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陳吉仲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特聘教授 為何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7/28 民主團結之夜 反黑箱服貿協議.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中國大陸遭傾銷國家之應對政策 作者:潘偉華 學歷:英國伯明罕大學商學博士 現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 助理教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沈文华 2012年12月.
第二篇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第二章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专题讲座 台湾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11年1月,台湾海峡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第10讲 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进展与挑战 2014年5月28日 上海.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陳明通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大陸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三十年來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 包淳亮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工作的四大要素: 环境-能力-服务-领导力
落实全会精神 推动创新发展 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主任 沈立群.
國際投資市場現況與投資策略 : 主講人: 元大證券協理王定峰
石小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二OO七年一月
企業政策 組員: 柯凱旗 楊惠雅 徐婷姿 劉家伶 王玟雅.
自己躺著不動,不能期待韓國慢慢跑 經 濟 部 2014年11月19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TPP下的台灣機會與挑戦 —國內業者應有的思維與因應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规划 前海CBD:打造前海CBD是深圳市在改革开放后下一个30年的发展目标。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前海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围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高端服务业。 黄智.
百年的耻辱, 就在今天洗雪; 百年的梦想, 就在今天实现, 米字旗降落, 一个时代的结束; 五星红旗升起, 一个民族的尊严。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为什么说是百年的耻辱和百年的梦想?为什么全国人民如此盼望香港回归?香港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浅谈我国医药行业未来面临的环境机 遇与环境威胁
台灣經濟奇蹟 -從景氣分析中是否再度出現 王騰坤 博士.
開創兩岸新局、振興台灣經濟 ─談當前政府大陸政策
子模块1: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 子模块2: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实践子模块3: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应对
經濟學期末報告題目(一) 一、黃金價格波動之經濟分析 二、原油價格波動之經濟分析 三、香蕉價格波動之經濟分析 四、 × ×價格波動之經濟分析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第六章 立法(2).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3年3月.
區域經濟整合 國 際 行 銷 報 告 組員: 張馨云 謝玉亭 曾子芳
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全球佈局之策略 主講人:洪德生 院長 2007年5月5日.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第三篇 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 第十章 國際收支帳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黃智聰教授 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專任教授
摘要簡報 作品名稱:魔鬼記憶問答 作者:台中市西屯區永安國民小學 葉政德老師、王素珍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課 臺海兩岸之經貿

目 次 壹、貿易 貳、投資 參、影響臺海兩岸經貿的因素 一、臺灣的進出口 二、中國大陸的進出口 一、臺灣的外資 二、中國大陸的外資 一、經濟因素 二、非經濟的因素

CoCo漫畫 目次

【補充】臺灣海港自由貿易港區 ∙政府為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提升國家競爭力並促進經濟發展 ∙2003年制訂「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後,有5個自由貿易港區被核准設立並開始營運 臺灣海港自由貿易(11: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z4JnQMd0Cs 目次

壹、貿易 目次

一、臺灣的進出口 ∙二次大戰後的臺灣經濟發展,已經完全脫離過去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特性,進出口在產品內容與金額上,都有很大的變化與成長 目次

1.出口 ∙1981~2010年:臺灣對世界的出口總額從226億美元增加到2,746億美元→美國為主,占總出口的四、五成 ∙1981年:占36%;1984年:高達49% 對美國出口高達49% 目次

∙兩岸經貿發展後,出口美國的比例急速下降 ∙1990年:32%、1991年29%、2010年已降為11.5% 1990年出口美國的比例急速下降 目次

∙2010年:已達到總出口的28%。若把香港與中國加 總,則1981年為8.1%,到2010年已達到42% ∙臺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1992年才有統計數字 ∙2010年:已達到總出口的28%。若把香港與中國加 總,則1981年為8.1%,到2010年已達到42% 對中國的貿易,1992年才有統計數字 目次

∙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以重化工 業原材料與工業零組件為主 產品分配(占總出口的比例) ∙農產品 從1981年的2.6%降到2010年的0.3% ∙農產加工品 從4.6%降到0.8% ∙工業產品 則從92.8%增加到98.9% ∙重化工業產品 從32.2%增至83.3% ∙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以重化工 業原材料與工業零組件為主 目次

【補充】 流失的競爭力,臺灣出口的嚴重警訊! 財政部昨天(2012/5/7)提出警告,臺灣出口競爭力下 滑,一到4月出口金額比起去年衰退4.7%,更令人 擔心的是,和鄰近國家相比,臺灣衰退幅度最大 也最慘,輸給南韓、新加坡、日本與大陸,加上 日本、韓國正在跟大陸談FTA自由貿易協定,臺灣 該如何面對這項警訊? 流失的競爭力! 臺灣出口嚴重警訊(02: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7iYjXli8I

