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of a Simulated Hurrican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泸定县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干燥温暖,年平均气温 16.5 ℃,年平均无霜期 279 天,年均降雨量 664.4mm 。境 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为世界所罕 见。泸定以 “ 红色名城 ” 著称,有 1705 年康熙皇帝亲赐御笔.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基础医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运气、发病与治疗 姓名:薛 辉 学号: 导师:王庆其.
课首 第二章 有理数 苏科版 • 七年级 《 数 学 ( 上 )》 2.1 比零小的数 龙都初级中学 彭生翔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中二數學 第五章 : 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圖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反思与重构 马广水 2011年7月.
基于“北语模课”平台的 课程设计与实施.
變調的青春組曲: 青少年加入成人幫派之探討
Powell, M. D., 1990a: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dynamics in outer hurricane rainbands. Part I: Mesoscale rainfall and kinematic structure. Mon. Wea.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第二十四單元 柱面與球面座標.
固體力學案例分析 2018/11/23.
颶風Guillermo(1997)之潛熱反演與其對於強度及結構之影響 第一部分-觀測與反演方案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Reporter: Prudence Chien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Ch2 混合與對流 (Mixing and Convection)
The Experimental HWRF System: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Horizontal Resol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s in Tropical Cyclones Using an Idealized.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IMPROVE-2 期間內於Oregon 海岸山脈 & Cascades的對流動力及地形修改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期末考.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從一個中尺度對流系統中引起的 Nari颱風的產生
The Flow of PMOS’s Mobility (Part2)
位移與向量(Displacement and Vector)
島嶼地形對颱風路徑偏折之影響 Huang, Y.-H., C.-C. Wu and Y. Wang 2011: The
Yang, Y., and Y.-L. Chen, 2008: Mon Wea. Rev., 136,
Intercomparison of bulk microphysics schemes in model simulations of polar lows Prudence Chien Wu, L., and G. W. Petty, 2010: Intercomparison.
納莉(2001)颱風之數值模擬研究 A Modeling Study of Typhoon Nari (2001)
Concentric Eyewall Formation in Typhoon Sinlaku (2008)
(Mesoscale Meteorology)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反矩陣與行列式 東海大學物理系‧數值分析.
97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電子學實驗(三) --非反相運算放大器電路
WOLFGANG LANGHANS, JUERG SCHMIDLI, and CHRISTOPH SCHAR J. Atmos. Sci
原子/分子系統架構 Quantum Chemistry Dynamics Monte Carlo.
Yang, M.-J., D.-L. Zhang, X.-D. Tang, and Y. Zhang, J. Geophys. Res.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5E Montgomery, Peck & Vining
利用數值模擬研究登陸颱風之眼牆發展 Wu, C.-C., H.-J. Cheng, Y. Wang, and K.-H. Chou, 200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利用數值模擬研究登陸颱風之眼牆發展 Wu, C.-C., H.-J. Cheng, Y. Wang, and K.-H. Chou, 2009: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yewall evolution in   a landfalling typhoon.
Potential Vorticity Attribution and Causality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颶風Rita(2005)次眼牆之形成及雨帶中對流所生成之位渦
非負矩陣分解法介紹 報告者:李建德.
The Center of Nari Typhoon on Land (dBZ & wind vector)
4-1 變數與函數 第4章 一次函數及其圖形.
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 (2009). Part II: Numerical study. Liang, J., L. Wu*, X. Ge, and C.-C. Wu, 2011: 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Reference: Bryan, G. H., and R. Rotunno, 2009, The maximum intensity
The Effect of Internally Generated Inner-Core Asymmetries on Tropical Cyclone Potential Intensity 陳登舜 Reference : Yang Bo, Yuqing Wang, and Bin Wang,2007:The.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方程式: (1)(x+1)2=81 x+1=9 或 x+1=-9 x=8 或 x=-10 (2)(x-5)2+3=0
Fei Chen and Jimy Dudhia April 2001 (Monthly Weather Review) 報告:陳心穎
Impacts of Evaporation from Raindrops on Tropical Cyclones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第三十單元 極大與極小.
第一章 狹義相對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of a Simulated Hurricane 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of a Simulated Hurricane. Part I: Formulation and Quasi-Balanced Flow 碩一 林柏旭 Reference: Wang, X., and D.-L. Zhang, 2003, Potential Vorticity Diagnosis of a Simulated Hurricane.   Part I: Formulation and Quasi-Balanced Flow. J. Atmos. Sci., 60, 1593-1607 Liu, Y., D.-L. Zhang, and M. K. Yau, 1997, A Multiscale Numerical Study of Hurricane   Andrew (1992). Part I: Explicit 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Mon. Wea. Rev., 125, 3073-3093 劉豫臻, 2009, 聖帕颱風模擬的位渦反演之診斷分析. 中大大物所碩士論文

