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实验 D 触发器及 JK 触发器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四、实验电路实验电路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及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 七、实验报告要求.
Advertisements

第11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龚淑秋 制作.
数字逻辑设计实验 2011 春季学期.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目标】1. 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2. 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五章 触发器 5.1 概述(掌握触发器基本概念) 5.2 SR锁存器(掌握基本结构及动作特点)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陶文海.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陶文海 5.1 概述 时序逻辑电路由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两部分构成。 5.1 概述 时序逻辑电路由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两部分构成。 按触发脉冲输入方式的不同, 时序电路可分为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同步时序电路是指各触发器状态的变化受同一个时钟脉冲控制;而在异步时序电路中,各触发器状态的变化不受同一个时钟脉冲控制。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2-8 触发器 教学目标: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同步、边沿D、边沿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数字逻辑:应用与设计 复习大纲.
第2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21.1 双稳态触发器 21.2 寄存器 21.3 计数器 定时器及其应用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5.1 概 述 5.2 触发器 5.3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4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5.5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第 七 章  正反器實驗 總目錄.
第四章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分析.
第4章 第4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4.1 触发器 4.2 时序逻辑电路 *4.3 应用举例 上页 下页 返回.
时序逻辑电路 1 触发器 2 时序逻辑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时序逻辑电路 1 触发器 2 时序逻辑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数字抢答器 工作原理.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8/12/25.
译码器及其应用 知识回顾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 的信号
6.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简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9, 2018.
第10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0.1 触发器 10.2 计数器 10.3 寄存器 定时器.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2.5 MOS 门电路 MOS门电路:以MOS管作为开关元件构成的门电路。
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 学习要点: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 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计数器、寄存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14.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概述 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存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共同组成的,它的输出状态不仅与输入有关,还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有关,即具有存储功能。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输出方程 驱动方程 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三个方程 状态方程 存储电路的输入信号 时序逻辑电路构成框图 存储电路的输出信号.
逻辑门电路.
第2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21.1 双稳态触发器 21.2 寄存器 21.3 计数器 21.4△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六 触发器的应用 主讲教师:周婷.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时序逻辑电路 -分析.
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 时序电路概述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异步时序电路 小结.
第5章 触发器 5.1 基本RS触发器 5.2 时钟控制的触发器 5.3 集成触发器 5.4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及时序图.
第四章 触发器 4.1 概 述 4.2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4.3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4.4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李凤琴 李鹏.
第五章 触发器 5.1 基本触发器 一、基本RS触发器 1.用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 13 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3.1 双稳态触发器 13.2 寄存器 13.3 计数器 定时器及其应用.
实验六 基本RS和D触发器的应用.
实验六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1、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 功能测试方法。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18章 集成触发器 18.1 RS触发器 18.2 几种常见的触发器.
2.6 常用集成门电路芯片及其应用 TTL集成门电路系列 CMOS系列门电路.
实验六 触发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使用方法和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第5章 触发器 5.1 基本RS触发器 5.2 时钟控制的触发器 5.3 集成触发器 5.4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及时序图.
电子技术 数字电路部分 第四章 触发器.
概 述 一、时序电路的特点 x1 y1 1. 逻辑功能特点 xi yj 任何时刻电路的 输出,不仅和该时刻 的输入信号有关,而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第4章 触发器.
4.4 计数器 4.4.1 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4.4.2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4.4.3 异步计数器 2019/5/16.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同步计数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五章 触发器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在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采集系统。我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我的项目。 (翻页)
第11章 触发器电路 教学内容 教学小结.
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第十章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10.1 寄存器 寄存器是数字系统常用的逻辑部件,它用来存放数码或指令等。它由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一个触发器只能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存放 n 位二进制时,要 n个触发器。 按功能分 数码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2.1 概述 2.2 TTL 门电路 2.3 CMOS 门电路 2.4 各种集成逻辑们的性 能比较 第2章 上页 下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 1. 现态: 2. 次态: 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后的状态。 三、分类 1. 按电路结构和工作特点: 基本、同步、边沿。 2. 按逻辑功能分: RS、JK、D 和 T(T )。 3. 其他: TTL 和 CMOS,分立和集成。

4.1 基本触发器 4.1.1 由与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Q = 0 1 1 0 态 Q = 1 1 1 Q = 1 1 态 Q = 0 4.1 基本触发器 4.1.1 由与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Q R S Q G1 R & S Q = 0 1 1 0 态 Q = 1 G2 1 1 Q = 1 1 态 Q = 0

二、工作原理 Q = 0 0 态 Q = 1 1 1 Q = 1 1 态 Q = 0 1 1 Q和Q 均为UH R 先撤消: 1 态 G1 R & S 1 1 “置 0”或“复位” (Reset) G2 Q = 1 1 态 Q = 0 1 1 “置 1”或“置位” (Set) Q和Q 均为UH R 先撤消: 1 态 S 先撤消: 0 态 Q = Q “保持” 信号同时撤消: 状态不定 (随机)

