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 序列分析工作坊 陳勇汀 2016/9/5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學習實驗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七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台山市任远中学 李锦明. 1. 最古老的过河问题 1. 最古老的过河问题 一个农民携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 箱卷心菜,要借助一条小船过河。 小船上除了农民只能再带狼、羊、 卷心菜中的一样。而农民不在时, 狼会吃羊,羊会吃菜。农民如何过 河呢?
Advertisements

专题复习 --- 走进名著 亲近经典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 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 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 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 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 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 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 (二)学制:五年  (三)办学层次:专科.
國中基本能力之解析與提升 報告人:劉和然.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控制方长投下的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演示思路
報告人: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施懿純 助理教授
人生格言: 天道酬勤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自师1201 姓名:刘 威.
温 度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开尔文(K) 单位 常用单位:摄氏度(℃)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職務法庭與 法官退場機制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報告
前进中的山东省昌乐二中.
餐旅督導實務 指導老師:梁中正 組員: 蘇珮玲999M0151.
常见肌肉骨骼疾患的康复治疗.
建筑业2007年年报 2008年定报培训会 及 工交城建科 蔡婉妮
採訪小先鋒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 中文科校本資優教育抽離課程 優質教育基金-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 關倩芬老師
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 新版冀教版《信息技术》副主编 王玉芹 QQ:
林世華 93年06月02日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從生活數學談補救教學 板橋國小 江珮瑤.
现代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系列课程 管人理事与理人管事 —企业高效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人:李青刚 副教授.
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学科教学法(自动化类) 职技高师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 卢胜利 教授
Chinese hot pot - Harvard Project
第 一 章 數位學習概論 課程名稱:數位學習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2017/3/17.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教师科研:问题与方法 ——以课堂观察为例 广西师大教科院 耿涓涓 QQ:
行動商務術科範例.
PISA科学试题和国内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比较分析
多元評量理念與示例 103年04月26日 資料來源: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張美玉教授 新竹市光武國中 張蔚雯老師 雲林縣建國國中 周思穎老師.
岳阳市教学竞赛课件 勾股定理 授课者 赵真金.
项目2-1 店铺的定位.
信息时代我国教育技术 学科专业领域的新发展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
性平題庫的設計與實施 永福國小 李安邦 
105年度產學合作培育 研發菁英計畫說明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相持时双方的拉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甲方齐心协力把绳子缓缓朝他们方向拉过去的时候,甲方的拉力一定比乙方大吗?
金利民 2016年5月1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专业精读、口语教学开放周暨教学研讨会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①了解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②掌握时间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③理解和掌握水平速度两方面指标的计算及运用④理解和掌握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本章教学难点: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专题一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
對質 組員:謝祖寧、陳思妤 陳姿樺、洪銘秀.
“08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命题和教学对策研究”
出入口Y27 往塔城街口/中興醫院 出入口Y25 往延平北路一段/中興醫院 出入口Y23往延平北路一段 出入口Y21往延平北路一段
第1节 光的干涉 (第2课时).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課程發展處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尹志華 周偉志
數學思維與 數學教學 黃德華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講師 © 時信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善用教學評量 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李坤崇教授 南台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所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所教授兼所長
「嗨!老同學…」 S. Chen & F. Chen.
如何寫工程計畫書 臺北市童軍會考驗委員會 高級考驗營 版.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PBL) 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初探
學術定向與專業成長 期末報告 主題:教育心理學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4.8 平行线 海南华侨中学 王应寿.
一、引子:瞭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 二、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三、技术促变教育的原理 四、技术促变教育的策略 五、总结:理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
清華大學 青少年科技文化夏令營 迎生聚會 2006年7月7日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所.
106年度 南科智慧製造產業聚落推動計畫 場域型計畫結案報告簡報格式 (簡報時請將此頁刪除).
電子白板百萬小學堂 本活動建議搭配電子白板 學生最多可分成2~6組(請按組別按鈕) 老師可以視時間多少,來進行活動 每一組要回答十個問題。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六次上課必讀教材導讀 如何提出一個論文題目或研究問題
Welcome 实验:筷子提米.
第一部分 数字电路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主讲教师:喻红.
CASHL文献传递服务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电话: 年10月27日 注:参考浙江大学图书馆陈振宇老师课件修改.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Infrastructure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环境的基础结构
美丽的旋转.
第七章 消费者电子商务应用 编者:石妍 西安培华学院.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椭圆的定义 (1)定义:平面内两定点为F1、F2,当动点P满足条件点P到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时,P点的轨迹为椭圆;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2)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 (3)注意:定义中,“定值大于|F1F2|”(即2a>2c)是必要条件.当2a=|F1F2|时,动点轨迹是两焦点的连线段;而当2a
构建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与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 3 章 体的投影  3.1 体的三面投影—三视图  3.2 基本体的三视图  3.3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高雄市104學年度國民中學 童軍教育聯團露營 活動組簡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 序列分析工作坊 陳勇汀 2016/9/5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學習實驗室 pudding@nccu.edu.tw 投影片網址 http://l.pulipuli.info/16/9/sa/slide http://l.pulipuli.info/16/9/sa/slide

