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遺珍]學習模組簡報 馬偕與原住民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歷史 授課老師:莊明哲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台灣早期的人類活動 (pp.12-13) 台灣的史前文化包含 : 1. 舊石器時代: 年前 例如,長濱文化、左鎮文化 … 2. 新石器時代: 年前 例如,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 … 3. 金屬石器時代:
Advertisements

傳統節慶大觀園 ◆ 一年之中隨著不同的季節和信仰,而有不同的 節慶,你知道這些節慶的意義和活動的內容嗎?
大學學術聲望排名前三十名 99 年總排名校名平均分數 98 年名次 1 清華大學 台灣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中山大學 中央大學 政治大學 台灣師範大學 中正大學
科目 歷史 單元 史前台灣與原住民文化 姓名:顏淑玢 節數:2
上課注意事項 1.上課前須靜坐 2.上課需帶課本筆記 3.上課遵守教室秩序 4.作業要準時繳交 5.上完一單元就小考一或兩次.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这面墙位于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高7米,长100
台灣原住民.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影片:長濱文化臺南左鎮人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十二章 《關於考古學的100個故事》.
一-3 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 移墾社會的特質 本土社會的形成 社會風氣與習俗.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達悟族舊稱雅美族,由於族人意識的自覺與主張,已將日據時代的稱述正名,自民國87年改稱達悟族。族人分佈在蘭嶼島,背山面海,傳統住屋呈半穴居的地下屋,特殊景觀,可抵抗颱風季節的風害。九族的達悟族區位在九族廣場邊,可以欣賞到傳統住屋和老山胞雕刻小船。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第三任院長候選人 治理院務的理念與實踐 感恩 ‧服務‧回饋 張慶勳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鄉土文化成果展 台灣小常識.
开放教育英语专科 专业导学.
台灣之子ˍ 臺灣原住民 世居阿里山的 ~ 鄒 族 台中市南區國光國民小學 李憲雄.
永遠的馬偕 國語第四課 補充教材.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原住民的介紹 班級:五年二班 座號:22號 作者:陳巧蓁.
Supplement Data Mining 工具介紹 楊立偉教授 台灣大學工管系 2014 Fall 1.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研究所 簡君良
認識阿美族的吉祥物-樹豆 樹豆(Fataán).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電腦類相關資料庫.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訪員費用說明$$ (2007高中職五專第四波)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Topic Introduction—RMI
動物世界.
第 2章 原住民文化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Ch.17 台灣: 大洋洲原住民的原鄉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色彩與文化的關係 臺灣傳統文化的色彩.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多元文化概論.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由織布歌中欣賞泰雅族語之美 -以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之ㄧ為例.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宣傳主題曲.
越障自走車 每週進度報告 組長:鄭至軒 組員:羅正毅 王瑞筠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社區參與自然保育期中報告 邱世寅.
多元文化概論.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族群關係與認同在台灣 CH-5~7 民文四 吳慧婷 張琬羚 林筱蓉.
在羅馬的日子.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For a Cloud-based Education
教育類相關資料庫.
簡介 發想:本簡報以常見的臺灣夜市小吃出發,與學生生活結合,以圖片為輔,讓學生從食物為出發點,學習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相關方位和介係詞之應用 ﹔除吸引學生興趣外,並融入對話,以更深入加強學生對於本單元的聽力理解能力。接著帶入評量,確定學生已學會食物名稱及其搭配的量詞單位,以及介係詞之應用 。 視覺.
真信心的果效 雅各書2: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台灣原住民的音樂文化.
主 講 人: 任 立 中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海外遺珍]學習模組簡報 馬偕與原住民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系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與原住民地區設教 馬偕從1871年底抵達台灣,至1901年他去世為止,三十年期間,除了二次短期返國述職之外,幾乎都在台灣。他翻山越嶺不怕艱難險阻,在臺灣北部地區四處傳教,傳道旅行的足跡遍及大城小鎮,尤其深入山區和東北平原原住民部落。 馬偕在北臺灣的傳教工作頗為成功。至1883年時已經看見豐碩的成果,尤其是在宜蘭地區的噶瑪蘭族部落。根據馬偕自己的記錄,超過2000多名噶瑪蘭人拋棄了原來祭拜的偶像,改信基督教。 〔圖〕馬偕牧師傳道旅行的足跡遍及大城小鎮,尤其深入山區和東北平原原住民部落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與原住民地區設教 〔圖〕馬偕設立的教會Churches established by Mackay(1872─1900) 馬偕牧師北台灣教會 ,http://140.112.145.76/sharon/3/ 1884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因為臺灣民眾仇外情緒燒毀了7間馬偕蓋的教堂,後來獲得劉銘傳給的賠償金,重蓋了更加宏偉的「賠償教會」。 1886年,馬偕提到他在東海岸花蓮已經有18個聚會所,當地已有1138人受洗。 至1901年馬偕過世前,總計建立了超過90間教堂,信徒超過4,000名。;宜蘭地區就有30多個噶 瑪蘭村落設立教會,現今還有不少噶瑪蘭人姓「偕」,也是當時受到馬偕的影響。

