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化學反應式與平衡 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常發生巨觀性質的 改變。如生成沉澱、能量的變化、顏色改變 及生成氣體⋯ ⋯等。根據上述的現象,化 學家嘗試將化學反應以化學反應式來描述, 做為在討論化學反應時的共同語言。 化學反應表示法 化學反應式的平衡 沉澱 顏色變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居巢区黄麓中心学校 谢玉荣 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些是酸 ? 那些是碱 ? 那些是盐 ? H 2 O CaCO 3 HCl H 2 O 2 Na 2 CO 3 Ca(OH) 2 MnO 2 H 2 SO 4 NaOH 酸 :HCl H 2 SO.
Advertisements

化 学 电 源. 电池的分类 化学电源的分类 原电池知识复习 几种电池介绍 实践活动 科学视野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化 学 电 源 典例精析研究性学习.
思考:电能是一种常见的二次能源,通常可 由哪些一次能源转化而来? 思考:它们是如何转化的?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燃烧蒸汽发电机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思考:火力发电有哪些优缺点?还有哪些 方式可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3-4酸鹼中和 安南國中 周信安老師整理.
趣味化學實驗.
招考新政与高中学校面临的挑战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俞宏胜
第三章 化學方程式與化學計量.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第一章 工具书.
課程名稱:元素與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總結 元素及其分類方法 1. 元素是不能用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東西的純淨物質。
统一定罪标准 严惩环境犯罪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教學投影片.
A. 原子的基本結構 B. 離子化合物 C. 一些常見的共價化合物 D. 化學方程式
3-4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熱化學反應式 生成熱與燃燒熱
第1章 化學反應 1-1 質量守恆 1-2 化學式與化學反應 1-3 化學反應與質量的關係 1-4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係.
2-3 常見的酸與鹼.
3-3 化學計量 莫耳數間的轉換 質量間的轉換 限量試劑與產率
分子與化學式 講解/陳記住 老師.
元素 (Element) 你今日背咗未?.
元素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Q. 我們可按多少種原則來把元素分類? 1. 室溫時的物態 2. 導電性
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 济源市沁园中学 赵志伟.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5) 授课人:董 啸.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实 验 讲 座.
賴氏人格測驗 結果解說 文輔室.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四章 化學計量 4-1 原子與分子 4-2 亞佛加厥數 4-3 原子量、分子量、莫耳數與莫耳 濃度 4-4 重量百分組成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氧化还原反应 江苏省金湖中学 高三化学备课组.
框图题集锦.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課程名稱: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大綱:加減法的化簡 乘除法的化簡 去括號法則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 6.15 链式反应 Cl· H· Cl2 H2 HCl.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課程名稱:簡單化學計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離子化合物 (Ionic Compounds) 上一堂的重點: 族 I II III V VI VII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3-4 化學反應中的 能量變化.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課程名稱: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1-2 細數原子與分子.
化學式與化學反應 講解/陳記住老師.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國中常見正負離子表 正離子 正離子團 H+、Li+、Na+、K+、Ag+、Mg2+、Ca2+、Ba2+
2-1 八隅體法則與路易斯結構式.
高三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考题解题策略.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硝酸 HNO3.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2 化學反應式與平衡 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常發生巨觀性質的 改變。如生成沉澱、能量的變化、顏色改變 及生成氣體⋯ ⋯等。根據上述的現象,化 學家嘗試將化學反應以化學反應式來描述, 做為在討論化學反應時的共同語言。 化學反應表示法 化學反應式的平衡 沉澱 顏色變化 能量變化 生成氣體

3-2 化學反應式與平衡 學習目標: 認識化學反應式的意義, 及學習如何平衡化學反應式

3-2.1 化學反應表示法 1. A 、 B 稱為反應物,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反應物, ⇒以「 + 」連接 2. C 、 D 稱為產物,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產物, ⇒以「 + 」連接 3. 「 → 」反應方向,若有特殊反應條件,則在箭 頭上方 ( 或下方 ) 表示。 ⇒反應條件如:溫度、壓力與催化劑等

