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建筑塑料 第三节 粘合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通用高分子材料.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市第二中学 高婷 2017/2/25.
第八章 黏合剂 Chapter 8 Adhesives
第二章 通用塑料 1.聚苯乙烯 2.丙烯酸酯类树脂 3.酚醛树脂 4.氨基树脂.
项目16 课件一 抗冲击强度与韧性.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 焊接式外圆车刀刃磨 鄞州职教中心 卢东.
一、塑料        塑料  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要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塑制成型,故称塑料。 塑料以有机合成树脂为基础,加入添加剂所组成。    
第十二章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已日益广泛,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船舶工程上非金属材料同样也获得广泛应用。利用塑料制成各种船用零件,如螺旋桨、尾轴承、舵轴承、导流帽、阀盘、手柄及各种管子等;利用胶黏剂进行船机零件的修理、安装与装配等。因此有必要介绍非金属材料,以便学生在日后的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使用这些非金属材料。
第十二章 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塑 料 第二节 橡 胶 第三节 合成纤维 第四节 胶 粘 剂.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塑料基础知识 陈合良.
第六章 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 —— 塑料、橡胶、纤维、黏结剂 陶瓷材料 —— 玻璃、陶瓷、水泥、耐火材料
第二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化学.
Chapter 3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连锁聚合 离子 聚 合 缩聚反应 逐步聚合 合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第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 内容: 1.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结构与性质,常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特性与应用。
5 聚合物材料.
橡胶的组成.
第十二章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
第十章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1.
第二章 塑料包装材料.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高分子化学 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教研室.
第四章 塑料包装材料概论.
第九章 高分子材料.
第八章 黏合剂 Chapter 8 Adhesives
第2章 塑料基本知识.
项目28 课件一 高聚物的降解反应.
常用的复合材料 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常用增强纤维 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Kevlar有机物纤维等。 玻璃纤维布
第二十二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基本概念 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高分子的合成 高分子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
普通化学 第七章 高分子化学简介.
小游戏.
第九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 建筑塑料 建筑涂料 建筑胶粘剂 主要授课内容: 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第九章 有机高分子材料 西安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九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杜邦特种增粘树脂的性能特点以及在热熔胶中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VC绝缘套管 技术指标 产品说明 105℃UL PVC材料 工作温度-5℃-105℃ 额定电压300V,600V 阻燃UL224VW-1
项目26 课件一 高聚物的热物理性能.
交联作用及交联剂 高分子材料常用的交联方法:加热交联、辐射交联、添加交联剂交联(普遍)等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利用TMA进行动态粘弹性的研究 测量案例 概 要 PMMA*树脂的动态粘弹性测量结果 粘弹性分析 SS曲线分析 2009.10
利用DSC评价生物降解塑料的结晶特性 测 量 案 例 概 要 a a b c b c c’ c’ 2013.01
药物的跨膜转运.
8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与反应的一门科学 研究高分子化学反应的意义: 扩大高分子的品种和应用范围
第八章 黏合剂 Chapter 8 Adhesives
绪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题 参考答案 解答: 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ar compound)是由成千上万个原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三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高分子材料的概念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化学共聚制备方法 物理混合制备方法 增塑法 增强法 填充法 高聚物共混法.
Touch Panel 导电浆料专业制造商 Touch Panel 直接接触显示器控制机器的透明开关平面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建筑塑料 第三节 粘合剂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聚合物的分类 二、聚合物的命名 三、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一、聚合物的分类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1)根据来源可分为: 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天然橡胶、淀粉、植物纤维等;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一、聚合物的分类 (1)根据来源可分为: 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天然橡胶、淀粉、植物纤维等; 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氯乙烯等; ③半天然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纤维、改性淀粉等。

一、聚合物的分类 (2)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 ①线型聚合物 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有时可能有氧、硫等原子)彼此连接成长链,有时带有支链,如聚氯乙烯。

线型聚合物的特点: 一般来说,具有线型结构的树脂,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小,变形较大,耐热、耐腐蚀性较差,加热可熔化,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 支链型聚合物因分子排列较松,分子间作用力弱,因而密度、熔点及强度等低于线型聚合物。

