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7.1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7.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s域分析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Advertisements

首页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考试 监考员培训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延边大学 2016年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XX啤酒营销及广告策略.
2011年会计初级职称全国统考 初级会计实务 教案 主讲:高峰 2010年12月.
人口增长.
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证(四级) 总体情况说明.
主廚:蔡 明 宏 ﹝秘儀創始者,本店創立在民國七十年〈1981〉﹞ 副廚:欽天門弟子 〈由三十人聯廚〉
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高等代数课件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2008年制作.
第二节 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三、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第四章 平稳过程.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补充要点.
欧洲西部 要点·疑点·考点 欧洲西部 1. 自然环境 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个性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高考的变化趋势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2015年浙江省龙游县事业单位公告解读 综合基础知识 浙江 朱瑞
会计从业资格 主讲:栗银芳.
碘缺乏病.
第五章 经纪业务相关实务.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属于固涩剂适应范围的病证是 : A.血热崩漏 B.肺虚久咳 C.火动遗精 D. 伤食泄泻 E.热病多汗
第7章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效字长效应.
国家和我省禽业发展政策 和扶持项目解读 安徽省畜牧兽医局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章 绪论.
命题.
安全系着你我他 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郑宝田.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第七章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1、概念: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信号处理与系统课程教学案例 FFT的应用—— 声音信号合成与处理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线索一 线索二 复习线索 专题五 线索三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考点三 配套课时检测.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第1节 光的干涉 (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希望工程”义演 枣庄市第三十四中学 曹馨.
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
第 十一 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让我们都来做环保小卫士 XX小学三(3)班.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2014年度 预归类专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 纺织品部分(50-63章).
第四章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2 主讲老师:梁天 经济法基础.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第7讲 主讲老师:赵钢.
第三章 z变换及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任课教师:张培珍 授课班级:信计
数字信号处理 by Zaiyue Yang CSE, ZJU, 2012.
数据、模型与决策 汕头大学商学院 林佳丽.
初级职称前导课 第一章 资产 主讲老师:海伦老师(兰老师).
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 固定资产 主讲:孙文静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主讲:赵钢.
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2 平稳随机过程 2.4 高斯过程 2.5 窄带随机过程 2.6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基础会计.
第六章 变换与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6.1 Z变换的定义 6.2 Z变换收敛区及典型序列Z变换 6.3 Z变换的性质定理 6.4 逆Z变换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琼海市嘉积中学 梅小青.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直线运动习题精选(总分50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
分配律 ~ 觀念 15 × 15 × + 15 × 乘法公式 蘇德宙 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3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和建立方法概述 由电路图直接建立状态方程 由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或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线性回归.
坚持,努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章 四大金融资产总结 主讲老师:陈嫣.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麒麟高级中学 王明彬.
序偶及直角坐標系統.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7.1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7.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s域分析法 7.3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7.4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z域分析法 7.5 系统的可控制性与可观测性

7.1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7.1.1由系统的直接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描述单输入单输出n阶连续系统输入f(t)与输出y(t)关系的微分方程为 (7.1-1)

算子方程为 (7.1-2) 对应的n阶连续系统的转移算子函数为 (7.1-3) 对应的系统函数为 (7.1-4)

图 7.1-1 式(7.1-2)的信号流图表示

1. 由系统的直接(微分方程)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的一般方法 (1)从右向左按顺序在积分器p-1的输出端建立状态变量xi, p-1的输入端为 由于xi顺序相差90°,因此这种状态变量也称其为相位状态变量。  (2)列出积分器输入节点 与状态变量xi和输入f(t)的关系, 并用矩阵表示。  (3) 列出输出信号y(t)与状态变量xi和输入f(t)的关系,并用矩阵方程表示。

用上述方法对图7. 1-1的系统流图,讨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先由n个积分器,如图7 用上述方法对图7.1-1的系统流图,讨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先由n个积分器,如图7.1-1所示,列出n个状态变量x1(t)、x2(t)、…, xn(t)(图中省略了状态变量中的自变量符号(t)), 然后再列积分器输入节点的方程: (7.1-5)

