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際物流市場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1 財務管理概論 2 財務報表與現金流量 3 財務規劃與成長
第十章 航空貨運相關產業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韓國仁川機場 ◆ 物流功能 在韓國政府「東北亞物流中心」計畫中,仁川、釜山-光陽地區被定為第一號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第1章 電子商務的概念 1 電子商務的簡介 2 電子商務的構面與範圍 3 電子商務的內涵 4 結論.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13 物流產業概況 Chapter 第一節 物流業的定義與現況 第二節 汽車貨物業 第三節 鐵路運輸 第四節 海洋水運業 第五節 航空運輸業
2010~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依作業系統別出貨量比重及預測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香港的經濟發展.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四章 資金成本.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Chapter 17 投資決策經濟分析.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行銷學原理‧曾光華、饒怡雲 著‧前程文化 出版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可愛的鍬形蟲 五年四班2.
經濟學 學經濟.
第一章 國際物流市場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第十章 證券投資組合.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經銷商與企業 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Q 那你知道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曾 玉 勤 Robert Tseng 現任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 兼全球運籌發展中心 主任
人類的石油年代.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台灣線上購物市場 2053億元 (57.3%) 1530億元 (42.7%) B2C市場 C2C市場 B2C市場為2,053億元(57.3%),C2C市場為1,530億元(4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0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3,583億元,年成長率為21.5%。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品牌管理經驗分享 報告人:何智愚.
新事業發展專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國際物流市場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章 節 說 明 第一節 國際物流之內涵 第二節 台灣與全球經貿發展 第三節 國際物流市場發展現況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章 節 說 明  第一節 國際物流之內涵 第二節 台灣與全球經貿發展 第三節 國際物流市場發展現況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節 國際物流之內涵 物流(Logistics)原為軍事科學的用語,為後勤補給的意思,人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第一節 國際物流之內涵 物流(Logistics)原為軍事科學的用語,為後勤補給的意思,人 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物流的活動,也發展出一定程度的物流知 識。由於作戰時需對軍事上的物資、裝備的製造、供應、戰前配 置與調運等做補給、 養護等軍事上的後勤活動,須使用有系統的思考與分析方法進行 管理,於是產生了物流的概念。 在1960年代企業物流才被視為是一門學科,當時僅注重於生產原 物料的控管,物流的技術著重於工廠內部自動化機器的運用,到 了1970年代時,演變為貨物的實體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 。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物流的定義 ◆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民79)定義物流是一種物品實體流通活動的行為,在流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物流的定義 ◆ 中華民國物流協會(民79)定義物流是一種物品實體流通活動的行為,在流 通過程 中,透過管理程序有效結合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資訊 等相關物流機能性活動,以創造價值、滿足顧客及社會需求。 ◆ 物流是指從生產地到消費地或使用地點,有關物資的移動或處置管理, 狹義的物流是指製成品之銷售物流,廣義的物流包含原物料之物流、生 產物流、銷售物流與廢棄物流。 ◆ 2003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重新對物流定義,將物流定義為供應鏈程序的 一部分,從起始點到消費點間,對於物品、服務及相關資訊正向與逆向 的流動與儲存,透過有效(Effective)及效率化(Efficient)規劃、執行與控制 (或管理)的方式,以符合顧客的需求。 簡言之物流即是能跨越時空差異及限制,將滿足顧客要求品質及特色之原物料、半成品製成品等產品,並以最低的配送成本送至顧客手中之流通活動。