②体型聚合物 分子结构中长链之间通过原子或短链连接起来而构成三维网状结构,又称为体型结构,如酚醛树脂。 由于体型结构中化学键的结合力强,且交联形成一个“巨大分子”,因此,一般来说其强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变形较小,较硬脆,耐热性、耐腐蚀性较好;交联程度浅的网状结构,受热时可以软化,适当溶剂可使其溶胀;交联程度深的体型结构,加热时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但在高温下会发生降解。

一、聚合物的分类 (3)根据受热变化特点可分为: ①热塑性聚合物 ②热固性聚合物 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受热软化,冷却时硬化,并且可以反复塑制,如聚乙烯。线型结构多属热塑性。 ②热固性聚合物 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时软化,受热至一定温度后发生化学反应,致使相邻的分子相互交联而逐渐硬化。加热成型后受热不再软化,即成型固化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如环氧树脂。热固性聚合物多为体型结构。

一、聚合物的分类 (4)根据制备时的反应类型可分为: ①由单体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叫加聚反应,该反应无副产品,产物的化学组成和反应物(单体)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如聚氯乙烯的制备: nC2H2 → (C2H2) n 式中n表示聚合度。加聚物多为线型结构。 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有官能团(H—、—OH、Cl—、—NH、—COOH)的单体共聚,同时产生低分子副产品(如水、氨、醇或氯化氢等)的反应叫缩聚反应,其生成的聚合物叫缩聚物。缩聚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组成与反应物的化学组成完全不同,如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得的酚醛树脂。缩聚物的结构可为线型或体型。

一、聚合物的分类 (5)根据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用途可分为: ①塑料 塑料是有机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加压)可塑制成型,而在常温常压下可保持固定形状的材料叫塑料。 ②纤维 合成纤维为合成树脂制成的纤维。 ③橡胶 合成橡胶是指物理性能类似于天然橡胶的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聚合物的命名 常用的聚合物命名方法为习惯命名法,该法主要是根据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来命名,比较简单。 对于由同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而制得的聚合物,通常是在其单体名称前冠以“聚”字。如聚乙烯等。而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经加聚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则称为××共聚物,如丙烯腈—苯乙烯的共聚体,可称为腈苯共聚物。 对于缩聚物,常常是在其原料的名称之后缀以“树脂”二字。 在习惯命名法中,天然聚合物用专有名称,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另外有的聚合物还有一些习惯名称或商业名称,如将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叫做涤纶,聚丙烯腈叫做腈纶等。

三、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1. 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按其分子在空间排列规则与否,固态聚合中并存着晶态与非晶态两种聚集状态。 晶态结构的聚合物与低分子量晶体有很大不同。由于线型高分子难免有弯曲,故聚合物的结晶为部分结晶,即在结晶聚合物中存在“晶区” 和 “非晶区”,且大分子链可以同时跨越几个晶区和非晶区。晶区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 一般来说,结晶度越高,聚合物的密度、弹性模量、强度、耐热性、折光系数等越高,而冲击韧性、粘附力、断裂伸长率、溶解度越低。晶态聚合物一般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状,而非晶态聚合物则一般为透明状。体型聚合物只有非晶态结构。

2.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 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 (1)玻璃态:非晶态聚合物在低于某一温度时,分子动能很低,大分子链的运动和分子链段的旋转都被冻结,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较小,弹性模量较大。 聚合物保持玻璃态的温度上限 称为玻璃化温度(Tg)。如温 度继续下降,当聚合物表现为 不能拉伸或弯曲的脆性时的温 度称为“脆化温度”,简称“脆点”。

2.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 (2)高弹态: Tg<T<Tf ,分子动能增加,分子链段能运动,但大分子链的运动仍被冻结,聚合物弹性模量较小,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外力去除后又会恢复原状,聚合物保持高弹态的上限温度称为粘流温度(Tf)。 (3)粘流态:T>Tf以上,分子动能增加到 链段和大分子链都可以运动,聚合 物成为可以流动的粘稠液体。此时, 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间会相 互滑动,产生流动变形,外力去除 后,变形不可恢复。

