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主讲:孟凡驰 教授 中交四航局. 2 目 录 一、企业文化的目的价值恒久性与工具价值实践性 二、企业文化管理学特征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 四、企业文化整合、提炼、培育和建设的目的 五、集团文化与分公司文化 六、企业核心价值观.
Advertisements

《公路纵断面设计》 —— 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道桥系 二○○七年五月.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 .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 — 定 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 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 喻平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蒋晋红.
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八章 组织文化的整合 ——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二) 小组成员:浦若蓉、朱谷一、贾彦彦.
第二章 事故管理 第一节 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四节 事故统计分析 第五节 事故预防控制.
分论坛二:04 山东交通学院 绩效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山东交通学院 李景芝
你的世界是誰的世界?.
教育部慕课文件学习体会与软件学院共建共享模式及规划
附中科學班 招生說明會 多元附中 第一選擇.
政府採購法規概要 報告人:杜國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企劃處.
市场营销类流程化系列教材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 主编:渤海大学 单凤儒 教授 科学出版社.
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 运行机制建设案例综述
网站版式设计.
高考后之路, 如何选择?.
讓人看了難忘的故事 中藥房轉載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15-1 導 論 奈米為一尺度單位,一奈米相當於十億分之一米(1nm=10–9m),最大原子的尺度約為0.3nm,分子與DNA的大小約在 5nm 左右,人體中的紅血球大小約為 3,000 nm ( 3μm),人的頭髮直徑約為80,000 nm (80 μm)。
教学目的:了解基础性、公益性投资项目的概念、特点,掌握基础性、公益性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之 魔 析 妖 鬼 解 怪 大 沈家仪小组出品.
面对经济全球化 江西省石城中学 张文峰.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吴键 副研究员
《企业创新战略管理》 第三章:柔性管理与组织资源再工程 魏忠 博士后、副教授.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洪 泽.
公关协调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对内及对外公众关系协调的基本方法。 知识目标 掌握组织内外公众协调的原理和方法。
串台词和广告词.
TEM8(2009)英译汉试卷评析 复旦大学 黄关福教授.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當代國際企業.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第八章 就业能力培养.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浙江大学招生宣传.
社区卫生保健 小儿体格生长与评价 李淑娥.
第九章 长期资产及摊销 2017/3/21.
达达主义.
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懷孕、結婚與退學 懷孕和結婚是在學少女退學最常見的原因。來自最弱勢背景的女孩最容易退學,而且成為青少年媽媽。懷孕不但促使女孩退學,而且一旦退學,她們更容易懷孕。
初高中化学衔接 王爱华
崇拜即將開始,請大家安靜片刻, 預備心靈敬拜上帝。
扫描电镜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统测(TEM4/8) 考生注意事项
面对经济全球化.
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一些思考 喻平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于知识产权与品牌战略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 段 瑞 春 2008年11月14日.
1.2 核酸分子的结构及其空间构象 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DNA) (RNA) 主要存在于: 在细胞核内产生,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中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超現實主義 馮凱兒 © 2003.
上讲回顾 布拉格定律: Bragg假设入射波在原子平面作镜面反射 布拉格定律只是晶体周期性的结果 不涉及到基元中原子的具体排列情况
探測奈米的世界 STM掃描穿隧顯微鏡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探測奈米的世界 STM掃描穿隧顯微鏡 (通識版本) Nano Science Lab 2009.
網路遊戲版 幸福農場168號.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学习C实习视频课程。我是讲师张磊。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微博营销。前两节课,我们讲了微薄的概念及微博营销的概念。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專題製作報告 指導教授:林宗曾 教授 專題生:陳國維、林子翔、江芷瑄
你知道当今还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保留着国王?
第1章 初识3DS MAX 的神奇功能 本章应知 了解3DS MAX 6的工作界面、菜单栏、主工具栏、辅助工具栏、命令面板、工作区、动画播放区、视图工具的基本功能。 本章应会 1. 使用文件菜单能打开、新建、重做、保存3DS MAX文件 2. 会使用命令面板命令在视图中建立三维立体模型.
原子力显微镜 小组成员: 陈曦 刘聃 苏炳男 张志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怎样放得更大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认识论种种 作者: 第二自然――意识之谜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尔曼 (1972医学/生物诺贝尔奖).
知识产权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 讲座内容 一、知识产权在发达国家及知名企业中的地位 二、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上讲回顾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的描述: —— 对称操作 (旋转、反演):使物体自身重合的几何操作。 数学上可用正交变换表达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8-3-1 奈米尺度 8-3 奈米科技 奈米科技發展 顯微技術.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以鲁尔区为例.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顯微鏡 阮嘉晴(30) 五望.
项目6 培育忠诚客户 1.
第4章 材质与贴图 4.1 材质的基本概念 4.2 材质编辑器 4.3 贴图 4.4 贴图坐标 4.5 材质类型 4.6 阴影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原有知识与技能储备: (1)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历不少,对身边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2)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能够象科学家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实验探究,学会了合作学习,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单元设计目标(期待发展方向): 进一步打开学生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拓展学生的视野,按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引导学生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大自然和微观世界的奥秘。

