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向3G的演进过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李子健先生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系.
Advertisements

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第9章 不完全竞争媒介市场理论 刘佳.
第 7 章 無線網路.
面对面 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
第十四章 無線通訊安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TW4G行動通訊網路介紹.
第七章 卫星通信系统.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7/6~7/8組長: 陳冠廷 組員: 陳典杰、呂奇穎、烏聖雅、李家翔、王建智
TD-LTE 系统介绍.
第八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8.1 IMT-2000增强系统 8.2 IMT-Advanced系统 概述
网络与信息技术 郝东辉.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第九章 無線網路.
第 13 章 蜂巢式電話和衛星網路.
电子商务概论 第 九章 移动电子商务.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物联网培训教程 无线通讯之RF-433M-2.4G/GPRS 郭向亮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 张燕
移 动 通 信 李 蕾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行動通訊與手機發展的趨勢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無限的無線:無線區域網路與無線都會網路 Unlimted Wireless Networks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 第二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 第三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1世纪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对手:Nokia 公司背景
汇聚财智 共享成长 寻找结构性投资机会 通信行业2010年中期投资策略.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DMA2000 陶小峰 2018/9/19.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資管碩專一甲 王調榮 N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館 網路資訊組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3G选择 刘 亮 Internet Research, Insight Research 艾瑞咨询集团 上海·北京·广州.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物理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網際網路概論.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WiMax技術發展現況與應用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王淑卿.
軍用及公、民用無線電頻譜整理規劃 2GHz以上頻段現況與應用
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2.2 因特网体系结构 ★ 2.3 OSI-RM与TCP/IP的关系 2.4 TCP/IP协议簇 ★
WiMAX无线标准进展概况.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行動商務的發展趨勢
計概重修報告 1.3G 2.VOIP 3.ETHERNET 4.SKYPE 5.GPRS /WIFI.
第6章 行動商務 授課教師 黃健雄 ..
电子商务 王素凤
深圳市四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 4G W4 产品特点说明: 入库时间:2011年12月
第四章 無線通訊與網路應用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第八組 劉佳衢.
聲轉電信號.
行動商務 mobile-commerce (M-commerce)
Waz the 3G? 目前電視廣告全力播放「3G時代來了!」有人開玩笑說3G就是“game、girl、gamble”,3G到底是什麼?究竟3G和2G有什麼不同? 「先生,請問這是你家的狗嗎?」一群玩棒球的孩子,透過3G手機的即時影音服務,為心急如焚的老先生找回愛犬。 利用3G手機的動態影音電話,可以馬上看到心愛的女朋友,並且對她高唱“you.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Channel Multiplexing 陳洋升 (2018/9/10).
第7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电 子 商 务 实 务 王宁宁 主讲.
3G发展和演进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3G產業分析報告 指導教授: 張玉山 曾美君 EMBA 4 Team 6 Date:
4.3 广域网 广域网的结构与特点 广域网参考模型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广域网的种类.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Bob 曹军波 Internet Research, Insight Research
《2009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行为调查报告》发布 Michael 阮京文
比較FDMA、TDMA、CDMA、ODMA相同相異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G向3G的演进过程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简介 模拟移动电话数据 数字语音、消息 宏蜂窝 模拟调制 数字调制、CDMA、使用TDD和FDD的TDMA 第一代系统 第二代系统 第三代系统 时间 1984~1996 1990~ 2001~ 业务 模拟移动电话数据 数字语音、消息 高速数据、宽带视频、多媒体 结构 宏蜂窝 微蜂窝、微微蜂窝、无线本地环路 无线技术 模拟调制 数字调制、CDMA、使用TDD和FDD的TDMA CDMA、可能与TDMA结合或者与TDD和FDD结合 频段 800MHz 800M和1900MHz 2GHz 实例 AMPS 、TACS ETACS、NTT NMT450 / 900 JTACS/NTACS GSM/DCS1900 cdmaOne(IS-95) US TDMA IS-136 PACS、PHS cdma2000 WCDMA TDS-CDMA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历史回顾:1978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成功开发了AMPS(Advance Mobile Phone Service)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以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7年,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商用,之后AMPS也曾被引入中国。 主要标准:美国的AMPS、欧洲的TACS、英国的ETACS、欧洲的NMT-450和NMT-900、日本的NTT和JTACS/NTACS 主要特点: 用户的接入方式采用频分多址(FDMA),当一个呼叫建立后,该用户在其呼叫结束以前一直占用一个频段 调制方式:FM 业务的种类单一,主要是话音业务 系统的保密性较差 频谱效率较低,有限频谱资源和无限用户 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频分多址(FDMA)技术 FDMA 含义: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率 用户识别:频道号 特点: 应用:模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简单,容易实现,适用于模拟和数字信号 以频率复用为基础,以频带划分各种 小区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以频道区分用户地址,一个频道传输一路模拟/数字话路 对功控的要求不严,硬件设备取决于频率规划和频道设置 基站由多部不同载波频率的发射机同时工作 不适宜大容量系统使用 应用:模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Power Frequency Time FDMA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 历史回顾:1992年,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欧洲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网络在欧洲开始铺设,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得以扩张,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蜂窝通信系统。1993年,中国的第一个全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建成开通,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采用了GSM。 主要特点: 微蜂窝小区结构 数字化技术---语音信号数字化 新的调制方式---GMSK、QPSK等 FDMA/TDMA 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便于实现通信安全保密

