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维生素 B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B 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 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 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 补充。 维生素 B 族包括 B 1 、 B 2 、 B 3 (烟酸)、 B 5 (泛酸)、 B 6 、 B 11 (叶酸)、 B 12 (钴胺素)。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第九章 生物检测技术 采用生物体对被检测物质的特有反应而鉴定被检测物质的质量和功效的方法。 生物体主要是各种微生物和某些动物。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第四章A 药品的含量测定 (如何通过药品的含量测定判定其优劣).
维生素A.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实验四 维生素AD胶丸中 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Ⅰ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Analysis of Barbiturates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物分析 第六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Analysis of Antibiotics Drug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Drugs)
第十章 胶囊剂的质量检测 一、定义 二、分类 三、检测步骤.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十八章 抗生素类药物 的分析.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Aantibiotic drugs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Analysis of Antibiotics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片剂和注射剂中药物含量测定 一.制剂中常见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方法 定性鉴别 纯度检查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多组分的定量方法.
维生素B1的质量分析.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第十章 方差分析.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野菊花注射液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八 复方左炔诺孕酮片质量检验 1.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抗生素药物 概念: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一类物质 特征: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 性质不稳定,易降解、聚合 纯度一般较低 临床上会引起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广泛,影响大 p159 概念: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一类物质

抗生素药品质量研究的项目 抗生素药品分析常用的方法 性状及鉴别试验,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酸碱度测定,澄明度,水分或干燥失重, 安全试验(异常毒性),热原,降压物质,无菌。 其他检查:组分、杂质、晶型、比旋度、灰分、重金属、熔点等。 抗生素药品分析常用的方法 物理方法:旋光法、紫外、红外、色谱等 化学方法(专属性不强):功能团反应,鉴别和含量的测定。容量分析法:酸碱滴定(青霉素含量测定)和碘量法。 生物学方法:酶反应、微生物法测定效价

生物学法和化学及物理化学法 生物学方法:是以抗生素对细菌的效应(抑制细菌生长或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 优点:更能够确定抗生素的医疗价值。 缺点:操作步骤多、测定时间长。 化学及物理化学法:是利用其特有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而进行测定。 优点:适用于化学结构确定的抗生素,迅速、准确、专属性强。 缺点:杂质往往有相同的结构。

第四节 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 一、微生物检定法定义: 是利用微生物发育时对某些物质的特殊依赖性,按这些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对他们作出定量检定的方法。 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三类: 琼脂扩散法 稀释法 比浊法 P194 dilute method turbid compare method diffuse method

第四节 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 一、微生物检定法定义: 是利用微生物发育时对某些物质的特殊依赖性,按这些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对他们作出定量检定的方法。 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三类: 琼脂扩散法 稀释法 比浊法 P194 dilute method turbid compare method diffuse method

与化学方法相比: 优点 缺点 1、原理与医疗要求基本一致 2、对微生物作用直接反映其抗菌活性 1、结果是总效价,无法区分多组分 2、时间长,有一定误差,操作繁杂

二、抗生素标准效价(potency)单位 牛津单位:抑制50毫升肉汤培养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青霉素的最低含量为一个牛津单位. 一个牛津单位相当于0.6ug的青霉素钠盐所具有的抗生活力,1mg青霉素G钠盐含有1667个牛津单位,(IU) (一)稀释单位 (u/ml,u/mg) 将1mg抗生素配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稀释,对某一细菌能抑制其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即为1mg抗生素中可含有的单位。 P159

(二)重量单位 (u/mg) 以抗生物有效成分(即生理活性部分)的重量作为抗生素的单位,称重量单位。 如一个链霉素碱单位的重量为1微克,一个青霉素G钠盐单位的重量为0.6微克。同一种抗生素的各种盐的效价可根据其分子量与标准盐类进行换算而得。

青霉素G钾盐的理论效价(U/mg)= (U/mg)

1类似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盐类纯品的重量为单位。包括无生物活性的酸根和金属离子。 2重量折算单位 以与原始的生物活性相当的纯抗生素实际重量为一个单位。 3特定单位 以特定抗生素某一批产品的某一重量为一个单位,经有关国家权威机构认可而定.