Outline 關鍵字 摘要 前人研究 研究方法 個案分析 反演結果 結論

關鍵字 Nonlinear Balanced (NLB) Equation PV Inversion Quasi Balanced 非線性平衡方程-由等壓座標下的動量方程推導而來 PV Inversion 在已知的PV分佈下,給訂平衡條件及邊界條件,即可得出完整的三維流場 Quasi Balanced 準平衡-接近平衡狀態 可以得出重力位與質量場的關係,而對一個在F-Plane上軸對稱的渦旋,NLB若沒有摩擦項會成為GWB 前人的研究、觀測也指出在PBL以上,GWB會是不錯的近似法

摘要 本研究中發展了一個包含摩擦、絕熱加熱、水相等非保守過程的位渦反演系統 配合非線性平衡條件,使用軸對稱的基本場,非軸對稱之擾動流場,發展出一套在虛高座標下的位渦反演法 利用MM5模擬資料(Liu. et al, 1997),對1992的颶風Andrew做測試,用以檢驗此系統在診斷風暴內核區域的準平衡對稱特性之可用性、正確性 發現颶風流場大部分為平衡流場,而在低層及高層有較大的非平衡特性 Liu等人展示出MM5

前人研究 Elissen(1952)發展了軸對稱非線性平衡模式 Hoskins等人(1985)提出位渦應用上的重要性 Davis & Emanuel(1991)發展Ertel’s PV反演技術 Davis & Weisman (1994) 及Davis等人(1996)的PV反演演算法成功的用於診斷凝結加熱的效應 Wu & Emanuel(1995)以位渦反演研究颶風運動,把和颶風有關渦旋擾動去除後再進行位渦反演 Shapiro(1996)和Shapiro & Franklin(1999)將水平風場分解成軸對稱的風場和非對稱的風場,再使用位渦反演 Möller & Jones(1998)基於Shapiro & Montgomery(1993)提出的非對稱平衡的理論,使用位渦反演來研究原始方程模式 Davis等人(1996)和Olsson & Cotton (1997)使用平衡的風場透過準平衡ω方程式來估計三維的輻散輻合的流場。 Elissen的是用來研究颶風渦旋在潛熱釋放、地表摩擦的影響下會如何變動 由於PV以及NLB的非線性特性,使得對應用在中尺度上會讓它成為幾乎不實際的一件事,而經過特別的線性化之後,DE的演算法可以將3D PV場以片段的方法分解(對溫帶氣旋)

研究方法:位渦反演 NLB 包含水相作用的位渦方程 *要求慣性、靜力穩定 ▽h為二維梯度運算子,Φ是重力位,Ψ為非輻散之流函數,F為柯氏參數,Fr是包含數值耗散跟PBL的摩擦力 Z為虛高,G為重力加速度,P0為參考壓力1000mb,Rd為乾空氣的理想氣體常數 在慣性穩定、靜力穩定下,可以導出該位渦方程 瞬間場可能不符合其要求,於是設定絕對渦度稍微大於零

