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倍频器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老人茶帶來的新時尚 9A2D0024 黃秀雯 9A2D0036 莊承憲 9A2D0041 蘇意婷 9A2D0045 盧家淑 9A2D0050 王宥棋 9A21C017 吳雅芝.
Advertisements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任科教师: 孟老师 办公室:二楼成教2 时 间: 14年5月 电 话: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无源RC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振幅调制解调 与混频电路 第四章 4.1 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 4.2 相乘电路 4.3 混频电路 4.4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6章参考习题答案
命題分享 大成國中歷史教學團隊 2006/09/23.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11章 调幅与检波 11.1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11.2 调幅电路 11.3 检波器.
任务4.2  振幅调制电路.
6.1 概述 6.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6.3晶体三极管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6.4 振幅调制 6.5 解调 6.6 变频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教程.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仿真与实践 主讲:许忠仁.
译码器及其应用 知识回顾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 的信号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简易示波器 Arduino Based Simple Oscilloscope
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 5.1 幅度调制 5.2 角度调制 5.3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有效性--带宽 可靠性--解调器 输出信噪比.
现代通信原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5章 信号变换一:振幅调制、 解调 与混频电路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任务4.5  变频电路.
基于Tina Pro的 模拟电路仿真分析 USTC-NIP-吴军 USTC-NIP-吴军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任务4.3  调幅信号的解调(检波).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六 触发器的应用 主讲教师:周婷.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2 下载《标准实验报告》 1 3 下载 实验题目 4 提交 实验报告 切记:请按时上传作业!到时将自动关机! 07:32:44.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13章 调频与鉴频 13.1 调频波的基本性质 13.2 变容管调频电路 13.3 调频波的解调—鉴频 13.4 自动频率控制(AFC)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示波器的使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2月04日.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2019/5/4 实验三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应用 06:11:49.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人:胡秋宇 杨清 序号: 组号:11 一八年十二月制
实验六 基本RS和D触发器的应用.
实验六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1、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 功能测试方法。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2019/5/11 实验四 FIR滤波器的特性及应用 05:31:12.
2019/5/11 实验三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特性 05:31:30.
实验五 MSI组合逻辑功 能部件的应用与测试
第7讲 有源滤波器 基本概念与定义 一阶有源滤波器 二阶有源滤波器.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2019/5/21 实验一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报告上传到“作业提交”。 11:21:44.
三、蓝牙模块的电路原理 硬件电路结构 无线层:频率合成、bit到符号的转换和过滤, 以及符号的收发操作;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同步计数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B12 竺越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任务二话音在数字基带系统中的传输 训练项目3、时分复用E1模块的测试。.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混频器、倍频器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乘积混频器及倍频器的电路特点和性能特性。 3、学习测量混频增益的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1、学习集成模拟乘法器AD834实现混频及倍频功能的原理。 2、了解乘积混频器及倍频器的电路特点和性能特性。 3、学习测量混频增益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混频器 混频,又称变频,是一种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它是使信号自某一个频率变换成另一个频率。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混频器(或变频器)。 混频是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完成频谱的线性搬移功能的关键是要获得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能找到这个乘积项,就可完成所需的线性搬移功能。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设输入到混频器中的输入已调信号VS(t)和本振电压VL (t)分别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这两个信号相乘后,其输出电压为: 经带通虑波器取出所需信号。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混频器功能示意图 混频器频谱图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本振电路图

定义为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振幅UIm与输入高频信号电压振幅Usm之比。其表示式为 混频电压增益 定义为混频器输出中频电压振幅UIm与输入高频信号电压振幅Usm之比。其表示式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2、倍频器 倍频是在保持原信号调制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将载波频率成倍增加的频率变换电路,若将乘法器的两个输入端联在一起,即令Vx=Vy则可实现平方运算。即: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设Vx(t)为某一频率fs的信号电压Vx(t),即Vx(t)= Vxmcosωst,则输出电压为: 输出中的直流分量可用高通滤波器(HPF)滤除。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混频与倍频电路图

三、实验内容 1、连接A、B两点,将TP10输出的本振信号加到TP7,进行混频测试。 (1)、本振信号与等幅正弦信号的混频 用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产生fS =3.5MHZ,VPP=2V的正弦信号加至TP8,将F端接D端 ,用示波器观测TP9混频输出并测试其频率。计算此时的混频增益。 将TP8所加信号频率改变为3.51MHZ 、3.0MHZ ,观测TP9输出有何变化,试进行分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用示波器分别观察输入端(TP8)、输出端(TP9)的已调幅波波形并测试其周期。 (2)、本振信号与已调幅信号的混频 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提供一已调幅波(其载波频率为或3.5MHZ,载波幅度为VPP=2V,调制频率为1KHZ),将其送入TP8,TP7仍加本振信号。 用示波器分别观察输入端(TP8)、输出端(TP9)的已调幅波波形并测试其周期。 再用示波器分别观察输入端(TP8)、输出端(TP9)的已调幅波的载波的波形并测试其周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2、将TP10与TP7间的连接断开,连接A、C两点,进行倍频测试。 在TP8加入fS =465KHZ,VPP=2V的正弦信号,连接D、E两点,用示波器在TP9观察输出,调节W2观察其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当馈通调节至最小时测出输出信号的频率。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测电路输出有何变化,对应纪录两组数据并得出相应结论。 在TP8加入fS =232.5KHZ,VPP=2V的正弦信号,连接G,D端,用示波器在TP9观察输出,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测输出波形有何变化?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观测调幅波时,使波形稳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观测调幅波时,扫描速度应比较低,测载波频率时,扫描速度应比较高)。 2、适当调整触发电平(Level旋钮)。 3、调整释抑时间( holdoff,如使用的是数字示波器,在Mode/Coupling菜单下调节)。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