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发展史 2 微机发展史 3 单片机与微机 4 单片机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CPU 制作者:李天和.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设备图片 go 珠海市第四中学 信息技术组.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制作:卢瑜瑛.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精品开放课程的 建设与应用 谢幼如 教授 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門神 在傳統觀念中,門是居住環境中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門神顧名思義就是護宅守門的神仙,每逢過年,上至天子百官下至普通百姓,家家戶戶必在門上張貼門神,以保一家平安。 門神種類主要有宅第大門上將軍武門神、內室門戶上祈福文門神,還有童子門神、仙子門神等,形象豐富多樣,皇家貴戚還往往在畫上瀝粉貼金,十分吉祥喜慶。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师:李琼飞 课时:60=4×15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接口技术.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微型计算机技术 主讲教师:郭辉辉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微型计算机技术 教 学 指 导(一)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郭建勇.
微型计算机技术 主讲教师:张德煌 三峡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UROVO—i6200 外观设计 建议零售价格:XX元 上市时间:2014年 月 12 日 目标人群:快递、物流、医院、零售、快销
CPU的制造 罗曼琳
CPU的发展史 高一二十五班 第3组.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CPU基础知识.
冯.诺依曼计算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概述 EDVAC的3个特点:
                                                                                                                                                                
一、选购一台计算机 By:查宇
授课对象: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数字逻辑电路、Verilog
Windows XP 使用與設定 (進階班) 淡江大學資訊中心教學支援組 劉育辰.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資料來源:張弘明 張迪安 林欣螢 吳柏農 吳沛錡
存储系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7AC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09月06日.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邓昭俊 讲师 电话: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15章 微机硬件的组装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2018年12月29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单片机概述.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产品介绍 MF825C 产品类型:上网卡 建议零售价格:599元 上市时间: 2014年 2 月20日 目标人群:商务人士、白领、IT潮人
微机系统导论 主要内容 微机系统组成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 微处理器组成 存储器概述 微机工作过程 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主编:赵燕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识计算机系统.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厂商—型号 荣耀-HiRouter-H1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149元 上市时间:2017 年 5月
计算机文化概论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微机系统的组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三章 80x86微处理器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范琳.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课程的特点:偏重硬件,软硬件结合 先修课程:导论、数字逻辑、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等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猜數字遊戲.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计算机编程语言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陈学英.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本节内容 C语言的汇编表示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发展史 2 微机发展史 3 单片机与微机 4 单片机应用 绪 论 第0章 绪 论 1 计算机发展史 2 微机发展史 3 单片机与微机 4 单片机应用

1 计算机发展史 它的运算速度不高,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是以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的。 1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了弹道设计的需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它的运算速度不高,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是以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的。   返回

1 计算机发展史 18000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消耗功率为50KW 占地300平方米 重30吨 价值48万美元。 1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了弹道设计的需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它的运算速度不高,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18000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消耗功率为50KW 占地300平方米 重30吨 价值48万美元。 返回

1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了弹道设计的需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它的运算速度不高,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1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了弹道设计的需要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它的运算速度不高,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是以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的。   年 代 电 子 器 件 应 用 范 围 1946--1958 电子管 科研院校进行科学运算 1958--1964 晶体管 工矿企业、机关事务进行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1964--1971 SSI、MSI 出现了小型机 1971-- LSI、VLSI 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微机 返回

2 微机发展史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返回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以其为核心组成了一台高级袖珍计算机。随后出现的Intel4040,是第一片通用的4位微处理器。 1972年,Intel8008,8位,集成度约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 返回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3年~1974年,Intel8008、M6800、Rockwell6502,8位,集成度5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 这一时期,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组成微机系统的其它部件也愈来愈齐全,系统朝着提高集成度、提高功能与速度,减少组成系统所需的芯片数量的方向发展。 返回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5年~1976年,Z-80,Intel8085,8位,时钟频率2~4MHz,集成度约10000管/片。 出现了一系列单片机。 返回

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时钟频率达到4~8MHz),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直接访问1MB内存单元。 1985年,Intel又推出了32位处理器80386(时钟频率为20MHZ),该芯片的内外部数据线及地址总线都是32位,可访问4GB内存,并支持分页机制。 1989年推出了80486(时钟频率为30~40MHz),集成度达到15万~50万管/片(168个脚),甚至上百万管/片,因此被称为超级微型机。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返回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奔腾),Pentium的速度比80486快数倍。AMD和Cyrix推出了与Pentium兼容的处理器K5和6x86,获得了少部分的市场份额。 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Pro(高能奔腾), Pentium Pro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1997年初,Intel发布了Pentium的改进型号——Pentium MMX(多能奔腾)。兼容CPU厂商在这段时间也相继推出了多款产品来与Pentium MMX竞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AMD的K6。 1997年推出了PⅡ。PⅡ是对Pentium Pro的改进,因为其核心结构与Pentium Pro类似,但加快了16位指令的执行速度,且支持MMX指令集。 1998年推出了赛扬(Celeron)PⅡ的二级缓存以及其它可以省略的东西,从而将价格降了下来。 1999年又推出了开发代号为Coppermine的PⅢ,该芯片大大加强CPU在三维图像和浮点运算方面的能力。 2000年3月底,Intel又推出了566MHz和600MHz的赛扬Ⅱ(也叫Coppermine-128kB)。 2 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 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 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 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返回

3 单片机与微机 微机组成: 3 单片机组成: 1 计算机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3 单片机与微机 1 计算机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微机组成: CPU、存储器、I/O 口、AB,DB,CB三总线、外设 3 单片机组成: 集成了组成微机的CPU、存储器、I/O口以及其他辅助电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微型计算机可以分成通用微型计算机和单片微处理器两大类。 (1) 通用微型计算机主要进行科学运算、经济管理、优化及辅助设计等等 在这类应用中,使用者不必深入到机器内部,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只要了解机器的操作系统和用高级语言编程,以及学会使用一些实用程序即可。 (2)单片微处理器的用途是利用单片机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等特点,将其与专业设备融为一体,形成智能系统,如工业控制系统、智能测量系统、自动化通信系统、专用数字处理系统等。 在这类应用中,使用者除了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外(专用设备性能),还要了解微机的硬件结构、用汇编语言编程、微机与专用设备的连接等。 微机的硬件结构、用汇编语言编程、微机与专用设备的连接等就是本课要讲述的内容。 返回

4 单片机应用 2.单片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应用。 3.单片机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1.单片机在机、电、仪等智能产品中的应用。 返回 4 单片机应用 1.单片机在机、电、仪等智能产品中的应用。 2.单片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应用。 3.单片机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数字式测角仪 数控车床 医用呼吸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