2.進口 ∙1980~2010:臺灣進口(import)總額從212億美元增加到2,512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進口主要來自日本,其次是美國 ∙近二十年的兩岸貿易:雖在臺灣政府的限制之下,2010年有14%的進口來自中國。若把香港與中國相加,則有15%。日本的進口比例從3成降為2成,美國從則2成降為1成 目次

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力密集的人工加工半成品與工業品。由此可見,臺灣主要是利用中國的人力,完成加工的過程 產品分配(進口的比例) ∙農產品 ∙工業原材料 ∙從1981年的77%降到2000年前後的63.4 %,再回升到77%上下;2010年為75.5% ∙機器設備等資本財 ∙從1981年的16.2%提高到2000年的28% ∙2010年16.6% ∙服務業 ∙從6.8%增至8.6%再降回7.9% 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力密集的人工加工半成品與工業品。由此可見,臺灣主要是利用中國的人力,完成加工的過程 目次

【補充】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發佈日期:2012-02-23 ∙美國與韓國分別於上(100)年各自國會審查通過美韓FTA後,完成雙方國內之立法程序。經舉行5次條文比對及準備實施之技術性會議,美韓兩國於2月21日對外宣布美韓FTA將於本年3月15日生效。美韓FTA共分24章及相關附件。美國對FTA一向採取高標準,主張高品質的FTA,美韓FTA亦不例外。除了關稅減讓涵蓋範圍大且時程快外,其他不在WTO範圍的議題,例如勞工、環境及競爭議題等,亦均納入美韓FTA。對韓國而言,此項協定雖可進一步打開美國市場,但本身也必須做相當程度的開放… (新聞來源: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24486) 目次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11:0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Po9aBvucM

二、中國大陸的進出口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 1990年前後蘇聯與東歐共產國家崩潰之後,大 力發展國際貿易 目次

1.中國進出口成長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主要學習亞洲四小龍的發 展模式,利用外貿與外資來發展其經濟。這種發 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1)貿易成長超過經濟成長 (2)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3)對外依存度高 目次

∙從中國的官方統計資料上來看,中國的經濟成長 很高,近三十年來年平均成長率達10.6%。但貿 易成長率更高,達到17.2%,其中出口增加率更 (1)貿易成長超過經濟成長 ∙從中國的官方統計資料上來看,中國的經濟成長 很高,近三十年來年平均成長率達10.6%。但貿 易成長率更高,達到17.2%,其中出口增加率更 高,高達18% 目次

(2)貿易順差大幅增加 ∙使中國的外匯存底累積不但在1996年超過臺灣,2006年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目次

.「對外依存度」是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這個比例,會隨著經濟成長而提高 (3)對外依存度高 .「對外依存度」是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這個比例,會隨著經濟成長而提高 .中國有13億人,以其發展程度較低、人口較多的情況,正常的發展模式不應有太高的貿易依存度,合理的比例應在10%以下 .但2010年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是55%,2007年更高達67%,可見其以外貿作為帶動經濟成長的發展模式,也顯示內需(國內消費)之不足,對外依存度高 大陸轉型重內需,年輕消費帶動經濟(7: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mH6HrfAg0 目次

.臺灣的出口多、進口少→與臺灣的經濟政策有關 .臺商主要多利用中國從事加工生產,因此臺灣對中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遠超過臺灣的順差總額 2.與臺灣的貿易 各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 出口到中國大陸 含香港 臺灣 28% 42% 日本 19% 25% 韓國 30% 新加坡 10% 22% ∙不管經濟體的大小 不同(通常用GDP來 衡量),臺灣對中國 的出口的比例偏高 .臺灣的出口多、進口少→與臺灣的經濟政策有關 .臺商主要多利用中國從事加工生產,因此臺灣對中國的貿易是順差的,而且遠超過臺灣的順差總額 表示臺灣對其他國家合計,貿易是逆差的 目次

∙觀察兩岸對美的出口,可以看到臺灣對美輸出,有相當程度是被中國取代了! 臺灣與中國銷美占美國進口比例(1990-2010年) 目次

貳、投資 目次

∙外資 直接投資(直接投資臺灣企業) 金融性投資(購買臺灣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 本節討論的是「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 【僑社新聞】ECFA簽署兩年,回顧與展望(02:2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_I9DT414AI 目次

上表前半(左半)是1991年以來的外人對臺投資。中資對臺投資因為在2008年開放,目前比例還很小。 一、臺灣的外資 ∙臺灣是以對外開放的模式發展經濟,期間一直有外資來臺 上表前半(左半)是1991年以來的外人對臺投資。中資對臺投資因為在2008年開放,目前比例還很小。 目次