2.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 对于结晶化的聚合物,其变形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1-3所示。 结晶聚合物中虽然有无定形相的存在,但由于结晶相承受的应力要比非结晶相大得多,所以在Tg温度其变形并不发生显著改变,只有到了熔点Tm,晶格被破坏,晶区熔融,聚合物直接进入粘流态(如图中曲线1所示),或先进入高弹态再进入粘流态(如图中曲线2所示)。

2.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 Tg和Tm是聚合物使用时耐热性的重要指标,甚至也是聚合物其它性能的重要指标。聚合物的使用目的不同,对各个转变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通常,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称为橡胶,高于室温的称为塑料,也就是说玻璃化温度Tg是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但却是橡胶的最低使用温度。 粘流温度Tf在室温以下的高聚物可作为胶粘剂或涂料使用。熔点Tm是高度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3. 聚合物的老化 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热、空气等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或组成的变化,从而出现性能劣化现象,如变色、变硬、龟裂、发软、发粘、斑点、机械强度降低等,称为聚合物的老化。 聚合物的老化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可将聚合物的老化分为两种类型,即聚合物分子的交联与降解。 交联是指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从线型变为体型的过程。当发生这种老化作用时,表现为聚合物失去弹性、变硬、变脆,并出现龟裂现象。降解是指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断裂,其分子量降低,但其化学组成并不发生变化。当老化以降解为主时,聚合物会出现失去刚性、变软、发粘、出现蠕变等现象。

3. 聚合物的老化 根据老化机理的不同,可将聚合物的老化分为热老化和光老化两种。 光老化——聚合物在阳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下,其中一部分分子(或原子)被激活而处于高能的不稳定的状态,并可与其它分子发生光敏氧化作用,致使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并且性能逐渐恶化的现象。 热老化——聚合物受热时,尤其是在较高温度下暴露于空气中时,聚合物的分子链由于氧化、分解等作用而发生断裂、交联,其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其各项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因此大多数聚合物材料的耐高温及大气稳定性都较差。

第二节 建筑塑料 一、建筑塑料的特性 (1)表观密度小 (2)比强度高,但弹性模量低 (3)加工性能优良 (4)耐化学腐蚀性好 第二节 建筑塑料 一、建筑塑料的特性 (1)表观密度小 (2)比强度高,但弹性模量低 (3)加工性能优良 (4)耐化学腐蚀性好 (5)减震、吸声、保温隔热性好 (6)装饰性好 (7)耐水性和耐水蒸气性好 (8)电绝缘性能好 (9)不耐高温和易燃烧 (10)易受热变形

二、建筑塑料的基本组成 绝大多数都是以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的多组分材料,但也有少量建筑塑料制品例外,例如“有机玻璃”,它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成树脂,在聚合反应中不加入其它组分,而制成的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良好抗冲击性能、高透明度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1)合成树脂——基本组成材料 合成树脂在塑料中起胶结其它组分形成坚实的整体。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塑料的性质。 合成树脂在一般塑料中的含量在30%~60%。因此塑料通常也以所用的合成树脂命名,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二、建筑塑料的基本组成 (2)添加剂 为了改善塑料的某些性质而加入的物质统称为添加剂。不同的塑料因其要改善的性能不同,加入的添加剂也会不同。下面介绍几类常用的添加剂: 1)填料——可提高塑料的强度和刚度或耐燃性或耐磨性和大气稳定性; 2)增塑剂——提高塑料加工时的可塑性及流动性,改善塑料制品的柔韧性; 3)固化剂——使树脂具有热固性,形成稳定而坚硬的塑料制品 4)稳定剂——防止塑料在热、光及其它条件下过早老化; 5)着色剂——赋予塑料制品特定的色彩和光泽。

