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 系 关系是在集合上定义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例如,在自然数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小于关系,在命题公式之间可以定义等价关系和永真蕴涵关系,在集合A的各子集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包含关系.此外,在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在课程表上反映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联系,也就是映射.在数据库的一种重要类型关系数据库中保存了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就是按照本章所定义的关系设计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模型与计算公式 二、基本的组合分析公式 三、概率直接计算的例子 第 1.3 节 古典概率 四、抽签与顺序无关 五、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六、概率的基本性质.
Advertisements

实数与代数式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是中考的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散布于多个章节之中, 知识点琐碎,但概念性强,在中考试卷中多以填空题、 选择题、化简、探索或求值的形式出现.在复习中, 一定要加强对各个概念、性质和公式的辨析和理 解.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 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
12 届减数分裂复习(蔡志敬) 给你一双翅膀,让你自由翱翔!.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2011级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 第三篇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五节 河流和湖泊.
第4章 模糊关系与聚类分析 2017/3/1.
这是一个数字的 乐园 这里埋藏着丰富的 宝藏 请跟我一起走进数学的 殿堂.
温 度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开尔文(K) 单位 常用单位:摄氏度(℃)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高考的变化趋势
幂函数.
《老年人权益保障》 --以婚姻法.继承法为视角
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2014年高速公路考试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陈修晓.
第3章 比與比例式 3-2 比例式 一、章節內容.
销售部工作总结 二O一六年五月.
血 液 循 环.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城市 第5课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城市 第5课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清仓处理 跳楼价 满200返160 5折酬宾.
9.5因式分解.
第十章 群与环 主要内容 群的定义与性质 子群与群的陪集分解 循环群与置换群.
致亲爱的同学们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 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 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般耀眼 老师的幸福是因为认识了你们 愿你们努力进取,永不言败.
命题.
常用逻辑语.
§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 件与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习题课 1.
1.1.2 四 种 命 题.
《计算机电子电路》 主 讲: 齐琦.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1.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显性纯合体的几率是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学习案   合作探究案 课后练习案.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学习案   合作探究案 课后练习案.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本章讨论反应速率理论及一些特殊反应的动力学;
第八章 量子力学基础 § 8.1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 8.2 势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求解 § 8.3 一维谐振子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30 利用畢氏定理,計算下列各直角三角形中, 未知邊長 x 的值: (1) x2+( )2=( )2 x= 因為 x>0, 所以 x=3。
运 筹 学 第八章 整 数 规 划.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 质点 参考系 运动表式 一.质点 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保留其质量的物理点模型。 .二. 参照系 坐标系
导数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组 葛乃兵.
第三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 间的关系
高等数学提高班 (省专升本) 教师: 裴亚萍 数学教研室: 东校区 2118 电话: 长号:
第三章 关系 3.5 等价关系 等价关系:广义的相等关系 把某个方面相同的对象看作是相同的
模糊聚类分析.
第三章 图形变换.
比與比值 比例式 應用問題 自我評量.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代入消去法 加減消去法 自我評量.
集合的概念和性质,以及集合之间的运算 集合{所有课程全体}和集合{所有教室}这两个集合之间就存在着某种联系。
1.3 算法案例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集合论 第六章 集合代数 主要内容 集合的基本概念 属于、包含 幂集、空集 文氏图等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交、补、差等 集合恒等式
數學少林寺 因式分解 寺址:新竹縣立中正國民中學 長老:林永章、廖玉真.
電子白板百萬小學堂 本活動建議搭配電子白板 學生最多可分成2~6組(請按組別按鈕) 老師可以視時間多少,來進行活動 每一組要回答十個問題。
课前注意 课前注意 大家好!欢迎加入0118班! 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服务:卡顿、听不清声音、看不见ppt—管家( ) 2.课堂秩序:公共课堂,勿谈与课堂无关或消极的话题。 3.答疑:上课听讲,课后答疑,微信留言。 4.联系方式:提示老师手机/微信: QQ:
第四章 二元关系 2019/5/7.
第二章 实数理论 郇中丹 年度第一学期.
指数 对数 指数 幂函数举例 对数 幂函数举例.
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利用和的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利用差的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綜合運用
分 解 因 式 保定市第二十六中学 刘彦莉.
第三节 二项式定理.
第八章 函数 主要内容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定义 函数性质 函数运算 函数的逆 函数的合成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第4讲 关系的概念与运算 重点内容: 1.关系的定义. 2.关系的运算,特别是关系的复合运算..
数学题解答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第1课时) 数学题解答
連比 連比例式的應用 自我評量.
第2节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第 五 章 插 值 法 与曲线拟合 插值法.
12.2提公因式法.
1.8 完全平方公式(一) 锦州市实验学校 数学组(3).
知识点5---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 1. 最大线性无关组的定义 2. 向量组秩的定义及求法 向量组的秩和对应矩阵秩的关系 3.
幂的乘方.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复习(一).
2.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海口市灵山中学 吴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章 关 系 关系是在集合上定义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例如,在自然数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小于关系,在命题公式之间可以定义等价关系和永真蕴涵关系,在集合A的各子集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包含关系.此外,在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在课程表上反映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联系,也就是映射.在数据库的一种重要类型关系数据库中保存了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就是按照本章所定义的关系设计的.

10.1 二元关系 10.1.1 二元关系的定义 定义10.1.1 对集合A和B,A×B的任一子集称为A到B的一个二元关系,一般记作R.若<x,y>∈R,可记作xRy;若<x,y>R,可记作x y.在A=B时,A×A的任一子集称为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二元关系可简称关系. 从形式上说,二元关系是笛卡儿积的子集,换句话说,它是有序对的集合.从语义上说,二元关系是集合A和B元素之间的联系.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联系.

例1 设A={0,1},B={a,b}.则 Rl={<0,a>}, R2={<0,a>,<0,b>,<l,a>} 是A到B的两个二元关系. R3={<O,1>,<1,0>} R4={<0,1>,<0,0>,<1,0>} 是A上的两个二元关系.

