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燃烧 课件制 作者:高增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醛和酮(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醛、酮的结构,加成反应的性质 2. 熟悉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3. 了解醛、酮加成反应的机理 【教学重点】 醛、酮与 HCN 、 NaHSO 3 、氨的衍生物、 醇的加成 【教学难点】 反应式 【教学方法】 讲解,练习.
Advertisements

烘焙丙級麵包產品 數位學習 紅豆餡甜麵包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 林庭榛.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第二十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餐旅會計學 Ch2 借貸法則.
第三章 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
举国上下抗击风雪灾害专刊 温暖行动 灾情告急年关近 万众一心齐抗灾 可歌可泣留千古 温暖行动遍人间 导读提示 阳关雨露出版社
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102年度執行停車怠速熄火宣導及管制計畫 學校怠速小天使教育訓練.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天津的水質和空氣污染研究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分校 第一組
大气环境保护.
作文选刊 作文之窗
教室空气质量与健康 ——谈谈教室开窗透气的重要性.
锅炉和汽轮机、发电机,并称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 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源头。
目 錄.
【开心一分钟】 一到下午这个点就特么的困.
蛋白质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六中学 授课教师:温薇薇.
第十章 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检测技术 10.1 概述 10.2 大气污染指标监测 10.3 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生產作業管理 期末報告 台電公司品管圈績效之探討 指導教授:盧淵源博士 國營班17期第4組 鄭瑞娥 孫志敏 薛國輝 陸連民
水泥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 整体解决方案
“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
人类所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专题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南昌二中 周艳华.
老师:如何撰写教研文章? 主讲:石修银 谨以此赠与孜孜追求的老师 谨以此赠与改变人生的老师.
习 题 课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金平.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科技前沿 本期话题: 清洁能源 编辑: 谢震 刘昊景 2014年2月第四期 总10期 1.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环境污染 与 环境保护.
你喝的水健康嗎? 探討飲用水的功效 製作人:孫定達.
地球的地殼、海洋和大氣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的資源。
12星座 对于星座,你又知道多少呢? 第一刊.
中国气象局 酸雨观测业务与服务 2006年7月3-13日 北京.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中國地理.
香菸、酒、檳榔的危害 蘇材龍 葉修銘 陳建宏 江嘉祥 吳嘉駿
環境生態管理 大仁科技大學 環境管理研究所 李芳胤
数学通报简介 ——如何写稿及投稿 数学通报 郑亚利 2014年8月.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本章主要问题 ---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分类 ---技术创新动力源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第 十三章 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工业的应用.
第六章 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溫室效應.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1. 硫循环及硫排放 2.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 3.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本期导读: 1版 习 惯 2版 的 十个做人的好习惯 3版 力 4版 量 5版 6版 7版 8版
餐飲實務操作之衛生安全 君悅大飯店 食品安全顧問 謝佑良.
立足资本市场—— 谈水泥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水泥协会 数字水泥 陈柏林 重庆.
能源科学导论.
眼光有多远 路就有多远 2007年9月11日.
护佑生命安康 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苏州市环境科学学会 苏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苏州市机动车排污防控中心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 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生物 课堂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碳 化 合 物.
台中火力發電廠 環境空氣品質平行監測工作 103 年年報說明會
空氣品質指標(AQI)宣導教材.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黄酮类化合物 (flavanoids).
火力發電系統 組別:第4組 組員:4960J054 林志翰 4960J097 陳建名 4960J099 賴郁凱 4960J106 王紹珉
元氣青春 -青春踢踏行 高中職學生戒菸教育課程 歡迎你的加入~ 跨出健康第一步! 【投影片1-0-0】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2019/4/28 溫度和溫度計.
氮的循环 授课人:王小静阜阳一中化学组.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选矿 钢铁生产流程 焦化 烧结 炼铁 炼钢 铸造 粉末冶金
第二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液压油 液体静力学基础 液体动力学基础 2.1 液压油 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对液压油的要求及选用.
寻找身边的生物技术 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技术 ---杨旭
養豬廢水處理 豬糞尿排泄量因豬隻體重、採食飼料品質及飼養方式不同有很大差異,豬隻按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國國家研究會議 )營養標準餵飼結果,其糞便排泄量(濕重) 約為飼料採食量乾種之51﹪;以一頭體重為150到200公斤的豬為例,每天所排放的糞便量約為2公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燃料及燃烧 课件制 作者:高增丽