研究方法:線性化 因NLB、PV方程皆為非線性=>將其線性化 無因次化 小寫皆代表無因次化後的變數

研究方法:線性化 將流場分解成基本狀態場、擾動場 選取基本場: 取得擾動場(ex: Φ’= Φ - Φ ) 所有三維空間的資料都由卡氏座標轉為柱狀座標,取環狀方位角平均,得軸對稱平均Φ 透過梯度風平衡方程(GWB)得Ψ、q 取得擾動場(ex: Φ’= Φ - Φ )

研究方法: 擾動場 利用平均場與擾動場的關係,得: …A …B

研究方法:滿足橢圓條件 Arnason(1958) 對於NLB求解的研究中指出對一個不移動的渦旋,NLB求解必須滿足: 限制了反氣旋式風切不能太大 為使其滿足條件,A式乘上ε (0<ε<1)後與B式相加

研究方法:滿足橢圓條件 假設其滿足橢圓條件 可看出ε越小越好,除非大氣非常穩定 但ε太小會導致方程式不收斂!

研究方法:邊界條件 上下邊界條件:滿足靜力穩定 Neumann Boundary Condition 側邊界條件:無輻散 Dirichlet Boundary Condition

研究方法:準平衡ω方程 由於基本假設之故,前述方法所得之三維流場為平衡的質量場及水平風場,並無輻散輻合,且垂直速度過小

Why Quasi Balanced? 由NLB及PV方程式可得出3D(無輻散)平衡質量場及水平風場(會包含些許垂直運動或颶風的二次環流) 二次環流會包含PBL輻合的入流、眼牆的垂直運動、上對流層輻散的出流。所以很明顯的任何颶風的平衡理論若無輻散則不完整,然而加入輻散量會使其偏離原本的定義=>因此定義為準平衡

個案分析 個案:1992 Andrew 資料來源:模式輸出 時間設定: Aug.23 2000-2100UTC 一小時中每四分鐘一筆,共15筆的平均資料 水平網格間距設定:54km、18km、6km 網格設定:124*124 垂直設定:σ - layers 23->34 *此時Andrew發展到最強的階段-CategoryV *即使是34層的資料也不能表示原始垂直高解析資料,由MUDPACK這個Multi-Grid Solver弄來的

反演結果 : 位渦 眼牆有顯著的非對稱性, 西側眼牆有較強的上升運動,與其深對流發展一致 風眼中的高PV值與其中心逆溫層位置一致 U型PV分佈 反演結果差異來源: 垂直解析度不佳,絕對渦度為正、較大的靜力穩定要求 西側的眼牆伴隨著一個較深的二次環流,有著較強上升運動、高層外流(比東側強) 風眼中的潛熱加熱較弱,它與z=2.5km的熱力逆溫層的位置一致 此逆溫層分隔了來自上層的乾空氣與PBL的濕空氣 從圖三及圖二可以看出反演出來的PV的分佈、強度以及二次環流都與模擬結果接近 註:垂直運動之速度向量乘上了放大因子5

反演結果 : 切線風 反演出其基本架構及強度 誤差來源: 風眼中的弱氣流 PBL頂層的非對稱最大風速 PBL中的風力減弱現象 眼牆中傾斜的最大風速半徑與負強垂直風切 誤差來源: PBL:地表摩擦及不正確的摩擦效應表現形式 高層:絕對渦度為正之限制 PV反演得到1.颶風切線風的基本架構跟強度,如風眼中的弱氣流,2.位於PBL之上,強的非對稱風速極值,PBL中的風力減弱現象,以及眼牆中傾斜的最大風速半徑與大的負的垂直風切 RMW也是位在對流核外 反演場較模擬場平滑 不正確的摩擦效應=>垂直解析度 這些差異大多可視為是颶風不平衡的部份

反演結果 : 切線風 不平衡的切線風取切向平均後,差異減小 →與內重力波有關 在PBL以上,切向平均後的切線風幾乎是處於梯度風平衡 由於其他有可能的波很小(如聲波),不過這仍是未來需要研究的目標 與模擬結果很像

