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杜甫 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在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中国大地出 现了许多耀眼的明 星 …… 在盛极一时的 唐代,唐诗作为一颗 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 个东方,无数的诗人 像满天的星斗一般闪 闪发光 ……
Advertisements

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 3.50 元是 …… 3元5角3元5角 像 3.05 、 1.06 、 , ……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读作:十六点八五 …… 小数点 读作: 一点零六 读作: 三点零五 读作: 零点八零 小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范小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你认识它们? 请把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分一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要求: ①小组内互相说说,都有些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②然后讨论一下,你们可以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类 ③你们怎样分类,就怎样摆出来.
WuDe Temple. 2 心誠則靈不二門忠心司職正氣穿 3 「武德薪傳. 豐富人生」講座 4 月 21 日課程表 【 信仰與經典 】系列 --- 武德真經 ( 六 ) 13:30~14:00 神威感召 創堂濟世 13:30~14:00 神威感召 創堂濟世 --- 豐原金龍堂成立的故事 ---
数学广角 —— 集合 集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下面是三( 1 )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隆中对 陈寿.
杜甫 蜀相 更开中学 语文组 陈婉华.
路 2015
草虫的村落 升华        交往1        交往2        演奏        劳动        分工        回应        拓展       
反馈课 青龙镇青龙小学 杨春利.
魅 力 成 都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成都的风景(西岭雪山) 成都的小吃.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蜀相 杜甫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授课人:深圳南头中学 茹清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隆中对 九年级语文上册.
江畔独步寻花 · 其六.
《蜀相》 杜甫.
春望.
出师表 诸葛亮.
出 师 表 诸葛亮. 出 师 表 诸葛亮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单位:稔山二中 制作人:刘楚楚.
《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 白发渔樵江渚上 浪花淘尽英雄 惯看秋月春风 是非成败转头空 一壶浊酒喜相逢 青山依旧在 古今多少事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活化石.
諸 葛 亮 第 1 集.
聊书吧.
杜甫简介 陈冯琛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5课 春天来了 B案 执教: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李雪莲.
阐释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杜甫(712~770), 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缩句的方法 登峰小学 刘红.
善待亲情 学会感恩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专业部感恩励志主题班会 顾问 王 成 策划 许景端 唐一见 主持 蒋 兰 张 星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水果蛋糕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地面的石砖.
忆一忆 滨海中学高二语文组:刘春山.
现代歌曲里的 《出师表》 演唱:陈艺鹏 作词/曲:黄晓亮
出 师 表.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出师表 北京市第四中学 李硕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 6 At the Zoo.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猜谜语: 圆又圆,像火球, 一大早,准时到。 花草树木有了它, 生机勃勃又一天。.
三国演义.
清朝 Qing Dynasty.
Here is a gift; have you receive it? 眼睛看不到,你心會知道。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译林小学英语 三(上)系列课件 Unit 3 My Friends 第1课时 Story time.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本节内容 线性地址的管理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主题阅读大单元备课手册》 配套课件 三年级上册 主题阅读研讨群: 主题阅读微信号:ztyd-vet 主 编:刘宪华
荷叶圆圆.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音 阶 歌》.
[到郵局去存款].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乘法的初步认识.
找 因 数.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分一分(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蜀相》 杜甫 3

写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 武侯祠,写下了这 首感人肺腑的千古 绝唱。 5

读一读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成都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掩映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拓、帮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繁密茂盛 史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何作用? 柏树 1、祠堂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营造祠堂静谧、肃穆的氛围。 2、(柏树有伟岸、坚贞、正直、质朴的形象特点) 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伟大形象。 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史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写了哪些景?各有何作用? 碧草 黄鹂 碧草空自春色,黄鹂徒劳好音,表现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祠堂美景无人欣赏的荒凉冷落的氛围 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感伤 另解: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早已不复存在,物是人非,让人不禁黯然神伤! 8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史事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写了蜀相的哪几件事?塑造了怎样的“历史”形象? 三顾茅庐 雄才大略的奇才(天下计) 忠心耿耿的忠臣(老臣心) 大业未成的悲剧英雄(身先死) 帮助刘备 辅佐刘禅 六出祁山 19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目的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请联系诗人自己,探究本诗的写作目的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肃宗宠信奸臣,排斥功臣。身处乱世,使诗人始终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22

《唐诗钞》:“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本诗主旨 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施展才华;惋惜诸葛亮的大业未成,借以抒发自己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感伤情怀。 《唐诗钞》:“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