NOx的产生机理及排放控制技术

基本内容目录 NOx的危害及目前排放情况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煤的燃烧方式对排放的影响和降低排放的主要措施 低NOx燃烧技术

NOx的危害性及排放情况(一) 氮氧化物是化石燃料与空气在高温燃烧时产生的,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氧化二氮(N2O)。还有NxOy 氮氧化物的危害性表现在: 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参与形成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 氧化二氮是一种温室气体,会破坏臭氧层。

NOx的危害性及排放情况(二) 光化学反应使NO2分解为NO和O3,大气中臭氧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有害的成分主要为臭氧和氮氧化合物:臭氧浓度超过0.1ppm时便对植物产生危害。NO2浓度达1ppm时,某些植物便会受害。 氮氧化物在大气的催化反应中可形成硝酸。

NOx的危害性及排放情况(三) 美国光化学烟雾对农业和林业的危害曾波及27个州。 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附近农作物一夜之间严重受害;6.5万公顷的森林,29%严重受害,33%中等受害,其余38%也受轻度损害。

不同浓度的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些大城市对空气中NO含量的测定

NO2浓度的日变化

1.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在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a).热力型 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T<1500oC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oC时,T每增加100oC,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机理(Zeldovich反应式)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热力型NOx的生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b).瞬时反应型(快速型) 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 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上述两种氮氧化物都不占NOx的主要部分,不是主要来源。

快速型NOx的费尼莫尔反应机理 HCN NCO CN NO NH3 N2 (b) O,OH (c) O,OH O2 (d)O,O2 H (a) CH,CH2,CH3,C2 O2 (b) O,OH (c) O,OH H (d)O,O2 NO, N

(c).燃料型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oC时就会生成燃料型,它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和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份)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焦炭)两部分组成。

燃料中氮分解为挥发分N和焦炭N的示意图 煤粒 N 挥发分 挥发分N 焦炭 焦炭N NO N2

热解温度对燃料N转化为挥发分N 比例的影响 1200oC 1000oC 800oC 600oC

煤粉细粒对燃料N转化为挥发分N比例的影响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料N转化为挥发分N比例的影响

挥发分N中最主要的氮化合物是HCN和NH3, HCN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为: NCO NO N2 N NH NH2 NH3 O O,OH H

NH3氧化的主要反应途径为: 燃料N NO 挥发分N NH3 NH2 NH N2 O,H,OH O2,H,OH NH2,NH,N

燃料型NOx的转化率CR 定义燃烧过程中最终生成的NO浓度和燃料中氮全部转化成NO时的浓度比为燃料型NOx的转化率CR

燃料中氮含量对NOx转化率的影响 余气系数=1.2 含氮量

煤燃料比FC/V对NOx转化率的影响 余气系数=1.2

过量空气系数对NOx转化率的影响

NOx转化率与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

如上所述,NOx的生成和破坏规律十分复杂,而影响NOx转化率的因素又很多,所以对燃料型NOx的转化率进行理论计算非常困难;但目前已建立数百个与NOx生成规律及其破坏有关的化学反应在内的数学模型。 日本丰桥大学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燃料型NOx的转化率CR和燃料中含氮量N(干基)、挥发分含量V(干基)、过量空气系数α、燃烧时的最高温度Tmax(oC)和燃烧时氧的浓度RO2的经验公式: CR=4.0710-1-1.28 10-1N+3.34 10-4V2(α-1) +5.5510-4 Tmax+3.50 10-3RO2

从热力型对、燃料型和快速型三种NOx生成机理可以得出抑制NOx生成和促使破坏NOx的途径,图中还原气氛箭头所指即抑制和促使NOx破坏的途径 氧化气氛 空气N2 NOx 杂环氮化物 烃生成物 CH,CH2 烃生成物中结合的氮 氰 (HCN, CN) 氰氧化物(OCN, HNCO) 氨类(NH3, NH2,NH,N) N2O H N2 还原气氛 空气中的氮 燃料中氮的转换 NO再燃烧 Zeldovich机理