例2 设X={1,2,3},定义X上的关系Dx和Lx为 Dx={<x,y>|x∈X∧y∈X∧x整除y} Lx={<x,y>|x∈X∧y∈X∧x≤y} 于是,Dx是 Dx={<1,1>,<2,2>,<3,3>,<1,2>,<1,3>}. Lx关系是 Lx={<1,1>,<2,2>,<3,3>,<1,2>,<1,3>,<2,3>}.

例3 对任意的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R1和真包含关系R2定义为 R1={<x,y>|x∈P(A)∧y∈P(A)∧xy} R2={<x,y>|x∈P(A)^y∈P(A)^xy}

若A={},则P(A)={,{}},P(A)上的R1和R2是

二元关系是二元组的集合.推广这个概念,可以用n元组的集合定义n元关系. 定义10.1.2 若n∈N且n>1,A1,A2,…,An是n个集合,则A1×A2×…×An的任一子集称为从A1到An上的一个n元关系.

10.1.2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10.1.2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IA={<x,x>x∈A}, (2)A上的全域关系(全关系)EA定义为 EA={<x,y>|x∈A^y∈A}, (3) 是A上的空关系.

例4 设A=<a,b>,则 IA={<a,a>,<b,b>}, EA={<a,a>,<a,b>,<b,a>,<b,b>}.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dom(R)={x|(y)(<x,y>∈R)}, (2)R的值域ran(R)为 ran(R)={y|(x)(<x,y>∈R)}, (3)R的域fld(R)为 fld(R)=dom(R)U ran(R),

例5 设A={a,b,c},B={b,c,d},A到B的关系R={<a,b>,<b,c>,<b,d>},则 dom(R)={a,b}, ran(R)={b,c,d}, fld(R)={a,b,c,d}.

定理10.1.1 对A到B的关系R如果<x,y>∈R,则x∈UUR,y∈UUR 证明 已知<x,y>∈R,即{{x},{x,y}}∈R.因{x,y}是R的元素的元素,故{x,y}∈U R.因x和y是UR的元素的元素,故x∈UUR,y∈UUR. 定理10.1.2 对A到B的关系R,则 fld(R)=UU R,

证明 对任意的x,若x∈fld(R),则x∈dom(R)或x∈ran(R).则存在y,使<x,y>∈R或<y,x>∈R.这时都有x∈UUR. 对任意的t,若t∈UUR.因为R的元素的形式是{{x},{x,y}},所以必存在u,使{{t},{t,u}}∈R 或{{u},{u,t}}∈R.也就是t∈fld(R).

10.2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描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关系的定义使用了集合表达式,这一节介绍后两种方法,对有限集合上的关系,采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方法,不仅使分析更加方便,而且有利于使用计算机处理,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若R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n矩阵(m行,n列的矩阵)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m方阵(m行、m列的矩阵)

A到B的关系R是A×B的子集,A×B有m×n个有序对.矩阵M(R)有m行(行为横向)、n列(列为竖向),共有m×n个元素.因此,M(R)的每个元素恰好对应A×B的一个有序对.用M(R)中元素rij的值表示有序对<xi,yj>是否在R中,因为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所以rij只取值0和1是合理的.

在矩阵右方和下方标注了X和Y的元素,标注表明,x1对应第1行,x2对应第2行,y1对应第1列,依此类推.因此,第1行第3列交点的r13=1表示<x1,y3>∈R,而第3行第1列的r31=0表示<x3,y1>  R.在使用关系矩阵时,集合X和Y中的元素分别进行了排序.这时就不必在矩阵上标注这些元素,而且也不难确定一个矩阵元素对应的有序对

例2 设A={1,2,3,4},A上的大于关系>定义为>={<2,l>,<3,1>,<4,1>,<3,2>,<4,2>,<4,3>}.则关系>的关系矩阵是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若只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Y,边集是E,从xi到y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yj>∈R.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边集是E,从xi到x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xj>∈R.

例3 对例1中的X到Y的关系R,关系图G(R)如图10.2.1所示.在XY时.为了图示清楚,通常把定义域的元素x1,x2等画在一边,把值域中的元素y1,y2画在另一边.

例4 对例2中的A上的关系>,关系图G(>)如图10.2.2所示.对A上的关系.关系图中一般不区分定义域和值域,每个顶点既可以发出有向边,又可以收到有向边.

例5 对A={a,b,c}上的关系 R={<a,a>,<a,b>,<b,b>,<b,c>},关系图G(R)如图10.2.3所示.图中从a到a的有向边eaa表示<a,a>∈R,这类有向边称为自圈.

10.3 关系的逆、合成、限制和象 一个关系的逆是另一个关系,两个关系的合成是第三个关系.求关系的逆与合成都是构造新关系的方法,也都是关系的运算.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R-1={<x,y>|<y,x>∈R}, (2)R与S的合成SR为X到Z的关系 SR={<x,y>|(z)(<x,z>∈R^ <z,y>∈S)}. 此外,对任意的集合A,还可定义

(4)A在R下的象R[A]为集合 R[A]={y|(x)(x∈A^<x,y>∈R)}.

对R的每个有序对<x,y>,把两个元颠倒得到有序对<y,x>,这些<y,x>的集合就是R-1.把R的关系图中每个有向边的方向颠倒就得到R-1的关系图. 如果在关系R和S中各有一个有序对,使<x,z>∈R且<z,y>∈S,则<x,y>是关系SR的元素.而且,SR包含全部这样的有序对.关系的合成如图10.3.1所示.因为<5,6>∈R且<6,7>∈S,故<5,7>∈SR.虽有<1,2>∈R,但不存在y使<2,y>∈S,故没有y使<1,y>∈SR也没有x使<x,4>∈SR.