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內涵 ◆ 隨著區域經濟成長與貿易增加、供應鏈觀念之演進、資訊與通訊技術之進步、以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內涵 ◆ 隨著區域經濟成長與貿易增加、供應鏈觀念之演進、資訊與通訊技術之進步、以 及全球金融與運輸解除管制等因素影響下,企業國際化與自由化已成為不可避免 之發展趨勢與未來企業維持競爭優勢之關鍵。 ◆ 隨著企業國際化與自由化腳步之邁進,傳統國家地理疆界逐漸消失,企業不再將 國家視為個別獨立的區域,而是將企業內所有單位視為單一個體,將全球視為單 一市場,在不同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向不同國家之供應商採購,並將產品行銷至 世界各地。 ◆ 所謂國際物流是指涉及跨越二個國家以上的貨物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與資訊 傳遞的物流作業。國際物流涉及國際貿易商品買賣的行為,會隨各國或區域產業 的結構與基礎結構之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營運模式。 企業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無法全面性的將採購、生產、行銷與研發等工作單獨在特定區域內完成,企業物流的領域從早期國內市場層次的國內物流,擴大為跨越國界的國際物流經營模式。 國際物流與一般常用的全球運籌管理一詞稍有差異,全球運籌管理較偏向從製造商的觀點,而國際物流則偏向於國際運輸產業或物流業的觀點。因此國際物流的能力將會是企業提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內涵﹙續﹚ 國際物流涉及貨物流動(物流)外,還涉及金流與資訊流,簡述此三流如後: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內涵﹙續﹚ 國際物流涉及貨物流動(物流)外,還涉及金流與資訊流,簡述此三流如後: ◆ 物流(Goods Flow): 物流為貨物由供應點至消費點之實體流動,主要包括貨物之運送、配 送、倉儲、與流通加工(貼標、包裝等)等。 ◆ 金流(Cash Flow): 金流為處理與收支相關事宜,主要包括市場調查、交易條件協議、報價 與詢價、交易價格、押匯與貨款交付等。 ◆ 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 資訊流為處理買賣雙方之資訊、文件等相關事宜,尤其在文件方面,由 於物在國際間移動時,必須接受各國主權之管轄。因此貨物在進出各國 時,必須具備海關規定之相關文件,如許可證、准單等,向海關申請進 口或出口。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內涵﹙續﹚ 國際物流與企業之採購、生產、行銷息息相關,跨國企業如期供應鏈管理能夠有效運作,則須透過國際物流的運用。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內涵﹙續﹚ 國際物流與企業之採購、生產、行銷息息相關,跨國企業如期供應鏈管理能夠有效運作,則須透過國際物流的運用。 所謂供應鏈管理乃為提供商品或服務至最終使用者之完整流程,其成員包括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 、零售商與消費者。 供應鏈跨越組織的界線,包含供應商到消費者間所有成員,並藉由資訊系統進行溝通協調。國際物流業者包括有承攬業、代理業、航運業、航空業、報關業、物流中心與貨運站等,如下圖 1.1示。國際物流能結合採購、生產、物流之供應鏈管理,以期整體效益之最大。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 國際物流範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內涵 國際物流之實體配送依其服務功能之差異,可分為下列四種基本類型(如圖1.2) ◆ 傳統系統(Classical System):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內涵 國際物流之實體配送依其服務功能之差異,可分為下列四種基本類型(如圖1.2) ◆ 傳統系統(Classical System): 供應商將貨物送至各國之物流中心,顧客直接向該國物流中心訂貨,該 物流中心將負責國內地區貨物之倉儲及配送等服務,以滿足國內顧客之 需求。 ◆ 轉運系統(Transit System): 供應商/出口商保有存貨、處理訂單及理貨功能,各國顧客直接向供應商 訂貨,貨物經由該國物流中心轉運後,配送給顧客,物流中心僅負責國 內貨物之配送,並不保有庫存功能。 ◆ 直接系統(Direct System): 供應商直接由所在國家將貨物配送至各國顧客,而不在各國設置物流中 心進行配送。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內涵 ◆ 國際配送系統(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內涵 ◆ 國際配送系統(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在數個國家設置一國際性物流中心,以統籌鄰近國家之訂貨、倉儲及配 送等作業。 近年來國際物流之配送型態有了很大轉變。傳統上,各跨國企業要將商品推展至各個國家時,會選擇在該國設置物流中心,負責配送當地之顧客,因此,多採取圖 1.2 之傳統系統或轉運系統。 如今各跨國企業逐漸將原本分散於各國之物流中心集中於少數幾個區域物流中心,統籌負責鄰近國家之物流作業,逐漸發展為國際性物流中心。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 國際物流實體四種基本類型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國際物流範疇如圖1.1 所示,國際物流成員包含承攬業者、報關行、物流中心或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國際物流範疇如圖1.1 所示,國際物流成員包含承攬業者、報關行、物流中心或 倉儲業主(Hub)、陸運業者、航運業者、航空業者、鐵路業者、航空貨運集散 站、海運集散站,各司其職,並進行一定程度的協同作業,方能順利將貨物準 時、準確的由起始地送達目的地。 國際物流業者介於供應商與客戶間,是達成國際買賣交易重要的媒介。國際物 流運作順暢與否,影響企業進行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成敗甚鉅,以下就關鍵性的 國際物流管理能力,分述如下: ◆倉儲管理能力: 倉儲提供貨物集併、儲存、拆裝與流通加工的功能,且多數集中在經海關核准 登記供儲存保稅貨物的保稅倉庫或國際物流中心,賦予相關租稅的優惠,並進 行因國際物流必需之重整、貼標、改包裝、品質檢驗及流通加工,提升貨品的 附加價 值。