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Chapter 品質管制 14-1 品質管制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14-2 檢驗的意義及種類 14-3 統計品質管制 14-1 品質管制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14-2 檢驗的意義及種類 14-3 統計品質管制 14-4 計數值與計量值抽樣計畫 14-5 作業特性曲線 14-6 品質管制之相關名詞
學習目標 定義品質、品質管制的意義及說明其重要性 描述品質的重要性 瞭解品管大師對品質的定義與沿革過程 比較品質成本之內容與差異 計算製程能力與允差之關係 簡短描述檢驗的意義及種類 比較計數值、計量值抽樣計畫之差異 分析作業特性曲線
光陽機車-QC story QC活動推行理念 活動推行架構 圖14-1 TQM推動委員會
光陽機車-QC story PDCA管理循環與QC活動步驟。 圖14-2 QC活動步驟內容
14-1 品質管制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品質的意義 一件產品的功能或是使用情況,說明該產品的品質,「主觀性」是構成品質的要件之一,滿足顧客的要求或適用性,而不是以「最佳」為目標。 圖14-3 品質的意義
品質特性如下: 品質投入三階段: 製造為基礎 產品為基礎 無形的感覺 價值為基礎 設計 製造 使用
圖14-4 品質投入三階段
品質的重要性 品質可以降低作業成本、提昇顧客滿意度、提高作業效率、增加市場佔有率、提高企業信譽與社會責任。 圖14-5 品質重要性
品質管制的意義 第一階段:認為品質在於「適用」,著重於「檢驗」。 第二階段:認為品質在於「製造」。 第三階段:認為品質在於「符合規範」,著重於「管制」。 第四階段:認為品質在於「滿足顧客的需求」,著重於「保證」。 第五階段:認為品質在於「提供附加價值」,是「習慣」造成的。 第六階段:認為品質在於「創新」,而著重於「全面品質管理」。
品質管制的目的與認知 品質管制的目的為「降低生產成本」、「產品品質的提高」、「縮短交貨時間」。 品質管制代表公司全員參與,並且強調品質的重要性,重點如下: 全員參與品管活動。 公司內每一員工。 品管方法的全面性。 強調品管的範圍。
品管大師對品質之定義 認為品質係「顧客之現在與未來之需要」提出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及行動(Action)四個動作,稱為「PDCA循環」,又稱「戴明循環」。 戴明 圖14-6 PDCA管理循環
圖14-7說明PDCA是循環過程,同時整合SDCA,亦就是透過PDCA進行改善,進而維持SDCA循環,若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再透過PDCA持續改善。
戴明於西元1986年提出「全面品質管理」的觀念以及「戴明十四項品管要點」 裘蘭認為品質就是適用。 品質管理可援用財務管理所採行的三個管理程序,分別為: 裘蘭 品質規劃 品質控制 品質改善 裘蘭三部曲
克勞斯比提出兩個問題:什麼是品質?達到品質要求的標準和系統是什麼?強調的是品質的觀念,而非統計方法。 認為品質就是在產品的用途及實際用途等消費條件下的「最好」,品質管理應有效的整合三項功能: 克勞斯比 費根堡 品質發展 品質維護 品質改進
品質是一種能令消費者或使用者滿足,並樂於購買的特質。他主張,品質管理是全部門和全員參與的工作,企業內各部門、各人,從董事長到基層員工,都對品質管理負有責任。 品管圈是品質管理的工具,它由員工和管理者所組成,透過品管圈來發掘企業的問題,並設法解決。 石川馨
14-2 檢驗的意義及種類 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被分為兩類:「符合成本」與「不符合成本」。 14-2 檢驗的意義及種類 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被分為兩類:「符合成本」與「不符合成本」。 符合成本是為了使產品合乎規格或滿足顧客需求所產生的成本,包括預防和評估。不符合成本是因產品不符合規格或不能滿足顧客需求所發生的成本,包括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
品質成本隨著符合成本的增加而提昇,但隨著不符合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總品質成本是符合成本與不符合成本之和,如圖14-8。 圖14-8 品質成本曲線