注意,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合成为SR,而不写成RS(注:有的书写为RS.)SR是X到Z的关系.为了求SR,应把R中每个有序对与S中每个有序对一一配合,以此确定SR的每个有序对. R A是关系R的子集,其中每个有序对<x,y>满足x∈A.可以说R A是A到Y的关系.也可以说是X到Y的关系.当dom(R) ∈A时,R A=R.R[A]是一个集合,它实质上是只R A的值域.

例1 设集合A上的关系R为 A={a,{a},{{a}}}, R={<a,{a}>,<{a},{{a}}>}.

例2 设集合N上的关系R和S为 R={<1,2>,<1,3>,<2,3>,<3,4>}, S={<3,4>,<4,5>,<5,4>}. 则 R-1={<2,1>,<3,1>,<3,2>,<4,3>}, SR={<1,4>,<2,4>,<3,5>}, RS=.

10.3.2 SR的关系矩阵 R-1的关系矩阵M(R-1)就是R的关系矩阵的转置矩阵.也就是说,把M(R)中每一对rij和rji(i≠j)互换就得到M(R-1),下面介绍求SR的关系矩阵的方法. 如果A是有限集合,|A|=n.关系R和S都是A上的关系,R和S的关系矩阵M(R)=(rij)和M(S)=(sij)都是nXn的方阵.于是SR的关系矩阵 M(SR)=(wij),可以用下述的矩阵逻辑乘法计算(类似于矩阵乘法).可以写为 M(SR)=M(R)M(S),

其中 wij=∨k=1~n(rik∧skj).这是由M(S)和M(R)的元素计算M(S,R)的元素wij的方法.式中的^和V分别为在集合{0,1}上的运算. ^是逻辑乘,1^1=l,而0^1=1^0=0^0=0(它对应合取词). V是逻辑和,0V 0=0,1V0=0V1=1V1=1(它对应析取词).

例3 设集合A={1,2,3,4},A上的关系 R={<1,2>,<3,4>,<2,2>}, S={<4,2>,<2,4>,<3,1>,<1,3>}.则

10.3.3 性质 1. 关于逆 注意,左边关系的矩阵描述为(M(R)M(S))T 10.3.3 性质 1. 关于逆 定理10.3.1 对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则 (1)dom(R-1)=ran(R), (2)ran(R-1)=dom(R), (3)(R-1)-1=R, (4)(SR)-1=R-1S-1 注意,左边关系的矩阵描述为(M(R)M(S))T 右边关系的矩阵描述为M(S)TM(R) T ,显然两边相等 证明 (1)对任意的x,有 x∈dom(R-1)(y)(<x,y>∈R-1) (y)(<y,x>∈R)x∈ran(R), 所以,dom(R-1)=ran(R). (2)类似于(1).

2. 合成满足结合律 定理10.3.2 对X到Y的关系Q,Y到Z的关系S,Z到W的关系R,则 关系的合成是关系的运算.定理表明,这个运算满足结合律.但是它不满足交换律,—般SRRS.

3. 关于合成的分配律 (分配律分左右两种;合成对交的分配不能保持) 定理10.3.3 对X到Y的关系R2和R3,Y到Z的关系R1,有 (1)R1(R2UR3)=R1R2UR1R3, (2)R1(R2∩R3)R1R2∩R1R3 , 对X到Y的关系R3,Y到Z的关系R1、R2,有 (3)(R1UR2) R3=R1R3UR2R3, (4)(R1∩R2) R3  R1R3∩R2R3, (注意,规定关系合成符优先于集合运算符.) 证明 P167.

4. 关于象的分配律 定理10.3.3 对X到Y的关系R集合A,B,有 (1)R[AUB]=R[A]UR[B], (2)R[UA]=U{R[B] | B ∈A}, (3)R[A∩B]  R[A] ∩ R[B], (4)R[∩A]  ∩{R[B] | B ∈A },A =/= ø (5)R[A]-R[B]  R[A-B] 证明 只证(2),(3)其他留作思考题,

4. 关于象的分配律 象对交的分配不能保持; 第四条中,A为空集时 A无意义,见p134

R={<x,y>|x∈Z^y∈Z^y=x2} (这里的R有具体的含意), 上面定理中包含关系为真包含的例子 例4 设整数集合Z上的关系R为 R={<x,y>|x∈Z^y∈Z^y=x2} (这里的R有具体的含意), 集合A={1,2},B={O,-l,-2}. 于是R[A]={1,4}因为<1,1>R, <2,4>R 于是R[B]={0,1,4}因为... 故R[A∩B]= , R[A]∩R[B]={1,4} . 此外, R[A]-R[B]= , R[A-B]={1,4} .

10.4关系的性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有必要深入研究关系的性质.对A上的关系来说,主要的性质有:自反性、非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这一节定义这些性质,并给出若干结论.

10.4.1 定义 一、自反、反自反 1. 定义 定义10.4.1 对A上的关系R,若对任意的x∈A都有xRx,则称R为A上自反的关系,若对任意的x∈A都有 ,则称R为A上非自反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自反的(x)(x∈A→xRx), R是A上非自反的(x)(x∈A→ ),

2. 关于自反、反自反、均满足、均不满足的例子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B={x|x∈N^x≠0}上的整除关系DB和小于等于关系LB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自反的,这些关系都不是非自反的.

例2 在非空集合A上的空关系ø是非自反的.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非自反的.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真包含关系是非自反的. 这些关系都不是自反的.