反演結果 : 垂直運動 其與潛熱釋放同相位 眼牆中約有六七成的上升運動是準平衡的 在外側區域的上升/下降帶皆有大致反演出來 高估上層的下降運動 反演結果沒有upper-level return flow 準平衡的ω equation可合理的反演垂直運動場! 陰影是Heating Rate,等值線是垂直運動 *無論模擬/反演皆有此結果,尤其是在眼牆、主要雨帶(該處有強潛熱加熱) *雖然強度有點差異 *由於反演的高層出流弱,低層入流強 *水平解析度造成,不過cooling rate低,也沒辦法反演出來 對一個颶風,不論是給定診斷分析,或是模式初始

反演結果 : 垂直運動 ω方程式重現了 外側區域準平衡的ω-band在經過切向平均後消失了→表示其為高度非對稱 風眼中的下沉氣流 眼牆的上升氣流 外側區域準平衡的ω-band在經過切向平均後消失了→表示其為高度非對稱 不平衡的軸對稱ω-band顯示可能有重力波存在

反演結果:徑向風 在低層反演得合理的radial inflow 反演結果低估其強度 解釋了為何在低層1-2km處得到的垂直運動較弱 低層與Ekman pumping有關的外流噴流尤甚 解釋了為何在低層1-2km處得到的垂直運動較弱 外流噴流扮演著從風眼輸送能量的空氣,用以維持眼牆的發展,並降低中心氣壓

反演結果: 位溫變量 反演得3km高處有強逆溫的現象 跨越傾斜的眼牆有強的溫度梯度 反演出的眼牆低層位溫較高 總質量場反演的結果非常好,可看出PBL之上不平衡的質量擾動很小 較暖的邊界層會影響上升運動

結論 此反演系統需要颶風處在靜力、慣性穩定下,但允許負的PV存在,減少了資料修改的程度(其他方法要求PV>0) 此反演系統之優缺點: 可獲得許多發生在颶風中的典型特徵 會低估底層氣旋式的入流、由Ekman-Pumping造成的向上運動、邊界層中的熱力擾動、高層的反氣旋式出流 未來應對高度非對稱的個案進行測試 雖然缺點可能是因為水平、垂直解析度造成,

NLB : Derivation 等壓座標下的動量方程 Helmholtz Theorem 當VΨ>>Vχ 將上式取散度=>得重力位與流函數之關係 即旋轉流遠大於非旋轉流,如此可將Vh=VΨ,再將全微分展開

PV : Derivation Ertel’s PV: 含有水相作用的位渦 Pseudo Height: Exner function: θρ:虛位溫 ρ:包含乾空氣、所有水相粒子的總密度 絕對渦度向量: Pseudo Height: Exner function: Scale height: ρ,

PV: Derivation 虛高座標下靜力穩定的大氣,其包含水相作用之運動方程: 熱力方程 連續方程 潛熱加熱率

PV: Derivation 經向量等式          改寫動量方程: 取其旋度,得三維渦度方程: 三圍渦度向量 絕對渦度向量 根據向量等式:

PV: Derivation 輻散項 帶入連續方程: 將連續方程帶回上式 得: 整理得: 虛密度

PV: Derivation 同除r(z) ▽θ. 得: 利用關係式: 可將上式改為位渦的形式

PV: Derivation 當絕熱,無摩擦時 可將上式改寫成 將其改為Ψ、Φ之關係式,假設其無輻散 帶入靜力方程

ω: Derivation 由虛高座標中垂直方向之渦度方程 熱力方程 配合 A B C B C A

Model Configuration Initial: 1992 Aug.21 1200UTC Water Cycle: with NCEP 2-deg (lat.-lon.) analysis (Enhanced by rawinsonde, surface observations, NAVY’s SST field) Water Cycle: Betts-Miller deep & shallow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Tao-Simpson cloud microphysics sc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