效价测定的方法: 一、稀释法(dilute method) 二、比浊法 (turbid compare method) 三、琼脂扩散法(diffuse method)

一、稀释法 原理:用液体培养基逐级将抗生素稀释,在各管中加入等量的试验菌液,进行培养,观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再与同法测定的标准品终点作比较,从而求得被测抗生素的效价。

X=(T/S)*C X样品效价(U/ml) T检品液最大稀释倍数 S标准品液最大稀释倍数 C标准品液效价(U/ml)

X=(T/S)*C=(16/32)*40=20 (U/ml)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稀释倍数 标准品 供试品 - 16 32 + 64 128 256 512 1024   -:细菌被抑制 +:细菌生长 X=(T/S)*C=(16/32)*40=20 (U/ml)

检测终点判断: 1、试验菌生长完全抑制 2、生长50%抑制 3、指示剂变色 4、电位差的改变 5、菌种的溶血现象等

二、比浊法 原理: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加至接种有试验微生物的液体培养基内,混匀后,经短期培养(约3-4h),测量培养基浊度,其浊度与细菌数、细菌群体质量存在直接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细菌数、细菌群体质量又直接受抗生素效价的影响。

操作流程如图:

影响因素: 一、影响比浊法的物理因素 1、散射现象 2、菌液浓度: 3、细菌体大小的变化 二、培养基:成分、酸度、培养温度、通气等条件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pH在6.8-7.8。 三、培养:温度、振摇。

基本要点: 1 培养条件的控制:试管规格均一 水浴箱水温均匀,试管按拉丁方排列。 2 细菌生长误差的控制: 3 测量时间的控制:各管应先充分混匀,将菌液移入比色皿后静止2分钟后测定。

三、琼脂扩散法(diffuse method) 即管碟法 管碟法原理: 抗生素在涂布特定菌的琼脂培养基内扩散,形成一定浓度抗生素的球型区,抑制试验菌生长,通过透明培养基观察抑菌圈,抗生素剂量的对数与抑菌圈面积或直径成正比。在同样条件下将已知效价的标准品溶液与未知效价的供试品溶液的剂量反应(抑菌圈)进行比较; 当标准品和供试品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抗生素时,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对一定试验菌所得的剂量反应曲线,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应互相平行。 根据以上原理,可设计为一剂量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P196

抑菌圈的形成 P197

影响抑菌圈半径的因素: (1)D的影响因素: 抗生素本身结构、分子量等 杂质: 琼脂含量: 菌种对抗生素的吸附作用: pH影响分子的形式、 温度影响扩散 D增大,r也增大

(2)T的影响: 一般T增加,r增大。 (3)M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小管内M越大,抑菌圈直径越大。 (4)C的影响:C越小,抑菌圈直径越大 (5)H的影响:培养基增厚,则抑菌圈减小。

操作中要注意: 1试验菌种:挑选合适的敏感菌;用适宜的菌种保存方法;定期对菌种分离纯化;控制菌龄菌量。 2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影响抑菌圈的大小和清晰度,pH。

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 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原理:在一定范围内,抑菌圈的直径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减而增减。 抑菌圈的直径与抗生素的对数剂量成线性关系,据此测定抗生素效价。

Y=a+bX Y:抑菌圈直径 A:截距 B:斜率 X:抗生素浓度的对数。

标准曲线的制备:做8个浓度,取24个平皿,分8组,每组3个取平均值。fk对X作图。 方法:为了消除平板间的差异,在每一平板的含菌培养基上放置6个小钢管,相间的3个小管内加入抗生素标准品的某一浓度(Ck), 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 .另外3个小管内加入标准品的中心浓度(Co),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 。 令fk = f= a+bX 标准曲线的制备:做8个浓度,取24个平皿,分8组,每组3个取平均值。fk对X作图。 -