例3 在集合A={l,2,3}上的关系 R={<1,1>,<2,2>,<3,1>} 不是自反的,也不是非自反的.但是在非空集合A上,不存在一个关系,它是自反的又是非自反的. 3.等价描述 如果R是A上自反的,则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1(即rii都是1),关系图G(R)的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如果R是A上非自反的,则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0,G(R)的每个顶点都没有自圈,

二、对称和反对称 1 定义 定义10.4.2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A,若xRy→yRx,则称R为A上对称的关系;若(xRy∧yRx)→(x=y),则称R为A上反对称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对称的(x)(y)((x∈A^y∈A^xRy)→yRx) 只是A上反对称的(x)(y)((x∈A^y∈A^xRy^yRx)→x=y) 反对称性还有另一种等价的定义 R是A上反对称的(x)(y)((x∈A^x∈A^xRy^x≠y)→ ),

2.对称、反对称、均满足、均不满足的例子 例4 在非空集合A上的全关系是对称的,不是反对称的, 例5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反对称的。且不是对称的. 例6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和空关系都是对称的,也都是反对称的, 例7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l,2>,<2,1>,<1,3>}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例6和例7说明,对称性和反对称性既可以同叫满足,也可以都不满足.

3.等价描述 如果R是A上对称的,则M(R)是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和j,rij=rji).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互有有向边eij和eji(不会只有eij没有eji),如果R是A上反对称的,则M(R)是反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j,若rij=1则rji=0),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仅有一条有向边(不会同时有eij和eji).

定义10.4.3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z∈A,若(xRy^yRz)→xRz,则称R为A上传递的关系. 三 传递性 定义10.4.3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z∈A,若(xRy^yRz)→xRz,则称R为A上传递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传递的(x)(y)(z) ((x∈A^y∈A^z∈A^xRy^yRz)→xRz)

例8 在集合A上的全关系、恒等关系、空关系都是传递的.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传递的, 例9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1,2>,<2,3>} 不是传递的关系.因为<1,2>∈R,<2,3>∈R.但是<1,3>R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定理10.4.1 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则R1-1,R1∩R2,R1UR2也是且上自反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有 x∈A=><x,x>∈Rl /\ <x,x>∈R2 <x,x>∈R1∩R2 所以,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 对R1-1和R1UR2的证明类似.

定理10.4.2 R1,R2是A上对称的关系,则R1-1 、R1∩R2、R1UR2也是A上对称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有 <x,y>∈R1UR2<x,y>∈R1V<x,y>∈R2 <y,x>∈R1V<y,x>∈R2<y,x>∈R1UR2 所以,R1UR2是A上对称的关系. 对R1-1和R1∩R2的证明类似.

定理10.4,3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则R1-1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y,z>,有 <x,y>∈ R1-1 ^<y,z>∈ R1-1 <y,x>∈R1^<z,y>∈R1 =><z,x>∈R1<x,z>∈ R1-1 所以, R1-1是A上传递的关系. <x,y>∈R1∩R2^<y,z>∈R1∩R2 <x,y>∈Rl ^ <x,y>∈R2 ^ <y,z>∈R1^<y,z>∈R2 =><x,z>∈R1^<x,z>∈R2<x,z>∈R1∩R2 所以,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注意,R1UR2不一定是传递的. 例10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3>}都是A上传递的关系.但是, R1UR2={<1,2>,<2,3>}不是A上传递的,

定理10.4.4 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则R1-1及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 证明 为了证明方便,把反对称性的充要条件等价改写为

注意,这时R1UR2不一定是反对称的 例11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1>}都是A上反对称的.但是, R1UR2={<1,2>,<2,1>}不是A上反对称的,

定理10.4.5 对A上的关系R,则 (1)R是对称的R=R-1,可得 (2)R是反对称的R∩R-1IA. 证明(1)先设R是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x,y>∈R-1, 所以,R=R-1 再设R=R-1,对任意的<x,y>,可得 <x,y>∈R<x,y>∈R-1<y,x>∈R 所以,x是对称的.

(2)先设R是反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R-1<x,y>∈R^<x,y>∈R-1 <x,y>∈R^<y,x>∈ R =>x=y=><x,y>∈IA 所以,R∩R-1IA. 再设R∩R-1IA,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 <x,y>∈R^<x,y>∈R-1 <x,y>∈R∩R-1 =><x,y>IA=>x=y 所以,R是反对称的.

10.5 关系的闭包 我们经常希望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对于不具有这些性质的关系,可以扩充这个关系为更大的关系(原关系的超集合),使新关系有这些性质.这种作法就是闭包思想.闭包是数学上常用的概念,下面先介绍多个关系的合成,再介绍闭包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定义10.5.1 对A上的关系R,n∈N,关系R的n次幂Rn定义如下: (1)R0={<x,x>|x∈A}=IA, (2)Rn+1=RnR (n≥0). 注意,n个关系R的合成简写为Rn,n个集合A的笛卡儿积经常也简写为An。二者的概念不同,却使用了相同的表示.应该注意应用的场合,以免理解错误.

例1 集合A={a,b,c,d}上的关系R为 R={<a,b>,<b,a>,<b,c>,<c,b>}. 则R0、R1、R2、R3、R4、R5的关系图如下

在例1中有一种有意义的现象,R2=R4=R6=…和R3=R5=R7=….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呢?下面考虑这个问题. 定理10.5.1 设A是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 证明 对i∈N,Ri都是A上的关系,它们都是P(A×A)的元素.因|A|=n.则|A×A|=n2,|P(A×A)|=2(n2).列出R的各次幂,R1,R2,R3,…,R2n2,….由鸽巢原理,至少有两个幂是相等的,即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Rs=Rt,(注:鸽巢原理是组合学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如果n+1个物体放人n个盒子里,则有一个盒子中有两个物体.)

定理10.5.2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m和n是非零自然数,则 (1)RmRn=Rm+n, (2)(Rm)n=Rmn. 证明 (1)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R1=Rm+1. 假设n=k(k≥1)时结论成立,即有RmRk=Rm+k.令n=k十1,则 RmRk+1=Rm (RkR)=(RmRk)R=Rm+kR =Rm+k+1 结论得证

(2)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1=Rm=Rm*1, 假设n=k(k≥1)时有(Rm)k=Rmk,令n=k+1,则 (Rm)k+1=(Rm)k(Rm) =RmkRm=Rmk+m =Rm(k+1) 所以,结论得证,

定理10.5.3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若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则 (1)Rs+k=Rt+k,其中k为自然数; (2)Rs+kp+i=Rs+i,k和i为自然数,p=t-s, (3)令B={R0,R1,…,Rt-1},则R的各次幂均为B的元素,即对任意的自然数q,有RqB, 证明 (1)Rs+k=RsRk=RtRk=Rt+k,

(2)施归纳于k, 当k=0时,Rs+0+i=Rs+i. 假设k=n时有Rs+np+i=Rs+i,其中p=t-s令k=n+1, Rs+(n+1)p+i=Rs+np+p+i =Rs+np+iRp=Rs+iRp =Rs+p+i=Rt+i=Rs+i. 所以,结论得证.