S R 简化波形图 状态翻转过程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 如 1  0,延迟时间为 tPHL; 0  1,延迟时间为 tPLH 。 由于实际中翻转延迟时间相对于脉 冲的宽度和周期很小,故可视为0。 Q G1 R & S 信号同时撤消,出现不确定状态 信号不同时撤消,状态确定 设触发器初始状态为0: S R Q Q Q Q

三、现态、次态、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1. 现态和次态 2. 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1 1 1 现态Qn: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 简化特性表 Q n+1 R S Qn Q n+1 R S Q n+1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Q n 保持 1 0 1 1 置 1 1 0 置 0 1 1 1 1 不用 不允许 不用 Q n+1= S + RQ n 不用 特性方程 约束条件

4.1.2 由或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1 二、工作原理 “保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4.1.2 由或非门组成 Q S R G2 Q G1 R S >1 一、电路及符号 二、工作原理 “保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若高电平同时撤消,则状态不定。

2. 问题:输入电平直接控制输出状态,使用不便,抗干扰能力差;R、S 之间有约束。 G2 Q G1 R S >1 波形图 S R Q Q 三、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四、基本 RS 触发器主要特点 R S Q n+1 0 0 0 1 1 0 1 1 Q n 保持 置 1 置 0 不许 1 不用 1. 优点:结构简单, 具有置 0、置 1、保持功能。 2. 问题:输入电平直接控制输出状态,使用不便,抗干扰能力差;R、S 之间有约束。 Q n+1= S + RQ n 约束条件

4.1.3 集成基本触发器 一、CMOS 集成基本触发器 1. 由与非门组成:CC4044 Q R S EN Q n+1 注 4.1.3 集成基本触发器 一、CMOS 集成基本触发器 1. 由与非门组成:CC4044 三态 RS 锁存触发器特性表 & 1 TG Q R S EN Q n+1 注   0 Z 高阻态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Q n 保 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1 不用 1 内含 4 个基本 RS 触发器 2. 由或非门组成:CC4043(略)

二、TTL 集成基本触发器 74279、74LS279 +VCC 1R 1SA 1SB 2R 2S 3R 3SA 3SB 4R 4S 1Q 5 6 10 11 12 14 15 4 7 9 13 Q1 Q2 Q3 Q4 8 16 74279 74LS279 R1 S11 S12 R2 S2 R3 S31 S32 R4 S4 – Q R & S Q R & S1 S2

4.2 同步触发器 4.2.1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触发器的工作状态不仅受输入端 (R、S) 4.2 同步触发器 4.2.1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触发器的工作状态不仅受输入端 (R、S) 控制,而且还受时钟脉冲(CP) 的控制。 CP (Clock Pulse): 等周期、等幅的脉冲串。 基本 RS 触发器: S — 直接置位端; (不受 CP 控制) R — 直接复位端。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同步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电路及逻辑符号 2. 工作原理 保持 当 CP = 0 当 CP = 1 与基本 RS 触发器功能相同 Q R 1. 电路及逻辑符号 Q R S CP Q R S CP C1 Q G1 R & S G3 G2 G4 CP 曾用符号 国标符号 2. 工作原理 保持 当 CP = 0 当 CP = 1 与基本 RS 触发器功能相同

特性表: 特性方程: CP R S Q n Q n+1 注 0    Q n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0    Q n 保持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不用 置1 置0 不许 约束条件 CP = 1期间有效 二、主要特点 1. 时钟电平控制 CP = 1 期间接受输入信号; CP = 0 期间输出保持不变。 (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 2. RS 之间有约束

4.2.2 同步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CP = 1期间有效) 简化电路:省掉反相器。 D 二、主要特点 Q G1 R & S G3 G2 G4 CP 1 D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CP = 1期间有效) 简化电路:省掉反相器。 二、主要特点 1. 时钟电平控制,无约束问题; 2. CP = 1 时跟随。 下降沿到来时锁存

三、集成同步 D 触发器 74LS375 1. TTL 74LS375 >1 D +VCC 1D0 1LE 1D1 2D0 2LE 1Q0 1Q1 2Q0 2Q1 1 4 7 9 12 15 2 3 6 5 10 11 14 13 Q1 Q2 Q3 Q4 – D1 CP1、2 D2 D3 CP3、4 D4 8 16 CP D Q G1 G3 R & S G2 G4 1 >1 G5

