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聚合物
一、定義 1. 聚合反應:許多小分子經由化學反 應,重複以共價鍵相互結合,形成 大分子的過程。 2. 單體:構成聚合物的小分子。 (配合翰版課本 P.124;講義 P.132) 1. 聚合反應:許多小分子經由化學反 應,重複以共價鍵相互結合,形成 大分子的過程。 2. 單體:構成聚合物的小分子。 3. 單體單元:在聚合物結構中,重複 出現的部分。 4. 聚合物:又稱為高分子化合物,為 分子量非常大的物質。 5. 聚合度:一個高分子所含單體的數目,以 n 表示,但 n 為非固定值。
二、聚合物的性質 1. 聚合物通常是由不同數目的單體聚合而成的混合物,故聚合物的分子量多以平均分子量表示,其平均分子量大約在 103 以上。 (配合翰版課本 P.125;講義 P.132) 1. 聚合物通常是由不同數目的單體聚合而成的混合物,故聚合物的分子量多以平均分子量表示,其平均分子量大約在 103 以上。 2. 聚合物的性質與其單體的性質差異甚大。 :乙烯(有 鍵)和聚乙烯(全為 鍵)化學性質 不同。 3. 若聚合物的分子鏈上有官能基,其性質與單體的官能基相同,但這些官能基的活性,會受鄰近官能基的影響。
: 和 均具有可解離的 H+。 4. 聚合物的分子間有很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可利用其機 械性加工成各種製品。但若聚合物的分子有側鏈,會 影響分子排列的緊密性,造成比重減小及機械強度降 低。 :高密度聚乙烯材質偏硬;低密度聚乙烯材質較軟。
範例 1 聚合物的性質 下列關於聚合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聚合物是由不同數目的單體分子組成之混合物 範例 1 聚合物的性質 下列關於聚合物的敘述,何者錯誤? (A)聚合物是由不同數目的單體分子組成之混合物 (B)聚合物鏈上所接的官能基保有此官能基原有之化性 (C)聚合物有側鏈時,並不影響其比重大小及機械性質 (D)聚合物鏈上所接的官能基之活性會受到鄰近官能基的影響 (E)聚合物很難結晶成晶體,所以沒有一定的熔點。 (C) 聚合物有側鏈時,會影響分子排列的緊密性,而使比重減小及機械強度降低。 (C)
類題 1-1 下列有關聚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聚合物為純物質 (B)易形成晶體 (C)聚合物的分子量為其平均分子量 (D)組成的單體僅限一種。 聚合物為混合物,其分子量以平均分子量表示;由於聚合物分子大小不一,故無法形成晶體;組成聚合物的單體可一種或多種聚合。 (C)
範例 2 聚合度之計算 聚乙烯之分子式可以 表示,若某聚乙烯之分子量約 40000,則其 n 值約為若干? 範例 2 聚合度之計算 聚乙烯之分子式可以 表示,若某聚乙烯之分子量約 40000,則其 n 值約為若干? (A) 2000 (B) 1400 (C) 1000 (D) 700 (E) 500。 =40000 28 × n=40000 解得 n=1428≒1400 (B)
類題 2-1 直鏈狀飽和烴燃燒,每 1 mol CH2 原子團放熱 156 kcal。求 100 g 聚乙烯完全燃燒,約放熱若干 kcal? (A) 1500 (B) 1300 (C) 1200 (D) 1100 (E) 800。 (D)
三、加成與縮合聚合反應 (配合翰版課本 P.125、P.126;講義 P.133) 1. 加成聚合反應:單體間藉由化學鍵結合而成聚合物,沒有損失單體中任何原子,也沒有產生其他副產物,即聚合物的單體單元之原子種類及數目與單體相同。 (1) 單體:具有不飽和 鍵的 C=C 或 C≡C 的化合物。 加成聚合反應
(2) 特性:聚合物所含元素的質量百分率組成與單體相同,聚合物的分子量即為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 :乙烯聚合反應。 (2) 特性:聚合物所含元素的質量百分率組成與單體相同,聚合物的分子量即為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 動畫:加成聚合反應
2. 縮合聚合反應:具有雙官能基單體相互結合時,經由脫去水、醇、氨或鹵化物等小分子而聚合成高分子的反應。 (1) 單體:通常至少含有兩個官能基的化合物,在不同方位進行連續的分子間縮合反應。
:由乙二醇和對苯二甲酸單體,縮合聚合成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上述物質是商品名稱為達克綸的聚酯纖維, 可作為衣料纖維,亦可製成寶特瓶。 (2) 特性:聚合物所含元素的質量百分率組成與單體不同。 動畫:縮合聚合反應
四、同元聚合物與共聚物 1. 同元聚合物:由一種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聚合而成;澱粉是由 -葡萄糖聚合而成。 (配合翰版課本 P.127;講義 P.134) 1. 同元聚合物:由一種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聚合而成;澱粉是由 -葡萄糖聚合而成。
2. 共聚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 物。 :耐綸-66 是由 1,6-己二胺和己二酸縮合聚合而成。
範例 3 加成反應的條件 下列何者是加成聚合反應的必要條件? 範例 3 加成反應的條件 下列何者是加成聚合反應的必要條件? (A)單體為多官能基化合物 (B)單體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 (C)由兩種以上的單體聚合而成 (D)聚合過程中釋出小分子 (E)單體單元和單體含有之原子種類及數目不同。 (A) 縮合聚合反應的單體才需具此條件。 (C) 可以由一種或多種單體進行聚合。 (D) 縮合聚合反應才會釋出小分子。 (E) 單體單元和單體有相同的原子種類及數目。 (B)
類題 3-1 下列何種物質可作為縮合聚合反應的單體? (D) 單體至少有兩種官能基可進行縮合反應。 (D)
範例 4 聚乙烯的性質 有關聚乙烯的敘述,哪些正確? 範例 4 聚乙烯的性質 有關聚乙烯的敘述,哪些正確? (A)以乙烯為單體 (B)是一種縮合聚合物 (C)是一種加成聚合物 (D)為同元聚合物 (E)為共聚物。 聚乙烯(PE)為加成聚合物,單體為乙烯的同元聚合物。 (A)(C)(D)
類題 4-1 下列各種有機分子,哪些可作為加成聚合物之單體? 單體必須具有不飽和的 鍵,方可進行加成聚合。 (B)(D)(E)
五、塑膠 1. 定義: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適當的添加劑,如塑化劑、穩定劑、著色劑等,經過加工成型的材料。 (配合翰版課本 P.128 ~ P.131;講義 P.135) 1. 定義: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適當的添加劑,如塑化劑、穩定劑、著色劑等,經過加工成型的材料。 塑化劑:為削弱聚合物分子間的凡得瓦力,從而 增加聚合物分子鏈的移動性,降低分子的結晶度,增加它的可塑性。常用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非凡電視-臺灣發明王 9-1(抗靜電的玉米塑膠)
2. 分類:根據熱性能和加工特性。 (1) 熱塑性塑膠: ① 結構:聚合鏈都是線形或帶支鏈的結構,分子鏈間只有分子間作用力。 ② 特性:具有加熱軟化、冷卻硬化的特性,可回收重新塑造再利用的塑膠。 ③ 回收標誌:由美國 塑膠製品協會訂定常用的 塑膠編碼,由三個箭頭所形成的三角形、底部標示縮寫的塑膠名稱,中間數字代表塑膠的材質。
④ 常見的熱塑性塑膠回收標誌、結構、單體與實例: : 代表編號 1 PET 塑膠的回收標誌。 ④ 常見的熱塑性塑膠回收標誌、結構、單體與實例: 回收 標誌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實 例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乙二醇 HO-CH2-CH2-OH 對苯二甲酸 寶特瓶、聚酯纖維、產品包裝紙
回收 標誌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實 例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 塑膠瓶、檔案夾、水 桶、塑膠箱 PVC 聚氯乙烯 氯乙烯 電線外皮、防水用品、人造皮革 1. 2.