(3)若q<t,由B的定义,Rq∈B. 若q≥t,则q-s>0.一定存在自然数k和i,使得q=s+kp+i,其中0≤i≤p-1.于是, Rq=Rs+kp+i=Rs+i.此外,s+i≤s+p-1=t-1.所以,Rq=Rs+i∈B 例2 对例1中的关系R,R2=R4,于是对应的s=2,t=4.B={R0,R1,R2,R3}.R的幂 中不相同的只有以上4种.

10.5.2 闭包的定义 设R是A上的关系,有时希望给R增加一些有序对构成新关系R'(显然RR'),使得R'具有自反性或对称性或传递性.但不希望R'太大,希望增加的有序对尽量少.这就是建立R的闭包的基本思想.

定义10.5.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有A上另一个关系R',满足: (2)RR', (3)对A上任何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关系R”,RR”→R’R”,则称关系R’为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作r(R)(s(R),t(R)).

这一个定义中定义了三个闭包:自反闭包r(R),对称闭包s(R),传递闭包t(R),直观上说,r(R)是有自反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s(R)是有对称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t(R)是有传递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

例3 对例1中的关系R,R的r(R),s(R),t(R)的关系图如图10.5.2所示.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3)R是传递的t(R)=R. 证明 (1)先设R是自反的.因为RR,且任何包含R的自反关系R”,有RR”.所以,R满足r(R)的定义,r(R)=R. 再设r(R)=R.由r(R)的定义,R是自反的. (2)和(3)的证明类似.

定理10.5.5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若R1R2,则 (2)s(R1) s(R2), (3)t(R1) t(R2). 证明留作思考题.

定理10.5.6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则 (1)r(R1)Ur(R2)=r(R1UR2), (2)s(R1)Us(R2)=s(R1UR2), (3)t(R1)Ut(R2) t(R1UR2). 证明 (1)因为r(R1)和r(R2)都是A上自反的关系,所以r(R1)Ur(R2)是A上自反的关系.由R1r(R1)和R2r(R2),有R1UR2r(R1)Ur(R2).所以r(R1)Ur(R2)是包含R1UR2的自反关系.

由自反闭包定义,r(R1UR2)r(R1)Ur(R2). 因为R1R1UR2,有r(R1)r(R1UR2).类似地r(R2)r(R1UR2),则r(R1)Ur(R2)r(R1UR2). (2)和(3)的证明留作思考题. 注意,定理的结论(3)是包含关系,不是相等关系,下面是真包含的例子,

例4 集合A={a,b,c}上的关系R1和R2为,R1={<a,b>},R2={<b,c>}.于是,t(R1)=R1={<a,b>},t(R2)=R2={<b,c>}.则有t(R1)Ut(R2)={<a,b>,<b,c>}.但是R1UR2={<a,b>,<b,c>},t(R1UR2)={<a,b>,<b,c>,<a,c>}.显然t(R1)U t(R2)t(R1UR2).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一、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一、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证明: RUR0在A上自反 最小性:若R’’在A上自反且RR’’则RUR0 R’’  由定理可知,很容易构造R的自反闭包,只要把所有的x∈A构成的<x,x>加入R中. 换句话说,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自反当且仅当 R0 R

定理10.5.8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s(R)=RUR-1, 证明 RUR-1对称 最小性:若R”在A上对称且RR”则RUR-1 R” 换句话说,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对称当且仅当 R-1 R

定理10.5.9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t(R)=RUR2UR3U… 推论: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传递性当且仅当对任意的n≥1,n∈N ,有RnR.

通常简写为 R+=Uk=1~Rk=RU R2UR3U…, 而且 R*=Uk=0~Rk=R0URU R2UR3 U…, 定理10.5.3指出,在R,R2,…中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合成关系.所以在计算t(R)=R+时,可以只用有限个合成关系.

定理10.5.10 A为非空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个正整k≤n,使得t(R)=R+=RUR2U…URk, 证明 P176. 推论:设非空集合A的基数为n.A上的关系R有传递性当且仅当对任意的n≥k≥1,有RkR. 由此定理可知,这时的R+不妨写成R+=t(R)=RUR2UR3U…URn.其中|A|=n.

例5 集合A={a,b,c}上的关系R为 R={<a,b>,<b,c>,<c,a>}. 则 r(R)=RUR0 ={<a,b>,<b,c>,<c,a>,<a,a>,<b,b>,<c,c>}. 而 s(R)=RUR-1 ={<a,b>,<b,a>,<b,c>,<c,b>,<c,a>,<a,c>}.

由 则 t(R)=RUR2UR3 ={<a,b>,<a,c>,<b,c>,<b,a>, <c,a>,<c,b>,<a,a>,<b,b>,<c,c>}.

当有限集合A的元素较多时,用矩阵运算求A上的关系R的传递闭包仍很复杂.1962年Warshall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 Warshall算法:(令B[j,i]表示矩阵B第j行第i列的元素) (1)令矩阵B=M(R), (2)令i=1,n=|A|, (3)对1≤j≤n,如果B[j,i]=1,则对1≤k≤n,令 B[j,k]=B[j,k]VB[i,k], (4)i加1, (5)若i≤n,则转到(3),否则停止,且 M(R+)=B.