输出为 (7.1-6)

将式(7.1-5) 、 (7.1-6)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1-7)

或 (7.1-8)

式(7. 1-7)表示了状态变量x1(t)、x2(t)、…, xn(t)与输入f(t)之间的关系,是图7. 1-1 系统的状态方程。式(7 式(7.1-7)表示了状态变量x1(t)、x2(t)、…, xn(t)与输入f(t)之间的关系,是图7.1-1 系统的状态方程。式(7.1-8)表示了输出y(t)与状态变量x1、x2、, xn之间的关系,是图7.1-1系统的输出方程。 式(7.1-7)与式(7.1-8)还可用矢量矩阵表示为 (7.1-9)

式中 (7.1-10)

式(7. 1-9)是图7. 1-1的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A、B、C、D是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当式(7 式(7.1-9)是图7.1-1的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A、B、C、D是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当式(7.1-1)中的输入情况不同时,A与B矩阵相同,而C与D矩阵会有变化,尤其是b0=0,可使C的元素计算大大简化。例如 (7.1-11) 式(7.1-11)是式(7.1-1)除bn=1之外,其余bk(k=0~n-1)为零的特例,它的A与B矩阵与式(7.1-10)相同,而C与D矩阵分别为 C=[1 0 … 0 0], D=0 (7.1-12)

若式(7.1-1)中分子多项式的次数为m,分母多项式的次数为n,且m<n,则 (7.1-13) 其对应的A与B矩阵与式(7.1-10)相同,而C与D矩阵分别为 C=[bn bn-1 … bn-m 0 … 0], D=0 (7.1-14)

由以上的方法,当n阶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给定,无需绘出系统的信号流图,利用式(7. 1-7) , (7. 1-8)或式(7 由以上的方法,当n阶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给定,无需绘出系统的信号流图,利用式(7.1-7) , (7.1-8)或式(7.1-13) 、 (7.1-14) 可直接写出系统函数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尤其是分子多项式的次数为m,分母多项式的次数为n,且m<n(b0=0),可令

于是得到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7.1-15)

特别的转移算子为 的二阶系统, 其基本信号流图及状态变量如图7.1-2所示, 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图 7.1-2 二阶系统的信号流图

在图7.1-1中,状态变量的序号是从右往左排序的,如果如图7.1-3所示从左往右排,不难推出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7.1-16a)

(7.1-16b)

将式(7.1-16a) 、 (7.1-16b)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1-17a)

(7.1-17b)

图 7.1-3 式(7.1-2)状态变量排序不同的流图

由式(7.1-17a)、(7.1-17b)可见,相同的系统函数与信号流图, 状态变量的选择不是惟一的,当状态变量不同时,对应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不同。式(7.1-17a)与式(7.1-17b)式也可简化为

式中 (7.1-18)

图 7.1-4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法

式(7.1-9)是用矩阵矢量表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一般形式,即 式中的系数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7.1-19)

式(7.1-9)、(7.1-19)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状态表示与参数矩阵,其中的A是n×n的方阵,B是n维列矩阵,C是n维行矩阵,d是单个常数。  更一般地,若n阶连续系统有m个输入信号f1 ,f2 , … ,fm,L个输出信号y1 ,y2 , … ,yL,则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分别用矩阵矢量表示为 式中

A、B、C、D都是常数矩阵,称为参数矩阵。

. 2. 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 本书主要分析单输入单输出的情况,由图7.1-4可以讨论A、 B、C、D的物理意义,图中x、x是状态变量。  A矩阵是由状态矢量x到状态矢量x所有反馈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其中aij表示由第j个状态变量节点xj到第i个状态变量xi的支路增益。  B矩阵是由输入f(t)到状态矢量x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 其中bi表示由输入节点到第i个状态变量的xi支路增益。 .