时分多址(TDMA)技术 FDMA/TDMA 含义: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时隙 用户识别:时隙 特点: 以频率复用为基础,小区内以时隙区分用户 每个时隙传输一路数字信号,软件对时隙动态配置 系统要求严格的系统定时同步 对功控的要求不严 是时隙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TDD模式下,上下型信道信息 可以共享 应用:GSM系统 Frequency Power Time FDMA/TDMA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 历史回顾:1995年,美国的高通公司(Qualcomm)提出了一种采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的数字蜂窝系统技术解决方案(IS-95 CDMA),目前已分别在中国香港、韩国、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用户反映良好。 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 用户的接入方式采用码分多址(CDMA) 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 抗多径衰落 可运用话音激活、分集接收等先进技术

码分多址(CDMA)技术 CDMA 含义:每个用户使用一个码型,频率/时间共享 用户识别:码型 特点: 每个基站只需一个射频系统 每个码传输一路数字信号 每个用户共享时间和频率 是一个多址干扰受限系统 需要严格的功率控制 需要定时同步 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 抗衰落、抗多径能力强 应用:IS-95 CDMA系统、cdma2000系统、WCDMA系统 Frequency CDMA Power Time

2G向3G演进过程示意图 EDGE GPRS TD-SCDMA WCDMA CDMA2000 3X CDPD GSM PDC TDMA (IS-136) EDGE GPRS GSM TD-SCDMA WCDMA PDC CDMA2000 1X CDMA2000 3X cdmaOne 2G First Step into 3G 3G

2G向3G的过渡(2.5G) 一、基于GSM的演进: HSCSD (High-Speed Circuit-Switched Data) GSM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s,向3G演进的第一步是增强数据传输能力,已有两种高速移动数据规范 HSCSD (High-Speed Circuit-Switched Data) 高速电路交换数据业务,同时利用4个14.4kbps的时隙以电路交换方式提供57.6kbps的信息传输速率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交换业务,欧洲ETSI建议GPRS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Phase 1+和 Phase 2+)

GSM Phase 1+技术 (GPRS) 将信包交换模式引入到GSM网络中,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GPRS可以使多个用户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资源,并将每个时隙的传输速率从9.6kb/s提高到14.4kb/s,使用8个时隙传送数据,在全速移动和大范围覆盖时的数据率可以达115.2kb/s,并能支持Internet的IP协议及X,25协议。 GPRS可以实现GPRS网络需要在GSM网中引入新的网络接口和通信协议。GPRS于1999年在新加坡投入使用。