馬偕藏品之原住民文物 馬偕除了傳教、行醫和辦學等成果之外,他也是最早的臺灣博物學家之一。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藏品之原住民文物 馬偕除了傳教、行醫和辦學等成果之外,他也是最早的臺灣博物學家之一。 由於受到西方博物學觀念的影響,馬偕在臺灣佈教 途中,經常四處採集動、植、礦物和文物標本;其 中尤其珍貴的是許多北部平埔原住民的文物,以及 信徒丟棄的漢式神像等。 馬偕採集的臺灣文物,大部份在1893年被他帶回加 拿大,做為向加拿大教區民眾呈現台灣印象的主要 物證。 1894年4月,馬偕將這些臺灣藏品捐贈給多倫多的 「諾克斯學院博物館」(Knox College Museum)。 〔圖〕1915年之前Knox College Museum展出的馬偕藏品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藏品之原住民文物 馬偕藏品後因多倫多大學整併,轉移交至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今日有311組、約500件的文物,主要是馬偕在傳道旅行途中採集或信徒捐贈物品。 原住民部落是馬偕傳道和設立教會的重點地區,他收藏的物品也絕超過2/3是原住民文物;其中約有50件精彩的噶瑪蘭文物,是在臺灣已無法看見的稀有物品,如整套噶瑪蘭新娘禮服。 另一方面,馬偕藏品也呈現出100多年前臺灣社會的物質文化特性,以及採集者的觀看和關注焦點。 〔圖〕整套噶瑪蘭新娘禮服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臺灣藏品來源相關族群分析 馬偕採集的臺灣原住民文物以北部山區泰雅族和賽夏族相關物品最多,可以反映出當時馬偕與這些族群的互動關係。此外最珍貴而稀有的為噶瑪蘭文物,還有許多漢式神像和其他族群不詳的文物。 現今族群名稱 馬偕族群分類 藏品數量 噶瑪蘭族 平埔番 40 平埔族群(道卡斯、巴窄或西拉雅等) 熟番 9 泰雅(賽德克)族或賽夏族 生番 62 鄒族或布農族 2 阿美族(南勢群) 南勢番 15 臺灣原住民族(其他) - 33 漢 120 滿蒙 6

[海外遺珍]馬偕與原住民 【更多資料:http://140.112.145.76/sharon/】 馬偕臺灣藏品文物類型分析 馬偕採集的各類型文物中,數量比重最多的是服裝,其次為工藝品和娛樂品、宗教儀式用品。日常生活用具和製造工具相對比較少。由這些採集物品,可以看出馬偕關注的臺灣藏品是什麼。 文物類型 藏品數量 服裝與織品 154 工藝品與娛樂用品 67 宗教儀式用具 39 日常生活用具 31 生業與製造工具 19

[海外遺珍]學習模組簡報 馬偕與原住民 謝謝指教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