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者:紀瑋欣(Wei-Hsin Chi) 指導老師:楊明仁老師(Prof. Ming-Jen Yang) Subrainband Struct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incipal Rainband of Typhoon Hagupit (2008) X.-W. Tang, W.-C. Lee, Michael Bell Monthly Weather Review(2018) Paper Review 2018.05.15 報告者:紀瑋欣(Wei-Hsin Chi) 指導老師:楊明仁老師(Prof. Ming-Jen Yang)
Data and methodology The Observing System Research and Predictability Experiment (THORPEX) Pacific Asian Regional Campaign (T-PARC) Tropical Cyclone Structure 2008 (TCS-08) experiment ELDORA on NRL P-3飛機
(a)主雨帶內的對流在上風方向趨於更強,下風方向更弱。 (a) The updated conceptual model of SBC [Adopted from Houze (2010) and Hence and Houze (2012).]。 (a)主雨帶內的對流在上風方向趨於更強,下風方向更弱。
0010~0510 UTC 3 km高最大反射率合成圖 疊0245 UTC的可見光雲圖 這些次雨帶生命期至少≧ 1 hr
Visible satellite images from MTSAT-1R 白線表飛機軌跡
觀測到兩個不同時間的次雨帶 白框表雙都風場 紅星表投落送丟下位置
Vertical velocity (contour) reflectivity (color) 5 km Vertical velocity (contour) reflectivity (color) Updraft (solid black) is contoured every 1m/s starting at 1m/s downdraft (dashed white) is contoured every 0.5m/s starting at -0.5m/s 上 可以看到四個雨帶的上衝流都很強,表示有強烈對流。 CL1和CL2的對流強度相當,但在上衝流值的大小和高度方面來看,CL3的對流強度比CL4強。
5 km 接近融化層
CL1 CL2 CL3 CL4 在5公里高度以下,最強的10%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分別為:4 m/ s和-4 m/ s。 d10:strongest 10% downdraft dm:mean downdraft um:mean updraft u10:strongest 10% updraft 在5公里高度以下,最強的10%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分別為:4 m/ s和-4 m/ s。 這些值比前人研究的TCR(TC rainband)中的值要強得多。
Secondary circulation (radial and vertical velocity) 四個次雨帶出現時間不同,但二次環流結構相似。 在上層較強外流可能不屬於二次環流的一部分,而是storm-scale特徵,這是與中緯度颮線的主要區別之處。
Tangential wind speed 最大的切向風出現在回波反射率內核區,與右圖噴流出現位置不同,右圖中層噴流出現在反射率的外圍。
CL1的下風處有許多較強的上衝流聚集,而CL2較強的上衝流則出現在上風處。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vertical velocity at 10-km altitude reflectivity(color) at 3-km altitude updrafts are contoured every 4 m/s starting at 2 m/s downdrafts are contoured 2 m/s starting at -2 m/s CL1的下風處有許多較強的上衝流聚集,而CL2較強的上衝流則出現在上風處。 CL3、CL4在相同高度上,上衝流強度較弱,在CL3的上風端有幾個較強上衝流,但在CL4的同一地區,卻沒有明顯的上衝流。CL3較強的上衝流出現在上風處尾端。
1000 hPa (ECMWF YOTC data) 次雨帶為弱輻合 慣性重力波可能是產生次雨帶的機制,但決定次雨帶的後續發展,還是取決於環境條件。 TS 颮線通常與更不穩定的局部環境有關。
依前面投落送位置而製的斜溫圖 四個雨帶的CAPE值明顯大於其他主雨帶。 除CAPE值較大以外,環境也有助於對流發展。 推測Hagupit的主雨帶中的對流線受到冷池和環境VWS之間的平衡所維持。
Virtual temperature perturbation 4 km以下有負擾動(即冷池)。 冷池的位置與層狀降水的位置相符,這表示冷池可能是由層狀降水的蒸發冷卻所引起的。 不同的冷池強度可能會影響傳播速度和次雨帶的維持。
Vertical mass flux (VMF) 6 km處最強 -1 m/s 2 m/s 強VMF net VMF CL2 > CL1 7 km處開始減弱 5 km以下快速遞減 變弱 變強 弱 虛線4 km以下開始變負值 因為對流減弱 CFAD is contoured every 5×10-2 kg s-1m-2
advection of absolute angular momentum (AAM) 垂直速度 二次環流 正的AAM平流強度在CL1和CL2中較強,而在CL3和CL4中較弱,與平均對流強度一致,從垂直速度的圖可見。 AAM通常隨徑向距離而減小,所以正的AAM平流主要來自中層較強的入流。 而負值的AAM平流位於下面與上面,這些與二次環流的外流對應。
切向風 AAM的沿雨帶的平均切向平流與切向風圖的切向風速結構大致一致。 在上升氣流和中層流入附近發現正平流區域,在CL1和CL2上層附近發現負平流。 在CL3和CL4次雨帶中全為正切向平流。 Hagupit的主雨帶持續12小時以上。 AAM平流的累積效應可能對Hagupit的強化產生重大影響。
Summary 次雨帶由對流和層狀降水組成,與中緯度颮線相似。 切向風速說明反射率內核區的中層噴流很可能因層狀降水的加熱而加速,而對流降水加 熱低層噴流。 二次環流的徑向剖面的特徵與中緯度TS颮線相似。 在次雨帶投下的投落送顯示當地環境的特徵是CIN值較小、較大的CAPE值和環境的 VWS。 TS 颮線發展常見的環境因素,與次雨帶的颮線線狀結構一致。 Hagupit的次雨帶的持續性表明它們可能對Hagupit的強度變化產生巨大影響。 在不同時間的次雨帶其VMF的表現與其對流結構一致。 在TC不同生命週期與不同階段或是不同的TC中,主雨帶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結構,對於 TC強度變化有著不同的作用。
THE END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