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 无关,只与 有关,可 见静电力做功与 做功相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龙泉护嗓5班 优秀作业展.
Advertisements

QQ: Blog: 高考的现状与前瞻 —2016年高考备考策略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爱国 QQ: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中考热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课.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专题三 功和能.
8.1 動量與動量變化 E 熱 身 何謂動量? 動量與力 進度評估 1 撞 擊 進度評估 2 ? ? 8.1 動量與動量變化.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选考) ——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补上一课 如何读懂小说 第1讲 情节 第2讲 人物 第3讲 环境 
行政诉讼法.
第一讲:电场力的性质 第一课时 电荷 库仑定律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办法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处
货币的职能 卢瑞瑞.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新准则与老准则 主要变更内容.
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 分析 徐国民
洋流(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落实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制作人 魏海军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第十二单元 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新学考选考 试题解析及复习建议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赵惠松.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动能和 动能定理 版权所有—吕叔湘中学 庞留根. 版权所有——庞留根.
出入口Y27 往塔城街口/中興醫院 出入口Y25 往延平北路一段/中興醫院 出入口Y23往延平北路一段 出入口Y21往延平北路一段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期中复习.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第四章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2 主讲老师:梁天 经济法基础.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4、3能量转化与守恒.
第2部分 电 学 考查力学和电学综合问题 1.(2009·福建·21)(19分)如图1甲所示,在水平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沈兴河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第六章 静电场 第3课时 电场能的性质.
第26讲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考点知识精讲 中考典例精析 举一反三 考点训练.
牛頓運動定律 § 4-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 4-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 4-3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 4-4 非慣性系統與假想力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第2课时  惯性).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变 阻 器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陆 俊.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金 雪 花 数学组.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线八角.
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 6.1 矩阵的概念 § 6.2 矩阵运算 § 6.3 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与矩阵的秩 § 6.4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
会计基础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刘颖
第2课时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基 础 回 扣 1.电场与磁场比较
点击静力学问题解答技巧.
大綱:整數的加法 整數的減法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与重心.
孟 胜 奇.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三章 振动作业 基础训练:4、8; 自测提高:2、3、6、7; 二. 填空题 基础训练:9、10、12、15、16 三. 计算题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分配律 ~ 觀念 15 × 15 × + 15 × 乘法公式 蘇德宙 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努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章 四大金融资产总结 主讲老师:陈嫣.
美丽的旋转.
第六章 静电场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
BCE A.从A到C,小球增加的动能为Ek=mgh B.从A到C,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mgh
实验专题.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一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 无关,只与 有关,可 见静电力做功与 做功相似. 第2讲 电场能的性质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 无关,只与 有关,可 见静电力做功与 做功相似. (2)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的功W= ,其中d为沿 的位移. 路径 初末位置 重力 Eqd 电场线方向

2.电势能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 到 位置时所做的功.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 ,即WAB= . (3)电势能的相对性:电势能是相对的,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 荷 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 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零势能 电势能的减少量 EpA-EpB 无限远处 大地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 (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重力做功十分相似. (2)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时,电荷 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或减少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做功的数值. (3)电荷在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移动时,它的电势能的变化量是确定的,因此移动 电荷做功的数值也是确定的,所以电势能的变化仅与电场力做功有关,与 是否有其它力的作用及运动性质都没有关系,且仅由电场力做功来量度,即 W=-ΔEp.

1.如图6-2-1所示,在绝缘的斜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斜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下沿斜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力F做功32 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 J,重力势能增加18 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 A.动能减少10 J B.电势能增加24 J C.机械能减少24 J D.内能增加16 J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ΔEk=32 J-8 J-16 J-18 J=-10 J,A正确;克服 电场力做功为8 J,则电势能增加8 J,B错误;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除重力以 外的其他力所做的总功,故应为ΔE=32 J-8 J-16 J=8 J,C错误;物体内 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正确. 答案:AD

1.电势 (1)定义: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 与 的比 值. (2)定义式: . 电势能Ep 电荷量q (3)矢标性:电势是 ,其大小有正负之分,其正(负)表示该点电势 比 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 ,同一点的电势因 的选取的不同而不同. 标量 零电势 相对性 零势点

