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 Taiwan 2016: TDDI內嵌式觸控面板及AMOLED導入量產 為台廠中小尺寸面板發展新重心 一年一度的Touch Taiwan 2016展會,已超越觸控面板領域,成為台灣面板廠友達、群創、華映及元太展示新興面板技術的舞台。DIGITIMES Research從中發現,三大TFT LCD廠皆已具備兼具控制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的單顆IC的TDDI(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 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量產能力,且持續積極發展AMOLED面板。至於新興技術部分,可撓式面板持續受矚目,其中,友達展品更展現曲率半徑4mm、連續撓曲100萬次的能力。 TDDI In-cell技術由於可節省成本、使手機面板更輕薄、更窄邊框,可望成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用面板必然發展趨勢。其中,群創及華映更將該技術向a-Si TFT LCD延伸,期待打入中低階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三家面板廠主要與台資陸商敦泰(Focaltech)合作,其次為美商新思(Synaptics)、台商聯詠(Novatek)及瑞鼎(Raydium)。另外,台商奇景(Himax)亦獨自參展,展出其與韓廠LG Display合作量產的TDDI In-cell觸控面板。 至於AMOLED面板部分,友達展品以量產品為主,包括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及虛擬實境(VR)眼鏡應用,另展出可撓式AMOLED面板;群創則仍處研發初期階段,以智慧型手機應用為主;華映與2015年一樣,展示與多家歐美業者合作的可撓式AMOLED面板;奇景展品則與陸廠天馬合作。 車用顯示器及穿戴應用仍是中小尺寸面板較有發展機會的新興應用,在車用顯示器方面,群創及華映皆展出抬頭顯示器面板,其中華映展出無PI透明面板;在穿戴式顯示器部分,友達展出類似夏普Memory LCD的記憶式面板,但色彩表現較佳。另外,友達強調正圓形面板技術,華映展出以a-Si技術製造正圓形穿戴式面板的特殊技術,元太則持續發展穿戴式電子紙顯示器。 Research分析師 楊仁杰 jason.yang@digitimes.com
Touch Taiwan 2016 中小尺寸面板展示重點 On-cell/In-cell觸控面板 In-cell將轉向TDDI技術 高解析度、超薄、窄邊框技術 智慧型手機應用 新興應用 新興技術 車用中控台面板及觸控技術 抬頭顯示器面板 穿戴式面板應用 VR眼鏡應用 隨著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逐漸進入市場成熟期,快速成長的車載顯示器及新興的穿戴式應用,成為面板廠爭相爭取訂單的重點來源。 平板電腦加速向大尺寸發展,9吋以下成長受限。 車用顯示器在中小尺寸面板應用以中控台為主,各大面板廠皆展出搭配觸控面板的解決方案。 以TFT LCD技術生產抬頭顯示器用面板可望超越微型投影技術,成為未來趨勢。 Memory LCD及正圓形面板等智慧型手錶應用,以及VR眼鏡用AMOLED面板,亦為面板廠積極發展的新興應用。 智慧型手機終端客戶對解析度的要求已達到2K(2,560×1,440)甚至4K(3,840×2,160),且各大面板廠皆針對超薄及窄邊框技術進行研發。 內嵌式技術方面,各大面板廠皆逐漸導入TDDI In-cell觸控技術量產。 新興技術部分,各家面板廠皆展出可撓式面板相關技術。 華映採用IGZO TFT技術研發可撓式面板。 可撓式面板 AMOLED IGZO技術
中控台為中小尺寸車用面板主要應用 TFT LCD可望躍登抬頭顯示器主流技術 中央控制台 後視鏡與抬頭顯示器 尺寸及畫質提升 搭配投射電容觸控 群創抬頭顯示器採小尺寸反射式 6.5~8.25吋、IPS、WVGA~1,024×480 GG觸控+保護玻璃全貼合 10.2吋、MVA、FHD、 On-cell觸控 1.8吋、480×240 華映抬頭顯示器採透明顯示器 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車用顯示器成為面板廠爭相開發的高成長市場。 友達此次集中展出10吋以上儀表板用面板,未展出中小尺寸車用面板。 中央控制台面板為車用顯示器主流應用,主流尺寸將漸由原本的7~8吋提升至10吋等級。 