3-2.1 化學反應表示法 4. a 、 b 、 c 、 d 稱為平衡係數,表示反應物與產物 反應前後的莫耳數關係。 5. 反應物與產物的物理狀態,則以縮寫符號表示, (1) 「 s 」: (2) 「 aq 」: (3) 「 g 」: (4) 「 l 」: 固態 水溶液 氣態 液態 (solid) (aqueous) (gas) (liquid)

 以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水蒸氣為例: 反應物產物 2 個氫分子與 1 個氧分子反應產生 2 個水分子 2 莫耳氫分子與 1 莫耳氧分子反應產生 2 莫耳水分子 4.04 克 H 2 與 克 O 2 反應產生 克 H 2 O  加上物理狀態

 固態的氧化汞分解成液態汞金屬與氧氣:  加熱氯酸鉀製備氧氣,以二氧化錳為催化劑:  反應條件不同時,反應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 以氨氣與氧氣的反應為例:

範例 3-5 哈柏法製氨 (Haber process) ,是在鐵粉 催化下,將壓力控制在 350 atm 、溫度控 制在 500 ℃,使氮氣與氫氣反應成氨。 反應中,每消耗 1 莫耳氮氣和 3 莫耳氫 氣可產生 2 莫耳氨氣。就前述所學,寫 出此一化學反應式。 解答

練習題 3-5 碳酸氫鈉 (NaHCO 3 ) 俗稱小蘇打,常作為 胃藥中的制酸劑成分。每莫耳碳酸氫鈉 可中和 1 莫耳鹽酸,而產生 1 莫耳氯化 鈉和 1 莫耳水,並釋出 1 莫耳二氧化碳 氣體。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反應式。 解答

3-2.2 化學反應式的平衡  反應式的係數必須平衡,以便滿足下述條件: 1.原子不滅: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不變和數目相等 。例如: 2H 2 + O 2 → 2H 2 O ★反應前後 H 原子與 O 原子的數目不變。 2.電荷不滅:反應前總電荷數等於反應後的總電荷 數。例如: Cu + 2Ag + →Cu Ag ★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的總電荷數相等。  常用的化學反應式平衡方法有: 觀察法、代數法、氧化數法和半反應法。 氧化還原,以後學

以觀察法平衡化學反應式 步驟 1 寫出包含反應物和產物的未平衡化學反應式 步驟 2 若在反應式兩邊各僅有一化合物含有此元素時, 就先將含此元素原子數多者之係數定為 1 以汽油成分之一的液態辛烷 (C 8 H 18 ) 燃燒反應為例

★係數 1 者省略並平衡左右兩邊的 C 與 H : 步驟 3 若在化學反應式兩邊的一方有單獨的元素時, 最後才平衡它 ★平衡左右兩邊的 O :

步驟 4 平衡反應式的係數若有分數時,則所有係數乘 上適當的倍數,使其成為最簡單整數比 步驟 5 將反應式兩邊每一種原子數加總, 確認反應式已完成平衡 C : 2 × 8 = 16 × 1 = 16 個碳原子 H : 2 × 18 = 18 × 2 = 36 個氫原子 O : 25 × 2 = 16 × × 1 = 50 個氧原子

以代數法平衡化學反應式 步驟 1 寫出包含反應物和產物的未平衡化學反應式 步驟 2 設立未知數,以 x 、 a 、 b 、 c 、 d 、 e 分別代表反應式中由左而右各物質的係數 以水合硫酸四氨銅受熱分解的反應為例

步驟 3 利用原子不滅與電荷不滅建立聯立方程式 Cu : x = a N : 4x = c + d H : 14x = 3d + 2e S: x=bS: x=b O : 5x = a + 2b + c + e