回收 標誌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實 例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 塑膠袋、保鮮膜 PP 聚丙烯 丙烯 容器、奶 瓶、醫療器具、毛毯 3. 單 體 實 例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 塑膠袋、保鮮膜 PP 聚丙烯 丙烯 容器、奶 瓶、醫療器具、毛毯 3. 環保杯回收號碼 非耐熱標示!
回收 標誌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實 例 PS 聚苯乙烯 苯乙烯 保麗龍、藥品容器、絕緣材料 OTHER 其他類材質,如玻璃纖 維、耐綸、聚碳酸酯及 聚乳酸等 - 衣服纖維、光碟片、樹脂鏡片 4.
HDPE 分子鏈中含支鏈少, 密度較大,材質強度較硬。 PVC 材質含有氯元素,而且製造 PVC 一定有添加劑或塑化劑,所以,一般禁止在食品或飲料的包裝膜及容器上使用。 LDPE 分子鏈中含有較多的長短支鏈,密度較小,材質強度較軟。 發泡聚苯乙烯俗稱保麗龍,目前較多使用的發泡劑為二氧化碳。 1. 2. 3. 4.
(2) 熱固性塑膠: ① 結構:為網狀的聚合物。 ② 特性:質地堅硬,固化成型後再受熱也不易熔化變形。雖然耐高溫,卻無法回收再利用,因此容易造成環保問題。 ③ 常見熱固性塑膠的結構、單體及其用途: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用 途 酚甲醛樹脂,俗稱電木 插座、開關、電路板等 苯酚 甲醛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用 途 尿素甲醛樹脂 電器外 殼,建築的保溫材料 尿素 甲醛
名稱與結構 單 體 用 途 美耐皿樹脂,又名聚脲樹脂 廚具、餐具等 三聚氰胺 甲醛
範例 5 聚合物的結構 分析甲、乙、丙三種塑膠的組成,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何者屬於熱塑性塑膠? 範例 5 聚合物的結構 分析甲、乙、丙三種塑膠的組成,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何者屬於熱塑性塑膠? (2) 何者屬於熱固性塑膠? (1)甲、乙 (2)丙
類題 5-1 以下列物質的代號:(a)葡萄糖、(b)澱粉、(c)耐綸、(d)寶特瓶、(e)纖維素、(f)胺基酸、(g)蛋白質、(h)電木、(i)聚氯乙烯,回答下列問題: (1) 何者不是聚合物? (2) 何者為天然聚合物? (3) 何者為合成聚合物? (4) 合成聚合物中,哪些為熱塑性聚合物? (5) 合成聚合物中,哪些為熱固性聚合物? (1)(a)、(f) (2)(b)、(e)、(g) (3)(c)、(d)、(h)、(i) (4)(c)、(d)、(i) (5)(h)
範例 6 回收標誌的認識 資源回收是配合永續發展的必要工作,標示有回收標誌 範例 6 回收標誌的認識 【100 指考】 資源回收是配合永續發展的必要工作,標示有回收標誌 之廢容器,皆應回收。常見的七大塑膠標示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範例 6 回收標誌的認識 【100 指考】 (A)標示有 之塑膠容器可作為碳酸飲料瓶 (B)標示 與標示 的塑膠材料是用不同的單體聚合而成 (C)標示 之塑膠容器,燃燒時可能會產生具有毒性的戴奧辛 (D)標示 之塑膠容器屬於熱塑性塑膠 (E)標示 之塑膠容器,主要是由苯與乙烯兩種單體聚合而成。
範例 6 回收標誌的認識 (A) PET 可作為寶特瓶材料,故可裝碳酸飲料。 (B) 均為乙烯單體,但製法不同。 範例 6 回收標誌的認識 【100 指考】 (A) PET 可作為寶特瓶材料,故可裝碳酸飲料。 (B) 均為乙烯單體,但製法不同。 (C) PVC 燃燒會產生多氯聯苯、戴奧辛等有毒物質。 (D) 可回收塑膠皆為熱塑性塑膠。 (E) 聚苯乙烯的單體為苯乙烯,而苯乙烯的製法是將乙苯催化脫氫製得。 (A)(C)(D)
類題 6-1 (E) 聚酯纖維鏈間沒有氫鍵 。 (A)(B)(C) 關於聚酯纖維(達克綸)的敘述,哪些正確? (A)原料為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 (B)對苯二甲酸可由對二甲苯氧化而得 (C)該纖維簡稱 PET,可作為寶特瓶的材 料 (D)結構式為 (E)由於相鄰聚合物鏈間產生氫鍵,該纖維具有彈性。 (D) 結構為 (E) 聚酯纖維鏈間沒有氫鍵 。 (A)(B)(C)
範例 7 聚合物單體的判斷 寫出下列聚合物單體的結構式: (2) (1) 、 (3) 、
類題 7-1 下列各聚合物的化學結構,何者錯誤? (C)
六、天然橡膠與常見的合成橡膠 1. 天然橡膠: (1) 來源:取自橡膠樹所採集的天然乳膠,經凝固、乾燥等加工方式,製成的彈性固體原料。 (配合翰版課本 P.132 ~ P.134;講義 P.139) 1. 天然橡膠: (1) 來源:取自橡膠樹所採集的天然乳膠,經凝固、乾燥等加工方式,製成的彈性固體原料。 (2) 單體:異戊二烯(中文系統 命名為 2-甲基-1,3-丁二烯)。
(3) 聚合物: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是順-1,4-聚異戊二烯,結構中仍有雙鍵。
(4) 加硫橡膠:美國人固特異將天然橡膠進行硫化處理,使橡膠的分子鏈互相連結,因而具有彈性。
2. 合成橡膠: (1) 原由:因天然橡膠的成本太高,且產量不足,故改以人工合成具有彈性的高分子材料取代天然橡膠。 (2) 來源:以石油、煤或穀物等原料,生產出具有二烯類的單體。