.但從1991年以來,臺商對中國的投資,逐漸演變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臺灣對外投資,是近三十年的事 .但從1991年以來,臺商對中國的投資,逐漸演變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下表最右下半顯示,2010年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的對外投資,已經有84%是對中國的投資 目次

臺灣的對外投資,絕大部分是到中國 這其實違反了商場上風險分散的原則 一、臺灣的外資 .由於政治、避險與稅務的考慮→有些臺商透過第三 地投資到中國。包括經由香港以及避稅天堂英屬維爾 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簡稱BVI)等地 臺灣對外直接投資(1991-2010年) 臺灣的對外投資,絕大部分是到中國 這其實違反了商場上風險分散的原則

二、中國大陸的外資 ∙為了發展經濟,各國都歡迎外資進來建廠生產,增 加就業機會。中國的改革開放重點也在「開放」,因此特別注重「招商引資」。根據中國商務部資料,從1979至2010年,總共吸引了超過1兆美元的外資,其中有4.96%來自臺灣,共有520億美元(見下表) 目次 歷年外人對中國投資

∙近二十年臺灣累計對中國的投資,從投審會的資料,有973億美元,這與中國公布的實際投資520億美元,有相當差距。原因:由表5-4可知 臺灣對中國的投資,有三種不同的計算標準 ∙臺灣經濟部投審會核准 ∙中國協議 ∙中國實際外資 ∙近二十年臺灣累計對中國的投資,從投審會的資料,有973億美元,這與中國公布的實際投資520億美元,有相當差距。原因:由表5-4可知 目次

二、中國的外資 表5-4 到中國的實際外資 .進入中國的外資,除了臺灣的520億美元外,還可 表5-4 到中國的實際外資 二、中國的外資 .進入中國的外資,除了臺灣的520億美元外,還可 能透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1,118億美元與開曼群島的 215億美元的對中國投資→後兩者應有相當數量是臺 商轉投資中國的:表示臺商利之所趨,會自行避開政 府審查,而前往投資 目次

參、影響臺海兩岸經貿的因素 目次

一、經濟因素 1.語言相通 2.比較利益不同 3.擴大市場 目次

1.語言相通 ∙由於言語相通,交易成本很低,臺灣有些企業主把產業外移,可能把中國當作國內的另一個地方的遷廠 ∙通常對外投資,是在本國發展受限的擴廠行為,如因人力與土地不足;這大部分表現在大企業的對外拓展 .但臺灣有不少中小企業到中國投資,基於中國 「同文同種、同語言」便利性的遷廠,因此把企業 外移到中國,企圖利用那裡低廉的工資與想像中的 廣大市場 目次

2.比較利益不同 .臺灣地狹人稠,經濟已經高度發達;中國地大人 多,經濟尚在發展初期階段,工資便宜 .從國際分工的角度,兩岸有相當好的分工條件 .例如:目前很多臺商把生產過程中,需要較多人 力的階段,移到中國生產;或者把「勞動密集」的 產品,整廠移往中國。這符合比較利益的國際分工 .中國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 目次

3.擴大市場 .除了扮演世界工廠外,因擁有13億人口,各國企業 包括台商更想把中國當作消費市場 .以臺商的技術、產銷管理、設計創新能力與伴隨臺 灣經濟成長的經歷,中國市場正可一展長才。但中國 市場一直不如預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內需市場 不旺,以及非經濟因素內需市場不足體現在民間消費 占GDP的比例。GDP:一般國家的比例約為60%,但中 國卻低於35%(2009年為34.9%) 目次

∙所得分配懸殊使大部分的人們消費能力低,儲蓄率高則是肇因於未來的生活壓力大→中國人須負擔沉重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與養老費用 中國內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二 (1)所得分配懸殊 (2)儲蓄率非常高 ∙所得分配懸殊使大部分的人們消費能力低,儲蓄率高則是肇因於未來的生活壓力大→中國人須負擔沉重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與養老費用 ∙如果中國人民所得提高、分配均平化,並能有效的 降低未來生活壓力,中國的內需市場將變得改善 目次

二、非經濟的因素 1.國防安全的威脅 2.中共的政治主導 3.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 4.社會誠信、道德問題 5.中國政治的不穩定 目次 文茜世界周報:外資搶進中國 博鰲論壇上尋商機(7:5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KllAuwbHQ 目次

∙中國在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等於放棄了共產經 濟,中國政府也要求各國承認它是「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扭曲的原因 ∙中國還是由中國共產黨獨裁統治 ∙對政治異議者的迫害非常殘酷 ∙中國人至今還沒有土地的私有產權 ∙中國缺乏「公正」、「獨立」的司法 ∙中共政權對人權的迫害非常嚴重 臺商在中國打官司幾乎沒有一件得到賠償 ∙以上政治環境顯示,很多經濟問題,實質上是政治問題 目次