大綱 前言:為什麼要做序列分析? Part 1. 使用與開發編碼表 Part 2. 行為觀察與記錄 Part 3. 觀察者內部一致性信度檢定

前言:淺談數位學習研究設計 為什麼要做序列分析?

準實驗研究法於數位學習的應用 實驗組 控制組 研究者 (教師) Experimental Group Control Group http://www.clipartpanda.com/clipart_images/classroom-clip-art-teacher-at-26279702 Experimental Group 實驗組 Control Group 控制組

研究設計 研究場域 自變項 前測 後側 實驗組 依變項 實施策略 依變項 比較:統計分析 控制組 依變項 維持原樣 依變項

? 依變項的觀測 認知的改變 實施教學策略 行為的改變 http://www.clipartpanda.com/clipart_images/school-student-clipart-5593450 行為的改變

行為模式分析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序列分析介紹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記錄行為序列 (behavioral sequences) 評估觀察者一致性 (observer agreement) 呈現觀察資料 Bakeman(1986) 序列分析介紹目錄 介紹 開發編碼表 (coding scheme) 記錄行為序列 (behavioral sequences) 評估觀察者一致性 (observer agreement) 呈現觀察資料 分析序列資料: 第1步 分析事件序列 (event sequences) 分析時間序列 (time sequences) 分析跨分類事件 (cross-classified events) 結語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86).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觀察外顯行為的轉變 A B C D E F https://www.facebook.com/womaninthestriped/ http://d35brb9zkkbdsd.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13/03/Understanding-your-child1.jpg 條紋衣女子 https://www.facebook.com/womaninthestriped/

Part 1. 使用與開發編碼表

依變項的選擇 實施教學策略 ? A. 認知分類架構 C. 問題解決討論 B. 知識建構層次

A. 認知分類架構表 (1/3) 1949~1953年,布魯姆(Bloom)等人藉用生物學的分類法觀念將教育目標分類。 1960年提出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表,將認知領域 的教學目標的類別,由最簡單到最複雜,由具體到抽 象,排成六個層次,依序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 、綜合與評鑑,每一個較簡單的類別都是想掌握下一 個較複雜的類別的先決條件。 因應教育理論的演進,布魯姆教育分類法也在2001年 出刊修訂版,先依知識向度和認知歷程向度形成一個 二維矩陣後,再進行教育目標的分析。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Longman.

A. 認知分類架構表 (2/3) http://163.20.119.100/f2blog/attachments/201203/4168874042.pdf 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 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 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47–274。

認知分類架構表(Revised Bloom’s Taxonomy) 編碼 階段 操作 B1 Remember 記憶 從長期記憶中找尋相關知識。 B2 Understand 了解 瞭解所需的知識;根據過去經驗串聯新的知識。 B3 Apply 應用 透過某些流程或應用來完成一件任務或解決問題。 B4 Analyze 分析 將知識拆解與分析其成分,並且指出部分成分與整體知識之間的關聯。 B5 Evaluate 評鑑 根據準則與標準進行判斷或評鑑。 B6 Create 創作 將不同的要素合為一體,並且完成一個完整與有用的整體。透過心智流程重組不同的要素,完成一個新的架構。 B7 Others 其他 與討論無關的主題

B. 互動分析模型 (1/2) Gunawardena, Lowe和Anderson等人,於1997年提出互動分析模型(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簡稱IAM 很多研究證明使用IAM這一套編碼系統能夠有效地分 析線上平台的討論內容,也增加了量化內容分析研究 的有效性,許多關於非同步線上討論平台的研究,也 都使用IAM為編碼方案 從1997年至今,IAM這一套內容分析工具已經成為探 討「線上討論內容深度和模式」的一個重要依據。 Gunawardena, C. N., Lowe, C. A., & Anderson, T. (1997).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4), 397-431.