(3) 聚丁二烯橡膠: ① 以 1,3-丁二烯為單體,在催化劑存在下,製成順式聚丁二烯。 ② 加硫處理後的聚丁二烯橡膠,具有彈性高、耐磨性好、抗老化佳,但抗拉強度及可塑性較天然橡膠差。 ③ 一般用於耐熱膠管及鞋底。
(4) 氯丁二烯橡膠: ① 以乙炔為原料,合成 2-氯-1,3-丁二烯,再聚合生成氯丁二烯橡膠。
② 俗稱新平橡膠,耐熱性及耐燃性高,具優異的耐油性和耐化學侵蝕性。 ③ 可用於製造耐油膠管、潛水布料、救生艇等。 (5)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① 由苯乙烯和丁二烯為單體所形成的共聚物。
② 具有耐磨和抗拉性,且絕緣性佳,但不耐油及有機溶劑。 ③ 廣泛用於輪胎、膠帶、膠管、電線電纜、醫療器具及各種橡膠製品。 (6) 矽橡膠: ① 又稱矽膠,俗名矽利康,是一種介於有機與無機的聚合物。
② R 為甲基、乙基或苯基,經由改變鏈長、R 的種類與鏈間的交聯,可得到不同組成與性質的材料。 ③ 具有耐高溫、耐嚴寒,無臭、無味、無毒、耐水性和抗氧化能力。 ④ 應用於醫療器材、汽車零件及建築用的密封 膠。
範例 8 天然橡膠結構 下列關於天然橡膠的敘述,何者錯誤? 範例 8 天然橡膠結構 下列關於天然橡膠的敘述,何者錯誤? (A)單體為 CH2=C(CH3)-CH=CH2 (B)化學式可寫成 (C)化學式可寫成 (D)長期曝露在空氣中,會氧化而變得硬且脆 (E)在生膠中加適量硫粉,會使分子間產生硫橋,使橡膠更有彈性。 為天然橡膠的化學式。 (C)
類題 8-1 下列有關異戊二烯的敘述,哪些正確? (A)加熱天然橡膠分解產生 (B)分子中有 鍵 (C)有幾何異構物存在 (D)可發生加成聚合反應 (E)在催化劑存在下,可發生加氫反應,產生異戊烷。 (A)(B)(D)(E)
範例 9 新平橡膠的單體 新平橡膠是一用途廣泛的橡膠,其結構如 所示。在適當條件下,試問 新平橡膠可由下列哪一選項所建議的化合物聚合而得? 範例 9 新平橡膠的單體 【97 指考】 新平橡膠是一用途廣泛的橡膠,其結構如 所示。在適當條件下,試問 新平橡膠可由下列哪一選項所建議的化合物聚合而得? (A) CH3CH=CClCH3 (B) HOCH2CH=CClCH2OH (C) CH2=CH2 與 CH2=CHCl (D) CH2=CH-CCl=CH2 (E) HCHO 與 CH≡CCl。 → (D)
類題 9-1 合成新平橡膠需要下列哪些原料? (A)電石 (B)水 (C)氯化氫 (D)催化劑 (E)氫氣。 (A)(B)(C)(D)
8-2 生物體中的大分子
一、多 醣 1. 由單醣聚合而成的天然聚合物,結構屬於聚醚類。自然界的多醣有澱粉、肝醣及纖維素。 一、多 醣 (配合翰版課本 P.137 ~ P.141;講義 P.144) 1. 由單醣聚合而成的天然聚合物,結構屬於聚醚類。自然界的多醣有澱粉、肝醣及纖維素。 (1) 單醣:常見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結構含有 羥基、醛基或酮基,均為還原醣。 (2) 雙醣:由兩個單醣脫去一分子水而成,常見有蔗 糖、乳糖和麥芽糖,其中蔗糖為非還原醣。
(1) 組成:由成百上千個 -葡萄糖縮合聚合而成的螺旋狀高分子,化學式為 (C6H10O5)n,不具還原性,是植物儲存能量的一種方式。 2. 澱粉: (1) 組成:由成百上千個 -葡萄糖縮合聚合而成的螺旋狀高分子,化學式為 (C6H10O5)n,不具還原性,是植物儲存能量的一種方式。 ▲澱粉的分子結構
(2) 種類:澱粉依其鏈狀結構,可分 為直鏈澱粉和分枝澱粉。 ① 直鏈澱粉:無分枝的螺旋結 構,澱粉中大約有 20 ~ 25% 的存量。直鏈澱粉(如右圖) 遇碘呈藍色,主因是澱粉螺 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 經由凡得瓦力作用,形成一 種藍黑色錯合物。
② 分枝澱粉:自直鏈分出支鏈的澱粉結構,一般澱粉中分枝澱粉的含量約在 75 ~ 80%。分枝澱粉遇碘呈紫紅色。 (3) 澱粉是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的產物,大多存在植物的種子或塊根中。 3. 肝醣: (1) 組成:結構與分枝澱粉相似,化學式為 (C6H10O5)n,又稱為動物澱粉,分枝較短且較多。 (2) 主要存在於肝臟與肌肉中,當劇烈運動或肌肉收縮 時,肝醣會很快分解成葡萄糖,並可迅速提供能 量。
(1) 組成:由數千個 -葡萄糖縮合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4. 纖維素: (1) 組成:由數千個 -葡萄糖縮合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纖維素的分子結構 (2) 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無甜味及還原性,是自然界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多醣。
(3) 食物中的纖維素稱為膳食纖維,雖然不被人體消 化吸收,但可促進腸道蠕動,利於糞便排出。草 食動物與白蟻則依賴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 將纖維素分解,從而得以吸收利用葡萄糖。 (4) 纖維素可用於紡織和造紙,也可合成賽璐珞,賽 璐珞可作為乒乓球與吉他撥片的材料,纖維素和 醋酸酯化可製成醋酸纖維素,用於製造電影膠片、膠黏劑等。
範例 1 澱粉與纖維素的性質 下列有關澱粉和纖維素之敘述,何者錯誤? 範例 1 澱粉與纖維素的性質 下列有關澱粉和纖維素之敘述,何者錯誤? (A)澱粉在人體中可水解成葡萄糖 (B)纖維素與澱粉是同分異構物 (C)澱粉與纖維素之結構式不同,但實驗式相同 (D)澱粉及纖維素同屬於聚醚類 (E)澱粉和纖維素均無還原性。 (B) 澱粉與纖維素的化學式為 , n 值不同,因此不是同分異構物。 (B)
