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際行銷學:建構全球行銷能力 (3/e) .張國雄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2 章 國際經濟與科技環境.
Advertisements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经济全 球化 表现 载体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利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 实质 含义 生产全球化 弊 跨国公司 发达国家主导.
第2课时 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半岛
第四章 当代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性特点
通識教育科專題研習報告 認識全球化 翟敏娟著 組員名單: 林慧敏4W(12) 梁月韻4W(14) 徐秀清4W(21) 蘇文傑4W(2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第1篇 國際情勢 第一章 變動的世界 第二章 亞洲太平洋區域 第三章 臺海情勢與發展.
加入TPP/RCEP,我們做得到! 經濟部 103年3月19日.
Theori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大 綱 壹、債務管理之重要性 貳、當前財政狀況 參、公債法及自治區債務相關規定 肆、債務管理策略.
第9章 區域經濟整合.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NAFTA-北美自由貿易組織
第2课时 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朝鲜半岛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 劉碧珍 教授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現況與說明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1年6月27日.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FTA自由貿易協定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材的地位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3课 △课标要求: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朝代顺序 国家的产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 明、清 社会的变革时期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簡 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黃志鵬 局長 99年4月7日.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英才网.
組員:林廷翰、林彥辰、林哲宇、康皓翔(報告者) 中華民國
CHAPTER 17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特色专业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面对经济全球化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四节 国际性金融机构.
第一章 觀看世界的方式 第一節 區域的意義及其劃分 第二節 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第三節 國家間的結盟 第四節 經濟發展下的世界.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会议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的中心和基本内容 一个中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总的发展态势。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六 党的发展历程—— 2016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第5章:國際環境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视频资料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视频资料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资料卡片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國際組織與國際社會 康軒版 公民第六冊第四節 2018/11/22.
第2章 歐洲概述與歐洲西半部-南歐 ㄧ、歐洲概述 (一)位置與範圍:歐亞大陸西北側,濱大西 洋、北極海,緯度跨35°~71°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越南現況資料.
Ch3企業經營環境 章首案例:愛情經濟學 3.1 企業經營環境 3.2 全球環境 3.3 經濟環境 3.4 政治與法律環境
第一篇 全球化.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微利時代之全球化 供應鏈與運籌因應作法 民國94年12月05日.
經濟學 學經濟.
第11章 國際策略管理 授課教師:.
Chapter 14 全球市場 本章重點: 1.討論國際貿易制度、經濟、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環境如何影響企業的國際行銷決策。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全球經貿分析-泰國 班 級:四國貿三B 組 員:4960P010梁瑜庭 4960P045李沛 淳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與專有關之重要國際公約與組織 17 第一節 TRIPS 第二節 巴黎公約 第三節 PCT 第四節 WTO 第五節 WIPO.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韩中FTA与未来的韩中经济合作 外交通商部 貿易部長 朴 泰 镐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第6章 國際貿易下的政治經濟.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第二章 國際環境議題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2008 金融海嘯 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利空衝擊下台股重挫,指數跌破6000點關卡,各類股齊挫,從投資人眼鏡望去,一片慘淡。(照片由聯合報系提供)

學習目標 了解多國籍企業外部環境分析架構 了解國際主要之經貿組織 了解區域經濟整合議題 了解地主國對多國籍企業營運之影響 了解如何降低政治風險之策略

多國籍企業外部環境分析架構 -P E S T E

外部環境分析之內容 (1/2) 多國籍總體經濟因素(E) 社會文化因素(S) 政治/法律因素(P/L) 企業所面對外在環境之總體經濟狀況 社會的態度與文化價值觀,是此一社會內人民所共享的、所重視的,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或是形成一股趨勢。 政治/法律因素(P/L) 影響多國籍企業營運策略與活動之正當性與合法性

外部環境分析之內容 (2/2) 科技/技術因素(T) 人口統計因素(D) 全球因素(G) 環境保護/地球生態因素(E) 科技之進步是影響產業全球化之重要因素,尤其通訊與運輸科技之進步縮短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提升企業跨國營運之效率 人口統計因素(D) 表示一個群體內有關人口統計特質與其變化,其會直接影響市場需求 全球因素(G) 因跨國營運之特質,其所面對外在環境必定更加的複雜。有些外在環境特質是屬於「全球性」的,不是單一國家之環境特質 環境保護/地球生態因素(E)

國際主要之經貿組織 國際經貿組織成立背景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為了重整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秩序,解決各國貿易問題,提議在聯合國之外成立三個常設性組織機構,三者合稱「布林頓森林體制」(Bretton Woods System)包括: 國際振興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國際貿易組織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GATT ,可歸納出六大原則: 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關稅減讓原則、廢除「數量限制」原則、減少「非關稅障礙」、諮商原則