互動分析模型(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IAM) B. 互動分析模型 (2/2) 互動分析模型(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IAM) 編碼 階段 操作 K1 資訊的分享/比較 陳述觀察或意見;陳述同意參與者 K2 發現與探索參與者之間的不一致 辨識不一致的意見;詢問與回答問題以釐清不一致地情況 K3 協商意涵/共同建構知識 協商字辭的意涵;協商各種意見的相關重要性 K4 驗證與修正已存在的經驗與知識 驗證提出的新知識、認知架構、個人經驗與其他資源相對照 K5 同意/運用新建構的知識 總結一致的意見與陳述認知,以展現新的知識建構 K6 其他 討論跟知識建構不相關的事情

C. 問題解決討論行為編碼表 (1/2) 為觀察成員在小組封閉式學習社群環境中合作學習討論歷程,用Hou等人(2008)提出問題解決討論行為序列分析編碼表,來了解合作學習討論行為歷程之差異 該編碼係依據探討問題解決行為歷程相關研究( Mayer, 1992; D'Zurilla & Goldfried, 1971),歸納 出研究共同之處,形成問題解決行為編碼表。 Hou, H.-T., Chang, K.-E., & Sung, Y.-T. (2008). Analysis of Problem-Solving-Based Online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Patt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1(1), 17-28.

C. 問題解決討論行為編碼表 (2/2) 問題解決行為歷程序列分析編碼表 編碼 階段 運作 P1 定義問題 具體描繪問題或釐清問題的定義 尋求解決方法 針對問題提供(詳細/簡略的)資訊或解決方法 P3 分析與歸納 分析、比較與評論他人提出的意見、解決方法以及資訊 P4 統整與結論 歸納先前的提議或意 見,並提出結論 P5 其他 與主題無關的討論

Part 2. 觀察行為的記錄

數位學習的行為記錄 Morea 現場觀察與記錄 學習歷程記錄 80638 88024 同步討論記錄 非同步討論記錄

TechSmith Morae Morae Recorder Morae Observer Morae Manager

xAPI (eXperience API) xAPI定義了學習記錄儲存與追蹤的介面格式規範 學習者在學習平台(LMS)的學習經驗記錄(或其他 動作)能儲存在學習記錄資料庫(LRS)中,儲存在 LRS上的學習資料可以在不同LRS上流通。 LMS xAPI 學習 記錄 LRS 電子書櫃 LMS xAPI 教學活動 LMS xAPI 學習分析 學習記錄 數位學習服務

在LRS上的xAPI記錄 主詞: 操作者 動詞: 事件編碼 受詞: 動作細節 Anonymous joined world ‘Example Scene’ 受詞: 動作細節

遊戲記錄 Code Behavior FT Fight PT Pets TL Tools/Items TK Talk 合作學習的討論 GP Group-work TR Trading of items/tools TS Conducting tasks LF Learning in fighting LT Learning in tasks OT Other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60131511003009 紐約說話島 Talking Isla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cgjds-VEA Hou, H.-T. (2012). Exploring the behavioral patterns of learners in an educational massively multiple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MMORPG). Computers & Education, 58(4), 1225-1233. doi:10.1016/j.compedu.2011.11.015

問題: 行為記錄是否受到介入? 老師要介入嗎?