類題 1-1 (C)
二、蛋白質與酵素 1. 存在與組成: (1) 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物質,人體的肌肉、毛髮、指甲和皮膚,大部分的成分是蛋白質。 (配合翰版課本 P.141 ~ P.146;講義 P.145) 1. 存在與組成: (1) 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物質,人體的肌肉、毛髮、指甲和皮膚,大部分的成分是蛋白質。 (2) 組成單體:-胺基酸,常見者約有 20 種。 (3) 蛋白質是由許多 -胺基酸藉醯胺鍵(肽鍵)連接而成的聚醯胺,屬高分子量的天然聚合物。
2. 胺基酸: (1) -胺基酸是分子結構中胺基 (-NH2)與羧基(-COOH) 都連接在同一個 C 上的有機化 合物(如右圖)。 (2) 胺基酸既能與酸,也能與鹼結合成鹽,故為兩性物質,在中性溶液中,大多為離子結構。
(3) 胺基酸的結構: ① 20 種胺基酸中,若人體內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膳食補充者,稱為必需胺基酸。如苯丙胺酸、色胺酸、離胺酸……等共 10 種。 ② 胺基酸結構中,側鏈 R 不同導致胺基酸具有不同性質。 :最簡單的胺基酸:甘胺酸的 R 為 H;丙胺 酸的 R 為 CH3;麩胺酸的 R 為 CH2CH2COOH。
③ 甘胺酸(學名為 -胺基乙酸)是一種無色晶 體,有甘甜味,在膠原蛋白中存在有 的含 量。麩胺酸的鹽類麩胺酸一鈉可作為味精, 是食物甘鮮味的由來,為一種烹飪的調味品。
3. 胺基酸之間的反應: (1) 醯胺鍵: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縮合而成的聚合物,利用不同分子間的羧基和胺基脫水縮合形成醯胺 鍵,亦稱為肽鍵,結構為 。 (2) 二肽:由兩個胺基酸分子脫去一個水分子,形成含有一個肽鍵的分子。
(3) 三肽:三個胺基酸分子脫去兩個水分子,形成含有兩個肽鍵的分子。 (4) 多肽:多個胺基酸分子以肽鍵連結而成的分子。 (5) 蛋白質與多肽的區別:通常以分子量作為界定標準,分子量大於 5000 者為蛋白質,小於 5000 者為多肽。人體的胰島素是由 51 個胺基酸所組成,其分子量為 5808,常視為蛋白質。
4. 蛋白質的構造: (1) 多肽或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殘基排列的順序稱為胺基酸序列,用以表示多肽或蛋白質的特性。蛋白質的一級構造僅表示出胺基酸的順序。 (2) 多肽或蛋白質中,利用不同胺基酸殘基間的 C=O 和 N-H 基團間的氫鍵,形成安定性較高的二級構造,主要有 -螺旋和 -褶板結構。 ① -螺旋結構中,蛋白質骨架捲曲成螺旋狀,藉由其分子內氫鍵穩定其構形。 :羽毛、毛髮、肌肉及動物的角質。
② -褶板結構中,藉由分子間氫鍵來穩定其構 形,由於以平板狀呈現,所以光滑柔軟。 :蠶絲、蜘蛛絲。 形,由於以平板狀呈現,所以光滑柔軟。 :蠶絲、蜘蛛絲。 ▲ ▲
5. 酵素(酶): (1) 定義:為生物體內的催化劑,促進生物體內生化 反應的物質。 組成: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具有蛋白質的性質;少數的酶並非蛋白質,如具有 RNA 結構的核糖 酶,並非是蛋白質。 (3) 性質: ① 酵素催化反應的對象稱為受質,受質只能在酵素表面的活性部位發生反應。
② 酶具有特異性,每一種酶只對某種或某類受質起反應。 :麥芽糖酶只能使 -葡萄糖 的醣苷鍵斷裂。 ③ 酶的催化效果強,只要極微量 便能使大量受質起反應。 ▲ 酶的特異性就如同拼圖的特性一樣
④ 酶的催化效果易受溫度影響,在 35 ~ 55 ℃最適宜。 ⑤ 酶的催化效果易受 pH 值影響。 :胃蛋白酶適合在 pH 值 3 以下的環境中催 化。 (1) 應用: ① 在日常生活和工業上的應用: ❶ 木瓜蛋白酶俗稱鬆肉粉或嫩精,可將肉嫩化,以利於烹煮。
❷ 隱形眼鏡洗滌液中的蛋白酶,有助於清洗隱形眼鏡上的蛋白質,避免細菌滋生。 ❸ 加酶洗衣粉,可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使衣物上的汙漬或油漬易被去除。 ② 在分子生物學上的應用:在聚合酶鏈鎖反應(PCR)中,使用 DNA 聚合酶複製增加特定的 DNA 片段,以分析 DNA 做親子鑑定、偵測遺傳疾病及研究 DNA 的遺傳演化。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下圖為某分子之結構: 下列有關該分子之敘述,哪些正確?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91 指考】 下圖為某分子之結構: 下列有關該分子之敘述,哪些正確? (A)此分子含有 4 個胺基酸 (B)此分子完全水解後,可得 4 種胺基酸 (C)此分子有 10 個碳原子具 sp2 混成軌域 (D)此分子有 3 種官能基,可以和三級胺形成氫鍵 (E)此圖所示為 1 個三肽分子。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A) 水解時,從肽鍵間分開,可得 4 個胺基酸。 (B) 胺基酸有 4 個,但只有 3 種。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91 指考】 (A) 水解時,從肽鍵間分開,可得 4 個胺基酸。 (B) 胺基酸有 4 個,但只有 3 種。 (C) 碳結構上只有 1 個 鍵者,其混成軌域必為 sp2,故有 10 個碳原子具 sp2 混成軌域。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D) 此分子只有 1 種官能基,即醯胺鍵中的 H 可以 和三級胺的 N 形成氫鍵。 範例 2 多肽分子結構 【91 指考】 (D) 此分子只有 1 種官能基,即醯胺鍵中的 H 可以 和三級胺的 N 形成氫鍵。 (E) 題圖所示為 1 個四肽分子。 (A)(C)