4.3 边沿触发器 4.3.1 边沿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Q Q Q 从 曾用 S C1 R 符号 4.3 边沿触发器 4.3.1 边沿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G7 CP Q & G3 D G2 G4 G6 G8 1 G1 G5 QM 1. 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Q CP Cp 1D D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从 主 曾用 符号 Q CP C1 1D D 国标 符号

2. 工作原理 (1)接收信号: CP = 1 主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 主触发器跟随D变化 (2) 输出信号: CP = 0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主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 从 主 主触发器跟随D变化 (2) 输出信号: CP = 0 主触发器保持不变; 从触发器由CP到来之前的 QnM 确定。 即: 下降沿时刻有效

3. 异步输入端的作用 D — 同步输入端 异 步 置 位 端 直 接 置 位 端 直 接 复 位 端 异步 复 位 端 1 1 G7 CP Q & G3 D G2 G4 G6 G8 1 G1 G5 D — 同步输入端 异 步 置 位 端 直 接 置 位 端 直 接 复 位 端 异步 复 位 端 SD RD 受时钟 CP 同步控制 — 异步输入端 1 1 不受时钟 CP 控制 – – SD RD D CP Q SD D CP RD – – Q 国标符号 曾用符号

二、 集成边沿D 触发器 1. CMOS 边沿 D 触发器 CC4013 (双 D 触发器) CP 上升沿触发 Q CP C1 1D D S R SD RD Q1 Q1 VDD SD1 CP1 SD2 CP2 D1 RD1 D2 RD2 Q2 Q2 VSS 6 5 3 4 8 9 11 10 1 2 13 12 14 7 引出端 功能 符号 特性表 CP D RD SD Qn+1 注  0 0 0  1 0 0   0 0   0 1   1 0   1 1 1 Qn 不用 同步置0 同步置1 保持(无效)异步置1 异步置0 不允许 CP 上升沿触发

 CP 的上升沿(正边沿)或下降沿(负边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  只有置 1、置 0 功能。 2. TTL 边沿 D 触发器 7474 (双 D 触发器) Q1 Q1 VCC SD1 CP1 SD2 CP2 D1 RD1 D2 RD2 Q2 Q2 地 4 2 3 1 10 12 11 13 5 6 9 8 14 7 – – Q CP C1 1D D S R SD RD 引出端 功能 符号 特性表 – – 3. 主要特点  CP 的上升沿(正边沿)或下降沿(负边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  只有置 1、置 0 功能。 CP D RD SD Qn+1 注  0 1 1  1 1 1   1 1   0 1   1 0   0 0 1 Qn 不用 同步置0 同步置1 保持(无效)异步置0 异步置1 不允许

4.3.2 边沿 JK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符号 二、工作原理 国 标 符 号 曾 用 符 号 D 冗余项 J K >1 Q CP C1 1J IK J K Q CP J K J K 曾 用 符 号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冗余项 J K >1 & CP 下降沿有效

二、 集成边沿 JK 触发器 1. CMOS 边沿 JK 触发器 CC4027 国 标 符 号 曾 用 符 号 Q1 Q1 Q2 Q2 Q VDD J1 K1 SD2 CP2 RD2 SD1 CP1 RD1 J2 K2 Q2 Q2 VSS 7 6 3 5 4 9 10 13 1112 1 2 15 14 16 8 Q CP C1 1J IK J K S R SD RD 国 标 符 号 Q CP J K J K SD RD SD RD 曾 用 符 号 引出端功能

特 性 表 J K Qn RD SD CP Qn+1 注 0 0 0 0 0  0 0 1 0 0  0 1 0 0 0  0 1 1 0 0  1 0 0 0 0  1 0 1 0 0  1 1 0 0 0  1 1 1 0 0  1 保 持 同步置0 同步置1 翻 转   0 0 0    1 0 0  不 变    0 1     1 0     1 1  不用 异步置1 异步置0 不允许

 抗干扰能力极强,工作速度很高,在触发沿瞬间,按 的规定更新状态; 2. TTL 边沿 JK 触发器 74LS112 (双 JK 触发器) CP 下降沿触发 异步复位端 RD、异步置位端 SD 均为低电平有效 3. 主要特点  CP 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工作速度很高,在触发沿瞬间,按 的规定更新状态; 功能齐全(保持、置 1、置 0、翻转),使用方便。

4. 波形图 J = K = 1 翻转 J = K = 0 保持 设输出端 初态为 0 Q

Q n+1 Q n Q n 4.3.3 边沿触发器功能分类、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 一、边沿触发器功能分类 1. JK 型触发器 定义 符号 在CP作用下,J、K取值不同时, 具有保持、置0、 置1、翻转功能的电路,都叫做JK型时钟触发器。 符号 特性表 特性方程 Q CP C1 1J IK J K J K Q n+1 功能 0 0 0 1 1 0 1 1 Q n 保持 CP下降沿 时刻有效 置0 1 置1 Q n 翻转

