人民 1830年7月28日〉 ,1830年,德拉克洛瓦
〈梅杜莎之筏〉 ,1819年,傑利科
Ch. 13 傳統與創新 (一)十五世紀晚期的義大利 國際風格 各學派 阿爾伯提(Leone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 的創新在教堂與大宅邸 吉柏提(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的鍍銅浮雕 安傑利訶(Fra Angelico, 1387-1455)的謙遜畫風 烏塞洛(Paolo Uccello, 1397-1475)對透視法著迷 高卓利(Benozzo Gozzoli, 1421-1497)呈現貴族出遊盛況
代表藝術家的作品 曼帖那(Andrea Mantegna, 1431-1506)更精確的 “真實” 佛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1416?-1492)對光線的處理 波雷奧洛(Antonio Pollaiuolo, 1432?-1498)三對相互呼應的設計 包提柴利(Sandro Botticeli, 1446-1510) 隨意歪曲自然的自然作風 喬凡尼(Gheradardo di Giovanni, 1446-1497)利用藝術呈現歷史
Ch. 14傳統與創新 (二)十五世紀的北方 火燄式(Flamboyant Style)的盧昂大法院 垂直式(Perpendicular)的劍橋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禮拜堂 洛希內爾(Stefan Lochner, 1410?-1451)天使拉開布幕的單純畫面空間 塔威尼葉(Tavernier)的飾畫表現生活的典型 傅肯(Jean Fouquet) 的人物像是模塑出來
代表作品 維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用自己方法呈現從遠處來看的巨大祭壇畫 果斯(hugo van der Goes)呈現12使徒各種反應 史托斯(Veit Stoss)的祭壇雕飾, 流露真實感與豐富表情 木刻—挖掉一切, 留下要顯示的線條 銅雕—把所要的線條刻入版中, 更精細的效果 荀高爾(Martin Schongauer)雕版畫以其自己的意念在畫面上組合與配置 圖像印製—確定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在歐洲勝利
Ch. 15 和諧的獲致 他斯卡尼與羅馬 十六世紀早期 大師的時代:達文西 米開蘭基羅 拉斐爾 提善 訶瑞喬 喬久內 杜勒 難爾班…… 米蘭的一間修道院牆上的最後的晚餐 1502年為一位佛羅倫斯女士做肖像畫 義大利人稱”sfumato”-矇矓的輪廓與柔軟豐美的色彩 米開蘭基羅在禮拜堂鷹架上孤獨工作4年
最後的晚餐, 1495-8, 達文西
蒙娜麗莎
拉斐爾: 格蘭杜卡的聖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