例6 A上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

有时希望所求的闭包具有两种或三种性质.应该先作哪种闭包运算呢?下面分析这个问题. 定理10.5.1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若R是自反的,则s(R)和t(R)是自反的, (2)若R是对称的,则r(R)和t(R)是对称的, (3)若R是传递的,则r(R)是传递的. 记忆要点:S对于传递性不能保持。

定理10.5.1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 rs(R)=sr(R), (2) rt(R)=tr(R), (3) st(R)ts(R), 其中rs(R)=r(s(R)),其他类似.此时st不能交换。 由定理可知,若要求出R的自反、对称且传递的闭包,则应求tsr(R)= trs (R)=rts(R)三者中任一个. 因为由定理10. 5. 11:st的作法是行不通的.故不应求str(R)=srt(R)=rst(R)三者中任一个 R的对称且传递的闭包ts(R) R的对称且自反的闭包? R的传递且自反的闭包?

10.6 等价关系和划分 在实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在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在谓词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等价关系.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关系,可以用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把该集合划分成等价类,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等价关系,在所有谓词公式的集合上的等值关系也是等价关系.

例2 集合A={1,2,…,8}上的关系R={<x,y>|x≡y(mod3)}.其中x≡y(mod3)表示x-y可被3整除, 对任意的x,y,z∈A,x-x可被3整除.若x-y可被3整除,则y-x也可被3整除.若x-y和y-z可被3整除,则x-z=(x-y)+(y-z)可被3整除.所以,R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R是A上的等价关系.

R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在图中,A的元素被分成三组,每组中任两个元素之间都有关系,而不同组的元素之间都没有关系.这样的组称为等价类.

第9章给出了用平面坐标系中的矩形表示笛卡儿积A×B的图形表示法,显然可以用正方形表示A×A,如图(a)所示.A上的关系是A×A的子集,因此可以用正方形的子集表示.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和线上的若干正方形表示.如图(b)所示.但是图(c)所表示的关系不是等价关系.它包括了对角线,所以有自反性.它以对角线为对称轴,所以有对称性.但它没有传递性.因为R中的a和b点对应的有序对,经传递得到c点对应的有序对应在R中,但c点不在R中,

定义10.6.2 只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A,令[x]R={y|y∈A^xRy},则称集合[x]R为x关于R的等价类,简称x的等价类,也可记作[x] [1]R={1,4,7}=[4]R=[7]R, [2]R={2,5,8}=[5]R=[8]R, [3]R={3,6}=[6]R. A的8个元素各有一个等价类.各等价类之间,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而且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A.

定理10.6.1 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y∈A,成立 (1)[x]R≠ 且[x]RA, (2)若xRy, 则[x]R=[y]R, (3)若x y,则[x]R∩[y]R=, (4)U{[x]R|x∈A}=A. 证明 (1)对任意的x∈A,xRx,则x∈[x]R,因此[x]R≠.由等价类定义,显然[x]RA. (2)对任意的x0∈[x]R,有xRx0,由对称性,有x0Rx.由xRy和传递性,有x0Ry,yRx0, 所以x0∈[y]R.类似可证x0∈[y]R→x0∈[x]R.因此,[x]R=[y]R.

(3)假设[x]R∩[y]R≠.则存在x0,使得x0∈[x]R且x0∈[y]R,即xRx0且yRx0,由对称性x0Ry,由传递性xRy.与已知矛盾. (4)对任意的x∈A,[x]RA.则有U{[x]R|x∈A} A.反之,对任意的x∈A,x∈[x]R,则有x∈U{[x]R|x∈A}.所以,AU{[x]R|x∈A}.因此U{[x]R|x∈A}=A. 由定理可知,对A上的等价关系R,所有等价类的集合具有很好的性质,

定义10.6.3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以R的不相交的等价类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的商集,记作A/R,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A/R={y|(x)(x∈A^y=[x]R)}. 例4 对例2中的A和R,商集是 A/R={[1]R,[2]R,[3]R} ={{1,4,7},{2,5,8),{3,6}}.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3)U=A, (4)(x)(y)((x∈^y∈^x≠y)→x∩y=),则称为A的—个划分,称中的元素为A的划分块. A的一个划分,是A的非空子集的集合(即P(A)且),A的这些子集互不相交,且它们的并集为A.

例5 对集合A={a,b,c,d}.则 1={{a},{b,c},{d}}和 2={{a,b,c,d}}都是A的划分.{a},{b,c},{d}为1的划分块. 但是3={{a,b},{c},{a,d}} 和 4={{a,b,d}} 都不是A的划分.

定理10.6.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R,A的商集A/R就是A的划分,它称为由等价关系R诱导出来的A的划分,记作R. 证明可以由定义10.6.3、定义10.6.4和定理10.6.1直接得到. 上面说明,由A上的等价关系R可以诱导出A的一个划分.下面考虑,由A的一个划分如何诱导出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定理10.6.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令A上的关系R为 R={<x,y>|(z)(z∈^x∈z^y∈z)} 则置R为A上的等价关系,它称为划分诱导出的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留作思考题.

定理10.6.4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R,诱导R当且仅当R诱导, 证明 先证必要性.若诱导R,且R诱导’.对任意的x∈A,设x在的划分块B中,也在’的划分块B‘中.对任意的y∈A,有y∈BxRy(x∈B且诱导R) [x]R=[y]R(R为等价关系)y∈B'(x∈B'且R诱导') 所以,B=B'.由x的任意性,='. 再证充分性.若R诱导,且诱导R'.对任意的x,y∈A,可得xRy[x]R=[y]Rx∈[x]R^y∈[x]R x和y在x的同一划分块中xR'y 所以,R=R'. 由定理可知,集合A的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建立一一对应.