C矩阵是由状态矢量x到输出节点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 其中ci表示由状态变量xi(t)到输出节点所有的支路增益。 D矩阵是输入输出之间的支路增益,在单输入单输出时, D=d, 表示输入节点直通输出节点的支路增益。  若网络中两节点之间没有支路,则其支路增益为零;而自己到自己的节点反馈支路增益为1。 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利用四个参数矩阵描述了系统内部的结构。系统内部结构确定了,由信号流图就可以求出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 对简单的信号流图,可利用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或四个参数方程。

例7.1-1 已知某系统的系统函数H(s)为 建立其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解 上式的H(s)可以改写为 系统的信号流图及状态变量(从左至右排)如图7.1-5所示。

图 7.1-5 例7.1-1系统的信号流图

根据信号流图及式(7.1-13)、 (7.1-14)可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输出为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上例的系统函数 ,与状态方程互换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A B C D]=tf2ss(b,a)

答案 A = 1.2500 -0.7500 0.1250 1.0000 0 0 0 1.0000 0 B = 1 0 C = 6 5 -1 D = 8 结果与例7.1-1相同。

7.1.2 由系统的级联或并联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例7.1-2 已知某系统的传输函数 求其级联与并联形式的状态方程。 解(1) 级联

输出为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图7.1-6 例7.1-2级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由式(7.1-21)可见,级联形式(均为单极点)的A矩阵是三角阵,其对角元素为系统的特征根。    由直接形式系统函数求系统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要将直接形式系统函数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系统函数,画出系统级联形式的信号流图,对状态变量排序,再列出状态方程,…,这种方法工作量不小。利用MATLAB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将直接型系统函数H(s)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系统函数,再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

例7.1-2 的系统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z p k]=tf2zp(b,a) %直接形式转换为零、 极点增益形式 [A B C D]=zp2ss(z p k) %零、 极点增益形式转换为状态变量形式

答案 z = 0  -2 p = -4.0000 -3.0000 -1.0000 k = 1

A = -1.0000 0 0 1.0000 -7.0000 -3.4641 0 3.4641 0 B =  1 0 C = 1.0000 -5.0000 -3.4641 D = 0

图 7.1-7 例7.1-2二阶节级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2) 并联 图 7.1-8 例7.1-2并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输出为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1-22)

7.1.3 由电路建立状态方程 由电路建立状态方程,首先应选定状态变量,一般选电路中独立的电容两端电压与独立的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状态变量的个数与系统的阶数相同,等于独立动态元件的个数。状态变量确定后,利用KVL或KCL列出电路方程,经化简整理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  例7.1-3 电路如图7.1-9所示,列写电路的状态方程,若输出为电感电压vL(t)与回路电流i(t),求其输出方程。

图 7.1-9 例7.1-3系统电路图

解 选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即 x1(t)=vC(t), x2(t)=iL(t)=i(t) 由KVL列出电路方程为 vC(t)+vL(t)+Ri(t)=f(t) 代入参数并用状态变量表示

电路的状态方程为 选电感电压vL(t)为输出y1(t),回路电流i(t)为输出y2(t),输出与状态变量、输入的关系为 输出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例7.1-4 电路及状态变量如图7.1-10所示,列写电路的状态方程,若输出为电压v2(t)与回路电流i2(t),求其输出方程。 图 7.1-10 例7.1-4系统电路图

解 选定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有

根据KVL列电路的网孔方程为 将上式电压、电流关系用状态变量表示并整理得到

写成矩阵形式 令输出电压v2(t)=y1(t)与电流i2(t)=y2(t),且

写成矩阵形式 上述方法对简单电路适用,当电路结构复杂时,可利用网络拓扑分析及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进行计算。

7.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s域分析法 7.2.1 由s域分析法求解状态方程 (7.2-1) 对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 (7.2-2)

式中, x(0-)为初始条件,是系统的状态空间中t=0-时的一个点。 整理式(7.2-2) 得到 (7.2-3)

式中, I为n×n的单位对角矩阵 由式(7.2-3)可得到响应的时域表示 (7.2-4)

定义Φ(s)=(sI-A)-1, 代入上式,则式(7.2-4)可写为 (7.2-5) 由式(7.2-5)可以看到计算Φ(s)是求解状态变量及响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Φ(s)是由系统的A参数矩阵决定的,也称为系统的状态转移(特征、过渡)矩阵。Φ(s)的拉氏反变换对应的是矩阵指数函数, 即 (7.2-6)