中央控制台面板採用觸控面板比例提升,全貼合玻璃式技術為主流。 華映獨自展出2.5D曲面保護外蓋,但採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PC)。 華映及群創皆展出抬頭顯示器用TFT LCD面板,與微型投影技術對抗。 華映持續展出採無聚醯亞胺(Polyimide;PI)膜及特殊液晶技術透明顯示器的車載應用,此次展品包括單色與全彩面板。 群創展示小尺寸反射式技術。 8~10.1吋、HD~WQHD PG+2.5D塑膠保護外蓋全貼合 10.4吋、 1,280×960 中控台一體成形 8.56吋後視鏡用、 1,280×400 6.1吋、WqVGA~WVGA、透明顯示器
面板廠皆開發智慧型手錶面板 正圓形a-Si TFT LCD 2.0吋、480×480 Memory LCD 1.4吋、205×148 智慧型手錶可說是中小尺寸面板新興的市場應用,台灣各大面板廠皆推出面板產品。 友達強調其以既有LTPS TFT LCD產能開發的新興面板技術,包括採Memory LCD及AMOLED開發智慧型手錶用面板。 Memory LCD強調兼具半反射半穿透,且畫素內建記憶體,可達省電目的,反射模式(即無背光,純粹靠外光)下色飽和度亦達NTSC 18.2%。 華映無LTPS TFT LCD產線,以GIP (Gate in Panel)特殊技術生產正圓形面板。 元太展出以可撓式電子紙技術量產的圓形、長方形及不規則形面板,用於智慧型手錶。 可撓式電子紙 1.43吋、128×296 正圓形AMOLED 1.4吋、400×400(華為) 可撓式電子紙 9吋、無次畫素
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面板 趨向高解析度、超薄及窄邊框 5吋、Full HD、超薄、窄邊框 6吋、4K×2K 5.5吋a-Si TFT LCD、Full HD、超薄 5.7吋LTPS TFT LCD、2,560×1,440、窄邊框 8吋a-Si TFT LCD、超薄、1,920×1,200 5.8吋qHD 液態塗布製程氧化物半導體TFT LCD 由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逐漸進入市場成熟期,面板廠採取的策略無非提升規格及降低成本。 高規格手機用面板主要特性包括高解析度、超薄及窄邊框。 友達及群創擁有LTPS產能,積極將手機用面板解析度持續由Full HD向2K推進。 友達推出精細度高達737ppi的6吋、4K解析度面板。 友達及群創亦分別展出Full HD~2K解析度等級的超薄、窄邊框智慧型手機用面板。 群創獨自展出超薄的平板電腦用8吋面板。 華映目前並無LTPS產線,集中研發IGZO氧化物半導體,不過尚無法量產,規格為5.5吋、HD。 華映和德商Evonik合作,展出液態塗布製程的氧化物半導體面板樣品。 台灣驅動IC業者奇景亦展出和陸廠天馬微電子合作的2K面板,並已供應HTC。 5.5吋IGZO TFT LCD、HD 5.2吋LTPS TFT LCD、2,560×1,440,與天馬合作生產,供應HTC。
內嵌式觸控面板陸續量產 TDDI技術將成台廠主流 6吋LTPS、2,560×1,440、TDDI In-cell 5.5吋LTPS Full HD、TDDI In-cell 5吋a-Si HD、TDDI In-cell 5.5吋LTPS Full HD、Hybrid In-cell 8吋、On-cell、1,920×1,200 5.5吋a-Si Full HD、TDDI In-cell 8吋a-Si Full HD、TDDI In-cell In-cell OLED照明 台廠內嵌式觸控面板漸由On-cell技術轉向In-cell技術,尤其整合觸控IC及顯示面板驅動IC的TDDI技術,更是各大面板廠積極推廣的技術。 較傳統的Hybrid In-cell技術此次僅群創展出。 群創及華映都傾向採用a-Si TFT LCD生產In-cell觸控面板,主因華映無LTPS TFT LCD產能,群創對其路竹6代LTPS TFT LCD線亦無完全掌控權,訂單需以鴻海需求為主。 華映將TDDI In-cell技術延伸至平板電腦應用。 參與TDDI In-cell IC設計、並供應台灣面板廠的業者包括敦泰、新思、聯詠及友達旗下的瑞鼎。 其中出貨量較大者為敦泰。 Hybrid In-cell用驅動IC由新思供應。 奇景獨自展出TDDI In-cell觸控IC,係對韓廠LG Display供應,終端業者為大陸手機業者金立。 奇景亦欲將In-cell技術延伸至平板電腦應用。 On-cell技術偏向中低階產品。 群創展出平板電腦用8吋產品,採傳統雙層ITO架橋技術,成本較目前主流的單層ITO多點觸控技術為高,但因近期面板價格上漲,雙層ITO架橋技術面板價格漲幅相對單層小,因此獲得客戶青睞。 奇景展出多款手機及平板電腦用On-cell觸控面板,LCD合作廠商包括友達、京東方等。 5吋HD、TDDI In-cell ,與LG Display合作生產,供應金立。 7吋a-Si WXGA、TDDI In-cell 8吋、On-cell、WXGA