如圖1.4示,倉儲管理能力包含入庫作業、作業分析、庫存管理、 流通加工與出貨作業等主要作業及其各項細部作業。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如 何透過良好的倉儲管理,減少貨物的 儲存時間、庫存數量,同時避缺貨的情 形,實現國際物流提升貨物與現金的週轉,則是企業進行全球供應鏈管理的重 要管理能力之一。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 各種運輸模式特性比較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 國際運輸管理能力: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 國際運輸管理能力: 國際運輸是國際物流的核心能力,具有路線複雜、距離遙遠、運輸時間長、手續繁雜、風險大的特性。國際貿易與全球供應鏈管理皆是透過不同的運輸模式的選擇,將物料或半成品移運至下一個生產單位,或是將成品運送至顧客端的作業。由於國際運輸常以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運輸模式的組合進行所謂的複合式運輸(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在出口國的倉儲將貨物「化零為整」集併成大宗貨物,進行出口國至進口國的跨國界集中配送。同理,在進口國的倉儲將大宗貨物進行「化整為零」拆裝,或是進行「越庫中轉配送(Cross Docking)」,在完成流通加工包裝後,進行多品項、小批量及高週轉率的到戶配送,從而降低整體的配送成本。因此運輸模式組合的決策主要是在考量運輸成本、在途存貨成本、在途時間、運送可靠度及整體顧客服務水準等因素,在物流成本與運輸時效性的互抵效應間選擇最適的方式。各種運輸模式特性的比較,如下圖1.3示。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資訊技術與管理能力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物流與供應鏈體系中,物流資訊管理系統運用了通訊技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國際物流的範疇與管理能力 ◆資訊技術與管理能力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物流與供應鏈體系中,物流資訊管理系統運用了通訊技 術、網路技術、相關軟硬體技術與電子商務技術等,建置相關作業系統。 如圖1.4示,物流資訊管理系統可包含訂單管理系統(Order Management System)、倉儲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運輸及配送管 理系統(Transportation)及存貨管理系統(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等。 因應國際物流相關採購、訂單、運輸、入出庫、庫存、交貨及帳務管理等作 業需求,應用資訊系統並結合計量經濟、作業研究、模擬等數量分析方法, 可更有效進行市場需求預測、提升訂單處理的正確性、降低安全庫存、縮短 接單到發貨的交期、合理安排運輸路線、提升車輛裝載率與利用率、貨況追 蹤與庫存查詢、文件與單據無紙化、提升倉儲與撿貨作業的正確性等效益, 物流資訊管理系統的應用為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運作提供更有效率及便 捷的服務,為國際物流業者重要的管理能力之一。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節 台灣與全球經貿發展 國際物流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作業與營運,國際物流的需求來 自國與國間貿易的交易行為,而國際貿易與各國間經貿環境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第二節 台灣與全球經貿發展 國際物流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作業與營運,國際物流的需求來 自國與國間貿易的交易行為,而國際貿易與各國間經貿環境 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國際物流業者必須對全球經貿環境有 所瞭解,才能掌握環境的變遷,提早擬訂因應的策略。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經貿環境現況 在2008年由於受到美國次級房貸所引發出之金融市場風暴之影響,全球經濟惡化,主要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面臨70年來經濟衰退帶來的壓力與嚴峻的挑戰。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6月的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2008年的2.2%大幅減緩至衰退2.6%,但在各國振興經濟政策激勵下,預估200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衰退將趨緩和,2010年全球經濟可望轉為正成長1.9%。 表1.1 全球經濟與貿易量成長率之預測 比較項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f 2010f 全球經濟成長率 3.4 4.0 3.9 2.2 -2.6 1.9 美國 3.1 2.9 1.1 -3.0 1.4 歐元區 1.6 2.6 0.6 -4.6 -0.1 日本 2.4 2.0 -0.7 -6.8 0.9 中國大陸 10.4 11.1 11.4 9.0 6.9 8.2 台灣 4.1 0.1 -4.5 3.2 印度 9.2 9.7 8.7 6.1 5.6 6.6 全球貿易量成長率 7.0 9.9 7.2 3.3 -11.0 註:1.全球經濟成長率採用Global Insight Inc., World Overview, June, 2009資料 2.全球貿易量成長率採用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09資料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國際貿易發展現況 如圖1.7與圖1.8示,2008年台灣出口總值為2,556億美元,進口總值為2,404億美元,出、進口分別較上年增加3.6% 及9.7%。