例 7.2-1 已知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其中, 输入f(t)=u(t),初始条件 ,试求矩阵指数函数eAt、状态变量x(t)与输出y(t)。

解 参数矩阵分别为 其行列式det与伴随矩阵adj分别为

状态变量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

Yzs(s)=[C(sI-A)-1B+d]F(s)=H(s)F(s) (7.2-7) 7.2.2 参数矩阵与系统函数 当连续系统为单输入单输出时由式(7.2-5)可得到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因为 Yzs(s)=[C(sI-A)-1B+d]F(s)=H(s)F(s) (7.2-7) 比较式(7.2-6)两边 (7.2-8) 如果已知四个参数矩阵,按照式(7.2-8)可以求出系统函数H(s)。

例7.2-2 已知某二阶系统的四个参数矩阵如下,求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s)。 解

从例7.2-2 已知某系统的四个参数矩阵如下, 求系统函数H(s)。 由四个参数矩阵求出系统直接形式的系统函数H(s)的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A=[-4 0 0;0 -3 0;0 0 -1]; B=[8/3 -3/2 -1/6]; C=[1 1 1]; D=0; [num,den]=ss2tf(A,B,C,D)

答案 num = 0 1.0000 2.0000 -0.0000 den = 1 8 19 12 结果与例7.1-2相同。

A(s)=det(sI-A) (7.2-9) 7.2.3 参数矩阵与系统的特性 7.2.3 参数矩阵与系统的特性 下面先讨论A矩阵的特征值与H(s)的极点的关系。由A矩阵的物理意义可知, 它是反馈环路的系数矩阵,正是这些反馈环路的作用,产生了系统的极点,所以极点只与A矩阵有关。设系统函数H(s)=B(s)/A(s),极点为分母多项式A(s)=0的解。由式(7.1-17)可以得到系统函数H(s)的极点与A矩阵的关系为 A(s)=det(sI-A) (7.2-9) 式中,A(s)被称为A矩阵的特征多项式,其根为A矩阵的特征值。 而A矩阵的特征值就是H(s)的极点。由稳定系统定义可知,A矩阵的所有特征值的实部小于零,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

例7.2-3 已知某系统的A矩阵 ,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极点)为p1=-1, p2=-2。由于p1、p2实部均小于零,因此该系统稳定。  A矩阵是N×N的矩阵,当N较大时,由det(zI-A)求出A(s),再求特征根也不容易。而利用MATLAB程序可以很方便地由A矩阵求出A(s)的特征根,即系统的极点。

例7.2-4 已知某系统的A参数矩阵为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 系统极点的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 A=[-1 0 0;1 -4 0;1 -4 -3];% A矩阵 eig(A)% [WTHZ]A[WTBZ]矩阵的特征根 ans = -3 -4 -1  系统三个极点的实部均小于零, 是稳定系统。

7.3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7.3.1 由流图建立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7.3.1 由流图建立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描述一般N阶离散系统输入x(n)与输出y(n)关系的差分方程为 (7.3-1) 对应的N阶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7.3-2)

图 7.3-1 式(7.3-2)的信号流图表示

先给出离散系统由流图建立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一般方法。 (1)从左到右按顺序在z-1支路输出端建立状态变量wi(n),z-1支路输入端为wi(n+1)。 (2)列出延时支路输入节点wi(n+1)与状态变量wi(n)和输入x(n)的关系,并用矩阵方程表示。  (3)列出输出信号y(n)与状态变量wi(n)和输入x(n)的关系, 并用矩阵方程表示。

用上述方法对图7. 3-1的系统流图来讨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先由N个延时支路,如图7 用上述方法对图7.3-1的系统流图来讨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先由N个延时支路,如图7.3-1所示建立N个状态变量w1(n)、w2(n)、… , wN(n),然后再列延时支路输入节点的方程 (7.3-3)

输出为 (7.3-4)

将式(7.3-3) 、 (7.3-4)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3-5) (7.3-6)