2.等势面 (1)定义:电场中 的各点组成的面. 电势相等 (2)特点: ①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 ,即跟场强的方向 . ②在 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③电场线总是 的等势面指向 的等势面. ④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 ;反之 . 垂直 垂直 同一等势面 从电势高 电势低 越大 越小

电场线、场强、电势、等势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1.电场线与场强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 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2.电场线与电势的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3.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1)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且从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2)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势面也越密. (3)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移动电荷,电场力一定做功. 4.场强数值与电势数值无直接关系:场强大(或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大(或小),零电 势可人为选取,而场强是否为零则由电场本身决定.

2. (2009·上海单科,7)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 势分布如图6-2-2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同一检验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不同,所以A错误;因为A、B两处有 负电荷,所以,等势线由外向内表示的电势越来越低.将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 正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B错误;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势能减 少,电场力做正功,C正确;正电荷沿虚线从e点移到f点的过程中,电势先降低 再升高,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D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 WAB 与 的比值. 2.定义式:UAB= . 3.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AB= . 电场力做的功 移动电荷电量q φA-φB 4.单位: ,符号 . 5.影响因素:电势差UAB由 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及电场力做功WAB ,与零势点的选取 . 伏特 V 电场本身的性质 无关 无关

3.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点,静电力做功W1=6×10-9 J,若 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限远处,静电力做功W2=7×10-9 J,则M、N两点的电势φM、φN,有如下关系(  ) A.φM<φN<0 B.φN>φM>0 C.φN<φM<0 D.φM>φN>0 解析:对正电荷φ∞-φM= ;对负电荷φN-φ∞= . 即φ∞-φN= . 而W2>W1,φ∞=0,且 均大于0,则φN<φM<0,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例1】 如图6-2-3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A正确;电 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知,M点场强一定小于N点场强,B 错;若把正电荷由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所以EpM> EpN,C正确;电子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方向沿NM指向M,电场力做负功,D错. 答案:AC

1.计算电场力做功常有哪些方法 (1)WAB=qUAB(普遍适用) (2)W=qE·x·cos θ(适用于匀强电场) (3)WAB=-ΔEp(从能量角度求解) (4)W电+W非电=ΔEk(由动能定理求解)

2.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 做功法:无论电荷是正是负,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增加. 3.电势高低的判断 (1)据电场线的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据电场力做功的方法:据定义式UAB= ,将WAB、q的+、-代入,由 UAB的+、-可判电势高低.

1-1  (2009·天津)如图6-2-4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 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 vM经过M点在电场线上向下运动,且未与下板接触,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 vN折回N点,则(  ) A.粒子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由M指向N B.粒子在M点的速度一定比在N点的大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N点的大 D.电场中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

解析:由题意可知M、N在同一电场线上,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 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故选项A、C错误,B正确;由于 题中未说明带电粒子及两极板的电性,故无法判断M、N两点的电势高低,选D 错误. 答案:B

1-2 如图6-2-5所示,在y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 荷+Q,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且CO=OD,∠ADO=60°.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O点电场强度为零 B.D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电场强度矢量的叠加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空间 中任何一点的场强都是三个点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矢量和.A、B两个+Q在O 点的场强矢量和为0,所以O点的场强等于C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不为零), A选项错误;A、B、C三点电荷在D点产生的场强如图所示,大小相等,设EA= EB=EC=E,EA、EB的矢量和沿x轴正方向, 大小也等于E,EC方向沿x轴负方向,故三个场强的矢量和为0,B选项正确;在x <0的区间,合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所以将正电荷从O移向C,电场力做正 功,电势能减小,将负电荷从O移向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选项错 误,D选项正确.本题正确选项B、D. 答案:BD

【例2】如图6-2-6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分别为等势线 1、2、3,已知MN=NQ,a、b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 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MN电势差|UMN|等于NQ两点电势差|UNQ|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解析:由带电粒子在运动轨迹,结合曲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但因为电场线的方向不确定,故不能判断带电粒子带电的性质,A错;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加速度将减小,b加速度将增大,B正确;因为是非匀强电场,故MN电势差并不等于NQ两点电势差,C错;但因为等势线1与2之间的电场强度比2与3之间的电场强度要大,故1、2之间的电势差要大于2、3之间的电势差,但两粒子的带电量大小不确定,故无法比较动能变化量的大小,D错误. 答案:B