類題 2-1 某多肽的結構如下: 則該肽鏈是由幾種胺基酸結合而成? (A) 3 (B) 4 (C) 5 (D) 6。 (C)
範例 3 酶催化特性 下列關於酶催化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範例 3 酶催化特性 下列關於酶催化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酶在生物體內具有催化反應的效果 (B)反應中,酶與受質結合成複合體 (C)通常皆有其專一的催化對象 (D)催化之速率隨溫度之升高而增加 (E)酶催化可應用在日常生活或工業上。 (D) 酶的催化反應受溫度的影響,35 ~ 55 ℃ 最適 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酵素失去活性。 (D)
類題 3-1 (C)(E) 生物體的化學反應全靠酵素的催化反應。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A)酵素通常對其催化反應之反應物沒有選擇性 (B)酵素只能有一個活性部位 (C)酵素可降低其催化反應的活化能 (D)酵素是一種核酸 (E)酵素是由生物體所製造的催化劑,脫離生物體仍可具有活性。 (A) 酵素具有特異性。 (B) 酵素表面的活性部位不只一個。 (D) 酵素大多為蛋白質。 (C)(E)
三、核苷酸與核酸 1. 核酸是以核苷酸為結構單元的縮合聚合物。 2. 組成核苷酸的三部分:磷酸、戊醣、含氮鹼。 (配合翰版課本 P.147 ~ P.151;講義 P.149) 1. 核酸是以核苷酸為結構單元的縮合聚合物。 2. 組成核苷酸的三部分:磷酸、戊醣、含氮鹼。 ▲RNA的核苷酸結構 ▲DNA的核苷酸結構
3. DNA 與 RNA 在核苷酸上的差別: 戊醣五員環的 2 號碳原子上連接羥基者,稱為核 糖;但此羥基被氫原子取代者,則稱為去氧核糖。 (2) RNA 的四種含氮鹼:
(3) DNA 的四種含氮鹼:
4. DNA 的雙螺旋結構: (1) DNA 的骨架是由磷酸與去氧核糖所組成。 (2) 每一股的含氮鹼以氫鍵與另一股互補的含氮鹼配對結合,形成雙螺旋狀,如下頁圖所示。 ① 腺嘌呤(A)與胸腺嘧啶(T)間形成兩個氫鍵配對( )。 ② 胞嘧啶(C)與鳥糞嘌呤(G)間形成三個氫鍵配對( )。
人類體細胞有 23 對染色體,由 DNA 和組織蛋白緊密包裹在一起。細胞複製時,DNA 的雙螺旋間之氫鍵會解開,複製成兩個 DNA 分子給兩個細 胞,使得遺傳訊息得以傳遞。如下頁圖所示。
(4) DNA 是傳遞遺傳訊息的分子,可建構蛋白質與 RNA 等重要化合物,以引導生物發育及生命機能的運作。 (2) 需要藉含氮鹼的配對(氫鍵)形成二級以上結構,方能發揮功能。 ① 腺嘌呤(A)與尿嘧啶(U)間形成兩個氫鍵配對( )。 ② 胞嘧啶(C)與鳥糞嘌呤(G)間形成三個氫鍵配對( )。
(3) RNA 一般為單股分子,但在水溶液中有些也會形成分子內雙螺旋結構。 (4) RNA 是具有生物遺傳訊息之中間載體,除參與蛋白質合成,亦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對部分病毒而言,RNA 是其唯一的遺傳物質。
範例 4 核酸的結構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何者錯誤? 範例 4 核酸的結構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何者錯誤? (A)核酸是以核苷酸為單體之縮合聚合物 (B)核苷酸的成分有磷酸、戊醣、含氮鹼 (C) DNA 的雙螺旋結構中,腺嘌呤(A)與胸腺嘧啶(T)形成兩個氫鍵配對 (D)核苷酸結構中,戊醣的 2 號碳原子所接的原子團為羥基者,可構成 DNA (E) RNA 的含氮鹼有 A、G、C 和 U 四種。 (D) 戊醣的 2 號碳原子上連接羥基者,稱為核糖; 此羥基被氫原子取代者,稱為去氧核糖。 (D)
類題 4-1 下列哪一個含氮鹼不是 DNA 的含氮鹼? (A)鳥糞嘌呤 (B)胞嘧啶 (C)尿嘧啶 (D)腺嘌呤。 (C) 應為胸腺嘧啶。
範例 5 DNA 和 RNA 的差異 下列有關核酸和核苷酸的敘述,哪些正確? (A)核苷酸由戊醣、含氮鹼和磷酸組成 (B) DNA 含有核糖,而 RNA 則含有去氧核糖 (C) ATP 是一種核酸 (D)構成 DNA 與 RNA 的含氮鹼有 A、T、C、G、U 等 5 種 (E)構成 DNA 與 RNA 的核苷酸有 5 種。 (B) DNA 含去氧核糖,而 RNA 含核糖。 (C) ATP 是一種核苷酸。 (E) 構成 DNA 與 RNA 的核苷酸有 8 種。 (A)(D)
類題 5-1 DNA 與 RNA 的差異處,不包括下列何者? (A)戊醣種類 (B)核苷酸種類 (C)分子量大小 (D)嘌呤種類。
8-3 先進材料
一、半導體 1. 定義:導電度介於絕緣體和導體之間,且導電性可受控制的材料。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矽(Si)、鍺(Ge)、砷化鎵(GaAs)等。 (配合翰版課本 P.152 ~ P.154;講義 P.154) 1. 定義:導電度介於絕緣體和導體之間,且導電性可受控制的材料。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矽(Si)、鍺(Ge)、砷化鎵(GaAs)等。 2. 導電原理(能帶理論): (1) 能量帶:半導體之分子軌域能階彼此相近而且密集,因而形成能量帶,可分成下列兩種: ① 價帶:價電子所占有的能量帶,價帶電子被束縛在原子周圍。