三、常用建筑塑料及制品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1)聚乙烯(PE)塑料——结晶型聚合物 高压聚乙烯的结晶度低、密度小;低压聚乙烯结晶度高、密度大。随结晶度和密度的增加,聚乙烯的硬度、软化点、强度等随之提高,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则下降。 聚乙烯塑料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水性,强度虽不高,但低温柔韧性好,比水轻,无毒。 聚乙烯容易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光降解,而炭黑对聚乙烯有优异的光屏蔽作用,因此适量的掺加可以提高聚乙烯塑料的抗老化性能。另外聚乙烯易燃烧。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2)聚氯乙烯(PVC)塑料 聚氯乙烯塑料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一种塑料。聚氯乙烯塑料成本低,产量大、化学稳定性高、抗老化性好。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可加工成软质和硬质的多种产品。 聚氯乙烯塑料的耐热性差,在100℃以上时会发生分解、变质而破坏,通常其使用温度应在60~80℃以下。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3)聚苯乙烯(PS)塑料——结晶聚合物 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聚苯乙烯的透明度高达88~90%,有光泽,易于着色,化学稳定性高,耐水,耐光,导热系数不随温度变化,具有较高的绝热能力,成型加工方便,价格较低。但是聚苯乙烯性脆,抗冲击性差,易燃,耐热性差。 为改善聚苯乙烯的抗冲击性和耐热性,发展了一些改性聚苯乙烯,ABS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共聚体,丙烯腈使ABS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韧和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苯乙烯则赋予ABS良好的加工性能。ABS的总体性能取决于这三种单体的组成比例。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4)聚丙烯(PP)塑料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成。聚丙烯为白色蜡状材料,外观与聚乙烯相近,但密度比聚乙烯小,约为0.9g/cm3,因此其质轻;聚丙烯耐热性较高(100~120℃),刚性、延性和抗水性好,其拉伸强度高于PE,但低温抗冲击强度低于PE。聚丙烯的不足之处是低温脆性显著,抗大气性差,故适用于室内。近年来,聚丙烯的生产发展迅速,聚丙烯已与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共同成为建筑塑料的主要品种。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而成的热塑性塑料,俗称有机玻璃。它的透光性好,低温强度高,吸水性低,耐热性和抗老化性好,成型加工方便。缺点是耐磨性差,价格较贵。 (6)酚醛树脂(PF) 酚醛树脂是由酚和醛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缩聚而成,是典型的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的粘结强度高,耐光、耐水、耐热、耐腐蚀、电绝缘性好,但性脆。在酚醛树脂中掺加填料、固化剂等制成的酚醛树脂制品表面光洁,坚固耐用,成本低,是常用的塑料品种之一。

1. 建筑塑料的常用品种 (7)有机硅树脂(OR)——热固性塑料 它是由一种或多种有机硅单体水解而成。特点是不燃,介电性能优异,耐热(250℃以下)、耐寒、耐水、耐化学腐蚀,但机械性能不佳,粘结力不高。 (8)环氧树脂(EP) ——热固性塑料 它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环氧在未固化时是高粘度液体或脆性固体,易溶于丙酮或二甲苯等溶剂。加入固化剂后可在室温和高温下固化,固化后具有坚韧、收缩率小、耐水、耐腐蚀等特点。环氧树脂的最大特点是与各种材料均有很强的粘结力。 (9)聚酯树脂(PR) ——热固性塑料 聚酯树脂是由二元或多元醇和二元或多元酸缩聚而成。聚酯树脂具有优良的胶结性能,弹性和着色性好,柔韧,耐热,耐水。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1)塑料门窗 塑料门窗是改性后的硬质聚氯乙烯 (PVC),加入适量的添加剂,经 混炼、挤出等工艺制成的异型材经 过加工、组装成的建筑物门窗。 改性后的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稳定性、耐热性和抗冲击性。塑料门窗与其它门窗相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腐蚀性、气密性、水密性、保温隔热性、隔声性、装饰性等,同时该门窗保养维修方便,节能显著。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2)塑料管材 塑料管材与金属管材相比,具有质轻、不生锈、不生苔、管壁光滑、对流体阻力小、安装加工方便、节能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塑料管材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塑料管材有软管和硬管之分。按主要原料可分为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ABS管、聚丁烯管、玻璃钢管等。主要用于建筑给水排水管材与管件、热燃用埋地管材与管件、排污水用管材、流体输送用管材等。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3)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是在聚合物中加入发泡剂,经发泡、固化及冷却等工序制成的多孔塑料制品。泡沫塑料的孔隙率高达95%~98%,且孔隙尺寸较小,因而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 常用的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脲醛泡沫塑料等。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4)纤维增强塑料 纤维增强塑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常用的纤维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另外也有石棉纤维、天然植物纤维、合成纤维、钢纤维等应用于增强塑料。 常用的合成树脂有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用量最大的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纤维增强塑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合成树脂和纤维的性能、相对含量和它们之间粘结力的大小。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又称玻璃钢,是一种优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很高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纤布、带、毡)为分散质制成。 玻璃钢的主要优点是轻质高强,其比强度接近甚至超过高级合金钢,因此而得名。玻璃钢的主要缺点是弹性模量小,即刚度小,变形较大。 玻璃钢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于结构加固、防腐和管道等。