出、進口相抵,2008年出口增幅大於進口增幅,貿易出超152億美元,但較2007年減少122億美元。依財政部的統計資料累計2009年1至6月出口總值884.9億美元、進口總值729.6億美元,分別衰退30.4%及33.5%。主要是因金融海嘯衝擊遠超預期,全球經濟成長停滯,以致我外貿動能減緩,在景氣能見度仍低、企業獲利衰退及償債壓力下,民間投資持續保守觀望,在失業壓力及不確定性提高下,民間消費益趨保守。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7 1998-2008年台灣進出口貿易總值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8 1998-2008年台灣進出口貿易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表1.2 2008年台灣重要進出口產品結構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國際貿易發展現況﹙續﹚ 依財政部關稅總局統計室資料,在出口貿易方面,如圖1.9示,中國大陸為台灣第一大的出口貿易國家,2008年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貿易值達668.8億美元,占台灣總出口貿易值的26.2%,其次主要出口貿易國家(地區),包括有香港(12.8%)、美國(12%)、日本(6.9%)、新加坡(4.6%)、南韓(3.4%)、越南(3.1%)、德國(2.2%)、馬來西亞(2.2%)與泰國(1.9%)。前十大的貿易出口國家基本上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從2004年為台灣的第十三大出口國,上升至2008年的第七大出口國,2008年前十大的貿易出口國家比重約占台灣總出口貿易值的77.1%(見圖1.10示)。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單位: 百萬美元 圖1.9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出口夥伴國家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9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出口夥伴國家 單位: 百萬美元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0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出口夥伴國家比重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國際貿易發展現況﹙續﹚ 2008年台灣前十大進口貿易國家(地區),如圖1.11示,日本仍為台灣第一大的進口國,進口值達465億美元,占台灣總進口貿易額的19.3%,其次分別為中國大陸(13.1%)、美國(10.9%)、沙烏地阿拉伯(6.3%)、南韓(5.5%)、澳大利亞(3.4%)、德國(3.1%)、印尼(3.0%)、馬來西亞(2.8%)、與新加坡(2.0%)。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進口夥伴國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從2004年的第十大進口國,上升成為台灣第六大的進口國,進口值達82.7億美元。在進口比重變化方面,日本從2004年占台灣總進口貿易額的25.9%下降至2008年的19.3%;美國亦從2004年占台灣總進口貿易額的12.9%小幅下跌至2008年的10.9%。相對而言,台灣從中國大陸進口的比重從2004年10%小幅上升至2008年的13.1%。2008年前十大的貿易進口國家比重約占台灣總進口貿易值的80% (見圖1.12示)。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11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進口夥伴國家 單位: 百萬美元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1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進口夥伴國家 單位: 百萬美元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2 2004年與2008年台灣前十大貿易進口夥伴國家比重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國際貿易發展現況﹙續﹚ 由圖1.13比較2004年與2008年台灣出口貿易主要地區的轉移情形,以出口數據來看,可發現2004年台灣對亞洲國家的出口額占整體出口額的63%,小幅上升至2008年67%。相對而言,減少比重最多的地區是北美洲,從2004年的17%下降至2008年的13%;台灣對歐洲地區的出口額比重方面,可知亞洲地區仍是台灣進口貿易的最大的比重地區,其次是北美洲與歐洲等地區。2004年與2008年台灣進口貿易主要地區的轉移情形,如圖1.14示,2004年台灣從亞洲地區國家的進口額占整體進口額的比重為59%,但在2008年已下跌到52%。台灣從北美洲與歐洲地區進口比重方面,也從2004年的14%與13%分別小幅下降至2009年的12%與10%。增加比重最多的是大洋洲地區,從2004年占台灣總進口比重的8%,上升到2008年的16%。 從進出口貿易資料顯示,台灣進出口主要地區,逐漸由美洲市場轉移至亞洲市場。此發展的趨勢,其他國家包括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越南等國亦同樣逐漸增加從亞洲國家進口,尤其是越南增加最多。隨著亞洲經濟的成長,物流市場逐漸以北美為主的市場轉移至亞洲地區。因應亞洲物流市場之興起,從國際物流暨運輸業者的觀點,以東西向為主的遠洋航線,也逐漸轉移以南北向近洋航線的市場。