國際主要之經貿組織 (2/3)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因GATT只是一項協定而非正式之組織,解決爭端之功能有限。各國認為強化與擴大GATT之功能,才能因應國際經濟環境之需求。因此在GATT第八回合的烏拉圭回合談判,通過於1995年1月1日成立世界貿易組織 台灣為了加入WTO,經歷了多此協商,在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貿易障礙、開放服務業市場、菸酒市場、政府採購協定、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做了許多承諾,終於在2002年1月1日成為WTO第144個會員國

國際主要之經貿組織 (3/3) 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 1944年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中發表了設立國際貨幣基金之共同聲明,並於1945年12月生效,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會」。台灣是國際貨幣基金會之創始會員國,但於1980為中國大陸所取代 世界銀行(World Band, WB ) 1944年布林頓森林協定中,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同時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並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開發協會和國際金融公司(IFC)等三個機構組成

區域經濟整合議題 全球經濟區域化之現象 從國際貿易數據加以觀察,若將全球市場分成「北美」、「亞洲」與「歐洲」三大區塊,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國際貿易皆是在「區塊之內」進行。區域內貿易

國際主要區域經濟整合組織 (1/4) 歐盟(EU) 歐盟的成立宣示的區域經濟整合力量重要性之提升,強調沒有內部界線存在的區域,協商共同的競爭、貿易、農業、文化、環境與能源政策地主國政府干涉之風險 :任何外國企業之投資必須經過地主國政府的審核

國際主要區域經濟整合組織 (2/4)

國際主要區域經濟整合組織 (3/4)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 : 由加拿大、美國與墨西哥於1994年協商成立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前身是美加自由貿易區,之後加入墨西哥而成立,協議在15年之內逐步取消會員國內關稅與非關稅障礙。NAFTA會員國人民超過三億人,生產總值超過六兆美金,是目前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區域整合組織

國際主要區域經濟整合組織 (4/4) 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簡稱ASEAN) 是東南亞國家所成立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創始國為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在1967年於曼谷所創建,後來陸續加入汶萊、越南、寮國、緬甸與柬埔寨,共計十個國家。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 成立於1989年,目前共有21個會員國,涵蓋25億人口與19兆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之47%。而我國於1991年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之名成為APEC之會員國。

地主國對多國籍企業營運議題(1/2) 地主國經濟體制之類型 可以依「資源所有者」與「供需機制」兩大因素,將其分成為 「市場經濟體制」、 「計畫經濟體制」, 以及介於兩者特質之間的「混合式經濟體制」三大類

地主國之政治風險 (1/2) 所有權與控制權相關風險: 營運相關風險: 掌控子公司之所有權與控制權,包括事前對於子公司股權的限制與直接接管子公司兩大類 對於子公司股權之限制 接管之風險 營運相關風險: 地主國政府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影響子公司之營運內容 杯葛 營運方式的限制 當地自製之規範

地主國之政治風險 (2/2) 營運相關風險 財務移轉風險 地主國政府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影響子公司之營運內容 對內採購之限制 對多國籍企業進出口事務之影響 補貼本國產業、企業 價格管制 財務移轉風險 主要是地主國政府透過對於子公司財務匯出管制(remittance restrictions)

降低政治風險之策略 (1/4) 謹慎評估地主國政治風險 對於剛開始轉為市場經濟的開發中國家而言(例如中國大陸、東歐、俄羅斯等),由於體制的改革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對於地主國政治風險之評估勢必更加謹慎

降低政治風險之策略 (2/4)

降低政治風險之策略 (3/4) 選擇適當進入策略 選擇當地合作夥伴 謹慎擬定適當的進入策略,而進入策略包括進入時點、進入模式與進入區位(請參見第七章) 選擇當地合作夥伴 尋找適合的當地授權夥伴或是合資夥伴,因為當地企業(或是當地人士)對於當地政治情勢之敏感度與理解度較多國籍企業來得高,且與政府機構多半具有一定程度之關係,有助於多國籍企業子公司在當地市場之營運。

降低政治風險之策略 (4/4) 融入當地社會,相互的交流互動 投保政治保險 營運的當地化 與當地利益關係團體建立關係 表示多國籍企業子公司將某些營運活動交由當地人士或是企業所進行 與當地利益關係團體建立關係 例如相關政府機構、學校、環保團體、消費者權益相關團體、勞工相關團體對於多國籍企業子公司之營運有相當大之影響,因此子公司亦必須與這些團體積極地建立各種關係,建立良好之形象 投保政治保險 例如我國明台產業公司即提供企業「海外企業投資資產保險」

中國-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 中國經濟快速起飛,人民消費水準提高,中國政府不再鼓勵勞力密集的代工製造,反而著重於刺激內需市場,目標成為真正現代化的經濟大國。(照片由聯合報系提供)

問題討論 請以個案例子說明為何中國逐漸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 為何中國二線城市是未來成長之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