微小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区别 微观世界: 科学上的微观世界一般指分子、原子、电子等极微小粒子的领域。 微小世界: 由于观察设备、观察环境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制,本单元不从分子、原子、电子等领域展开,只是扩展到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现象,如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纸、布的纤维、昆虫的器官、藻类菌类的细胞观察而已。

本单元的两个核心概念 1 、科技发展促进观察工具的发展和改进,观察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单元主要活动(围绕核心概念,按观察工具的发展史编写) 一、放大镜的观察: 1、放大镜的制作和简单光学知识了解。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观察: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口器、触角、翅膀),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3、放大镜下的晶体世界观察:观察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 二、显微镜的观察: 主要是生命世界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生物细胞是怎样的、鱼缸里的水为何发绿等。 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光学、生物学、物质结构、科学发展史等,但教学的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而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的发现,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单元教学实施(八教时) 放大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一课:放大镜 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1、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小部分的更多细节: 活动1:用眼睛和放大镜对比观察树叶和报纸上的文字。 活动2:用眼睛和放大镜对比观察计算机和电视屏幕。 活动3:观察纸的纤维(长短,排列情况:紧密与疏松,整齐与紊乱),猜一猜哪张是书写纸?吸水纸?过滤纸?P3 2、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衔接不顺,建议2、3对调) 活动:观察凸透镜的镜面特点(重点),了解放大原理(非重点)。 3、和放大镜形状类似的物体也具有放大的功能:自制放大镜活动 重点:让学生用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装上水去观察物体,去发现凡是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都能放大物体图像,从而开拓学生制作放大镜的思路。

第二课: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不同的,放大的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2、随着放大镜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但是是有限的,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多,但视野却变小。 3、观察物体时所获得的信息和我们使用的观察工具有关。

活动安排 活动一:放大了多少倍 建议: 1、组织讨论教材提供的两种方法的操作方式。(一排与一字一格) 2、师补充:放大倍数=明视距离(25厘米)除以焦距(1—10厘米) 活动二、什么样的放大镜能放得最大 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放大镜的放大率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建议(材料的选择): 1、选用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来观察,便于学生找到特点。 2、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来发现视野的范围,发现倍数越大,信息越多,但视野越小。 活动三:用倍数较高的放大镜自由观察身边的物体 目的:让学生对平时看惯的物体有新的发现,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认识,领悟到观察工具的改进和获取事物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选用昆虫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1、昆虫世界种类和数量繁多,分布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生对昆虫很感兴趣,乐此不疲,但对昆虫知识掌握不多,有必要进一步观察、学习。 3、许多昆虫由于身体较小,要用放大镜才能进行细致观察。

如何开展昆虫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探究 课堂上的重点活动: 1、重点观察昆虫的身体和部分器官:蝴蝶的翅、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昆虫的口器等,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课前布置捕捉或标本) 2、重点讨论“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范例,让学生了解观察者是如何对蚜虫和草蛉进行深入跟踪观察的,记录和描述了什么,从而习得方法,为课后选择一至两中昆虫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观察作准备。

第四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教材安排的意义: 晶体是学生第一次从物质的细微结构角度进行观察,使他们对身边的物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 二、要形成的科学概念: 1、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都是晶体结构,晶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 2、许多晶体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美丽。