或 y(n)=[b1-a1b0 b2-a2b0 … bN-aNb0][w1(n) w2(n) …wN(n)]T+b0x(n) 式(7.3-5)表示了状态变量w1(n)、w2(n)、… , wN(n)与输入x(n)之间的关系,是图7.3-1系统的状态方程。式(7.3-6)表示了输出y(n)与状态变量w1(n)、w2(n)、…, wN(n)之间的关系,是图7.3-1系统的输出方程。状态方程的左边是n+1时刻的状态变量值,它由输入信号、系统参数以及n时刻的状况变量值确定,因此,状态方程可由递推的方法求解。

图 7.3-2 式(7.3-2)状态变量排序不同的流图

在图7.3-1中,状态变量的序号是从左往右排序的,如果图7.3-2是从右往左排,不难推出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或 由此可见,相同的系统函数与信号流图, 由于不同的状态变量排序,就会有不同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特别的,若M=N=2时,二阶系统基本信号流图及状态变量如图7.3-3所示,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或

图 7.3-3 二阶系统基本信号流图

例7.3-1某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及状态变量如图7.3-4所示,要求建立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图 7.3-4 例7.3-1系统流图

解 图中具有两个延时支路,因此建立两个状态变量w1(n)、w2(n)如图7.3-4所示,列出延时支路输入节点方程为 输出信号y(n)的方程

写成矩阵方程 当系统是N阶(有N个单位延时支路)单输入单输出的情况时,一般状态变量分析法可以用图7.3-5来表示。

图 7.3-5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法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用矩阵矢量表示为 (7.3-9) (7.3-10) 式中, w(n)=[w1(n) w2(n) … wN(n)]T

式(7.3-9)、(7.3-10)中的A是N×N的方阵,B是N维列矩阵,C是N维行矩阵,d是单个常数。

更一般的N阶离散系统(有N个单位延时支路),有M个输入信号x1(n) , x2(n) , … , xM(n),L个输出信号y1(n) , y2(n) , … , yL(n), 则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分别为 (7.3-11) (7.3-12) 式中

式中,A、B、C、D都是常数矩阵,称为参数矩阵。

7.3.2 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 在这里主要分析单输入单输出的情况, 由图7.3-5可以讨论A、 B、C、D的物理意义,图中w(n+1)、w(n)是状态变量。  A矩阵是状态矢量w(n)到状态矢量w(n+1)所有反馈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其中aij表示由第j个状态变量节点wj到第i个状态变量wi(n+1)的支路增益。  B矩阵是由输入x(n)到状态矢量w(n+1)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其中bi表示由输入节点到第i个状态变量wi(n+1)的支路增益。 C矩阵是状态矢量w(n)到输出节点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 其中ci表示由状态变量wi(n)到输出节点所有的支路增益。

D矩阵是输入输出之间的支路增益,在单输入单输出时D=d, 表示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支路增益。  特别是网络中两节点之间没有支路,其支路增益为零;而自己到自己的节点反馈支路增益为1。 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利用四个参数矩阵描述了系统内部结构。系统内部结构确定了,由信号流图就可以求出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 对简单的信号流图,可利用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或四个参数方程。

例7.3-2 已知某系统的系统函数H(z)为 要求建立其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 解 由例7.3-2可以将H(z)转换为传递函数形式

图 7.3-6 例7.3-2系统流图

根据流图及式(7.3-5)、 (7.3-6)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由系统函数求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要将系统函数变为直接形式, 画出系统的流图,对状态变量排序,再列出状态方程……其工作量不小。利用MATLAB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将IIR直接型系统函数H(z)、级联型系统函数H(z)与状态方程互换。

例7.3-2的系统函数 , 与状态方程互换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A B C D]=tf2ss(b,a)

答案 A = 1.2500 -0.7500 0.1250 1.0000 0 0 0 1.0000 0 B = 1 0 C = 6 5 -1 D = 8

例7.3-2的系统函数 , 与状态方程互换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sos =[8 -1.5196 0 1 -0.25 0;1 -0.31 1.3161 1 -1 0.5]; [A B C D]=sos2ss(sos)