步驟 4 解出各係數的最簡單整數比 Cu : x = a N : 4x = c+d H : 14x = 3d+2e S: x=bS: x=b O : 5x = a+2b+c+e 1. 令 x = 1 2. 解得 a = 1 , b = 1 , c = 2/5 , d = 18/5 , e = 8/5 3. 故 x : a : b : c : d : e = 1 : 1 : 1 : 2/5 : 18/5 : 8/5 = 5 : 5 : 5 : 2 : 18 : 8

步驟 5 將反應式兩邊每一種原子數加總, 確認反應式已完成平衡 Cu : 5 × 1 = 5 × 1 = 5 個銅原子 N : 5 × 4 = 2 × × 1 = 20 個氮原子 H : 5 × 4 × × 2 = 18 × × 2 = 70 個氫原子 S : 5 × 1 = 5 × 1 = 5 個硫原子 O : 5 × × 1 = 5 × × × × 1 = 25 個氧原子

範例 3-6 在實驗室中,將橘色二鉻酸銨 ((NH 4 ) 2 Cr 2 O 7 ) 固體 加熱分解,會產生綠色的三氧化二鉻、氮氣及水蒸 氣,造成類似火山爆發的景象,試平衡此化學反應 式。

(1) 將 (NH 4 ) 2 Cr 2 O 7 之係數定為 1 : (2) 依據原子不滅,平衡左、右兩邊的原子: 解答:觀察法

(1) 假設係數依次為: a 、 b 、 c 、 d (2) 依據原子不滅,平衡左、右兩邊的原子: 解答:代數法 N : 2a = 2b H : 8a = 2d Cr : 2a = 2c O : 7a = 3c + d 1. 令 a = 1 2. 解得 b = 1 , c = 1 , d = 4 3. a : b : c : d = 1 : 1 : 1 : 4

練習題 3-6 鹽酸與硫代硫酸鈉反應,其未平衡之反應式如下: 以代數法平衡之 解答 (1) 假設係數依次為: x 、 a 、 b 、 c 、 d 、 e (2) 解法如前所述,解得 x : a : b : c : d : e = 2:1:2:1:1 :1= 2:1:2:1:1 :1

學習成果評量 1. 以「觀察法」平衡以下化學反應式: 解答 (1) CH 3 OH + O 2 → CO 2 + H 2 O (2) HCl + KMnO 4 → Cl 2 + KCl + MnCl 2 + H 2 O (1) 2CH 3 OH + 3O 2 → 2CO 2 + 4H 2 O (2) 16HCl + 2KMnO 4 → 5Cl 2 + 2KCl + 2MnCl 2 + 8H 2 O

2. 以「代數法」平衡以下化學反應式: 解答 (1) Cu + HNO 3 → Cu(NO 3 ) 2 + NO 2 + H 2 O (2) (NH 4 ) 2 SO 4 + K 2 Hg I 4 + KOH → NHg 2 I ‧ H 2 O + K I + K 2 SO 4 + H 2 O (1) aCu + bHNO 3 → cCu(NO 3 ) 2 + dNO 2 + eH 2 O Cu : a = c N : b = 2c + d H : b = 2e O : 3b = 6c + 2d + e 令 b = 1 解得 a = 1/4 , c = 1/4 , d = 1/2 , e = 1/2 故 a:b:c:d:e故 a:b:c:d:e = 1/4 : 1 : 1/4 : 1/2 : 1/2 = 1:4:1:2:2= 1:4:1:2:2

解答 (2) a(NH 4 ) 2 SO 4 + bK 2 Hg I 4 + cKOH → dNHg 2 I ‧ H 2 O + eK I + fK 2 SO 4 + gH 2 O N : 2a = d H : 8a + c = 2d + 2g S:a=fS:a=f O : 4a + c = d + 4f + g K : 2b + c = e + 2k Hg : b = 2d I : 4b = d + e 令 a = 1 解得 b = 4 , c = 8 , d = 2 e = 14 , f = 1 , g = 6 故 a:b:c:d:e :f :g故 a:b:c:d:e :f :g = 1 : 4 : 8 : 2 : 14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