一剂量法 令: fk 与抗生素对数剂量成正比 标准品: 8个剂量,每个3只平皿 样品:至少3只平皿

一剂量法标准曲线示意图 X 轴 fk Y 轴 抗生素的对数剂量

二剂量法 将抗生素的标准品及检品各稀释成有一定比例的二种剂量(2:1或4:1),即高剂量和低剂量,在同一平板上进行对比,根据所产生抑菌圈大小来计算检品效价的方法。 效价计算公式:抗生素浓度的对数与抑菌圈直径呈直线函数关系。根据二直线间抗生素对数剂量之差,可求得检品的效价。

二剂量法 V: (UH-SH+UL-SL)/2 W:(UH-UL+SH-SL)/2 I: log(H/L) θ: 效价 log θ=IV/W P200

SH:为抗生素标准品高剂量(dS2)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SL:为抗生素标准品低剂量(dS1)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UH:为抗生素检品高剂量(dT2)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UL:为抗生素检品低剂量(dT1)所致的抑菌圈直径 效价计算公式:已知抗生素浓度的对数与抑菌圈直径呈直线函数关系。由于标准品与检品的性质相同,则二者的直线斜率应相等。在浓度相同时,两直线重合,而在浓度有差距是,二直线应该互相平行。

P203 假设 K: 高剂量/低剂量(2/1 或4/1) 图示的检品与标准品二线间对数剂量之差 如果二线完全平行,则S应与UH – SH、UL – SL相等。实际上,二线不一定完全平行,故应求平均值: (1) 则: 则: (2) 将(2)代入(1): P203 再乘以标准品与检品的剂量比(D),通常为1,得二剂量法的效价计算公式:

举例:某批青霉素效价测定,标准品S2、S1为1. 0 U/ml、0 举例:某批青霉素效价测定,标准品S2、S1为1.0 U/ml、0.5 U/ml;供试品T2、T1浓度大约与标准溶液相当,试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试验结果如下表: 双碟号 SH SL UH UL 1 22.8 18.8 19.05 2 22.85 18.4 22.1 18.65 3 18.9 23.1 4 23.2 18.55 18.6 5 23.0 18.2 22.3 19.6

要求: 1、高剂量抑菌圈直径应为20~24mm,个别可为18~24mm,高剂量与低剂量抑菌圈直径之差应大于或等于2mm。 2、底层琼脂20ml,上层5ml,每一检品所用平板不少于4个。 3、等距安置小钢管4个,相对角为同一物质。 4、 θ为100±10%(更精确要求100±5%) 5、标准品与检品同质

三剂量法:即应用高、中、低三种剂量,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比较标准品及检品溶液的抑菌圈大小,以求得检品效价的方法 V:(U3+U2+U1-S3-S2-S1)/3 W:(U3-U1+S3-S1)/4 K:剂量间比值(1:0.8) I: logk θ:效价 logθ=IV/W

要求: 1、标准品中剂量抑菌圈直径15~18mm 2、高、中、低剂距为1:0.8 3、每一检品不得少于6个平皿 4、每板上等距安放小钢管6个 5、θ: 100±10%(100%±5%)

影响抗生素效价管碟法测定结果的因素 (一)影响抑菌圈形状的因素与控制 1.稀释抗生素用的缓冲液的pH值、盐浓度的影响 . pH值低或含盐浓度高,就会不显抑菌圈或呈卵圆形抑菌圈。这是因为抗生素溶液的盐浓度高或pH值过低,可能改变抗生素分子的解离状态,影响了抗生素对试验菌抑制作用。 2.制各琼脂培养基菌层,加菌时培养基温度的影响 3.测试用的器材洗净度的影响 4. 双碟培养温度的影响 5. 其他操作的影响

(二)影响抑菌圈边缘清晰度的因素与控制 1 试验菌长时间放置、菌量. 2 培养基的原材料品种与质量,生测用培养基的原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3调节培养基的pH值或增加适量的盐浓度可使抑菌圈清晰. 4不适当延长双碟的培养时间,使抑菌圈边缘不清。

