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書報告 題目:以UTAUT與TTF整合模式探討我國製造業使用ERP系統行為之實證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系 題目:顧客關係管理以花旗銀 行電話解決客戶九成問題為例 課程名稱:顧客關係管理 指導老師:陳世穎 教授 組別:第 3 組 學生:陳詔淵 (S ) 陳竑吾 (S ) 李建鋒 (S ) 劉亭瑩 (S )
Advertisements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 培训总结汇报 培训学校:哈尔滨商业大学 汇报人:陆 群 2010 年 1 月.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与实训》 课程编码: 服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企业 财务方向) 主讲人:孟蒙 课程名称:《会计基础与实训》 课程编码: 服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企业 财务方向) 主讲人:孟蒙.
4.体词 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风险感知影响投保行为吗? 基于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探讨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第四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論文寫作技巧 張芳全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2013年3月19日 #55077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健康的社會人口學:性別、年齡與種族 姓名: 黃培瑜 4HE 陳麗媖 4HE 蔡依潔 4HE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 祁社生 一、重视体育科研在提高竞技运动训练水平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献检索与利用 李丽华 联系: 地址:图书馆六层咨询部办公室.
國有土地管理與運用問題之探討 主講人: 廖 蘇 隆 中華民國100年10月17 日.
桂林山水 主讲:田甜.
仓储与配送管理 汇报人:徐建 工商管理系物流教研室.
門診特定藥品重複用藥費用核扣方案 座談會 常務理事史宗良藥師.
99年成語200題庫(21-40).
黃厚銘會計師 (華銘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ERP系统应用与实践 主讲:林瑞芳.
鉴赏诗歌的形象.
保良局方王錦全小學 學校健康促進經驗分享    盧淑宜校長.
第五章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
非典型股骨骨折與雙磷酸鹽 Atypical Fracture and Bisphosphonates
ERP理念.
資管導論期中報告 老師 王鵬飛.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指導老師:王思文 老 師 班 級:行銷系 二年A班 組 員:張鉯喬 蔡泓宜 周綺琪
第十七章 結論與展望.
企業資源規劃(ERP) 班級:夜四技資3甲 姓名:林哲宇 座號:8A 指導老師:蔡青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朱熹
秘密 财务管理咨询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2年8月10日 班级:09工本2班 姓名:莫琳曼 学号:
教研室主任及专业带头人 专业建设能力提升 主讲:阚雅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企业经营管理基础 模块一 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模块二 采购管理 模块三 生产管理 模块四 销售管理 模块五 仓储管理 模块六 人力资源管理
妈妈我爱你 你总说我还不懂事 维护我像一张白纸 你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虽然我有好多心事 却已不愿说与你知 我曾任性地排斥你爱我的方式
寶來證券 林妤芸 陳柔安.
指導教授:鄭滄祥 老師 組員 :M 李孟宸 M 王東崑
江苏省江阴职业教育中心校 五年制高职财务会计专业 薛莉
三家ERP系統比較.
传媒学院2013年度团委工作 总结分析报告
拿 法 常晓波博士 Mobile: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二零零七年九月.
結構方程模式 結構方程模式由測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及結構模型(structural model)所組成。
ERP-企業資源規劃導論 第一章 企業資源規劃概述 1.1.
靜宜大學資管系 企業資源規劃學程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簡介
第一章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概論.
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 --陕西省工信厅信息化讲座
作者: DALE GOODHUE 來源: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中山大學資管系 郭峰淵教授 Bob Kuo,MIS, NSYSU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本节内容: 一、泰勒 ( Taylor ) 级数 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十二章 两类问题: 在收敛域内 求 和
第一章 工業工程與管理導論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定義與歷史發展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功能 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的學科領域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職場機會
第14章 總體經濟政策之爭論:法則與權衡性.
我對資訊管理的認識 資管二德 林雅莉.
TOC小整理. TOC小整理 TOC是什麼? TOC是Theory of Constraints的簡稱,中文 譯為「限制理論」或「制約理論」。 美國生產及庫存管理協會(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又稱它為限制管理(Constraint.
涉江采芙蓉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余波.
6-1 燃油系統工作原理 6-2 汽油濾清器更換 6-3 汽油泵檢查與更換
第六章 企業資源規劃 企業資源規劃的發展背景 ERP的定義 ERP的演進 ERP的系統功能 ERP系統的演進歷史 ERP系統的導入
不動產經紀人員目標取向對知識分享 與銷售績效之影響
保變住開發要點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喻奉天 , 蘇國瑋, 許孟祥, 王昭文與 林盈君。(2010)。 不確定性與信任對線上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電子商務學報,,12(3), 。 不確定性與信任對線上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 老師:黃識銘 學生:徐巧玲.
环 境 杀 手 ——电子垃圾 小组成员:俞伟刚、许东辉、尤成懋 2019/5/25.
工业设计教研室 主讲教师:李明 Mobile: 教学主楼1385室
2、3月份承攬商會議 負責人: 劉銳倫 分 機:
休閒娛樂產業: 哪尼?!清境農場也能導入ERP!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為什麼要使用維修回報系統呢? 為了能更有效的處理客戶的報修狀況,避免因為人工報修所造成的失誤或忘記,更為了提昇對客戶整體的報修效率,所以必須採用維修回報系統來將您的須求完整印製在維修單上,以顯示我們對客戶問題的重視。 使用維修回報系統有什麼好處? 可以完整的記錄您須要的維修要求,並可查詢歷史資料、送修品狀況以及未完成事項的每一筆資料,避免因服務人員不同所造成的糾紛,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目標,提升客戶的滿意度(CRM)。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tuì)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知識管理 資管四德 S 蘇恆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研究計畫書報告 題目:以UTAUT與TTF整合模式探討我國製造業使用ERP系統行為之實證研究 報 告 人:段起祥 指導教授:曾信超 博士 孔祥瑞 博士