Q n+1 2. D 型触发器 定义 在CP作用下,D 取值不同时, 具有置0、置1 功能的电路,都叫做 D 型时钟触发器。 符号 特性表 特性方程 Q CP C1 1D D D Q n+1 功能 1 置 0 CP 上升沿 时刻有效 置 1

3. T 型触发器 T Q n+1 Q n 1 4. T ’ 型触发器 在CP作用下,当T = 0时保持状态不变,T =1 时状态 功能 Q n 1 保持 翻转 CP 下降沿时刻有效 4. T ’ 型触发器 每来一个CP就翻转一次的电路叫T ’型时钟触发器. Q CP C1 Q n Q n+1 功能 1 CP 下降沿时刻有效 翻转

Q n+1 二、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1.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 (1) 特性表(真值表) J K Q n Q n+1 功能 0 0 1 保持 0 1 置 0 1 0 置 1 1 1 翻转 D Q n+1 功能 置 0 1 置 1

(2) 卡诺图 单变量的函数,其卡诺图无意义。 D 触发器: JK 触发器: Qn+1 J K Qn 1 (3) 特性方程 D 触发器: Qn+1 Qn J K 00 01 11 10 (3) 特性方程 D 触发器: JK 触发器:

2. 状态图和时序图 D = 1 (1)状态图 D 触发器: D = 0 1 D = 1 D = 0 J = 1, K =  J =  K= 0 J = 0 K =  JK 触发器: 1 J =  , K = 1

(2) 时序图 D 触发器: CP 上升 沿触发 JK 触发器: CP 下降 沿触发 特点:表述了CP 对输入和触发器状态在时间上的对应 关系和控制或触发作用。 D 触发器: CP 上升 沿触发 JK 触发器: CP 下降 沿触发

1.特性表  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三、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间的转换 1.特性表  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1) 特性表  卡诺图、状态图 Qn+1 Qn J K 1 00 01 11 10 J K Q n+1 功能 0 0 Q n 保持 0 1 置0 1 0 1 置1 1 1 翻转 1 1 1 1 1 0 / 1 /  0 /  1 / (2) 特性表  特性方程 向时序图的转换(略)

2. 状态图 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和时序图 10 / 11 / J K Q n Q n+1 1 0 / 1 /  0 /  1 / 0 0 1 1 00/ 01/ 00/ 10/ 0 1 1 01 / 11 / 1 0 1 1 Qn+1 Qn JK 1 00 01 11 10 1 1 1 1 1 1 1 1

状态图  时序图 1 10 / 11 / 01 / 10/ [例 4.3.1] 已知 CP、J、K 波形,画输出波形。 1 00/ 01/ 10 / 11 / 01 / 10/ [例 4.3.1] 已知 CP、J、K 波形,画输出波形。 假设初始状态为 0。 CP 1 1 1 J K 1 1 1 Q

第四章 小 结 一、触发器和门电路一样,也是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它有两个基本特性: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 状态和 1 状态)。 第四章 小 结 一、触发器和门电路一样,也是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它有两个基本特性: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 状态和 1 状态)。 2. 在外信号作用下,两个稳定状态可相互转换;没有外信号作用时,保持原状态不变。 因此,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常用来保存二进制信息。 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指触发器输出的次态 Qn+1 与输出的现态 Qn 及输入 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主要 有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 (时序图)。

二、触发器的分类 1. 根据电路结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 (1)基本触发器:输入信号电平直接控制。 特性方程 (约束条件) (2)同步触发器:时钟电平直接控制。 CP = 1(或 0)时有效 特性方程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 D 触发器

二、触发器的分类 1. 根据电路结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 (3)主从触发器:主从控制脉冲触发。 CP 下降沿(或上升沿)到来时有效 特性方程 主从 RS 触发器 主从 JK 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时钟边沿控制。 CP上升沿(或下降沿)时刻有效 边沿 D 触发器 特性方程 边沿 JK 触发器

利用特性方程可实现不同功能触发器间逻辑功能的相互转换。 二、触发器的分类 2. 根据逻辑功能不同,时钟触发器可分为 (1)RS 触发器 (约束条件) (2)JK 触发器 (3)D 触发器 (4)T 触发器 (5)T’ 触发器 利用特性方程可实现不同功能触发器间逻辑功能的相互转换。

[练习] 在图中所示的 CC4013 边沿 D 触发器中,CP、D、SD、RD的波形见图,试画出 Q、Q 的波形。 [解] SD、RD — 异步置位(置1)、复位(置0)端。 CP — 上升沿触发。 CP Q CP C1 1D D S SD R RD D SD RD Q Q

作业 P274:4-2; P274:4-4; P275:4-5; P276:4-8; P27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