抗生素效价管碟法测定的操作技术 操作分为八步: 1 试验菌的纯化与悬液的制备 2 缓冲液、灭菌水与培养基的制备 3 标准品、供试品的称量、溶解与稀释 4 双碟的制备及放管 5 滴加药液 6 恒温培养 7 测量抑菌圈直径或面积 8 计算 操作流程:

四、比浊法与管碟法比较 比浊法 管碟法 优点 1、快速 1、结果较稳定 2、客观、精确 2、大批量 3、无扩散影响 缺点 1、对样品洁净度要求高 1、扩散因素影响较大 2、实验要求较严 2、时间长(2天) 3、操作繁琐,人为因素的干扰

第四节 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 一、稀释法 二、比浊法 三、琼脂扩散法 管碟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影响抑菌圈半径的因素:

三、琼脂扩散法 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 二剂量法 三剂量法

第五节 生物统计法在抗生素效价检定中的应用 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通过供试品与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其产生特定生物反应的剂量间比例,从而测定供试品的生物活性。 同时进行试验可靠性测验,可信限计算等统计分析。

第五节 生物统计法在抗生素效价检定中的应用 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通过供试品与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其产生特定生物反应的剂量间比例,从而测定供试品的生物活性。 同时进行试验可靠性测验,可信限计算等统计分析。

量反应平行线测定实验设计类型 1.随机设计;不同剂量所致变异 2.随机区组设计 各剂量的区组数(m,碟数)相等,因此在安排时要使每个区组的容量(K,剂量数和)相等。 抗生素效价测定(管碟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可靠性测验目的 抗生素效价测定属于量反应平行线测定 计算原理是以S和T的对数剂量与反应呈直线关系以及S和T两条直线平行为基础。

可靠性测验方法 抗生素效价测定中,存在有S和T的差别,直线及平行线关系,剂量间和双碟间的关系。 通过统计以上各组均数间的方差,以试品间、回归、剂间(列)、碟间(行)……的方差与误差项(S2)的比值(称F值),来确定各自差异的显著性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F值(F值=该项方差/误差项S2)可作为观察实验显著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可靠性测验结果分析 归纳如下: (1)试品间(F1):本项是用以观察S和T的结果是否是显著差别。 (2)回归(F2):当P<0.01时,证明实验的线性好。 (3)偏离平行(F3):当回归项非常显著而偏离平行不显著时,则认为S和T呈平行直线关系。 (4)剂间(F4):即不同剂量(浓度)所致的反应(抑菌圈直径或面积)应有明显差异。 (5)碟间(F5):该项应不显著(P>0.05)。 归纳如下: 试品间差异不显著(P>0.05) 回归项非常显著(P<0.01) 偏离平行不显著(P>0.05) 剂间差异显著(P<0.05) 碟间差异不显著(P>0.05)。

四环素片效价测定(2.2)法 S:国家标准品 稀释液浓度:ds2=40u/ml;ds1=20u/ml T:供试品,标示量25万u/片,按标示量配制稀释液。 稀释液浓度:dT2=40u/ml;dT1=20u/ml r(剂距)=2∶1 I=logr=log2=0.30103 y(反应值)=抑菌圈直径

M 碟数 k 剂量数和

自由度

试品间差异不显著(P>0.05) 回归项非常显著(P<0.01) 偏离平行不显著(P>0.05) 剂间差异显著(P<0.01) 碟间差异不显著(P>0.05) F=方差/S2 变异性自由度/误差项自由度

效价计算

可信限(FL)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利福霉素类 β-内酰胺类 鉴别杂质含量 多肽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类

P162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 分类:青霉烷类(四氢噻唑五元环),头孢烯类(二氢噻嗪),碳青霉烯类(硫霉素),克拉维酸(五元环中的硫被氧代替,且六位没取代基)。 结构的共同点: 1、和内酰胺相邻的碳原子上有一羧基。 2、内酰胺中氮原子相对的碳原子上有一功能团氨基。