活动安排 活动1:观察美丽的晶体(教师事先要搜集尽可能多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活动2:肉眼观察白糖、食盐和碱面是怎样的。 活动3:用放大镜观察白糖、食盐和碱面是怎样的。 活动4:指导学生用白糖、食盐、碱面在玻璃上自制晶体。(观察晶体的结晶过程很重要) 活动5:观察自制的晶体 活动6:认识自然界中晶体的特点:小、形状规则、美丽、用途广泛。(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效果最好,也可采用教参P15的用途介绍) 白糖的晶体很难自制,建议用味精代替

晶体知识介绍 什么是晶体: 1、晶体就是结晶后具有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1、晶体就是结晶后具有一定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2、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3、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4、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5、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6、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第五课:怎样放得更大 本课要使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科学家设计并使用显微镜来拓宽观察领域、开展更多问题的研究。

本课有三个大活动组成: 1、经历前人发明显微镜的过程:用两个放大倍数不一样的放大镜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 建议:在自制显微镜时,学生容易受使用放大镜的经验影响,习惯于先用一个放大镜将物体放得最大,再拿第二个放大镜放在第一个放大镜之上,调节第二个放大镜和第一个放大镜的距离来观察,这样做虽然也能把物体放的更大,学生也往往会误以为这样显微镜就制作成功了,但这和显微镜的原理不同。 教师要指导学生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并逐渐拉开放大镜和物体的距离,使放大镜中的像刚刚模糊,再拿第二个放大镜放在第一个放大镜之上,调节第二个放大镜和第一个放大镜的距离来观察,注意两个放大镜保持平行并在同一轴线上,直到看到放大倒立的清晰图像为止,用胶带和纸筒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活动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花蕊等。 3、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故事探讨,学习其伟大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师补充:显微镜的发展历史:1938年,德国工程师Max Knoll和Ernst Ruska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52年,英国工程师Charles Oatley制造出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显微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由于电子的速度可以加到很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10-9m)。1983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发明了所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激进,它完全失去了传统显微镜的概念。隧道扫描显微镜没有镜头,它使用一根探针。探针和物体之间加上电压。如果探针距离物体表面很近——大约在纳米级的距离上——隧道效应就会起作用。电子会穿过物体与探针之间的空隙,形成一股微弱的电流。如果探针与物体的距离发生变化,这股电流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通过测量电流我们就能知道物体表面的形状,分辨率可以达到单个原子的级别)。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材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已分别观察了霉菌和水中的微生物,并在前一课中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周围常见的物体。本课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解答对微小世界的疑问。课文首先引导学生选择、确定一个有关身边生命世界的课 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观察研究,并完成课题报告。让学生经历一个“问题——计划——观察 ——结果——交流”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课文重点启发学生对观察范围、观察内容、观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研究什么”启发观察的范围和内容,确定观察主题;第二部分“观察前的准备”指导如何做好观察材料的准备工作。 教材虽然没有提及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但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使用正规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为好。因为使用正规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以便学生能观察到更小的物体,了解微生物世界,但这需要教师在操作方法和步骤上加以指导和提供帮助。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向着光摆放;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 2 ~ 3 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教学建议 建议用以下流程完成此课教学 (1)学习使用正规显微镜(实验室中配有学生专用显微镜) (2)用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有配备) (3)讨论观察范围、观察内容 (4)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切片制作。(教参P19页有专门介绍)

第七课: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的继续,学生将汇报交流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生命世界的发现。交流前学生应完成一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最好图文并茂。 教学流程建议: 1、学习讨论14页和15页提供的研究报告范例,指导好书写方式,力求比较完整。 2、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带来的自制标本,并完成研究报告。 3、采用科学展示会的形式进行成果交流。 注意:研究报告的完成重在过程,对结果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认真进行观察、思考、不断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研究进行下去,最后有一定的结果,对问题能作出一定的解释,就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结果中不够完善和正确的部分,可以留做问题以后再研究。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材分析: 通过间接的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过程中在医疗、食品、农业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果,直接的尝试用酵母菌发面的实验,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对微小世界的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立志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

教学流程建议 课前布置:搜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图、文、数据等) 课堂上首先进行资料的交流,可采用组内交流、汇总的形式,然后集体进行感想交流,最后进行酵母菌发面的方式方法探讨,重点是课后进行科学、细致地观察并记录。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