2. 常用建筑塑料制品 碳纤维增强塑料中的增强成分为碳纤维。该塑料制品具有强度和弹性模量高、耐疲劳性能好、耐腐蚀性好等特点。 在土木工程中,碳纤维增强塑料主要用于结构加固,制作碳纤维筋或索,用于防腐结构。 (5)其它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的另一大类是用作装饰材料,具体见第十三章第四节。

第三节 粘合剂 粘合剂又称胶粘剂,是指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不同质的材料牢固粘结在一起的物质。粘合剂问世时间不长,但以其特有的粘接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材料等的连接。另外,混凝土裂缝和破损的修补也常用到粘合剂。与其它连接方式相比较,这种粘结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处应力分布均匀,耐疲劳性能好,粘结面光滑美观,粘结工艺简单,省工省料,密封和耐腐蚀性好,适用范围广。 粘合剂能够将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是因为粘合剂与材料间存在粘附力和粘合剂本身具有内聚力。粘附力和内聚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粘合剂的粘结强度。

第三节 粘合剂 一般认为粘附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作用: 第三节 粘合剂 一般认为粘附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作用: (1)机械粘合力 被粘材料表面粗糙或多孔,粘合剂能够渗透到被粘物表面的凹陷处或孔隙中,固化后就会形成许多微小的机械键合。 (2)物理吸附力 任何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都有两种相互作用力,即主价键力和次价键力,其中次价键力也称范德华力。物理吸附是由次价键力引起的。虽然次价键力远比主价键力弱,但由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相当多,所以这种物理吸附作用还是较大的。 (3)化学键力 粘合剂与被粘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有实验证明该化学键力对于粘附力特别是对于粘接接口的寿命有很大贡献。 不同的粘合剂和被粘材料,粘附力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当机械粘附力、物理吸附力和化学键力共同作用时,可获得很高的粘结强度。

一、粘合剂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 粘合剂的基本组成 粘合剂一般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除了起基本的粘接作用的物质外,为了满足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尚需加入多种添加剂。 (1)粘料 粘料是粘合剂的主要成分,是基料,它在胶粘剂中起粘接作用。早期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如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和硅酸盐等,现在主要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两者的共混体为主。 用于胶接结构受力部位的粘合剂以热固性树脂为主;用于非受力部位和变形较大部位的粘合剂以热塑性树脂和橡胶为主。

1. 粘合剂的基本组成 (2)固化剂和促进剂 (3)填料 (4)稀释剂 固化剂是胶粘剂中最主要的添加剂。固化剂能直接或者通过催化剂与主体聚合物进行反应,使粘料形成网状或体型结构,增加粘合剂的内聚力和粘合剂与被粘材料的粘附力,从而提高粘结强度。 (3)填料 填料可改善粘合剂的某些性能(如提高强度、耐热性等)而使用的添加剂, (4)稀释剂 粘合剂只有在液态才能产生粘接作用。对于固体和粘稠的粘料,必须将其配制成适当粘度的液体,除可直接热熔的粘合剂外,其它需用稀释剂。因此稀释剂首先要能溶解粘料。稀释剂的加入不仅改善了粘合剂的工艺性能,还可延长使用期。

1. 粘合剂的基本组成 (5)增韧剂和增塑剂 增韧剂和增塑剂可以改善粘合剂的韧性、柔软性和弹性、提高抗冲击强度和剥离强度。常用的增韧剂有热塑性树脂和橡胶类物质。 增塑剂不参加化学反应,它有活性和非活性之分,前者参与固化反应,后者不参加固化反应。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二酚酯等。 此外还有防老化剂、阻燃剂、防腐剂、防霉剂、着色剂等。