報告綱要 壹、緒論 貳、文獻探討 參、假設推導 肆、研究方法 伍、預期研究成果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統,可以提 供企業經營即時、完整、正確資訊的功能,形成競爭優勢,逐 漸受到企業的重視。 使用者資訊科技接受和使用的行為模型研究中,有許多單一模 型探討研究,例如:任務/科技適配度(TTF) 、科技接受模型 (TAM)科技接受和使用整合模(UTAUT)等。整合模型不多見。 SSCI期刊資料庫發現兩篇整合UTAUT與TTF模型,探討顧客官 係管理(CRM)與行動銀行(Mobile Banking)議題。與本文針對我 國製造業實際使用ERP系統行為模式有所差異。

二、研究目的 1、以整合科技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為基礎, 探討影響ERP系統實際使用之主要因素。 2 、以整合科技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為基礎, 分別加入干擾變項來探討ERP系統實際使用之影 響。 3、以任務/科技適配度(TTF)模型為基礎,探討影 響ERP系統實際使用之主要因素。 4、以UTAUT與TTF綜合模式為基礎,探討影響 ERP系統實際使用之主要因素。 5 、探究干擾變項對整體模型之影響及其意涵。

三、研究範圍 範圍與內容分類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探討重點 以UTAUT與TTF整合模式探討我國製造業使用ERP系統行為。 研究型態 在完整之文獻探討後,採量化之研究方法,透過各因素間之因果關係,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三個模型(TTF、UTAUT及綜合模型)之各潛在變項之間關係及其之間的影響方向與程度。 研究變項 任務特性、科技特性、任務/科技適配度、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促成因素、使用行為意圖、實際使用行為、干擾變項。 研究取向 以科技接受與使用行為作為研究方向。 實證對象 我國一千大製造業 (2011年天下雜誌調查) 。

貳、文獻探討 一、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 美國生產與存貨控制協會(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於1995年為ERP軟體 或ERP套裝軟體(Packages)提出定義且對企業資源規劃 亦做了以下的定義:「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乃是-財務 會計導向(Accounting-Oriented)的資訊系統,其主要的 功能為將企業用來滿足顧客訂單所需的資源進行有效 的整合與規劃,以擴大整體經營績效、降低成本」。