② 傳導帶:未被價電子所占滿的較高能量帶,在傳導帶的電子可經由外在的電場加速而形成電流。 ③ 能隙(Eg):價帶與傳導帶間之能量差,電子只能存在價帶或傳導帶,不能分布在能隙範圍內。
(2) 金屬導體:由於能隙非常小,價帶電子很容易獲得能量而躍遷到傳導帶,因而易導電。但金屬的導電性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2) 金屬導體:由於能隙非常小,價帶電子很容易獲得能量而躍遷到傳導帶,因而易導電。但金屬的導電性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3) 半導體:能隙介於金屬與絕緣體之間,導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可以藉摻雜改變其能隙的間距而使之較易導電。 (4) 絕緣體:由於能隙非常大,電子很難躍遷至傳導帶,所以很難導電。 半導體奇 e 館
3. 矽半導體: (1) 結構:矽以 sp3 混成軌域和另外 4 個矽原子形成 共價鍵,進而堆積成三度空間的立體網狀固體。矽半導體的能隙約為 1.12 eV,在室溫下的導電性較差,溫度愈高則導電性愈佳。 (2) 摻雜: ① n 型半導體:在純矽中摻雜少許第 15 (5A) 族 的磷(P)或砷(As),因其有 5 個價電子,會多出一個電子填入傳導帶中而增加導電性。
② p 型半導體:在純矽中摻雜少許第 13(3A)族的硼 (B) 或鎵 (Ga) ,因其只有 3 個價電子,造成在價帶上出現帶正電的電洞,因而增加導電性。 4. 其他應用: (1) 發光二極體(LED):利用半導體的電子,從傳導帶降至價帶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 (2) 半導體雷射:利用半導體的 p-n 接合,發出高強度的光。 (3) 光探測器:藉由半導體吸收光線,激發價帶的電子轉換成電能。
範例 1 半導體的導電性 下列有關物質導電性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範例 1 半導體的導電性 【日大】 下列有關物質導電性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半導體的導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金屬的價帶和傳導帶緊臨在一起,而能導電 (C)離子晶體熔融 後,因價帶和傳導帶能量差異甚小,而能導電 (D)絕緣體的價帶和傳導帶之能量差異甚大,而不導電 (E)金屬的導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 (C) 離子晶體熔融後能導電是因為正、負離子能自 由移動。 (C)
類題 1-1 下列物質的能隙大小順序,何者正確? (A)半導體<絕緣體<金屬導體 (B)金屬導體<半導體<絕緣體 (C)絕緣體<金屬導體<半導體 (D)金屬導體<絕緣體<半導體。 金屬導體之能隙≒0,半導體之能隙小,絕緣體之能隙大。 (B)
範例 2 p、n 型半導體 在高純矽中,摻雜少量下列何種元素,可以形成 p 型半導體? (A) 5B (B) 16S (C) 29Cu (D) 32Ge (E) 33As。 矽中摻雜少量第 13 族元素可形成 p 型半導體。 (A)
類題 2-1 矽(Si)、鋁(Al)、硼(B)是在製造矽積體元件中常用到的元素,鋁是作為金屬導線,摻有硼的矽 Si(B),則是作為基材,試問下列材料中的導電性由高(左)至低(右)的順序,何者正確? (A) Al>Si>Si(B) (B) Al>Si(B)>Si (C) Si(B)>Al>Si (D) Si(B)>Si>Al。 能隙大小:金屬導體<半導體<絕緣體 導電性:n、p 型半導體>純矽半導體 (B)
二、液晶 1. 定義:具有液態的流動性,又有結晶固體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特性,是一種具特殊相態的材料。 (配合翰版課本 P.154、P.155;講義 P.155) 1. 定義:具有液態的流動性,又有結晶固體的物理、化學以及光學特性,是一種具特殊相態的材料。 2. 組成:液晶分子的形狀大多為長條形,且具有極性的有機分子,在特定的光、熱、電場或磁場下,會出現晶體才有的分子規則排列的現象。
3. 特性: (1) 液晶分子有兩個熔點,在兩熔點間會形成具彩色的混濁物,此狀態稱為液晶態,當溫度高於較高的熔點時,則呈現透明的液態,溫度低於較低熔點時,則呈現具結晶的固態。 ▲苯甲酸膽固醇酯結構
(2) 上述因溫度變化,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呈現出不同液晶相的物質,稱為「熱致液晶」,可用來製成溫度計。 (3) 因為液晶分子具有極性,可利用電場或磁場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使光源發生穿透、遮蔽或折射,我們便可看到光線的明暗或彩色的變化。 4. 應用:由於採用液晶作為顯示器具有體積小、耗電量微、操作電壓低等優點,並可設計成多色面板,所以產量持續增長中。