彙整行為記錄 時間 早 同步討論 非同步討論 晚 個人資料 匿名處理

多資料來源的處理方法 早 晚 時間 來源 事件 2016/9/6 10:05 同步聊天室 ok, Stu A跟Stu B的看法都很棒,我想我們應該彙整一下 2016/9/6 10:07 那我整理一下po在討論區 2016/9/6 10:12 好的,麻煩你了 2016/9/6 10:20 非同步討論區 20160906 討論彙整報告:…… 2016/9/6 10:22 我寫完囉,請大家到討論區看一下是否有打錯的地方吧! 晚

例子:行為記錄與編碼表格 匿名 事件編號 學生編號 討論內容 1 StuC 晚安 2 StuB 喔! 對於討論有啥方向嘛? 3 沒方向 4 喔! 我正在研究 老師那兩邊文章 5 有沒有規定題目要和數位學習有關呀 6 應該是選各大方向來討論 然後大家在添加東西 7 前瞻性議題~~好難 8 前瞻研究議題,進行更深入的資料蒐集,並撰寫分組心得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1)為什麼對於這個議題感興趣;(2)這個議題對於數位學習的重要性;(3)目前這個議題的研究及發展概況為何?;(4)這個研究議題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共 9 好個前瞻性! 10 另外兩個人不理我們 11 所以題目不一定要跟 數位學習有關摟 12 只要我們有興趣的嘛???? 13 其實雲端就算前瞻吧~~但資料少 14 因為老師的兩個文章都是跟數位學習有關 匿名

實作:編碼練習 http://l.pulipuli.info/160905

Part 3. 觀察者內部一致性 信度檢定

行為編碼的流程 1. 行為記錄 4. 行為編碼 3. 研究者 6. 編碼結果 5. 調整編碼表 2. 編碼表

兩位編碼者的意見衝突 這一定是P2編碼 這應該是P3編碼 P2?P3? 鳥山明,ドラゴンボール

符合百分比 兩位評估者獨立診斷比例分佈的假設舉例 評估者1 評估者2 總合 陽性 陰性 0.72 0.08 0.80 0.18 0.02 0.20 0.90 0.10 1.00   唐万、胡俊、张晖、吴攀、贺华(2015)。Kappa 系数: 一种衡量评估者间一致性的常用方法。上海精神医学,27(1)。上網日期:2015年5月31日,檢自:http://www.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org/cn/assets/215010cn.pdf

Cohen's Kappa Cohen's Kappa係數是對編碼者間在分類編碼上符合性的一種統計方法。 一致性程度 < 0.4 差 0.4 ~ 0.6 一般 0.6 ~ 0.8 好 > 0.8 極佳 Cohen, J. (1960). A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for nominal scal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1), 37–46. doi:10.1177/001316446002000104

Cohen's Kappa 兩位評估者獨立診斷比例分佈的假設舉例 評估者1 評估者2 總合 陽性 陰性 0.72 (p11) 1.00 觀測一致性:測量結果一致的百分比   期望一致性:測量結果預期相同的機率 唐万、胡俊、张晖、吴攀、贺华(2015)。Kappa 系数: 一种衡量评估者间一致性的常用方法。上海精神医学,27(1)。上網日期:2015年5月31日,檢自:http://www.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org/cn/assets/215010cn.pdf

Cohen's Kappa計算器 輸入 結果 http://j.mp/2015-kappa

編碼者內部不一致的原因 是P2! 1. 編碼表的問題 修正編碼表 2. 編碼者的問題 比對編碼有差異的 行為,重新編碼 不同的編碼者對這份 編碼表的認知不一致 ↓ 修正編碼表 2. 編碼者的問題 編碼處理過程分心、 看錯 ↓ 比對編碼有差異的 行為,重新編碼 是P2! 鳥山明,ドラゴンボール

整合最後編碼結果 事件編號 編碼者1 編碼者2 最後編碼 1 A B 2 3 4 C 5 6 7 8 9 10

編碼結果轉序列編碼工具 ABBCBBCAAC 事件編號 最後編碼 1 A 2 B 3 4 C 5 6 7 8 9 10 http://j.mp/2015-code-to-seq

Part 4. 序列分析原理與計算

滯後序列分析 滯後序列分析最早是由Sackett,G.P於1974年首次提出。 1997年,Bakman和Gottman出版Observing interaction的書中介紹在觀察研究過程中,如何 選擇每一個細節,每種不同類別的方法適合甚麼 樣的研究情境,也說明了研究結果應該使用何種 統計方法。 滯後序列分析法比其他研究方法更能推論整體線 上學習的整體序列模式,學習行為之間的順序關 係是否達到統計顯著性。

觀察序列樣本 ABBCBBCAAC N:觀察樣本的編碼次數 (10) Ns:觀察樣本中,雙事件序列的次數 (9) 也就是兩兩成對的事件頻率,計算如下: AB BB BC CB BB BC CA AA AC

轉換頻率表 ABBCBBCAAC 目標編碼 (Target Code), lag 1 A B C 1 (A->A) 給定編碼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編碼總共 1 (A->A) 1 (A->B) 1 (A->C) 3 2 4 1 lag 1 9 10 從「橫列」往「直欄」去看 例如第一列、第二欄是為「A」到「B」的轉換頻率

我的眼睛都看到了! 經過我長久觀察啊 發現B->C居然很常發生!