2.煤的燃烧方式对排放的影响和降低排放的主要措施 煤的燃烧方式对NO排放的影响 探讨生成规律可以知道,NO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 (a).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份含量,燃料比FC/V以及V-H/V-N等。 (b).燃烧温度。 (c).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和CHi的含量。 (d).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不同燃煤设备所生成的NOx的原始排放值及为达到环境保护标准所需的NOx降低率 举例:固态除渣煤粉炉,当要求NOx排放值为650mg/m3时,所需的NOx降低率为36%。

低NOx排放主要技术措施 1 .改变燃烧条件:包括低过量空气燃烧法,空气分级燃烧法,燃料分级燃烧法,烟气再循环法。 2 .炉膛喷射脱硝:包括喷氨及尿素,喷入水蒸汽,喷入二次燃料。 3 烟气脱硝: (1)干法脱硝。(烟气催化脱硝,电子束照射烟气脱硝) (2).湿法脱硝。

3.低NO燃烧技术 凡通过改变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关键参数,以抑制生成或破坏已生成的达到减少排放的技术称为低燃烧技术。 3.1 低过量空气燃烧:使燃烧过程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但如果氧含量(浓度)<3%时,会使CO浓度剧增,使热效率降低。此外,低氧浓度会使炉膛内的某些地区成为还原性气氛,从而降低灰熔点引起炉壁结渣与腐蚀。

煤粉燃烧时一次风比例和烟气中飞灰含碳量与NOx含量的关系

3.2 空气分级燃烧: 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减少供气量到70%--75%;第二阶段将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口OFA(Over Fire Air)”火上风”喷入炉膛。为了保证既能减少排放,又能保证锅炉燃烧的经济、可靠性,必须正确组织空气分级燃烧过程。

煤粉炉燃烧器前墙布置时“ 火上风”(OFA)喷口在炉膛上布置的示意图 “火上风”喷口 一次风煤粉和二次风

一级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燃料中氮含量与NOx生成量的关系

3.3 燃料分级燃烧:已生成的NO在遇到烃根和未完全燃烧产物和时,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总反应式为: 利用这一原理,将80%--85%燃料送入一级燃烧区,在>1条件下燃烧生成,送入一级区的燃料称为一级燃料;其余15%--20%则在主燃烧器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1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还原。二级燃烧区又称再燃区。 3.4烟气再循环法

德国斯坦谬勒(Steinmuller)公司SM型低NOx燃烧器

美国巴威公司低NOx燃烧器

清华径向浓淡低NOx燃烧器

哈工大径向浓淡低NOx燃烧器

巴布科克-日立公司HT-NR型低NOx燃烧器

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XCL型低NOx燃烧器

德国巴威公司DS型低NOx燃烧器

荷兰斯托克公司HT—NR型低NOx燃烧器

芬兰Fortum公司RI-JET型低NOx燃烧器

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CF/SF低NOx燃烧器

美国Riley Stoker公司CCV型低NOx燃烧器

清华大学的方案

4.炉膛喷射脱硝 4.1 喷水法反应为: 但一氧化氮氧化较困难,需喷入臭氧或高锰酸钾,不现实。 4.2喷二次燃料: 实质为向炉膛喷射某种物质,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还原已生成的一氧化氮,以降低的排放量。包括喷水法、二次燃烧法、喷氨法。 4.1 喷水法反应为: 但一氧化氮氧化较困难,需喷入臭氧或高锰酸钾,不现实。 4.2喷二次燃料: 即前述燃料分级燃烧,但二次燃料不会仅选择NO反应,它还会与氧气反应,使烟气温度上升。

4.3 喷氨法(尿素等氨基还原剂) 由于氨只和烟气中反应,而一般不和氧反应,这种方法亦称选择性非催化剂吸收(SNCR)法。但不用催化剂,氨还原NO仅在950-1050这一狭窄范围内进行,故喷氨点应选择在炉膛上部对应位置。 采用炉膛喷射脱硝,喷射点必须在950-1050摄氏度之间。 喷入的氨与烟气良好混合是保证脱硝还原反应充分进行、使用最少量氨达到最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若喷入的氨未充分反应,则泄漏的氨会到锅炉炉尾部受热面,不仅使烟气飞灰容易沉积在受热面,且烟气中氨遇到三氧化硫会生成硫酸氨(粘性,易堵塞空气预热器,并有腐蚀危险)。 总之,SNCR喷氨法投资少,费用低,但适用范围窄,要有良好的混合及反应空间、时间条件。当要求较高的脱除率时,会造成氨泄漏过大。