二、任務/科技適配度(TTF)相關研究 任務科技適配度理論 (Task-technology fit, TTF)是Goodhue & Thompson 在1995年所提出,目的在於評估任務與資訊 科技的成功適配。 其他學者也提出一些研究發現,例如:Goodhue & Thompson (1995) 提出12項TTF適配度衡量指標。易用性、 有用性及使用意願會對TTF有正向影響 (Klopping & Mckinney, 2004);McGill & Klobas (2009)認為任務與科技 的適配度對學習管理系統有高度的正相關影響。

任務/科技適配度(TTF)模型 任務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科技使用 科技特性 績效影響

三、整合科技接受與使用模型(UTAUT)研究 Venkatesh et a1.(2003) 整合驗證八個理論,三十二 個構面實證整合成四個影響行為意圖的構面: 「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 「促成因素」與四個干擾變數:性別、年齡、經 驗、自願性。提出整合科技接受使用理論 (UTAUT),對使用行為的解釋力高達70%。

整合科技接受與使用(UTAUT)模型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性別 年齡 經驗 自願性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說與推導 依據文獻探討形成各構念間的關係提出以下假說進 行實證研究。在TTF 模型中「任務特性」與「科技 特性」對「任務與科技適配度」有直接影響,間接 對「使用行為」產生影響; 且「任務與科技適配度」 對「使用行為」有直接影響;在UTAUT模型中 探討 ERP 系統之「行為意圖」分別受到「績效期望」、 「努力期望」及「社會影響」三個構面的影響,然 其亦能影響「使用行為」。而「使用行為」受到 「行為意圖」及「促成因素」兩個構面的直接影響。

Goodhue & Thompson (1995)提出任務定義為: 「個人使用資訊科技從輸入至輸出的最後結果」。 而任務特性是指對於使用資訊科技產生的影響加 以探討。Dishaw & Storng (1999)在整合TTF與 TAM模式的研究中也發現任務特性與科技特性會 直接影響任務與科技適配度。因此本研究提出假 說: H1 : 任務特性對任務/科技適配度有正向直接影響

Dishaw & Storng (1999) 研究發現任務特性與科技 特性會直接影響任務/科技適配度,另發現科技特 性增加時,任務/科技適配度將會增加。Goodhue & Thompson (1995) 的文獻發現,科技特性會直接 或間接影響特定系統特徵或使用資訊系統的成 效。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2 : 科技特性對任務/科技適配度有正向直接影響

Goodhue & Thompson(1995)提出「任務與科技 適配度」變數,對「任務特性」與「科技特性」 及使用者個人特性等三個變數,直接或間接影響 其「使用度」以及「使用績效」。另其研究發現 會影響績效表現與使用者認知的信念,而信念會 決定行為意圖的強弱,再進一步影響實際行為的 績效表現。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3 : 任務/科技適配度對績效期望有正向直接影響

Goodhue & Thompson(1995)提出「任務與科技 適配度」變數,該模式假設使用者對「任務特性」 與「科技特性」及使用者個人特性等三個變數, 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使用度」以及「使用績效」。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4 : 任務/科技適配度對ERP系統實際使用有正向 直接影響