台廠AMOLED面板 友達量產時程較迅速 3.8吋、1,200×1,080兩片式VR眼鏡 5.5吋、Full HD 5.5吋、2,560×1,026 單片玻璃基板 塑膠封裝技術 友達非可撓式AMOLED面板展品皆為量產品,包括5.5吋、Full HD解析度智慧型手機應用、3.8吋1,200×1,080解析度VR眼鏡應用、以及多款智慧型手錶應用(示於前頁)。 群創AMOLED技術仍處研發階段,非可撓式面板展出1片單層玻璃式5.5吋、2,560×1,026解析度面板。 單層玻璃式係測試塑膠封裝技術,為未來轉向全塑膠基板可撓式AMOLED面板發展做準備。 奇景亦展出1片5.5吋Full HD AMOLED面板,係與陸廠天馬微電子合作。 5.5吋、Full HD 與天馬合作生產
友達、華映、元太展出可撓式面板 華映更展出3種不同技術 5吋、HD LTPS TFT 電動連續彎曲展示 工研院技術 7吋、FHD FlexEnable技術 有機TFT 4.7吋、540×300 Holst技術 IGZO 2.7吋、qHD OLED照明 其他 錸寶 友達、華映及群創此次展出的可撓式顯示器皆採用塑膠基板。 友達展出可撓式AMOLED,雖仍於玻璃盒內展示,但有機器連續彎折,其宣稱可彎折100萬次不損壞。 華映展出4款可撓式OLED面板,分採台灣工研院、英商FlexEnable及荷商Holst的技術。 工研院技術面板厚度為60微米,因此其可撓的幅度最大,撓曲半徑為3mm。 英商及荷商技術面板厚度約為100微米左右,撓曲半徑分別為50mm及4mm。 華映表示此類技術要達到量產,約尚需2年左右。 群創展出1片可撓式5.5吋、2,560×1,026解析度面板,但技術尚不成熟。 工研院持續與台廠錸寶合作研發可撓式PMOLED面板,展品係多彩照明應用。 5.5吋、2,560×1,026 展品曲面未如友達展示彎曲表現 與工研院合作,可撓式可變色OLED照明
上游零組件廠亦分別針對 中小尺寸面板發展趨勢推出新品 抗漏光導光板 適用於可撓式面板的OCA膠 善用其防窺片特性改善車用顯示器畫質,減少反射。 亮度不變但更為節能、輕薄的增亮膜 將聚合物混入液晶層,加以紫外線照射,可提供穩定的面板間隙。 將藍相液晶用聚合物束縛,可改善其操作溫度範圍。 美商3M針對中小尺寸面板技術,展出新品包括增亮膜、車用防窺片、面板貼合用膠等。 德商默克前瞻性展品包括藍相(Blue Phase)液晶及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的面板間隙(cell gap)固定用聚合物(稱為聚合物牆)。 藍相液晶顯示器過去受限於操作溫度範圍過窄,但默克此次透過在藍相液晶分子增加類似束帶的聚合物,克服此障礙,為未來藍相液晶顯示器邁出大步。 藍相液晶技術若發展成功,將可達到免用聚醯亞胺(polyimide;PI)薄膜或面板突起(protrusion)即可達到廣視角功能。 默克聚合物在可撓式面板製程中混入cell中,以紫外光照射,即可形成固定的面板間隙,免除傳統製程當面板彎折時,因面板間隙不均勻導致光學性質改變的狀況。 日商琳得科展出光擴散膜,可提升投影機光集中度,改善微型投影機亮度。 琳得科光擴散膜,可將雷射向特定方向擴散,有利於提升雷射微型投影機亮度。
台灣新興零組件廠 挑戰原由國際大廠壟斷的事業 此次展會中較特殊的業者是耕耘多年的台灣化學材料業者,研發自有技術挑戰海外大廠。 恆煦電子材料主攻觸控面板相關光阻劑,其中最特殊的是銅製程用的蝕刻光阻。 恆煦強調其光阻可提升銅製程的解析度及良率。 恆煦此次另外展出利用其光阻製造智慧型手機變色外殼等相關產品。 瑋峰科技更挑戰由日廠日立化成及迪睿合(前Sony化學材料部門)寡佔的異方性導電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 異方性導電膜是觸控面板接頭連接所必備,由於遭日廠寡佔,日本311震災時曾傳出短暫缺貨現象。 瑋峰此次展品強調採用獨自專利的Unicore技術,可提高導電率、降低橫向導通率、並縮小產品體積。 恆煦展品以顯示器銅製程用蝕刻光阻為主,其自身技術參考半導體製程,可提升製程良率。另展出可變色具金屬光澤的手機外殼。 異方性導電膜長久以來遭日廠寡佔,此次台廠瑋峰強調自身製程專利,特性甚至優於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