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3 2004與2008年間台灣出口主要地區貨物比重 2004年 2008年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4 2004與2008年間台灣進口主要地區貨物比重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三節 國際物流市場發展現況 國際物流市場包括有國際海運市場與航空貨運市場,依全球 與台灣地區發展現況分述如下: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第三節 國際物流市場發展現況 國際物流市場包括有國際海運市場與航空貨運市場,依全球 與台灣地區發展現況分述如下: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海運市場 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海運市場 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2009)所公布的統計資料,以延噸公哩(Ton- Kilometers)計,如下圖1.15示,全球海運貨運量從2000年的2,369萬億延噸哩 成長至2007年3,293億延噸哩,2000至2007年間年平均成長率為4.8%。以2007 年計,其中油品(原油與成品油)占有38%比重最高,其次為其他乾貨(包括貨 櫃)29%、鐵礦砂15%、煤礦11%、穀物6%,以及鋁與磷酸鹽1%。 以重量單位公噸計,如下圖1.16示,全球海運貨運量從2000年的121億公噸成 長至2007年的160億公噸,2000至2007年間年平均成長率為4.2%,除2001年負 成長1.2%外,其他各年皆為正成長,以2003年成長率最高達8.9%。以全球五 大洲海運裝卸貨物分配比例看,在裝貨運量方面,亞洲占有40%的市場,而 美洲、歐洲、非洲與大洋洲則分別占有23%、18%、10%與9%。另在卸貨運 量方面,同樣以亞洲48%比例最高,其次為歐洲27%、美洲19%、非洲5%與 大洋洲1%(見圖1.17與圖1.18)。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資料來源:UNCTAD (2009) 註:其他乾貨包括貨櫃與其他雜貨。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5 2000-2007年全球海運貨物運量-以延噸公哩計 資料來源:UNCTAD (2009) 註:其他乾貨包括貨櫃與其他雜貨。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16 2000-2007年全球海運貨物運量-以公噸計 資料來源:UNCTAD (2002-2009)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6 2000-2007年全球海運貨物運量-以公噸計 資料來源:UNCTAD (2002-2009)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17-1.18 2007全球五大洲海運裝卸貨運量比例圖 圖1.17 2007年全球五大洲 海運裝貨運量比例 圖1.18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7-1.18 2007全球五大洲海運裝卸貨運量比例圖 圖1.17 2007年全球五大洲 海運裝貨運量比例 圖1.18 海運卸貨運量比例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海運市場﹙續﹚ 在貨櫃運輸方面,根據國際貨櫃年鑑(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海運市場﹙續﹚ 在貨櫃運輸方面,根據國際貨櫃年鑑(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2000-2008)的統計資料,如下圖1.19示,全球貨櫃量從2000年的2億2,529萬TEU 增加至2008年5億2,212萬TEU,成長近2.7倍。2000年至2008年間年平均成長率 為11.6%,其中以2005年成長率最高達16%,但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2008年 成長率最低為5.9%。貨櫃化運輸在全球海運的市場占有重要的地位,貨櫃貨物 多為民生的用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貨櫃市場易受全球經濟與景氣 的影響。 在2008年由於燃油價格持續的上揚,貨主為節省成本,部份航空的貨物改由海 上貨櫃運輸運送,加上散裝運價波羅的海指數持高,對以散裝船運送的穀物, 也漸選擇改以貨櫃化運輸運送。雖然2008年的全球貨櫃量仍有5.9%的正成長, 但自2008後半年受美國次貸風波所引起全球性之金融風暴,此影響效果仍持續 對全球的經濟與貨櫃運量產生影響,預期在2011年仍無法完全的復甦。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19 2000-2008年全球貨櫃運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海運市場﹙續﹚ 依據國際貨櫃雜誌(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2009年8月與10月份的報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海運市場﹙續﹚ 依據國際貨櫃雜誌(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2009年8月與10月份的報 導,在2009年第一季貨櫃運量已嚴重的下跌,以2009年的第一季貨櫃運 量與2008年同期比較下,遠東至北歐航線從2008年的正成長2%,已衰退 至2009年的負成長19%;遠東至地中海航線也從2008年的3%正成長,衰 退至2009年的負成長17%;北歐至北美地區航線同樣在2009年的第一季 衰退至負成長17%。全球主要貨櫃航線包括遠東至北美地區航線、遠東 至歐洲地區航線以及北歐與北美地區航線,預期在2009年將分別衰退至 負成長28.2%、21.5%與17.5%。此一全球不景氣的影響,預期在2011年 才會逐漸好轉。依據貨櫃雜誌的資料預測此三大航線2009年至2012年東 西向貨櫃運量的成長,如下圖1.20、圖1.21與圖1.22示。可看出東西向航 線存在顯著的不平衡現象,如北美至遠東航線西向貨櫃量僅為東向貨櫃 量的三分之一;北美至北歐航線東向貨櫃量約為西向貨櫃量的三分之 二;而北歐至遠東航線東向的貨櫃量約為西向航線的三分之一。