檢驗的種類 檢驗的種類包括: 全數檢驗:將整批的物品一一挑選,發現不良品或不合格即予更換或重製。 抽樣檢驗:檢驗適用的範疇可分為進料檢驗、製程中檢驗及最終檢驗。 無檢驗通過:交貨者來交貨之貨品頗為可信,且審查交貨者之檢驗記錄皆合理者,可不經檢驗即認定該批合格。
14-3 統計品質管制 管制圖之意義 將蒐集之數據用統計方法加以計算出管制界限,用以表示製程能力水準,在製程中抽樣,並將樣本統計量點入圖中,用以判斷品質變異之情形,此種圖形為管制圖。 該產品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公式如下: 平均數: 標準差:
管制圖之繪法 管制圖由三部份組成:管制界限、中心線與樣本點,如圖14-9。 圖14-9 管制圖上下界限
製程能力與製程能力指標 製程能力係指產品生產品質之一致性。 產品製程變異係經由製造過程與量測過程所產生,其中量測過程係由人為因素與量測機具等所造成之變異。製程總變異=產品製程變異+量測變異(人+機)。 製程能力與允差的關係會因變異差異,產品製程變異會落在管制圖不同的區間。 圖14-10 製程能力與允差關係
常採用的手法為製程能力指標,常見的指標有Ca、Cp、以及Cpk。 Ca:製程準度指標值係表示產品製程平均數(Ca)與規格中心值(μ)之一致性。 Cp:當品質特性標準差越小,製程精密性越佳。 Cpk:當品質特性的平均數較接近目標值且標準差越小,製程精準性越佳
14-4 計數值與計量值抽樣計畫 抽樣檢驗計畫分為兩種,如表14-5之比較: 計數值抽樣計畫 計量值抽樣計畫 14-4 計數值與計量值抽樣計畫 抽樣檢驗計畫分為兩種,如表14-5之比較: 計數值抽樣計畫 計量值抽樣計畫 表14-5 計量值與計數值之比較 計量值 計數值 群體分配 常態分配 二項分配、卜瓦松分配 樣本大小 小 大 檢驗費用-固定 減用費用-變動 檢驗難易 較難 較易
單次抽樣檢驗 單次抽樣檢驗即僅抽取一次樣本判定整批是否合格之抽樣檢驗。圖14-11為單次抽樣之流程。 圖14-11 單次抽樣流程
例如某一送檢批量共1,000件產品,今隨機抽取100件,其允收之條件如下:n=100,c=2,亦即抽取100件產品,若發現其中有2件或2件以下不良品時,才接受送驗之1,000件產品。圖14-12說明之。 圖14-12 單次抽樣流程案例圖解
雙次抽樣檢驗 雙次抽樣檢驗之流程如圖14-13。 圖14-13 雙次抽樣檢驗流程
雙次抽樣亦稱二階段抽樣。所謂雙次抽樣係表示送檢批量經由一次抽驗時,可以判定允收、拒收或第一次無法決定時再進行第二次抽樣。 圖14-14 雙次抽樣檢驗流程案例圖解
14-5 作業特性曲線 任何抽樣檢驗產品,在某一不合格率下,有可能被判為合格或允收的機率,橫軸表示不合格率,縱軸表示允收機率,依不同之批不合格率及其所對應之允收機率下所描繪而成之曲線,稱為作業特性曲線(OC曲線)。
理想的抽樣計畫 圖14-15是一理想之OC曲線,它可以說是全數檢驗的OC曲線。 圖14-15 理想的OC曲線
實際的抽樣計畫 實際運作並不如像上述一般的完美,既是抽樣,總是多少有允收壞批或拒收好批的風險,以下為實際抽樣計畫的例子。 圖14-16 允收抽樣計畫
作業特性曲線之用途 OC曲線越陡,判斷能力越高,亦越敏感,基於品質保證之立場力求允收良品,不良品儘可能不收。 圖14-17 比較作業曲線之變化
作業特性曲線之特性 N,c固定、n變化的OC曲線:OC曲線之斜度越大,判斷力越高,如圖14-18。
N、n固定、c變化的OC曲線:c越小則曲線越陡,斜度越大,判斷力越高,如圖14-19。
n、c固定,N變化的OC曲線:如圖14-20,N的大小對曲線並無太大影響。
14-6 品質管制之相關名詞 允收品質水準與拒收品質水準 14-6 品質管制之相關名詞 允收品質水準與拒收品質水準 允收品質水準(AQL)是指生產者自己衡量自己本身的能力,認為這種水準的不良率是可以負荷的。一般而言,通常小於或等於此不良率而被拒收的機會非常小,約5%左右,亦即此AQL允收機率為95%。 對消費者而言,這種程度的不良群體,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即為拒收品質水準,表示不合格批的最低不良率。
消費者冒險率與生產者冒險率 消費者冒險率即抽樣檢驗中,是壞的送驗批被顧客允收的機率,通常以符號β表示,1-β稱為檢定力。 生產者冒險率即抽樣檢驗中,是好的送驗批被顧客拒收之機率,通常以符號α表示,α又稱為顯著水準。 圖14-21說明當AQL等於1%時,生產者冒險率為5%,則被判為允收機率為1-α=95%;而當LTPD等於5%時,消費者冒險率β為10%,亦表示消費者只有90%拒絕不合格的機會。
圖14-21 允收與拒收品質水準
平均出廠品質界限 平均出廠品質界限之最大值,表示經過選別檢驗之後,所可能產生之最差平均品質。 AOQ之計算 例題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