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1. 人是如何感染蛔虫病的? 2. 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什么? 3. 蛔虫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4. 如何治疗? 复习、提问.
蠕形住肠虫 us vermicularis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流行性感冒、冠心病、乙肝、龋齿、蛔 虫病、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冠心病龋齿 流行性感冒乙肝 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蛔虫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inensis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感染科.
主讲人:张 忠 博士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病原学教研室 Tel:
医 学 原 虫医 学 原 虫. 教学目的 1 、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间日疟原虫 形态生活史、致病。 2 、熟悉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检测 一、链球菌感染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所 林君芬 2013年10月29日
寄生虫病.
并殖吸虫(肺吸虫) 裂体吸虫(血吸虫).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传染病及其预防.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血吸虫.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吸 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绦虫 1、虫体背腹扁平,带状,分节。 2、雌雄同体(每节均具有♀、♂生殖 器官) 3、缺乏体腔与消化道。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Clinical parasitology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肺结核.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猪寄生虫控制.
2、实验动物病毒感染对研究的干扰作用 1)鼠痘病毒 2)仙台病毒 3)小鼠肝炎病毒 4)呼肠病毒3型 5)乳酸脱氢酶病毒 6)鼠巨细胞病毒
焦點5 非專一性防禦作用.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病毒感染与免疫.
严格细胞内寄生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引起人畜共患病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钩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吸虫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第五篇 医学蠕虫 Medical helminthology 安春丽 讲稿.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SSMU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防蚊灭蚊.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 一、寄生现象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钩虫与旋毛虫.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绦 虫 一、共同特点: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隐性感染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3.多寄生现象 体内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 是常见现象,寄生虫之间也会相互 影响,出现相互制约或促进,增加 或减少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床表 现。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存在时, 对蓝氏贾弟鞭毛虫起抑制作用;而 短膜壳绦虫寄生时有利于蓝氏贾弟 鞭毛虫生存。

4.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指寄生性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 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 体内移行造成的病变。

例如犬弓首线虫是犬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但人误食了感染性虫卵,幼虫在肠道内孵出入血,由于人不是它的适宜宿主,而在体内移行,侵犯组织造成了幼虫移行症。 可分为两个类型。 ①皮肤幼虫移行症 ; ② 内脏幼虫移行症 。

5.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指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 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 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 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表膜抗原 分泌排泄抗原 一、寄 生 虫 抗 原 虫体抗原 抗原变异 抗原伪装 免疫抑制 寄生部位隔离 二、免疫逃避机制

三、寄生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特点 IgE抗体水平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蠕虫感染的特点 四、免疫病理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病人、 带虫者)或动物(保虫宿主)。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病人、 带虫者)或动物(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 、 经土壤传播 、经空气传 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 、 经直接接触传播。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经皮肤感染 、经媒介昆虫感染 、经胎盘感染 、自身感染 、其他 。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① 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 雨量、光照)、地理、生物种群等; ② 生物因素 有些寄生虫在生活史过 ① 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 雨量、光照)、地理、生物种群等; ② 生物因素 有些寄生虫在生活史过 程中需要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 这 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与否, 决定了这些寄生虫病能否流行 ; ③ 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 况、生活条件、医疗卫生、防疫保 健以及居民的风俗习惯等 。

3.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① 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分布常呈明显 的区域性。 ② 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 的季节性。 ① 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分布常呈明显 的区域性。 ② 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常有明显 的季节性。 ③ 自然疫源性 有些寄生虫病可在人 和动物间传播,这种 寄生虫病称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

第七节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病史 物理诊断 一、临床诊断 病原诊断 免疫学检查 核酸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