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0 2008-2012年遠東與北美航線貨櫃運量與成長預測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1 2008-2012年北美與歐洲航線貨櫃運量與成長預測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2 2008-2012年遠東與歐洲航線貨櫃運量與成長預測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國際海運市場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海運貨運進出口總運量共計3億2,004萬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地區國際海運市場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海運貨運進出口總運量共計3億2,004萬 公噸,較2007進出口總運量3億3,104萬公噸,減少3.3%,其 中進口總運量為2億4,525萬公噸,減少2.5%,占進出口總運 量之76.6%;出口計7,479萬公噸,減少5.6%,占23.4%。 如按國家(地區)別觀之,進出口運量以中國大陸6,215萬公噸 居首位,占全年總運量19.4%,澳洲4,711萬公噸居次,占 14.7%,印尼3,149萬公噸第3,占9.8%,沙烏地阿拉伯2,072 萬公噸第4,占6.5%,美國1,897萬公噸居第5,占5.9%,以 上總計約占進出口總運量之56.4%,其餘進出口國家總量均 低於1,700萬公噸。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23 2008年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主要進口國家/地區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3 2008年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主要進口國家/地區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24 2008年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主要出國家/地區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4 2008年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主要出國家/地區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5 2008年灣地區前10大國際海貨物進口商品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6 2008年台灣地區前10大國際海貨物出口商品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國際海運市場﹙續﹚ 觀察2001年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發展的趨勢,以吞吐量計,如下圖1.27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地區國際海運市場﹙續﹚ 觀察2001年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海運貨物發展的趨勢,以吞吐量計,如下圖1.27 示,從2001年的1億9,686萬公噸增加至2007年的2億4,272萬公噸,但在2008年小幅 下跌至2億3,500萬公噸。平均年成長率為3.4%,以2007年成長率最高達10%,但在 2008年衰退至負成長3.2%。在進出港貨物比例方面,以2008年計,進港貨物占 80.5%而出港貨物占19.5%。由於進港貨物多為大宗原物料,重量較重;而出港貨物 多為製成品與半製成品,較屬高價量輕貨品,因此造成進出口貨物重量會有差異。 在貨櫃貨物方面,進出港貨櫃裝卸量係指各港裝卸貨櫃之數量,以TEU(即折合20呎 貨櫃量)表示,包括進口、出口及轉口貨櫃量。如下圖1.28示,台灣地區貨櫃裝卸量 從2001年的1,042萬TEU增長至2007年的1,372萬TEU,但受全球金融風暴之影響, 2008年的貨櫃裝卸量小幅下跌至1,297萬TEU。2001年至2008年間台灣地區貨櫃裝卸 量年平均成長率為2.8%,以2002年的成長率最高達11.3%,以2008年的成長率最低 為負成長5.5%。如統計至2009年1-7月台灣地區國際商港貨櫃裝卸量計650萬TEU, 較2008年同期大幅減少17.3%。2008年進出口與轉口比例方面,轉口貨櫃占有39% 總貨櫃量,進出口貨櫃則分別占有30%與31%,可見轉口物流市場在台灣地區占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見圖1.29)。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7 2001-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貨物吞吐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8 2001-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貨櫃裝卸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29 台灣地區進出口與轉口貨櫃比例 (2008年貨櫃裝卸量 = 12,977,394 TEU)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29 台灣地區進出口與轉口貨櫃比例 (2008年貨櫃裝卸量 = 12,977,394 TEU)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 自2008年7月以來,受到燃油上漲與全球金融風暴之影響,投資者信心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 自2008年7月以來,受到燃油上漲與全球金融風暴之影響,投資者信心 不足,消費者消費意願降低,在製造產能減緩下,造成國際貿易量急速 下跌,在2008年12月致使全球的航空貨運量下滑至最低點,根據國際機 場協會(Airport Council International, ACI)的統計資料,以貨物公噸計, 2008年全球航空貨運量為86,078,739公噸,成長率從2007年正成長5.1% 下滑至負成長3.7%。就航空貨物分佈地區而言,如下圖1.30示,全球航 空貨運量最高的地區是在亞太地區,貨物量為29,068,256公噸,占有全 球航空貨運量的35%,其次是北美地區占有33%、歐洲地區占有20%、 拉丁美洲及中東地區各占5%、非洲占2%。