青霉素有三个手性碳,头孢有两个手性碳,有旋光性。 青霉素G及头孢有紫外吸收。 青霉素在酸碱或青霉素酶的作用下均会发生降解。 头孢类相对稳定。

鉴别: 1、酶法: β-内酰胺酶 2、红外吸收光谱法:3000-2800(C-H),3350cm-1(N-H),1800-1600(羰基),1460-1375(甲基或次甲基) 3、紫外吸收光谱法 4、茚三酮反应:是α氨基的反应,与茚三酮缩合, 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5、与斐林试剂反应 类似肽键(-CONH-)结构,可产生双缩脲反应。开环分解使碱性酒石酸铜盐还原显紫色。 6、色谱法:薄层色谱后,氯铂酸与硫醚基反应是灵敏度高的显色试剂

含量测定 药典收载方法,如HPLC、碘量法、汞量法、酸碱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含量测定 HPLC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有关物质项下流动相A-流动相B(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 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取青霉素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其结果乘以1.0658,即为供试品中C16H17N2NaO4S的含量。

其他检查: 青霉素聚合物: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环己醇配基以糖苷键与氨基糖相连。 链霉素,布鲁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一)鉴别 1、茚三酮反应:蓝紫色化合物 2、坂口反应(sagaguchi test):链霉素水解产物链霉胍特有。链霉胍,8-羟喹啉分别与次溴酸钠反应,其各自的产物在相互作用生成橙红色化合物。

3、糖类反应:莫利西反应(Molisch test),五碳糖或六碳糖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脱水成羟甲基糠醛,与蒽酮显蓝色,与α-奈酚呈红紫色。

4、埃尔松-摩根(Elson-Morgan test): 样品在强酸或强碱水解后释放出氨基己糖,在碱性条 件下与乙酰丙酮缩合,形成吡咯的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的乙醇及盐酸溶液(Ehrlich试剂)成红色,在540nm处可定量测定。

5、麦芽酚反应(maltol test): 水解、重排 Fe3+ 链霉素 麦芽酚 紫红色络合物 OH- H+ (二)含量测定(微生物法)

三、四环类抗生素 定义:含有氢化四骈苯的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化合物。 作用机理为阻止蛋白质的合成和肽链的延伸。 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理化性质: 黄色结晶 功能团:4位二甲胺基,酰胺基,酚羟基,两个含有酮和烯醇基的共扼双键系统(这两个系统决定抗生素的颜色和紫外吸收,前350nm后265nm 成两性化合物性质 ,遇酸碱结合成盐 固体性质稳定金霉素在20℃ 3-5年效价不变。 对各种氧化剂不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最易氧化,溶液颜色加深可用于鉴别。

(二)荧光反应:土霉素绿色荧光,四环素黄色荧光 (三)紫外光谱 (四)色谱 (一)呈色反应 1、浓硫酸反应 四环素 深紫色; 金霉素 蓝色至绿色; 土霉素 朱红色; 强力霉素 黄色; 2、三氯化铁反应:酚羟基 (二)荧光反应:土霉素绿色荧光,四环素黄色荧光 (三)紫外光谱 (四)色谱

四、大环内酯抗生素(microlides) 结构:一个大环内酯环为母核,通过糖苷键与1-3个糖相连。 (红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

鉴别 (一)呈色反应 1、硫酸反应:遇硫酸均呈红棕色 2、莫利西反应:糖类的反应 3、Seliwanaff 反应: 脱水 间苯二酚 脱水 间苯二酚 糖 糖醛衍生物 具颜色产物 红霉素 淡黄色; 螺旋霉素 亮紫红色; 碳霉素 深青紫色; 柱晶白霉素 淡青色;

(二)薄层色谱 (三) 光谱学鉴别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五、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鉴别 结构:一个脂肪链经过酰胺键与一个平面的芳香基团连接成一个环桥式化合物,所以又称环桥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利福平(rifampicin) 鉴别: 呈色反应: 1 浓盐酸反应: 2 三氯化铁:,向1ml利福霉素的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有绿色,蓝绿色。表明有酚羟基 3 硝酸盐反应:利福平,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暗红色。