2. 粘合剂的分类 (1)按粘料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两大类,其中有机粘合剂又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2)按粘合剂外观状态可分为溶液、乳液、膏糊、固体等类别。其中固体粘合剂主要是指热熔型粘合剂。 (3)按粘合剂的固化方式可分为溶剂挥发型、化学反应型和热熔型三类。 (4)按粘合剂固化后的强度特性可分为结构型、次结构型和非结构型三类。

二、常用粘合剂的性能与应用 1. 环氧树脂粘合剂(EP) 当前应用广泛的粘合剂,因环氧树脂粘合剂中含有环氧基、羟基、氨基和其它极性基团,对大部分材料有良好的粘结能力,素有万能胶之称。 其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高,固化收缩率小,耐油和多种溶剂,耐潮湿,抗蠕变能力好,是一种性能较好的结构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有室温固化和高温固化之分,固化时间对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随着环氧树脂组成上的不断改进,可生产出不同品种和用途的粘合剂。由于环氧树脂粘合剂对金属、木材、玻璃、硬塑料和混凝土都有很高的粘附力,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很多,主要用于裂缝修补、结构加固和表面防护等。

二、常用粘合剂的性能与应用 2. 不饱和聚酯粘合剂(UP) 3. 聚醋酸乙烯粘合剂(PVAC) 不饱和聚酯粘合剂是一种热固性的结构粘合剂,其特点是粘结强度高,抗老化性及耐热性较好,可在室温和常压下固化,固化速度快,但固化时收缩大,耐碱性较差。主要用于制造玻璃钢,也可粘结陶瓷、玻璃钢、金属、木材、人造大理石和混凝土。 3. 聚醋酸乙烯粘合剂(PVAC) 聚醋酸乙烯粘合剂是由醋酸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俗称白乳胶,是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应用普遍的非结构粘合剂。聚醋酸乙烯粘合剂润湿能力强,对各种极性材料都有较好的粘附力,适用于多种粘结工艺。但其耐热性较差(40℃以下),对溶剂作用的稳定性和耐水性均较差,且有较大的徐变,因此多作为室温下工作的非结构胶,如粘贴塑料墙纸、聚苯乙烯或软质聚氯乙烯塑料板以及塑料地板等。

二、常用粘合剂的性能与应用 4. 聚乙烯缩醛(PVFO)粘合剂 5. 聚氨酯粘合剂 低聚醛度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是目前工程广泛应用的107胶的主要成分。107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生产成本低,是建筑装饰工程中常用的粘合剂。如用来粘贴塑料壁纸、墙布、瓷砖等,在水泥中掺入少量的107胶,能提高砂浆的粘结性、抗冻性、抗渗性、耐磨性和减少砂浆的收缩,也可以配制成地面涂料。 5. 聚氨酯粘合剂 聚氨酯粘合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异氰酸酯基(—NCO)和氨基甲酸酯基(—NH—COO—)具有很强的极性和活性,因此聚氨酯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同时该粘合剂还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能,而且粘结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油、耐溶剂、耐老化性能;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水解而降低粘结强度。聚氨酯粘合剂可用于金属、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织物、木材、纸张等各种材料的粘合,是超低温环境下理想的粘结材料和密封材料。

二、常用粘合剂的性能与应用 6. 氯丁橡胶粘合剂(CR) 7. 丁腈橡胶(NBR) 氯丁橡胶是目前橡胶粘合剂中广泛应用的溶液型胶。它是以氯丁橡胶为主要组成,加入氧化锌、氧化镁、填料、抗老化剂和抗氧化剂等制成。这种粘合剂对水、油、弱酸、弱碱、醇和脂肪烃有良好的抵抗力,可在-50~8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但其徐变较大,且容易老化。氯丁橡胶粘合剂多用于结构粘接或不同材料的粘接。工程上常用在水泥砂浆墙面或地面上粘贴塑料或橡胶制品。 7. 丁腈橡胶(NBR) 丁腈橡胶是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产物。丁腈橡胶粘合剂最大的优点是耐油性好,剥离强度高,对脂肪烃和非氧化酸具有良好的抵抗力。根据配方的不同,它可以冷硫化,也可以在加热和加压过程中硫化。丁腈橡胶与其它树脂混合使用可获得良好的强度和弹性。丁腈橡胶粘合剂主要用于橡胶制品的粘结,以及橡胶制品与金属、织物、木材等的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