答案 A = 1.2500 -0.7500 0.1250 1.0000 0 0 0 1.0000 0 B = 1 0 C = 6.0004 4.9999 -0.9999 D = 8

受有限精度运算影响, 变换结果与例7.3-2相比C阵有误差。 利用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可以直接列写系统结构简单的参数矩阵,得到其状态方程。尤其FIR系统函数是全零点(除原点处,系统无极点)形式,其直接结构的系统函数为 (7.3-13)

状态变量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因为FIR系统无反馈支路,所以四个参数矩阵的一般规律为 (1) A阵除了ai,i-1=1外,其余为零;  (2) B阵除了b1=1外,其余为零;  (3) C阵为[h(1) h(2) … h(N)];  (4) D阵为h(0)。

例7.3-3已知F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z)为 H(z)=0.96+2z-1+2.8z-2+1.5z-3  画出H(z)的信号流图并根据流图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图 7.3-7 例7.3-3系统流图

在延时支路输出端建立状态变量w1(n)、w2(n)、w3(n),由参数矩阵的一般规律,可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7.4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z域分析法 7.4.1 由z域分析法求解状态方程 离散系统为单输入单输出时,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7.4-1) 对方程两边取z变换 (7.4-2)

式中, w(0)为初始条件 整理式(7.4-2) 得到 (7.4-3) 式中, I为N×N的单位对角矩阵

由式(7.4-3)可得到响应的时域表示 (7.4-4) 定义系统的状态特征(转移)矩阵为 (7.4-5) 则Φ(z)的Z反变换对应的是矩阵指数函数,即 (7.4-6) 或 (7.4-7)

例 7.4-1 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其中, 输入x(n)=u(n),初始条件 ,试求状态变量w(n)与输出y(n)。

解 参数矩阵分别为 其行列式det与伴随矩阵adj分别为

状态变量 因为w(0)=0,所以

7.4.2 参数矩阵与系统函数 单输入单输出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w(n+1)=Aw(n)+Bx(n) y(n)=Cw(n)+dx(n) 对上两式作Z变换(设系统为零状态)有 zW(z)=AW(z)+BX(z) (7.4-8) Y(z)=CW(z)+dX(z) (7.4-9) 式中 W(z)=[W1(z) W2(z) … WN(z)]T  Wi(z)=Z[wi(n)],X(z)=Z[x(n)],Y(z)=Z[y(n)]

由式(7.4-8)解得 W(z)=[zI-A]-1BX (z) 代入式(7.4-9),得输出的Z变换为 Y(z)=C[zI-A]-1BX(z)+dX(z) (7.4-10) 由式(7.4-10)推出系统函数 (7.4-11) 式中,I是N×N阶单位矩阵。

例7.4-2 已知某二阶系统的四个参数矩阵如下,求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z)。 解

在例7.3-2中已知某系统的四个参数矩阵 C=[6 5 -1],d=8,求系统函数H(z)。由四个参数矩阵求出系统直接形式的系统函数H(z)的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A=[1.25 -0.75 0.125;1 0 0;0 1 0]; B=[1 0 0]′; C=[6 5 -1]; D=8; [num,den]=ss2tf(A,B,C,D)

答案 num = 8.0000 -4.0000 11.0000 -2.0000 den = 1.0000 -1.2500 0.7500 -0.1250 结果与例7.3-2相同。

由四个参数矩阵求出系统级联形式的系统函数H(z)的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C=[6 5 -1]; D=8; sos=ss2sos(A,B,C,D)

答案 sos = 8.0000 -1.5196 0 1.0000 -0.2500 0 1.0000 -0.3100 1.3161 1.0000 -1.0000 0.5000   结果与例7.3-2相同。