2-1如图6-2-7所示,xOy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未知,电 2-1如图6-2-7所示,xOy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未知,电 场线跟x轴的负方向夹角为θ,电子在坐标平面xOy内,从原点O以大小 为v0方向沿x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入电场,最后打在y轴上的M点.电子的 质量为m,电荷量为e,重力不计.则(  ) A.O点电势高于M点电势 B.运动过程中电子在M点电势能最多 C.运动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由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斜向上,故电场方向斜向 下,M点电势高于O点,A错误,电子在M点电势能最少,B错误,运动过程中, 电子先克服电场力做功,后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例3】如图6-2-8所示, 水平绝缘光滑轨道AB的B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 缘轨道BC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R=0.40 m.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 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 N/C.现有一质量m=0.10 kg的带电体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B端距离x=1.0 m的位置,

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 q=8 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 q=8.0×10-5 C,取g=10 m/s2,求: (1)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运动到B端时的速度大小; (2)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摩擦力对带电体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析:(1)设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qE=ma 解得:a=qE/m=8.0 m/s2 设带电体运动到B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B,则v=2ax,解得:vB= =4.0 m/s (2)设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B端时受轨道的支持力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FN-mg=mvB2/R,解得:FN=mg+mvB2/R=5.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带电体对圆弧形轨道B端的压力大小FN′=5.0 N. (3)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电场力所 做的功W电=qER=0.32 J.设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摩,对此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电+W摩-mgR=0- mvB2解得:W摩=-0.72 J. 答案:(1)8.0 m/s2,4.0 m/s (2)5.0 N (3)0.32 J,-0.72 J

解决力电综合问题的一般方法 (1)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结合.即:受 力和初速决定运动,运动反映受力.一切力学问题的分析基础,特适于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 (2)利用功、能关系——动能定理及其他力的功能关系(如重力、电场力、摩擦力等) 及能的转化守恒,即:做功引起并量度了能的改变;无论恒力作用、变力作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皆可.

3-1 如图6-2-9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 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 J,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 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

解析: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且沿着电场线,故粒子带正 电,所以选项A错;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故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多1.5 J,故选项B错;由动能定理,WG+W电= ΔEk,-2.0 J+1.5 J=EkB-EkA,所以选项C对;由其他力(在这里指电场力) 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所以选项D对. 答案:CD

3-2 如图6-2-10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的光滑离心轨道,个带负电的小球从斜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滑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电量为-q,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斜轨道的倾角为α(小球的重力大于所受的电场力). (1)求小球沿斜轨道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 (2)若使小球通过圆轨道顶端的B点,求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至少应为大? (3)若小球从斜轨道h=5R处由静止释放.假设其能够通过B点,求在此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 图6-2-10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qE)sin α=ma① (2)若小球刚好通过B点,据牛顿第二定律:mg-qE= 小球由A到B,据动能定理:(mg-qE)(h-2R)= 以上联立,得h= (3)小球从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量为:ΔE机由ΔE机=W电⑥ W电=-3REq⑦ 得ΔE机=-3REq⑧ 答案:(1) (2) R (3)减少 3EqR

如图6-2-11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1×10-2 kg, 带电荷量为q=1×10-6 C,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 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 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测得其速度vB= 1.5 m/s. 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0.15 m.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 (g=10 m/s2)某同学求解如下: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 由动能定理qEs cos θ= mv -0得E= V/m. 由题可知θ>0,所以当E>7.5×104 V/m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正确解答 解:该同学所得结论有不完善之处.对小球由动能定理得: Eqscos θ= mvB2-0, 为使小球始终沿水平面运动,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必须 小于等于重力,即qEsin θ≤mg, 所以tan θ≤ V/m=1.25×105 V/m,即7.5×104 V/m<E≤1.25×105 V/m. 答:7.5×104 V/m<E≤1.25×105 V/m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