以各地區成長率來看,2008 年前四大地區的航空貨運量皆顯著性下滑,其中以北美地區負成長8.4% 最高,其次為拉丁美洲地區為負成長4.2%、亞太地區與歐洲地區則分別 負成長1.7%與1.0%。相對者占全球航空貨運量比例較低的地區,非洲與 中東地區則分別成長5.7%與1.6%(見圖1.31)。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0 -1.31 圖1.30 2008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分佈 圖1.31 2008主要地區航空貨運量成長率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0 -1.31 圖1.30 2008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分佈 (2008年航空貨物量 = 86,078,739公噸) 圖1.31 2008主要地區航空貨運量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續﹚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的資料,以貨運延噸公里(Freight Tonne Kilometers, FTK)計算[1],如下圖1.32示,全球航空貨運量從2000年的2,682億FTK成長至2008年的3,851億FTK,年平均成長率為5.4%。2005年至2007年間,航空貨運成長率分別為5.2%、5.9%與5.7%,2007年成長最高的地區間航線分別為歐洲-亞洲地區間、歐洲-北美地區間以及拉丁美洲-北美洲地區間。但在2005年與2006年燃油價格分別上升了26%與10%,2007年達39%,2008年第一季更高達50%,在2008年7月每一加侖的燃油價格達美金4.27元。雖然在2008年的前半年航空貨運市場相對於2007年有成長了0.5%,隨著國際燃油的上漲加上北美與歐洲地區經濟成長減緩下,航空貨運市場自2008年後半年轉為負成長,儘管燃油價格自2008第三季開始下跌近30%,但隨著經濟活動的遲緩與金融體制不確定下,加上航空運價上升因素,託運人會選擇使用較低廉的運輸方式(如海運的貨櫃運輸),造成航空貨運市場劇減(Tinseth, 2009)。 [1] 延噸公里(FTK) = 1公噸的貨物航行1公里。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2 2000-2008年全球航空貨運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續﹚ 在全球前30大航空貨運機場運量表現方面,根據ACI的統計資料,如下圖1.33示,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續﹚ 在全球前30大航空貨運機場運量表現方面,根據ACI的統計資料,如下圖1.33示, 全球前30大航空貨運機場進出總貨物量從2004年的4,465萬公噸增加至2007年的 4,940萬公噸,但在2008年下跌至4,785萬公噸。2008年全球前30大航空貨運機場約 占全球總貨運量的55.6%,在成長率方面,2004年前30大航空貨運機場總量平均成 長率高達10.8%,在2005至2007年間平均成長率分別為3.3%、4.6%與2.4%,但受 全球經濟景氣衰退影響下,2008年的平均成長率轉為負成長3.1%,依國際航空運 輸協會(IATA)對2010年航空貨運市場成長率的預估,將會達負成長13%。 儘管近年來航空貨運市場不景氣,但根據波音公司(Boeing, 2009)公布2009年「最 新航空市場展望」中,引用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的資料預估2009-2028年 間全球的在經濟成長率表現方面,平均年成長率為3.1%,如下圖1.34示,其中以 中國大陸7.2%平均成長率最高,其次為西南亞6.1%、非洲4.9%與東南亞4.6%等地 區。在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平均年成長率方面,預測2009-2028年間全球航空貨運量 的年平均成長率為5.4%,其中預測西南亞地區的航空貨量年平均成長率為最高達 7.1%,平均年成長率高於6.0%以上的地區為中國大陸6.6%、東北亞6.4%、中東地 區與拉丁美洲地區6.3%、泛亞地區6.2%與大洋洲(澳洲)地區為6.1%(見圖1.35)。不 論是波音公司、空中巴士或是國際機場協會(ACI) 預測航空貨運量的成長,在未來20年內仍是朝向一正向的發展趨勢。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3 2004-2008 間全球前30大機場進出總貨物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4 2009-2028年間全球與主要地區平均年經濟成長率預測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4 2009-2028年間全球與主要地區平均年經濟成長率預測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5 2009-2028年間全球與主要地區航空貨運量平均成長率預測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5 2009-2028年間全球與主要地區航空貨運量平均成長率預測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續﹚ 洲際間的國際航空運量成長率方面,依據Airbus (2009) 預測2009-2028二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概況﹙續﹚ 洲際間的國際航空運量成長率方面,依據Airbus (2009) 預測2009-2028二 十年間的年平均成長率,以載運噸公里(Revenue Tonne-Kilometer, RTK) [1]計,如圖1.36示,亞洲與北美地區間東西向的平均成長率分別為4.6% 與4.7%,北美地區與歐洲間的東西向平均年成長率分別為4.7%與3.8%, 歐洲與亞洲間的東西向平均成長率則為4.3%與3.9%。其中以亞洲其他國 家至中國大陸的國際航空貨運量平均成長率最高,可達9.0%,其次為中 國大陸至北美地區(8.9%)、北美地區至中國大陸(8.5%)、中國大陸至歐 洲地區(8.2%)、歐洲地區至中國大陸(7.5%),據此可看出未來中國大陸 仍是全球重要的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1] 載運噸公里(RTK)計算方式與FTK同,但包括旅客總重量,即旅客人 次乘以0.09 公噸。