在文獻Chiu & Wang (2008), Al-Gahtani et al. (2007), Park et al 在文獻Chiu & Wang (2008), Al-Gahtani et al. (2007), Park et al. (2007), Neufeld (2007), Venkatesh et al. (2003), Davis (1993), Pai & Tu (2011)等研究發現,使用資訊科技從事工作或某些行為 得以增加績效時,則對該資訊科技有較正面的接受程度。預 期ERP系統對工作是有助益的狀況下,會提高對系統的使用 意圖。另外相關研究顯示性別、年齡在績效期望對使用資訊 科技的行為意圖上有干擾效果 (Anderson et al., 2008; Venkatesh et al., 2003; Venkatesh & Morris, 2000)。因此本研究 提出假說: H5 : 績效期望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正向直接影響 H5a : 績效期望受到年齡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5b : 績效期望受到性別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個人在使用ERP系統時,知覺對系統的易學易用等操作性方便, 對資訊系統的使用會有正向的使用意圖。在文獻Chiu & Wang (2008), Al-Gahtani et al. (2007), Park et al. (2007), Neufeld (2007), Venkatesh et al. (2003), Tayloe & Todd (1995)、Davis et al. (1989), Pai & Tu (2011)等研究發現,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成本或心力去 學習資訊科技而得到成果者,則對該資訊科技有較正面的接受程 度。相關研究顯示性別、年齡與經驗在努力期望對使用資訊科技 的行為意圖上有干擾效果(Anderson et al., 2008;Venkatesh et al., 2003; Venkatesh & Morris, 2000)。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6 : 努力期望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正向直接影響 H6a : 努力期望受到年齡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6b : 努力期望受到性別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6c : 努力期望受到經驗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在文獻Venkatesh et al. (2003)研究發現績效期望類 似於科技接受模式中的知覺有用性,反映出使用 者 知覺使用ERP系統所帶來的績效提高。努力期 望類似於科技接受模式中的知覺易用性反映出使 用者知覺使用ERP系統的難易度,會影響績效期 望,也就是說使用者知覺使用ERP系統較易使用 時,對獲取預期的績效有較高的期望。因此本研 究提出假說: H7 : 努力期望對績效期望有正向直接影響

當企業認知到採用ERP系統的社會影響愈高時,使用者對ERP系統 的使用意圖會愈高。在文獻Agarwal and Prasad(1997), Park et al. (2007), Venkatesh et al. (2003), Chiu & Wang (2008), Pai & Tu (2011) 等研究發現,當ERP系統使用者知覺新系統容易學習與操作,則 對該資訊科技有較正面的接受程度。另外相關研究顯示性別、年 齡、使用經驗與自願性在社會影響對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意圖上 有干擾效果(Venkatesh et al., 2003; Chiu & Wang, 2008; Anderson et al., 2008; Venkatesh and Morris, 2000)。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8 : 社會影響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正向直接影響 H8a : 社會影響受到年齡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8b : 社會影響受到性別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8c : 社會影響受到經驗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H8d : 社會影響受到自願因素干擾對ERP系統使用意圖有影響

在文獻Chiu & Wang(2008), Taylor & Todd (1995), Venkatesh et al 在文獻Chiu & Wang(2008), Taylor & Todd (1995), Venkatesh et al.(2003), Pai & Tu (2011)等研究發現,ERP系統使用者認為自 己具有資訊科技的使用能力,且相關的輔助資源越充足時,對 該資訊科技有較正面的接受程度。相關研究顯示年齡與使用經 驗在實際使用行為上有干擾效果(Anderson et al., 2008; Lynott & McCandless, 2000; Venkatesh et al., 2003; Venkatesh & Morris, 2000;)。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9 : 促成因素對ERP系統實際使用有正向直接影響 H9a : 促成因素受到年齡因素干擾對ERP系統實際使用有影響 H9b : 促成因素受到經驗因素干擾對ERP系統實際使用有影響

當ERP系統使用者對某一資訊科技使用的意向越 高時,則該使用頻率或次數也會越高。相關研究 結果顯示,當使用者知覺技術上或組織架構能支 援使用新系統,則較願意使用(Venkatesh & Morris, 2000; Lynott & McCandless, 2000;Venkatesh et al., 2003; Chiu & Wang, 2008; Pai & Tu, 2011)。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說: H10 : ERP系統使用意圖對ERP系統實際使用有 正向直接影響

研究假說模型圖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性別 年齡 經驗 任務特性 H5 H6 H10 H8 H9 H7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H1 H2 H3 H4 UTAUT TTF 自願性

二、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整合科技與接受理論(UTAUT)作為研究架構主要 理論基礎,探討「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 響」與「促成因素」是否會影響系統使用人員實際使用 ERP系統行為,同時整合任務科技適配度 (TTF)模型之「任 務特性」與「科技特性」構面,期望增加模型的解釋力; 此外在He & Lu (2006)研究發現整合UTAUT及TTF有助於 提高科技接受行為的效果。故本研究試圖以UTAUT與TTF 整合研究架構,來探討國內製造業實際使用ERP系統的成 效。在干擾變數上,UTAUT理論之「性別」、「年齡」、 「經驗」、「自願性」也將納入一併探討。