7.4.3 参数矩阵与系统的特性 下面先讨论A矩阵的特征值与H(z)的极点的关系。由A矩阵的物理意义可知它是反馈环路的系数矩阵,正是这些反馈环路的作用,产生了系统的极点。所以极点只与A矩阵有关。设系统函数H(z)=B(z)/A(z),极点为分母多项式A(z)=0的解。由式(7.4-11)可以得到系统函数H(z)极点与A矩阵的关系为 (7.4-12) 式中,A(z)称为A矩阵的特征多项式,其根为A矩阵的特征值。 而A矩阵的特征值就是H(z)的极点。由稳定系统定义可知,A矩阵的所有特征值的模小于1,系统因果稳定,否则因果不稳定。

z2-3z+2=0 z1=1, z2=2 (即为极点) 例7.4-3 已知某系统的 ,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 例7.4-3 已知某系统的 ,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解 特征方程为 z2-3z+2=0 特征根 z1=1, z2=2 (即为极点) 可见,由于z1=1,z2>1,所以该系统不稳定。

A矩阵是N×N的矩阵,当N较大时,由det[zI-A]求出A(z), 再求特征值也不容易。而利用MATLAB程序可以很方便地由A矩阵求出A(z)的特征根,即系统的极点。 已知某系统的A参数矩阵为 ,求系统极点(矩阵的特征值)的MATLAB程序及结果为

A=[1.25 -0.75 0.125;1 0 0;0 1 0];% A矩阵 eig(A)% A矩阵的特征根 ans = 0.5000 + 0.5000i 0.5000 - 0.5000i 0.2500  可知系统在单位圆内有一对共轭极点和一个单极点,是稳定系统。

7.5 系统的可控制性与可观测性 例7.5-1 已知某系统的并联流图及状态变量如图7.5-1所示。 试求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并讨论激励f(t)对各状态变量的控制情况,以及由输出观测各状态变量的情况。 解 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四个参数矩阵分别为

图7.5-1 例7.5-1系统流图

7.5.1 系统的可控性及其判别法 可控性定义:若给定系统的任意初始状态, 通过输入量(控制矢量)的作用,能在有限时间之内将系统所有状态引向(转移至)状态空间的原点(零状态),则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的,如果只能使部分状态变量做到,则该系统是不完全可控的。 除了当A矩阵是对角矩阵时,可检查B矩阵是否有零元素。下面给出更一般的单输入可控阵满秩判别法。  设n阶LTI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rankM=n rankM=n 式中, A是n×n阶矩阵,B是n×1阶矩阵,该系统完全可控的充要条件是可控性判别矩阵M满秩, 即 (7.5-1) 其中 (7.5-2) 式(7.5-1)、 (7.5-2)不仅对连续系统适用,对离散系统也适用。 即n阶单输入LTI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为w(n+1)=Aw(n)+Bx,则该系统完全可控的充要条件是可控性判别矩阵M满秩,即 rankM=n 其中

例7.5-2 判断下列给定系统的可控性。 (1) (2)

(3) 解 (1) rankM1=2, 系统是完全可控的。

(2) rankM2=1, 系统不是完全可控的。 (3) rankM3=2, 系统是完全可控的。

利用MATLAB可方便地计算系统的可控性, 计算本题各系统可控性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 A1=[0 1;-2 -4];%例7.5-2(1)的A矩阵 B1=[0 1]′; %例7.5-2(1)的B矩阵 Co1=ctrb(A1,B1) %例7.5-2(1)的可控性 A2=[2 2;0 -2]; %例7.5-2(2)的A矩阵 B2=[1 0]′; %例7.5-2(2)的B矩阵 Co2=ctrb(A2,B2) %例7.5-2(2)的可控性 A3=[0 1;-1 0]; %例7.5-2(3)的A矩阵 B3=[1 2]′; %例7.5-2(3)的B矩阵 Co3=ctrb(A3,B3) %例7.5-2(3)的可控性

答案 Co1 = 0 1 1 -4 Co2 = 1 2 0 0 Co3 = 2 -1

7.5.2 系统的可观性及其判别法 可观性定义:若给定系统的控制后,能在有限时间之内由系统输出惟一确定系统的所有初始状态,则该系统是完全可观的,如果只能确定部分初始状态, 则该系统是不完全可观的。 除了当A矩阵是对角矩阵时,可检查C矩阵是否有零元素。下面给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更一般的可观性满秩判别法。 设n阶LTI系统的输出方程为

rankN=n 该系统是完全可观的充要条件是可观性判别矩阵N满秩, 即 (7.5-3) 其中 C CA N= (7.5-4a) … 或 N=(C|CA|CA2| ….|CAn-1)T