例6 在集合A={1,2,3}上求出尽可能多的等价关系.先求A的所有划分,如图所示,

于是可得到5个等价关系. R1={<1,2>,<2,1>,<1,3>,<3,1>,<2,3>,<3,2>,<1,1>,<2,2>,<3,3>}, R2={<2,3>,<3,2>,<1,1>,<2,2>,<3,3>}, R3={<1,3>,<3,1>,<1,1>,<2,2>,<3,3>}, R4={<1,2>,<2,1>,<1,1>,<2,2>,<3,3>}, R5={<1,1>,<2,2>,<3,3>}.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例1 且是英文单词的集合 A={cat,teacher,cold,desk,knife,by}, A上的关系R为R={<x,y>|x和y至少有一相同字母},显然,R是自反的、对称的,但不是传递的.因此,R是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的关系图中,每个顶点都有自圈,而且若一对顶点间有边则有向边成对出现.因此可以简化关系图,可以不画自圈,并用无向边代替一对来回的有向边.对例1的R,设x1=cat,x2=teacher,x3=cold,x4=desk,x5=knife,x6=by,则关系图可以简化如图

定义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A,且C中任意两个元素x和y有xRy,则称C是由相容关系R产生的相容类,简称相容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C={x|x∈A^(y)(y∈C→xRy)). 例2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相容类有{x1,x2},{x3,x4},{x6},{x2,x4,x5}等,前两个相容类都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构成更大的相容类.如{x1,x2}加入x3得到另一相容类{x1,x2,x3}.后两个相容类再加入任何新元素都不是相容类了,这两个相容类称为最大相容类,

定义10.7.3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一个相容类若不是任何相容类的真子集,就称为最大相容类,记作CR. 对最大相容类CR有下列性质:(x)(y)((x∈CR^y∈CR)→xRy) 和 (x)(x∈A-CR→(y)(y∈CR^x y)). 在相容关系的简化图中,最大完全多边形是每个顶点与其他所有顶点相连的多边形,这种最大完全多边形的顶点集合,才是最大相容类,此外,一个孤立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如果两点连线不是最大完全多边形的边,这两个顶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

例3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有 {x1,x2,x3},{x2,x3,x4},{x2,x4,x5}和{x6}; 定理10.7.1 对非空有限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是一个相容类,则存在一个最大相容类CR,使CCR. 证明 设A={a1,a2,...,an}.构造相容类的序列C0C1C2…

使C0=C,Ci+1=Ci∪{aj},而j是满足ajCi且aj与Cj中各元素有关系R的最小下标, 因为|A|=n,所以至多经过n-|C|步,过程就结束,而且序列中最后一个相容类是CR.结论得证. 对任意的a∈A,有相容类{a}.它必定包含在某个CR中.所以,CR的集合覆盖住A.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3)U=A, 则称为A的一个覆盖,称中的元素为的覆盖块, 一个划分是一个覆盖,但一个覆盖不一定是一个划分.因为划分中各元素不相交,覆盖中各元素可能相交. 定理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的集合是A的一个覆盖,称为A的完全覆盖,记作CR(A).而且CR(A)是唯一的. 证明从略.

定理10.7.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覆盖={A1,A2,…,An},由确定的关系R=A1XA1 U A2 XA2 U…U AnXAn 是A上的相容关系. 证明从略. 由A上的一个相容关系R,可以确定一个A的完全覆盖CR(A).由A的一个覆盖,也可确定一个A上的相容关系.但是不同的覆盖,可能确定同一个相容关系.

例4 集合A={1,2,3,4}的两个覆盖 1={{1,2,3},{3,4}}和2={{1,2},{2,3},{3,1},{3,4}} 可以确定相同的相容关系 R={<1,2>,<2,1>,<1,3>,<3,1>,<2,3>,<3,2>,<3,4>, <4,3>,<1,1),<2,2>,<3,3>,<4,4>},

10.8 偏序关系 在实数之间的小于等于关系,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偏序关系.它和等价关系同为很重要的关系.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偏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等于”y. 例1 在集合N-{0}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和整除关系,都是偏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也是偏序关系,

定义10.8.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非自反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拟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拟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y. 例2 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拟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真包含关系也是拟序关系. 偏序关系又称弱偏序关系,或半序关系,拟序关系又称强偏序关系.

定理10.8.1 R为A上的拟序关系,则R是反对称的. 证明 假设R不是反对称的.则存在x∈A,y∈A,x≠y,使<x,y>∈R且<y,x>∈R.由传递性,<x,x>∈R.与非自反性矛盾. 有的书上把反对称性也作为拟序关系定义的—个条件.定理表明,这是不必要的. 定理10.8.2 对A上的拟序关系R,RUR0是A上的偏序关系. 证明从略. 定理10.8.3 对A上的偏序关系R,R-R0是A上的拟序关系, 拟序关系和偏序关系的区别只是自反性.由于它们类似,只要把偏序关系搞清,拟序关系也容易搞清.以下只讨论偏序关系.

定义10.8.3 集合A与A上的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结构.集合A与A上的偏序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偏序结构,或称偏序集,并记作<A,R>. 例3 (N,≤)和<P(A),>都是偏序集.

10.8.2 哈斯图 利用偏序关系的良好性质,可以把它的关系图简化为较简单的哈斯图,首先,由于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则可不画自圈.其次,由于反对称性,两个顶点之间至多一条有向边,则可约定箭头指向上方或斜上方并适当安排顶点位置,以便用无向边代替有向边.最后,由于传递性,依传递可得到的有向边可以不画.下面定义盖住关系,并给出作图规则,

定义10.8.4 对偏序集<A,≤>,如果x,y∈A,x≤y,x≠y,且不存在元素z∈A使得x≤z且z≤y,则称y盖住x.A上的盖住关系covA定义为 covA={<x,y>|x∈A^y∈A^y盖住x}. 例4 集合A={1,2,3,4,6,12}上的整除关系DA是A上的偏序关系.则A上的盖住关系covA为 covA={<l,2>,<1,3>,<2,4>,<2,6>,<3,6>,<4,12>,<6,12>}.

