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克時期 Baroque 1600-1750
巴羅克 Baroque一詞源自葡萄牙文Barroco,原為珠寶用語,意指不規則的珍珠,帶有貶損的意味。 在音樂史上是指 1600至1750 年間的音樂,崛起於義大利。 在藝術上指十七、八世紀建築中精巧的雕刻,極盡裝飾化之藝術。
音樂特色 在音樂中表達各種情感。 以貴族為中心,講求實用性與功能性。 器樂脫離為聲樂伴奏的地位而獨立。 使用「數字低音」。 音樂節奏不是很規律就是很自由。
代表作曲家 早期:蒙台威爾第(義)、許茲(德) 中期:柯賴里(義)、盧利(法)、菩賽爾(英) 晚期:韋瓦第(義)、拉摩(法)、韓德爾(德-英)、巴赫(德)
巴赫家族 音樂世家,一共沿續了七代,J.S.Bach 是第五代。 J.S.Bach (1685-1750)即音樂之父。 兒子:C.P.E.Bach W.F.Bach J.C.Bach 均為音樂家。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觸技曲:原意為觸鍵,是一種自由即興的鍵盤樂曲。 賦格:原意為追逐、遁走,是複音音樂中最複雜嚴謹的樂曲形式。 欣賞:原曲--管風琴曲 迪士尼卡通「幻想曲」--管絃樂曲 24小時巴赫--管樂合奏
聖馬太受難曲 J.S.巴赫 44 歲時的作品。 根據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受難故事所譜成的音樂。 1727年在萊比錫首演,1829年才由孟德爾頌再度演出。 共有78首曲子 (包括詠唱調、朗誦調、獨唱、合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