GSM Phase 2+技术(EDGE)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技术在不改变GSM 200kHz带宽载波、TDMA框架结构及通道的情况下,其帧结构与GSM相同,采用8PSK调制,使每时隙可传48kb/s甚至69.2kb/s,如集中8个时隙,使数据率可达到384kb/s,从而提供无线多媒体服务。 利用EDGE技术,电信运营公司可以在现有的900MHz、1800MHz、1900MHz的GSM系统中,以最经济的方式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

2G向3G的过渡(2.5G) 二、基于CDMA的演进 CDMA网络通过第一阶段无线传输标准(1xRTT)过渡到第二阶段无线传输标准(3xRTT),从而实现2G向3G的平滑过渡。 IS-95B 即cdmaOne,利用码聚集(aggregation)技术,在一个突发中将8个码道分配给一个高速信包移动台,构成一基本码信道,系统的数据速率改进到IS-95B规定的中等数据速率(MDR),即到115.2kb/s,IS-95采用的软切换和移动台辅助的频率间的硬切换(MAHO)的改进措施也可增加系统容量。 IS-95C(cdma 2000 1xRTT)将达到IMT-2000的MDR,是cdmaOne系统容量的两倍,并可增加守候时间。

2G向3G的过渡(2.5G) 三、基于D-AMP(IS-136)的演进 第一个阶段为IS-136+,它利用新的频率调制技术,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 第二阶段为136HS(High Speed),采用EDGE技术。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384kbps,在室内或低速运动时,提供2Mbps的传输速率,同时,在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及通信质量方面都有改善。

CDMA2000 1X与GPRS的比较 GPRS的优势 永远在线。GPRS采用的分组技术使得用户无需建立连接过程,免去了WAP的登陆之苦。 按流量计费。 快捷登陆。理论上是3~5秒,网络忙时也不超过8秒。 高速传输。GPRS的传输速率理论上是171.2Kbps,但考虑到网络的配置和手机的不同品牌,目前的速率可以达到20~30Kbps。 自如切换。在进行话音业务是,数据仍可以传输,用户不用重复进行上网操作。

CDMA2000 1X与GPRS的比较 GPRS的劣势 实际应用中速率比理论值要低。要达到理论值是有条件的,要求只有一个用户占用所有8个时隙,并且没有防错保护。 转接时延。GPRS分组通过不同方向发送数据,最终达到相同的目的。这样数据在通过无线链路传输过程可能发生一个或几个分组丢失,甚至发生更大的错误。有关标准组织认识到了无线分组技术这一固有特性,引入了数据完整性和重发策略,由此产生了潜在的转接时延。 不同业务的互相干扰。

CDMA2000 1X与GPRS的比较 CDMA2000 1x的优势

CDMA2000 1X与GPRS的比较 建网成本低。CDMA网络覆盖范围大,系统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网成本。 接通率高。 CDMA的信号占用整个频段,几乎是普通窄带调制效率的7倍,对于相同的带宽,CDMA系统是GSM系统容量的4~5倍 不易掉话。 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先连接再断开,这样完全克服了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 通话不会被窃听。要窃听通话,必须要找到码址。 CDMA码址是个伪随机码,而且共有4.4万亿种可能的排列,因此,要破解密码或窃听通话内容是太困难了。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G的主要特点: 主流技术: 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 WCDMA cdma2000 TD-SCDMA 高频谱效率 FDMA/TDMA/CDMA 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 从媒体(media)到多媒体(Multi-media) 高保密性 全球范围无缝漫游系统 微蜂窝结构 主流技术: WCDMA cdma2000 TD-SCDMA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几个组织 1985年提出 FPLMTS 即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合作伙伴 ARIB (Japan):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ETSI (Europ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Committee T1 (USA) TTA (Korea):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CWTS (China): 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TTC (Japa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3GPP 2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合作伙伴项目2 ARIB (Japan):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TIA (USA):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sociation. TTA (Korea):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CWTS (China): 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TTC (Japa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