B->C轉換頻率是否顯著? 目標編碼 (Target Code), lag 1 A B C 1 3 2 4 9 10 給定編碼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編碼總共 1 3 2 4 lag 1 9 10 f(g,t):欲觀察轉換序列(給定編碼g->目標編碼t)的頻率 f(g):給定編碼g出現的頻率 p(t):目標編碼t出現的機率 p(g):給定編碼出現的機率 z:序列轉換的顯著程度 超過1.95即達到顯著性(同等於右尾檢定中p < 0.05)

二項式分佈檢定 實際B->C 序列轉換出現次數 B->C 序列轉換出現期望值 H0: x ≦ NP B->C出現頻率低於 或等於出現期望值 H1: x > NP B->C出現頻率大於出現期望值 標準誤修正

Allison & Liker (1982) z分數算法 意義 x→f(g,t):欲觀察轉換序列(給定編碼g->目標編碼t)的頻率(frequency) N→f(g):給定編碼(given code, g)出現的頻率 P→p(t):目標編碼(target code, t)出現的機率 (probability) Q→[1 - p(t)] p(g):給定編碼出現的機率 z:序列轉換的顯著程度 超過1.95即達到顯著性(同等於單尾右側檢定中的p < 0.05)

f(g,t)=2 f(g)=4 p(t)=? p(g)=? 要觀察轉換序列的參數 目標編碼 (Target Code), lag 1 給定編碼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編碼總共 1 3 2 2=f(g,t) 4=f(g) 4 lag 1 3=f(t) 9=Ns 10 f(g,t):欲觀察轉換序列(給定編碼g->目標編碼t)的頻率 f(g):給定編碼g出現的頻率 p(t):目標編碼t出現的機率 p(g):給定編碼出現的機率 z:序列轉換的顯著程度 超過1.95即達到顯著性(同等於右尾檢定中p < 0.05) f(g,t)=2 f(g)=4 p(t)=? p(g)=?

給定編碼出現機率p(g)的算法 f(g):給定編碼在lag 0位置的出現頻率,f(g)= f(B) = 4 Ns:序列次數, Ns=9

目標編碼出現機率p(t)的算法 f(t):目標編碼出現在lag 1的頻率,f(t) = f(C) = 3 Ns:序列次數, Ns=9

計算z分數 z未達1.95,無法拒絕H0 B->C沒有顯著轉換 f(g,t)=2 f(g)=4 p(t)=0.33 p(g)=0.44 4-(2*0.44) 0.12 2*0.44(1-0.44)(1-0.22) 0.38 sqrt(0.38) = 0.62 0.12/0.62= (2-(4*0.33)) / Math.sqrt((4 * 0.33 * (1-0.33) * (1-0.44))) -0.4547069558667864 z未達1.95,無法拒絕H0 B->C沒有顯著轉換 ※ 因為四捨五入,與實際計算結果會有所出入

所以B->C很常出現是…… 假的! 哎呀!我的眼睛業障重啊!

B->C轉換頻率為何不顯著? 目標編碼 (Target Code), lag 1 A B C 1 3 2 4 9 10 給定編碼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編碼總共 1 3 2 4 lag 1 9 10 f(g,t):欲觀察轉換序列(給定編碼g->目標編碼t)的頻率 f(g):給定編碼g出現的頻率 p(t):目標編碼t出現的機率 p(g):給定編碼出現的機率 z:序列轉換的顯著程度 超過1.95即達到顯著性(同等於右尾檢定中p < 0.05)

調整後的殘差表 目標編碼, lag 1 A B C 合計 1 3 2 4 9 目標編碼, lag 1 A B C 0.57 -0.47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合計 1 3 2 4 9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57 -0.47 -1.43 0.3 0.95 1.07 0.18 -1.13