1.國防安全的威脅 .中國至今仍有數千枚飛彈對準臺灣。且中國的擴 軍,對亞洲地區的和平也構成很大的挑戰 .中國近年在外交上打壓臺灣、投資並意欲操控臺 灣的媒體,都對臺灣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若經濟過分依賴中國,在中共政治操控經濟的決策下,很多人擔心臺灣最終要受害。臺灣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有理性保守的必要 目次

2.中共的政治主導 ∙「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指的是中共政權的穩定。中共必須利用一切手段,來鞏固它的政治權力 ∙美國國務院2011年4月公布2010年度人權報告指出,中國當局加強打壓公民社會,限制言論自由,控制媒體 ∙英國外交部則於2011年3月公布2010年人權與民主報告,也認為中國在人權和政治開放領域非但沒有顯著改善,甚至出現惡化 ∙國際分工上是互利的,但因為中共政治因素,這種兩利的經貿,卻籠罩在政治陰影下 目次

∙以2008年兩岸簽訂的ECFA中國開放到臺灣的觀光為 例,2009年後,中國觀光客快速增加,兩年內成長十 多倍。唯與臺灣到中國觀光人數比較,還遠遠不及 【陸客自由行】 http://s1.djyimg.com/i6/1207251000081758.jpg 目次

3.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 ∙2010年臺灣與中國原擬定要簽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但司法界與臺商的反應是:這不是法律問題,是司法問題;嚴格說,是政治問題,因為中共行政經常干預司法,即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 ∙根據「海基會」經貿服務處2011年9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臺商在中國投資的生命、人身安全及財產保障等問題,已經不是單一或少數個案,而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受迫害及受騙的群體案件 目次

4.社會誠信、道德問題 ∙中國自1949年中共建政後,歷經政治鬥爭、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及1999年起對異議人士、基督教、法輪功修煉團體的迫害,造成社會道德滑落,商場上缺乏誠信,這已構成中國對外經商的障礙 ∙在中國,假冒偽造(所謂「山寨」)產品泛濫。黑心」產品,涵蓋吃的、穿的、用的,令人難以想像。商業必須講誠信,否則人人自危,交易成本提高,買賣會不順利。兩岸的經貿,事實上也受到這個影響 目次

∙中共政權擁有不受制衡的權力,而絕對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這使得中國政治充滿著不穩定因素。如果中共政權發生問題,長期累積的經濟問題將一併爆發 5.中國政治的不穩定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鬆綁的經濟配上獨裁的政治,滋生許多制度上、結構性的經濟問題,如銀行呆帳、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地方債務等。這些問題在高壓政治下暫時被掩蓋著 ∙中共政權擁有不受制衡的權力,而絕對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這使得中國政治充滿著不穩定因素。如果中共政權發生問題,長期累積的經濟問題將一併爆發 ∙以目前中國相當高的外貿依存度,中國經濟一旦出現問題,全球都將受到影響,而臺灣是首當其衝。這是兩岸經貿不能忽視的非經濟因素 目次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工總許勝雄理事長、商總張平沼理事長、中小企業總會林秉彬理事長 ▓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工總許勝雄理事長、商總張平沼理事長、中小企業總會林秉彬理事長 ∙「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已在第八次江陳會中簽署。兩岸投保協議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協商中第一個簽署的協議,對促進兩岸經貿關係及制度化協商的發展極為重要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5: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8j6No-9Ds 目次

▓ 活動探索 .請閱讀完課本的文章—商業週刊對ECFA的解讀以及經濟部的 說明,回答下列問題: 1.何謂ECFA?我國為何要簽訂ECFA? 並未享有對中國的關稅優惠,卻仍然出口強勁,而提出警訊與 疑慮。你認為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或學習到何種重要訊息? 目次

配合課次 動畫影片名稱 時間長度 來源 第5課 臺灣海港自由貿易區 11: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z4JnQMd0Cs&feature=relmfu 流失的競爭力! 臺灣出口嚴重警訊 02:3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7iYjXli8I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美韓FTA於101年3月15日生效,對我總體經濟與進出口造成影響 11:0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Po9aBvucM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大陸轉型重內需,年輕消費帶動經濟 07: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mH6HrfAg0&feature=fvwrel 僑社新聞-ECFA簽署兩年回顧與展望 02:2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_I9DT414AI 文茜的世界財經週報-外資搶進中國 博鰲論壇上尋商機 07:5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KllAuwbHQ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保障台商投資權益與人身安全 05: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8j6No-9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