六、多肽类抗生素: 含有多种氨基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一类抗生素。可由放线菌、真菌或细菌产生。 具有以下特征: 1分子量较低,500-1500。 2在动植物中常见的氨基酸很少出现,如蛋氨酸、组氨酸等。 3常含有稀有氨基酸。 4 常含类脂化合物。 5 常含D-氨基酸。 6不能为动植物来源的多肽酶(peptidase)所水解。 7生物合成过程中,类似物多,分离困难。

短杆菌肽:线状的多肽 放线菌素:有酰胺键和内酯键(用于癌症治疗的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 作用机理: 一、影响细菌细胞膜功能(多粘菌素,短杆菌素,抗感染) 二、破坏DNA和肽多糖的合成(博来霉素,万古霉素) 三、抑制RNA合成(放线菌素) 鉴别: 茚三酮反应: 磷钨酸反应:(沉淀反应) 双缩脲反应:

第三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一、高分子杂质、降解产物及异构体 P187 1、青霉素 过敏原:青霉噻唑多肽或青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基团) 凝胶过滤法分离,用Penamaldate法测定 HgCl2 青霉噻唑衍生物 Penamaldate衍生物(285nm) 何谓过敏反应: 82

2、链霉素 毒性杂质: 链霉胍,链胍双氢链糖;双氢链霉素;链霉素醛基化合物; 神经毒性:二链霉胺 二链霉胺含量测定原理: 二链霉胺等不被KBH4还原,能与盐酸氨基脲反应,生成的缩氨脲在233nm有吸收峰

3 阿奇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查 在2010版中国药典 控制5个阿奇霉素相关物: 红霉素A偕亚胺醚 3'-N-去甲基阿奇霉素 3-O-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杂质Gx 阿奇霉素B 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标准中列出了16种和13种相关物相比较

在 《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阿奇霉素条目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合紫外检测器法检测药物,并要求控制8个阿奇霉素相关物 : 杂 质 A (氮 红 霉 素 )、 杂 质 B (阿 奇 霉 素 B)、 杂 质 H (3′-N - [ [4-乙 酰氨基]苯基]磺酸基] -3′-N-去甲基阿奇霉素}、 杂质 I(3′-N-去甲基阿奇霉 素)、 杂质 J(阿奇霉素 J)、 杂质 Q (红霉素 A-6,9-亚胺醚)、 杂质 R (红霉素 A 9,11-亚胺醚)、 杂质 S(红霉素 A-E-肟)。

阿奇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查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仪 阿奇霉素B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 阿奇霉素Gx与红霉素A偕亚胺醚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 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 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0%

4、土霉素 脱水土霉素、差向土霉素、α-阿扑土霉素、β-阿扑土霉素等降解产物 薄层分离,荧光测定 5、四环素 脱水四环素、差向四环素、差向脱水四环素 HPLC测定

二、无机杂质的检查 三、溶媒残留量 1、比色法: 甲醇氧化成甲醛,用品红试剂测定 丙酮与水杨醛缩合比色 醋酸丁酯与盐酸羟胺反应后比色测定 2、气相色谱 3、HPLC 4、红外光谱

第四节 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测定法 一、容量法 二、光谱学测定法 三、色谱法测定法

第四节 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测定法 一、容量法(capacity test) (一)酸碱滴定法 (二)碘量法 青霉素 青霉素在水溶液中经水解后,产生青霉噻唑酸,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二)碘量法 青霉素

第四节 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测定法 二、光谱学测定法 (一)旋光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麦迪霉素胶囊中麦迪霉素的含量 (三)比色法:链霉素的麦芽酚法测定链霉素效价