Bakeman書中的例子 目標編碼, lag 1 U S P T G 6 2 5 15 7 23 11 10 30 12 33 4 9 26 給定編碼 lag 0 U S P T G 合計 6 2 5 15 7 23 11 10 30 12 33 4 9 26 14 27 127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 lag 0 U S P T G -1.45 2.34 -1.00 0.69 -0.80 1.81 -2.49 0.85 0.01 0.06 -0.87 -3.49 1.53 1.85 0.88 2.00 -3.96 1.48 -0.61 -0.40 2.13 -2.97

事件轉換圖 Behavioral transfer diagram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 lag 0 U S P T G -1.45 2.34 -1.00 0.69 -0.80 1.81 -2.49 0.85 0.01 0.06 -0.87 -3.49 1.53 1.85 0.88 2.00 -3.96 1.48 -0.61 -0.40 2.13 -2.97

解釋事件轉換圖的注意事項 G到T有顯著轉換 T到P有顯著轉換 G到T到P有顯著轉換

Part 5. 序列分析工具

GSEQ GSEQ(Generalized Sequential Querier)是一套電腦統計軟體。Roger Bakeman & Vicen Quera在1992年的滯後序列分析中發展的相對應軟體,用以計算觀察得到資料。 目前GSEQ已經發展到5.1版。除了介面簡化 及功能增加外,它的特色在於輸入文字型態 的原始碼後,就可以分析其順序關係,如: variety、frequencies、rate、durations、 proportion(percentages),資料的kappa值等 等。 http://www2.gsu.edu/~psyrab/gseq/index.htm

MEPA http://edugate.fss.uu.nl/mepa/ MEPA是荷蘭最古老大學之一烏特勒支大學教育科學系的 Gijsbert Erkens所開發的互動分析軟體 MEPA是一個用於標註、對於一些口語或行為觀察資料進 行編碼的工具,可以用來製作觀察行為資料的編碼系統,也 可以用來針對已經編碼的口語或行為資料進行各種質性與量 化的分析 分析方法包括滯後序列分析 Lag Sequential Analysis 操作說明:http://l.pulipuli.info/160905-mepa

布丁自製工具 Cohen's Kappa計算器 http://j.mp/2015-kappa 編碼結果轉序列編碼工具 http://j.mp/2015-code-to-seq 序列分析工具 PHP 版本 http://l.pulipuli.info/160905-sa-php-temp (原始碼:http://l.pulipuli.info/16/9/sa/php-source )

序列分析工具PHP版 (1/2) http://l.pulipuli.info/160905-sa-php-temp 貼上序列編碼 送出

序列分析工具PHP版 (2/2) 編碼標籤列表 編碼轉換頻率表 調整後殘差表 紅字表示z > 1.95 顯著編碼轉換

實作看看 編碼編碼 > 編碼結果比較 > 隨機亂數結果 編碼編碼 > 編碼結果比較 > 隨機亂數結果 編碼結果轉序列編碼工具 http://j.mp/2015-code-to-seq 序列分析工具 PHP 版本 http://l.pulipuli.info /160905-sa-php-temp

Part 6. 序列分析的進階應用 如何更容易出現顯著?

轉換都不顯著怎麼辦? 出現顯著性的基本原則 = 足夠的樣本數量 如果鄰近編碼可重複,則需要更多樣本 允許B->B,則表示可以重複 編碼表中的編碼越多,則需要更多樣本 A,B,C -> U,S,P,T,G 你要觀察的序列越長,則需要更多樣本 lag 2 -> lag 3需要更多樣本

A B B C 鄰近編碼可重複 N = 10, Ns = 9 可重複 ABBCBBCAAC A B C 1 3 2 4 既定編碼 出現頻率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1 3 2 4 lag 1 B B N = 10, Ns = 9 C

A B C 鄰近編碼不可重複 N = 7, Ns = 6 不可重複 ABBCBBCAAC A B C 1 2 3 既定編碼 出現頻率 (Given Code) lag 0 A B C 出現頻率 1 2 lag 1 3 B N = 7, Ns = 6 C

