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生態棲地營建最佳的幫手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近代有關於蘆葦的研究非常多,尤以丹麥University of Aarhus的教授Hans Brix (1945- )所發表一系列的研究最為著名。將蘆葦種在污染的地方,具有下述有益水質淨化與生態營造的功能: http://www.hans-brix.dk/
一、土壤方面 穩定表土植栽,耐洪水沖刷,具高度復原性 改善土壤表土入滲狀態,增加土壤導水係數 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現象,減少優勢流 (preference flow)的產生 提供土壤廣大的表面積,供微生物附著 具有耐低溫逆境的機制,在冬天依然能發揮其生態功能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二、水域方面 能將空氣中的氧氣輸入水域,氧化水域與底泥 增加水域好氧性,促進BOD分解 增加水域好氧性,促進硝化作用進行 增加水域氮與磷的吸收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三、生態方面 增加單位面積土地最高生產力 增加其他動物對蘆葦的再利用 (築巢、食物、有機分解等) 容易管理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臺北板橋,張文亮攝 雖然蘆葦有上述的優點,但是對於蘆葦具這些功能的深入研究,需要依據生態生理學(eco-physiology)與生物地化學(bio-geochemistry)的理論,作以下的探討:
多少氧氣能夠藉由蘆葦釋放到土壤與水域中 釋放的速率 氧氣在蘆葦體內的傳輸 傳輸的速率與蘆葦生長的關係 傳輸的速率與蘆葦所需營養份的關係 傳輸的速率與蘆葦砍除的關係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1990年代,Brix做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來探討上述的1、2、3項內容。這些實驗後來成為驗證水生植物作為生物棲地與水質淨化研究者所依循的實驗方法。 臺北板橋,王瑞君攝
蘆葦 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是普世人工溼地最常栽種的水生植物之一,生長非常旺盛,主要藉由地下根莖行無性繁殖,生長密度可達每平方公尺200株以上。根莖深達3公尺,族群在變動的環境中極為穩定,耐洪水沖刷,莖部木質化並可耐暴雨。莖葉向下輸氧,可增加底泥曝氣性,是蘆葦可以減低水中BOD的主要原因。 張文亮攝
蘆葦耐鹽、耐鹼、耐酸、耐厭氧、耐高氮,且在砂質、坋質或黏質土都可以生長,且能吸引野生動物棲息,可供鳥類覓食與鼠類作巢;但蘆葦無法適應超過50公分以上的水深,所以人工溼地部分水域深度需深於50公分,以免整個水域被蘆葦占滿,增加維護的問題;建置於砂灘上的人工溼地,由於滲量大,需鋪設防漏層,但蘆葦很容易穿透防漏層,因此種淺根的香蒲比蘆葦更好。 張文亮攝
蘆葦生長若過度密集,易使水質厭氧,使Fe3+還原成Fe2+,釋放所結合的磷,使排水中的磷增加。臺灣一般民眾對於蘆葦印象不佳,不認為其具有景觀性,所以人工溼地若需種植較多蘆葦以淨化水質,最好離民眾活動的地方遠一些。 張文亮攝
習題 為何不同研究者所提出蘆葦提供底泥的氧氣量會不同? 說明Brix, H. 1990. Gas Exchange through the Soil-Atmosphere Interphase and through Dead Culm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a Constructed Reed Bed Receiving Domestic Sewage. Water Research 24: 259-266. 文中圖4與圖5的意義。 論蘆葦對於氧氣傳輸的機制。受哪些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