选择性非催化脱硝法(SNCR)炉墙上多层氨喷口位置示意图 喷入氨/尿素 燃烧器 烟气 1050oC-950oC

5.烟气处理降低NOx排放技术 各种低燃烧技术是降低燃煤锅炉排放值最主要亦较经济的技术。但一般只降低排放50%左右。据环保法对排放的要求,应低于40%方可,故应考虑燃烧后的烟气脱硝处理技术。 5.1 干法烟气脱硝 包括使用催化剂来促进还原反应的选择性催化脱硝法(SCR)、电子束照射法和同时脱硫脱硝法。

烟气SCR脱硝法采用催化剂促进氨与还原反应。若使用钛和铁氧化物类催化剂,其反应温度为300oC至400oC,当采用活性焦炭时,其反应温度为100oC至150oC。 根据CATA. 反应器在锅炉尾部烟道的位置,有三种方案: (1)在空气预热器前350摄氏度位置. (2)在静电除尘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 (3)布置在FGD(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之后

SCR喷氨法催化剂反应器(SCR反应器) 置于空气预热器前的高尘烟气中 NH3+空气 NH3 NH3 SCR反应器 锅炉 NH3储罐蒸发器 空气预热器 去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静电除尘器 空气

此时,烟气中含有飞灰,二氧化硫,故反应器在“ 不干净”的高尘烟气中.但此处温度在300到500oC之间,适用于多数催化剂,但寿命受下列因素影响: 烟气飞灰中Na,K,Ca,Si,As会使催化剂中毒或污染. 飞灰对催化剂反应器的磨损和使催化剂反应器蜂窝堵塞. 如烟气温度升高,会使CATA.烧结或使之再结晶失效. 如烟气温度降低,氨会和三氧化硫生成硫酸氢铵,堵塞烟道. 高活性CATA.会使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SCR喷氨法催化剂反应器置于空气预热器与静电除尘器之间 NH3+空气 NH3 NH3储罐蒸发器 锅炉 SCR反应器 空气预热器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静电除尘器 去烟囱 空气

SCR喷氨法催化剂反应器布置在FGD(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之后 空气 NH3+空气 NH3 气/油燃烧器或蒸汽换热器 SCR反应器 NH3储罐蒸发器 锅炉 空气预热器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气/气加热器 静电除尘器 去烟囱 空气

布置在静电除尘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 布置在FGD(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之后其优点显而易见,此时可使用高活性CATA.且结构紧凑,其寿命较长.问题:反应器在FGD之后,温度仅有50-60度,故需加热升温。 与SNCR一样,SCR也应注意喷氨量的控制。

硫化物,硝化物和粉尘联合控制工艺 近年来,美国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B&W)公司开发了一种SNRB技术.其特点是使用一种高温布袋除尘器,将脱硫脱硝和除尘结合到一起.其原理为:将钙基或钠基碱性吸收剂喷入烟气中脱硫,将高温催化剂喷入耐高温陶瓷纤维袋内并通过喷氨脱硝,高温脉冲喷射布袋除尘.

SOx-NOx-RoxBox(SNRB)工艺流程 清洁烟气 高温陶瓷纤维袋 喷入氨 喷入碱 烟气入口 SOx-NOx-RoxBox(SNRB)工艺流程

5.2 湿法烟气脱硝 (1)同时脱硫脱硝的湿式系统 -------石灰/石膏法:采用生石灰,消石灰和微粒碳酸钙制成吸收液,加入少量硫酸,将其PH调制4-4.5,在洗涤塔内反应如下: Ca(OH)2+SO2---CaSO3+H2O CaSO3+SO2+H2O---Ca(HSO3)2 NO+2Ca(HSO3)2+H2O---1/2N2+2CaSO4.2HO+2SO2 NO2+2Ca(HSO3)2+2H2O---1/2N2+2CaSO4.2HO+2SO2 --------氨/石膏法 (2)二氧化氯氧化吸收

(3)臭氧氧化吸收 NO+O3---NO2+O2 2NO+O3---N2O5 N2O5 +H2O---2HNO3 (4)高锰酸钾氧化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