三、導電聚乙炔 定義:一種具導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又稱導電塑 膠。 2. 組成: (配合翰版課本 P.155 ~ P.157;講義 P.156) 定義:一種具導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又稱導電塑 膠。 2. 組成: (1) 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合成出具有順式與反式結構的聚乙炔。
(2) 聚乙炔的摻雜: ① p-摻雜:以碘氧化聚乙炔。 [C2H2]n+ I2 → [C2H2]nx++xI3- ② n-摻雜:以鈉還原聚乙炔。 [C2H2]n+xNa → [C2H2]nx-+xNa+
3. 導電原理: (1) 利用聚乙炔結構中所擁有的共軛雙鍵,使 電子不受原子束縛,能自由移動。 (2) 由於聚乙炔的導電性相當於半導體,經過摻雜後生成的電洞或增加電子,提升在分子鏈上的導電性,可和一些金屬導體的導電性相當。 4. 應用:由於製程簡單且價格較便宜,目前已製造出塑膠的電子零件、觸控面板、積體電路等。
範例 3 液晶的特性 已知苯甲酸膽固醇酯(C34H49O2)是液晶的材料,實驗 發現其有兩個熔點:145.5 ℃ 和 178.5 ℃,請問液晶態出現在哪一個溫度範圍內? (A)低於 145.5 ℃ (B)高於 178.5 ℃ (C)介於 145.5 ℃ 和 178.5 ℃ 之間 (D)以上皆是 (E)以上皆非。 液晶態為介於液態(高於 178.5 ℃)的流動性和結晶固體(低於 145.5 ℃)之間的相態。 (C)
類題 3-1 下列何種物質可作為液晶的材料? (A)離子化合物 (B)非極性分子 (C)共價網狀晶體 (D)長條狀的極性分子。 (D)
範例 4 導電塑膠──聚乙炔 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將乙炔分子聚合可得到聚乙炔高分子,經摻雜後,其導電度可媲美金屬。回答下列問題: 範例 4 導電塑膠──聚乙炔 【日大】 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將乙炔分子聚合可得到聚乙炔高分子,經摻雜後,其導電度可媲美金屬。回答下列問題: (1) 聚乙炔為加成聚合物或縮合聚合物? (2) 寫出由電石(碳化鈣)製造乙炔的反應式。 (3) 畫出聚乙炔的結構式。(需將 C 與 H 標出) (4) 在乙炔與聚乙炔中,碳原子各具有何種混成軌域? (5) 乙炔的衍生物苯乙炔亦可形成具有導電性之聚苯乙 炔,寫出苯乙炔的結構式。 (6) 聚乙炔高分子為何能導電,請說明。
範例 4 導電塑膠──聚乙炔 (1) 加成聚合物 (2) CaC2(s)+2H2O() → Ca(OH)2(aq)+C2H2(g) (3) 範例 4 導電塑膠──聚乙炔 【日大】 (1) 加成聚合物 (2) CaC2(s)+2H2O() → Ca(OH)2(aq)+C2H2(g) (3) (4) 或
範例 4 導電塑膠──聚乙炔 【日大】 (5) (6) 在聚乙炔高分子中,共軛雙鍵會因共振而形成 非定域的 電子,此非定域 電子可在高分子 內自由移動而導電。
類題 4-1 聚乙炔具有類似半導體的導電性,而半導體可藉由摻雜以提升其導電性,聚乙炔亦具有此特性。請問將聚乙炔摻雜下列何種物質後,會具有類似 n 型半導體的特性? (A) NaCl (B) Na (C) I2 (D) Cl2 (E) Si。 (B) 以鈉還原聚乙炔而形成 n-摻雜。 (B)
四、奈米尺度與奈米技術 1. 定義: (1) 奈米(nm)是一種長度單位 1 nm=10-9 m=10-7 cm=10 (埃) (配合翰版課本 P.158 ~ P.162;講義 P.157) 1. 定義: (1) 奈米(nm)是一種長度單位 1 nm=10-9 m=10-7 cm=10 (埃) (2) 物質在長、寬、高三個方向中,至少有一個尺度在 1 ~ 100 nm 間的材料稱為奈米材料;傳統尺寸較大的材料,稱為塊材。
(3) 常見物質尺度關係: 尺寸(nm) 物質尺度 例 子 0.1 ~ 1.0 原子與分子 He、H2O、C6H12O6 1.0 ~ 100 (3) 常見物質尺度關係: 尺寸(nm) 物質尺度 例 子 0.1 ~ 1.0 原子與分子 He、H2O、C6H12O6 1.0 ~ 100 奈米 DNA、奈米碳管、C60 100 ~ 10000 微米 紅血球、毛髮、塵蟎 >10000 塊材 螞蟻、碳粉、鑽石
2. 奈米材料的特性: (1) 比表面積大:當物質的顆粒變小,單位體積的表 面積(稱為比表面積)就會變大,到奈米尺度時,比表面積就變得更大。此時,奈米材料表面的原 子數目占材料總原子數的比例較塊材大很多。 (2) 物理及化學性質改變:奈米材料的性質,如熔點、磁性、電性、化學活性等,均與塊材差異很大。
:鋁由穩定材料變成極易燃燒的奈米鋁;金的 正常熔點為 1063 ℃,2 nm 的奈米金熔點低於 400 ℃;矽由半導體變成導體的奈米矽;奈米結晶的陶瓷材料比一般陶瓷具有較大的延性及展性。
Au+HNO3+4HCl → H[AuCl4]+NO+2H2O (2) 性質與應用: 3. 奈米金: (1) 製法:將金溶解於王水中,生成四氯金酸(H[AuCl4]),再以不同濃度的檸檬酸鈉(C6H5O7Na3)還原,即可製得不同尺度的奈米金膠體溶液。 Au+HNO3+4HCl → H[AuCl4]+NO+2H2O (2) 性質與應用: ①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與蛋白質結合,可作為藥物的載體,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自然期刊專訪 林政鞍臺灣第一人