目標編碼出現機率p(t)的算法 鄰近編碼可重複 鄰近編碼不可重複 f(t):目標編碼出現在lag 1的頻率,f(t) = f(C) = 3 Ns:序列次數, Ns=9 可重複 p(t) = 3 / 9 = 0.33 Ns:不重複時序列次數, Ns=6 f(g):給定編碼在lag 0位置的出 現頻率,f(B) = 2 不可重複 p(t) = 3 / (6-2) = 0.43 1-(4*0.43) / Math.sqrt(4*0.43*(1-0.43)*(1-0.44))

鄰近編碼重複對z分數的影響 鄰近編碼可重複 鄰近編碼不可重複 ABBCBBCAAC, Ns=9 ABCBCAC, Ns=6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57 -0.47 -1.43 0.3 0.95 1.07 0.18 -1.13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1 -1.73 1 0.61 -0.61 -1.32

減少要觀察的編碼:合併 A A B B C C 合併 C D

減少要觀察的編碼:刪除 A A B B 刪除 C D D

更多觀察樣本:片段(1/2) ABBCBBCAA ABCCBBCAB 目標編碼, lag 1 A B C 0.94 -0.94 -1.63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94 -0.94 -1.63 1.63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62 1.63 -1.26 -0.83 -0.73 1.32 1.38 -0.19

更多觀察樣本:片段(2/2) ABBCBBCAA ABCCBBCAB 目標編碼, lag 1 A B C 0.37 1.15 -1.57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37 1.15 -1.57 -1.69 -0.50 1.97 1.47 -0.54 -0.65

觀察樣本片段 (Break) ABBCBBCAA ABCCBBCAB N = 18 編碼總次數 breaks = 2 片段數 Ns = 16 編碼序列次數 (18-2) 雙事件序列: AB BB BC CB BB BC CA AA AB BC CC CB BB BC CA AB 注意片段之間的A->A不納入計算

Part 7. 序列分析的進階應用 比較與深入分析

加入單一行為比例的描述資料 除了觀察序列行為的事件轉換之外, 通常還會加入各行為的比例描述來補充 范蔚敏(2011)。基於學習社群角色行為特徵之網路合作式學習分組策略及其討論歷程評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國立政 治大學。上網日期:2015年5月31日,檢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 /ccd=X5LsV5/record?r1=1&h1=1

比較不同組別的行為模式 (1/2) 實驗組的觀察序列 控制組的觀察序列 ABBCBBCAA ABCCBBCAB ABCBCBCCB …... ACACBCABA ABBCABCAC ACCBBCACB …...

比較不同組別的行為模式 (2/2) 實驗組的觀察序列 控制組的觀察序列 目標編碼, lag 1 A B C 0.57 1.51 -1.95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0.57 1.51 -1.95 -1.56 -1.66 2.78 1.12 0.42 -1.20 目標編碼, lag 1 給定編碼 lag 0 A B C -2 0.31 1.46 -0.78 -0.32 0.99 2.68 -2.35 0.31 -0.32

切割時間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范蔚敏(2011)。基於學習社群角色行為特徵之網路合作式學習分組策略及其討論歷程評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國立政 治大學。上網日期:2015年5月31日,檢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 /ccd=X5LsV5/record?r1=1&h1=1

B C B C 深入分析不同研究對象 (1/2) 各別分析男女不同性別的序列轉換, 發現男性的序列轉換顯著程度高於女性。 13.58 8.93 B C 0.53 各別分析男女不同性別的序列轉換, 發現男性的序列轉換顯著程度高於女性。

深入分析不同研究對象 (2/2) Z PT TR TK 25.47∗ −13.34 −29.97 −13.57 523.03∗ 1.49 −27.11 −0.6 282.56∗ Z Gender PT TR TK Male 17.18∗ −11.86 −23.61 Female 18.77∗ −5.87 −18.34 −12.21 363.47∗ −2.28 −5.68 370.49∗ 4.31∗ −20.86 −3.48 200.14∗ −17.18 1.92 193.63∗ Hou, H.-T. (2012). Exploring the behavioral patterns of learners in an educational massively multiple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MMORPG). Computers & Education, 58(4), 1225-1233. doi:10.1016/j.compedu.2011.11.015

BLOG: 布丁布丁吃什麼? http://blog.pulipul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