第四节 抗生素类药物含量的测定法 三、色谱法测定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的含量

盐酸金霉素 Yansuan Jinmeisu

本品为6-甲基-4-(二甲氨基)-3,6,10,12,12a-五羟基-1,11-二氧代-7-氯-1. 4 本品为6-甲基-4-(二甲氨基)-3,6,10,12,12a-五羟基-1,11-二氧代-7-氯-1.4.4a,5,5a,6,11,12a-八氢-2-并四苯甲酰胺盐酸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22H23ClN2O8·HCl不得少于91.0%。 [性状] 本品为金黄色或黄色结晶;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暗。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在丙酮、乙醚或三氯甲烷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的溶液,避光放置30分钟,在25℃时,依法测定(附录ⅥE).比旋度为-235°至-250°。

[鉴别] (1)取本品约0.5mg,加硫酸2ml即显蓝色,渐变为橄榄绿色;加水1ml后,显金黄色或棕黄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70图)一致。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 酸度 有关物质 取盐酸四环索对照品和4-差向金霉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加0.01mol/L。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含4-差向金霉素不得过4.0%,含盐酸四环素不得过8.0%。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4-差向金霉索峰面积的0.375倍(1.5%)。 杂质吸光度: 在460nm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不得过0.40。 干燥失重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高氯酸-二甲基亚砜-水(8∶525∶467)为流动相(pH<2.0);柱温45℃;检测波长为280nm。取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和4-差向金霉素对照品各适量,加0.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含1m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出峰顺序依次为盐酸四环素、4-差向金霉素、盐酸金霉素。四环素峰与4-差向金霉素峰,4-差向金霉素峰与金霉素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0.0l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盐酸金霉素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类别] 四环素类抗生素。 [贮藏]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制剂] (1)盐酸金霉素软膏 (2)盐酸金霉素眼膏

1、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实验中, 与抑菌圈面积或直径成正比;扩散系数D增大,抑菌圈直径 、扩散时间T增长,抑菌圈直径 、最低抑菌浓度C越小,则抑菌圈直径 ,培养基厚度H增加,则抑菌圈直 径 。 2、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包括 、 、 。 3、多肽类抗生素的鉴别反应主要包括 、 、 。 4、链霉素的呈色反应主要包括 , , 、 、 。 5、四环素的主要杂质包括 、 、 ,可用薄层层析加以分离。 6、青霉素的过敏原主要包括 、 。 7、四环素可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红棕色,其原因是四环素含有下列的那个基团? ( ) A、胍基 B、苯 C、酚羟基 D、氨基 8、在坂口反应中,链霉胍,8-羟喹啉分别与下列哪个物质反应,其各自的产物在相互作用生成橙红色化合物。 ( ) A、次溴酸钠 B、溴 C、硫酸 D、盐酸 9、下列哪个抗生素没有茚三酮呈色反应 () A、红霉素 B、青霉素G C、短杆菌肽 D、链霉素

第四节 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 一、稀释法 二、比浊法 三、琼脂扩散法 管碟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影响抑菌圈半径的因素:

第五节 生物统计法测定抗生素效价----可靠性测验结果分析 (1)试品间(F1):本项是用以观察S和T的结果是否是显著差别。 (2)回归(F2):当P<0.01时,证明实验的线性好。 (3)偏离平行(F3):当回归项非常显著而偏离平行不显著时,则认为S和T呈平行直线关系。 (4)剂间(F4):即不同剂量(浓度)所致的反应(抑菌圈直径或面积)应有明显差异。 (5)碟间(F5):该项应不显著(P>0.05)。 归纳如下: 试品间差异不显著(P>0.05) 回归项非常显著(P<0.01) 偏离平行不显著(P>0.05) 剂间差异显著(P<0.05) 碟间差异不显著(P>0.05)。

第二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鉴别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鉴别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呈色反应 三、四环类抗生素 四、大环内酯抗生素 1、茚三酮反应: 2、坂口反应(sagaguchi test):链霉胍特有 3、糖类反应:莫利西反应(Molisch test) 4、埃尔松-摩根(Elson-Morgan test): 5、麦芽酚反应(maltol test): 三、四环类抗生素 四、大环内酯抗生素 五、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六、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节 抗生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1、青霉素 2、链霉素 3、土霉素 4、四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