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6 2009-2028年洲際間國際航空貨運量平均成長率預測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6 2009-2028年洲際間國際航空貨運量平均成長率預測 4.7% 3.8% 5.0% 4.2% 4.0% 7.5% 8.2% 3.9% 4.3% 9.0% 8.5% 4.6% 8.9%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臺灣四面環海,對外國際貿易均仰賴海空運輸,其中空運因具有快速便捷、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臺灣四面環海,對外國際貿易均仰賴海空運輸,其中空運因具有快速便捷、 不受地形限制等優點,因此就時空效率而言,航空運輸對我國拓展經貿關 係,扮演著相當重要之角色。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進出口總運量達 79萬1,096公噸[1],其中進口運量計34萬6,005公噸,占進出口總運量之43.7 %,出口運量計44萬5,092公噸,占56.3% ,若與上年比較,進出口總運量較 2007年之89萬9,808公噸減少12.0%,進口及出口運量分別較2007年減少9.3% 及14.1%。 就各主要進口國家(地區)運量方面,如圖1.37示,以日本6萬2,378公噸居首, 占全年進口總運量之18.0%,美國5萬9,380公噸居次,占17.2%,中國大陸為 5萬2,087公噸居第3,占15.1%,德國為1萬5,208公噸居第4,占4.4%,韓國 為1萬4,864公噸居第5,占4.3%,上述5個國家共占58.9%。在主要出口國家 (地區)方面,如圖1.38示,以中國大陸7萬7,945公噸最多,占出口總運量之 17.5%,美國7萬2,772公噸居次,占16.4%,香港5萬3,550公噸居第3,占12.0 %,日本5萬865公噸居第4,占11.4%,上述4個國家(地區)共占57.3% (交通 部統計處,民98)。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7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主要進口國家/地區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7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主要進口國家/地區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8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主要出口國家/地區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8 2008年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主要出口國家/地區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出口商品總運量比重占56%,進口商品則占44%。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出口商品總運量比重占56%,進口商品則占44%。 整體而言,利用航空運輸方式運送之商品,多為重時效、高單價的產品,因 此台灣地區出口貨品大多以價高量輕之加工成品為主。2008年主要進口商品 運量方面,如圖1.39示,以「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6萬8,002公噸居冠,占 全年進口總運量19.7%,「核子反應器,機械用具及其零件」4萬7,800公噸 居次,占13.8%,「光學、內外科儀器及器具」2萬3,787公噸居第3,占6.9 %,「玻璃及玻璃器」為2萬630公噸居第4,占6.0%,「魚類及其他海鮮」1 萬9,319公噸居第5,占5.6%。顯示利用空運進口至我國之商品係以價高、精 密或重時效之商品為主。在主要出口商品方面,如圖1.40示,前3名依序為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17萬7,332公噸占全年出口總運量39.8%、「核子反 應器,機械用具及其零件」5萬5,898公噸占12.6%、「光學、內外科儀器及 器具」3萬7,134公噸占8.3%。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39 2008年台灣地區前10大國際航空貨運進口商品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39 2008年台灣地區前10大國際航空貨運進口商品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圖1.40 2008年台灣地區前10大國際航空貨運出口商品運量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40 2008年台灣地區前10大國際航空貨運出口商品運量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觀察台灣地區1999-2008年間國際航空貨運量的發展趨勢,如下圖1.41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市場 ﹙續﹚ 觀察台灣地區1999-2008年間國際航空貨運量的發展趨勢,如下圖1.41 示,從1999年的114.7萬公噸增加至2004年178.8萬公噸,但之後便逐漸 下降至2008年155萬公噸。近十年來的成長率以2002年的成長15.5%為 最高,但近年來受金融風暴之影響,從2007年的負成長5.6%,再下跌 至2008年的負成長7.5%,年平均成長率為4.7%。受全球不景氣影響, 桃園及高雄兩主要國際機場的貨運都呈現衰退,與全球主要機場的趨 勢相似,但在兩岸航空貨運市場方面,自2008年8月實施兩岸定期航 班之後,貨運方面,雙方共飛航裝載一萬六千多噸貨物,平均裝載 率為80.5%,顯示兩岸空運市場維持成長趨勢,直航逐漸發揮提升運 量的效果。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物流管理(第二版)©滄海書局 圖1.41 1999-2008年間台灣地區國際航空貨運量與成長率 Copyright ã 2010 by Tsang Hai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