② 能作為催化劑,加速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 碳,可製成防毒面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 奈米銀: (1) 特性:由於奈米銀表面的銀原子在溶液或空氣中易失去電子,因此在奈米銀表面含有高比例的銀離子,而釋出的銀離子可穿透細菌的細胞膜,進入細菌體內與酶蛋白上硫醇基(-SH)的硫鍵結,進而抑制細菌 DNA 和 RNA 的複製。
(2) 用途:運用銀離子殺菌不會造成細菌的抗藥性,因此,奈米銀普遍用來作為抗菌製品。 :奈米銀口罩、奈米銀繃帶、奈米銀襪子、奈 米銀內衣等。 5. 奈米材料的危害: (1) 奈米粒子能進出細胞膜,可能對細胞造成影響。 (2) 奈米材料若長時間、廣泛地被使用,對於環境與生物體的衝擊,將無法預料。
範例 5 奈米材料 下列有關奈米材料的敘述,哪些正確? 範例 5 奈米材料 下列有關奈米材料的敘述,哪些正確? (A)奈米材料為在長、寬、高三個方向的長度都在 1 ~ 100 nm 之間的材料 (B)奈米材料的總表面積變大,一般都比塊材具有更高的化學反應性 (C)奈米級金粒子不同於金塊材,可將 CO 催化成 CO2,所以可製成火場逃生使用之防煙面罩 (D)奈米碳管可視為如同鑽石的立體結構 (E)紅外光是激發二氧化鈦光觸媒最合適的光源。
範例 5 奈米材料 (A) 只要物質的長、寬或高至少有一個尺度介於 1 ~ 100 nm 大小,即稱為奈米材料。 範例 5 奈米材料 (A) 只要物質的長、寬或高至少有一個尺度介於 1 ~ 100 nm 大小,即稱為奈米材料。 (D) 奈米碳管可視為一層石墨捲曲而成的中空管狀 結構。 (E) 近紫外光是激發奈米二氧化鈦光觸媒最合適的 光源。 (B)(C)
類題 5-1 下列有關奈米材料的敘述,哪些正確? (A)奈米碳管含有類似石墨的結構 (B)某些種類的奈米碳管能導電 (C)荷葉不沾水的現象,與荷葉表面粒子的奈米化有關 (D)物質表面的粒子活性,與物質內部的粒子相同 (E)奈米材料的性質,與塊材差異甚大。 (D) 表面粒子所受的束縛力較內部粒子弱,故活性較大。 (A)(B)(C)(E)
實驗十 耐綸的製備
1. 實驗目的: 由耐綸的製備,認識聚合反應。 2. 實驗原理:
3. 實驗步驟:
範例 1 耐綸的製備 下列有關耐綸製備實驗之敘述,哪些錯誤? (A)將己二醯氯的正己烷溶液倒入己二胺的氫氧化鈉溶 範例 1 耐綸的製備 下列有關耐綸製備實驗之敘述,哪些錯誤? (A)將己二醯氯的正己烷溶液倒入己二胺的氫氧化鈉溶 液,攪拌後即得到耐綸絲 (B)其反應式為: nH2N-(CH2)6-NH2+nClCO-(CH2)4-COCl → +2nHCl (C)不能使兩反應物的溶液相混,令其在界面反應,用鑷子緩慢地拉出耐綸之薄膜,浸入盛水之燒杯,即可得一條很長的耐綸絲 (D)由此實驗可知耐綸-66 為一種聚酯類 (E)氫氧化鈉溶液是用來中和聚合反應的副產物 HCl。 (A) 不可攪拌。 (D) 耐綸-66 為一種聚醯胺類。 (A)(D)
類題 1-1 下列有關耐綸-66 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反應後剩下的廢液,下層為有機溶劑 (B)未用的己二醯氯溶液可用碳酸氫鈉處理 (C)未用的己二胺溶液可用氫氧化鈉處理 (D)由於耐綸-66 無毒,故反應不需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實驗。 (A) 下層為水溶液,上層才是有機溶劑。 (C) 己二胺溶液可用硫酸氫鈉處理。 (D) 正己烷為揮發性的有機溶劑,故反應須在通風良好處進行。 (B)
實驗十一 奈米硫粒的合成
1. 實驗目的: (1) 使用硫代硫酸鈉與鹽酸反應製備奈米硫粒。 (2) 以廷得耳效應檢驗奈米硫粒的存在。 2. 實驗原理: (1) 反應:Na2S2O3(aq)+2HCl(aq) → SO2(g)+S(s)+ 2NaCl(aq)+H2O() (2) 檢驗:以可見光雷射照射溶液,觀察廷得耳效應。
(3) 奈米溶液:在反應溶液中添加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其分子會以親油基去包圍奈米硫粒,並與奈米硫粒形成微胞,使奈米硫粒較慢凝聚。當界面活性劑的濃度接近臨界值,會使廷得耳效應提早出現,同時也較快結束。
3. 實驗步驟: 4. 實驗紀錄: (1) 廷得耳效應存在時間:25 秒。 (2) 廷得耳效應存在時間:20 分鐘以上。
範例 1 奈米粒子的特性 下列有關使用硫代硫酸鈉與鹽酸反應來製備奈米硫粒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範例 1 奈米粒子的特性 下列有關使用硫代硫酸鈉與鹽酸反應來製備奈米硫粒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硫代硫酸鈉的化學式為 Na2SO4 (B)此反應中,鹽酸作為還原劑 (C)此反應中,添加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可使奈米硫粒存活更久 (D)生成的奈米硫粒與水形成膠體溶液 (E)此反應生成的氣體無色、無味亦無臭。 (A) 硫代硫酸鈉的化學式為 Na2S2O3。 (B) 此反應的硫代硫酸鈉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 (E) SO2 具有臭味。 (C)(D)
類題 1-1 下列有關奈米硫粒的廷得耳效應之敘述,哪些正確? (A)是因存在於溶液中的微粒直徑約 10-9 ~ 10-7 公尺 (B)是因粒子所帶同性電相斥而發生 (C)是因粒子在強光下,運動加快而發生 (D)是因粒子散射光線而發生 (E)是因溶液中的粒子受溶劑粒子碰撞而發生。 (D) 廷得耳效應是因膠體粒子直徑大,對光產生散射所致。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