对偏序集<A,≤>,A上的盖住关系covA是唯一的.可以用盖住关系画偏序集的哈斯图.作图规则为: (2)若x≤y且x≠y,则顶点y在顶点x上方, (3)若<x,y>∈covA,则x,y间连无向边,

例5 例4中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图10.8.1. 例6 对A={a,b,c},<P(A),>是偏序集,它的哈斯图如图10.8.2.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  A,进一步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  A,进一步 (1)若(y)(y∈B^(x)(x∈B→y≤x)),则称y为B的最小元, (2)若(y)(y∈B^(x)(x∈B→x≤y)),则称y为B的最大元, (3)若(y)(y∈B^(x)((x∈B^x≤y)→x=y)),则称y为B的极小元, (4)若(y)(y∈B^(x)((x∈B^y≤x)→x=y)),则称y为B的极大元,

例7 在例4的偏序集<A,DA)的哈斯图中.令B1={2,4,6,12},则B1的最大元和极大元是12,最小元和极小元是2,令B2={2,3,4,6},则B2的极大元是4和6,极小元是2和3,没有最大元和最小元. 注意区别最小元与极小元.B的最小元应小于等于B中其他各元.B的极小元应不大于B中其他各元(它小于等于B中一些元,并与B中另一些元无关系),最小元(最大元)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在非空有限集合B中,极小元(极大元)必存在,不一定唯一.

定义10.8.6 对偏序集<A,≤>,且B  A,进一步 (1)若(y)(y∈A^(x)(x∈B→x≤y)),则称y为B的上界, (2)若(y)(y∈A^(x)(x∈B→y≤x)),则称y为B的下界, (3)若集合C={y|y是B的上界},则C的最小元称为B的上确界或最小上界, (4)若集合C={y|y是B的下界},则C的最大元称为B的下确界或最大下界,

例8 集合A={2,3,4,6,9,12,18},A上的整除关系DA是偏序关系.偏序集<A,DA>的哈斯图如图所示.

B1={2,4}的上界是4和12,上确界是4,下界和下确界是2.B2={4,6,9}没有上下界,没有上下确界.B3={2,3}的上界是6,12,18,上确界是6,没有下界和下确界. B的上下界和上下确界可能在B中,可能不在B中,但一定在A中.上界(下界)不一定存在,不一定唯一.上确界(下确界)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定义10.8.8 对偏序集<A,≤>,如果对任意的x,y∈A,x和y都可比,则称≤为A上的全序关系,或称线序关系,并称<A,≤>为全序集. 例9 N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所以<N,≤>是全序集.N-{0}上的整除关系不是全序关系,对非空集合A,P(A)上的包含关系不是全序关系.

定义10.8.9 对偏序集<A,≤>,且BA,进一步 (1)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链的长度. (2)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不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反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反链的长度. 例10 对例8中的偏序集.{2,4,12},{3,6,18},{3,9},{18}都是链.{4,6,9},{12,18},{4,9}都是反链. 对全序集<A,≤>,显然A是链.A的任何子集都是链.

定理10.8.4 对偏序集<A,≤>,设A中最长链的长度是n,则将A中元素分成不相交的反链,反链个数至少是n. 当n=1时,A本身就是一条反链,定理结论成立,(这时≤是恒等关系)假设对于n=k,结论成立.考虑n=k+1的情况.当A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1时,令M为A中极大元的集合,显然M是一条反链.而且A-M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由归纳假设,可以把A-M分成至少A个不相交的反链,加上反链M,则A可分成至少k十1条反链.

这个定理称为偏序集的分解定理,这是组合学三大存在性定理之—,有广泛的应用. 定理10.8.5 对偏序集<A,≤>,若A中元素为mn+1个,则A中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m+1的反链,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n+1的链. 证明:反证,若反链最长m,链最长n,则元素最多只有mn个。

10.8.5 良序关系 定义10.8.10 对偏序集<A,≤>,如果A的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则称≤为良序关系,称<A,≤>为良序集. 例11 <N,≤>是全序集,也是良序集.<Z,≤>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其中Z是整数集.因为ZZ,但是Z没有最小元.

定理10.8.6 一个良序集一定是全序集. 证明 设<A,≤>是良序集.对任意的x,y∈A,可构成{x,y}A,它有最小元.该最小元或为x或为y,则x≤y或y≤x.所以,<A,≤>是全序集.

定理10.8.7 一个有限的全序集一定是良序集. 证明 设A={a1,a2,…,an},且<A,≤>是全序集.假设<A,≤>不是良序集,则存在非空子集BA,B中没有最小元.因为B是有限集合,所以存在x,y∈B,使x和y无关系.与全序集矛盾.

对一个非良序的集合,可以定义集合上的一个全序关系,使该集合成为良序集.例如,<Z,≤>不是良序集.在Z上定义全序关系R为:对a,b∈Z,若|a|≤|b|,则aRb;若a>0,则-aRa,于是 0R-1,-1R1,1R-2,-2R2,…这样,Z的最小元是0,Z的子集都有最小元,<Z,R>是良序集.这个定义R的过程称为良序化.

定理10.8.8(良序定理) 任意的集合都是可以良序化的. 良序定理可以由Zorn引理证明,它们都是选择公理的等价形式.这里不给出证明, 设R是实数集合,≤是R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显然,<R,≤>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可以在<R,≤>上定义常用的区间.

定义10.8.11 在全序集<R,≤>上,对于a,b∈R,a≠b,a≤b,则 (1)[a,b]={x|x∈R^a≤x≤b),称为从a到b的闭区间, (2)(a,b)={x|x∈R^a≤x≤b^x≠a^x≠b),称为从a到b的开区间 (3)[a,b)={x|x∈R^a≤x≤b^x≠b},(a,b]={x|x∈R^a≤x≤b^x≠a}都称为从a到b的半开区间, (4)还可以定义下列区间 (-,a]={x|x∈R^x≤a}, (-,a)={x|x∈R^x≤a^x≠a}, [a,)={x|x∈R^a≤x}, (a,)={x|x∈R^a≤x^x≠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