例7.5-3 判断下列给定系统的可观性。

解 (1) rankN=2,系统是完全可观的。

(2) rankN=1,系统是不完全可观的。 rankN=2,系统是完全可观的。

利用MATLAB可方便地计算系统的可观性,计算本题各系统可观性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C1=[0 1]; Ob1= obsv (A1,C1) A2=[2 2;0 -2]; C2=[0 1]; Ob2= obsv (A2,C2) A3=[0 1;-1 0]; C3=[0 1]; Ob3= obsv (A3,C3)

答案 Ob1 = 0 1 -2 -4 Ob2 = 0 1 0 -2 Ob3 = -1 0

H(s)=C(sI-A)-1B+d 7.5.3 系统函数与系统的可控、 可观性 7.5.3 系统函数与系统的可控、 可观性 系统传递函数H(s)是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在单输入单输出情况下它与状态参数矩阵的关系为 H(s)=C(sI-A)-1B+d 要讨论系统的可控、可观性,由前分析可知最直观的是A参数矩阵为对角阵,此时B阵的零元素对应不可控的状态变量, C阵的零元素对应不可观的状态变量。但一般所给定的A参数矩阵未必是对角阵,所以这时有规范化的问题。由7.1节知道相同的传递函数,由于所设置的状态变量不同,其参数矩阵也就不同。因此一个系统可有若干不同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或者说系统传递函数H(s)在线性变换下保持不变, 即

(7.5-5) 例7.5-4 已知某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为 y(t)=x1-x2+x3

(1) 讨论系统的可控、可观性;(2) 求该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 3) 讨论不可控与不可观的状态变量情况。  解(1)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代入式(7.5-2), 得 M的第二行与第三行相同,rankM=2≠3,所以系统是不完全可控的。

代入式(7.5-4), 得   N的第二列乘以-1后与第三列相同,rankN=2≠3,所以系统是不完全可观的。计算本题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 a=[-1 0 0;1 -4 0;1 -1 -3]; b=[1 0 0]′; c=[1 -1 1]; co=ctrb(a,b) ob=obsv(a,c)

答案 co = 1 -1 1 0 1 -5 ob = 1 -1 1 -1 3 -3 1 -9 9

(2) 该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

本题由参数方程计算系统函数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 C=[1 -1 1]; D=0; [num,den]=ss2tf(A,B,C,D)

答案 num = 0 1.0000 7.0000 12.0000 den = 1 8 19 12

(3) 要讨论系统的不可控与不可观的状态变量情况,须先将原状态方程矩阵变换为规范化矩阵即对角矩阵。由特征矢量求出其对角化的变换矩阵为 设新的状态变量为w,则系统的对角化方程为

图 7.5-2 例7.5-4系统流图

对角化后的系统函数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当系统具有不可控、不可观的状态变量时,则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会有相互抵消现象,这表明仅用系统传递函数描述一个系统有时并不全面。

本题系统函数对角化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 A=[-1 0 0;1 -4 0;1 -1 -3]; %系统的A矩阵 [P1,A1]=eig(A) %变换逆矩阵与对角化的A矩阵 答案 P1 = 0 0 0.9045 0 0.7071 0.3015 1.0000 0.7071 0.3015 A1 =-3 0 0 0 -4 0 0 0 -1

P1的逆阵运算为 inv(P1) ans = -0.0000 -1.0000 1.0000 -0.4714 1.4142 0 1.1055 0 0

解题时为方便,将P1(变换逆阵)取整为[0 0 3;0 1 1;1 1 1], 所对应的P(变换阵)计算程序与结果为 inv(P1) % P1的逆阵 ans = 0 -1.0000 1.0000 -0.3333 1.0000 0 0.3333 0 0

验算 P1=[0,0,3;0,1,1;1,1,1]; A=[-1 0 0;1 -4 0;1 -1 -3]; inv(P1)*A*P1 ans = -3 0 0 0 -4 0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