研究架構圖(不含干擾變項模型1)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UTAUT TTF

研究架構圖(含干擾變項模型2)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性別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UTAUT TTF

研究架構圖(含干擾變項模型3)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年齡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UTAUT TTF

研究架構圖(含干擾變項模型4)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經驗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UTAUT TTF

研究架構圖(含干擾變項模型5) 績效期望 促成因素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使用ERP系統之行為意圖 任務特性 科技特性 任務/科技適配度 UTAUT TTF 自願性

三、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 變數 操作定義 相關文獻 任務特性 使用者知覺工作上之非例行性與他人相依的程度。 Goodhue & Thompson (1995); Goodhue(1995) 科技特性 使用者對ERP系統知覺的程度。 Goodhue & Thompson (1995) ; Goodhue(1995) 任務與科技 適配性 ERP系統協助使用者完成某些任務的程度。 績效期望 使用者知覺使用ERP系統對工作與績效有所幫助的程度。 Venkatesh et al., (2003) 努力期望 使用者對ERP系統使用上容易程度。 社會影響 使用者知覺到周遭的人對使用ERP系統的影響程度。 促成因素 使用者所知覺到組織在相關技術設備方面對ERP系統使用的支持程度。 使用意圖 使用者對ERP系統之使用意願的主觀機率, Fishbein & Ajzen (1975) 實際使用 使用者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

四、研究對象 實證對象以天下雜誌2011年調查之一千大製 造業有採用ERP系統者為樣本,在其分類之 34個行業中採取分層抽樣方式對不同行業抽 取1-2家企業與使用系統之有關人員進行問卷 調查,預計分發1000份調查問卷。 若問卷編妥後,在一千大製造業立意抽樣2家企 業進行前測,根據其意見對問卷部份項目進行修 正,以增加其可讀性與理解性。

五、資料分析工具與方法 資料分析工具方面將使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與 AMOS),方法以多變量與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 析,例如: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相關分析、變 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 在干擾效果的檢驗上,本研究採用Kaplan等學者, 針 對偏最小平方(PLS)法對干擾效果的建議方式進行, 此方法主要是觀察交互效果的路徑係數是否顯著性, 以判斷干擾效果存在與否(Kaplan, Schoder & Haenlein, 2007)。

六、共同方法變異控制與偵測 (一)事前控制方面,問卷編排時,採取受訪 資訊隱匿法,可用不記名問卷方式;反向題 設計與不同變項題項隨機配置,可減少受測 者一致性動機 (Peng, et al., 2006)。 (二)事後偵測方面,採用哈門氏單因素檢定 法 (Harman’s one-factor test),即問卷所有題 項一起因素分析;未旋轉前萃取之因子數目 判斷共同方法變異是否嚴重,通常在第一個 主成份中最適反應CMV的量(Podsakfoff, et al., 2003)。

肆、預期研究成果 一、本研究以Venkatesh et a1.(2003)科技接受和使 用整合模型與Goodhue & Thompson (1995) 提出 之任務/科技適配度模型為理論基礎。整合兩個理 論針對臺灣製造業實際使用ERP系統之行為之關 鍵因素來探討尚屬首度嘗試。 二、以多變量分析法與結構方程模式(SEM)分別 驗證UTAUT模型、TTF模型與綜合模型三個模型, 觀察其解釋程度,並作成比較。

肆、預期研究成果與貢獻(續) 三、UTAUT模型與綜合模型,加入干擾變數 對ERP系統使用者在實際使用上的影響,可 做為研究經驗參考 。 四、瞭解綜合模型(UTAUT與TTF) 對ERP系 統實際使用行為是否會受到各構面間直接或 間接的影響, 可做為爾後研究參考。 五、本研究成果可作為企業界採用ERP時的 參考,增進員工對系統的接受度,降低對系 統的抗拒,亦可降低系統導入的風險,增加 成功機率。

報 告 完 畢 恭 請 指 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