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课程 宏观经济学 2011.12
导论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导论 回忆:与微观经济学有何不同? Q: 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A: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无差异曲线) 厂商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 分配理论 (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
导论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研究课题) 研究总产出,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还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第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收入分配状况。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M. O.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Gini)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表示和分析收入与财富比例分配的一种曲线,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状况。 显然,其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弯曲程度越小(越接近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 弯曲程度越大(越远离绝对平均线),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折线OBY表示绝对的不平等。
直接税: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 第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直接税 V.S.间接税 划分方法: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直接税: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 如: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 间接税: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因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 如:增值税、消费税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厂商和个人所生 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 :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当年 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 实际GDP :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某一 基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 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思考题: 假设某国政府2009年的债务为1000亿元,物价水平 为100; 2010年的债务为1100亿元,物价水平为110。 你认为2010年是否存在实际赤字?是多少? 1100亿元/1000亿元=110/100 增幅相等,实际赤字为零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最终产品 V.S.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 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最终产品 V.S.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 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如:商场里出售的衣服、家庭用天然气…… 中间产品: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能作为社 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如:发电厂用的煤、盖房子用的水泥…… 注意: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并不是由其本身形态决定的。例 如,钢材对钢铁厂来说是最终产品,对造船厂来说则是中间产品。
经济总流程 最简单经济流程——两部门经济循环 政府部门的介入——三部门经济循环 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循环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经济总流程 最简单经济流程——两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 政府部门的介入——三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政府 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政府、外商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 两部门经济循环 ——家庭、厂商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C0 /Yt +c 递减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 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收入、财产、利率、收入分布等, 其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实质上是指消费与 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边际消费倾向:c 保持不变(0< c <1) 平均消费倾向:C0 /Yt +c 递减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投资:表示一定时间内生产能力的增量。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投资:表示一定时间内生产能力的增量。 注意:宏观经济学所讲的投资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 生产规模而对投资物品的购买,不同于购买有价证券的 “金融投资”。 企业的投资包括: 对厂房和住宅的建筑投资 对机器设备等投资品的购买 净投资:即“存货投资”(年终的存货量减去年初的存货 量,可正可负)例如某汽车厂2010年生产的小汽车中有1万 辆没有销售出去。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保持稳定,则 净投资可能为零。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 加速原理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投资波动的主要原因: 加速原理 投资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 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 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不仅如此,这种 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更快。 预期的不确定性 投资时间的灵活性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理论 乘数(multiplier),又译作倍数。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乘数理论 乘数(multiplier),又译作倍数。 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于1931年提出,后 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的支出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统称为财政政策乘数 注意: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 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只有在LM曲线 为水平线(流动性陷阱)条件下,两者相等。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改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改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超额存款准备金=实际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思考:若市场利率提高,超额准备金会减少。为什么?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 IS曲线: 能够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 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LM曲线: 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 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的种类: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的种类: 1.“长周期”或“长波”。其长度平均50-60年,由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Kondratieff)于1926年提出,故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 2.“建筑周期”。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最早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中周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Juglar)于1860年提出,故又称为“朱格拉周期”。该周期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4.“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近三年半),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Kitchin)于1923年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短周期的长度约为中周期的一半,一个中周期通常包括两个短周期。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 消费不足论 货币性投资过度论 创新论 心理自生周期论 太阳黑子论 政治因素论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用心理因素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 心理自生周期论——庇谷、巴奇霍特 用心理因素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 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自生的周期”,使人的情绪在乐 观和悲观之间反复交替出现,这种周而复始的情绪变动是难 以控制的,它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当人们乐观时,消费和投资都会增加,从而引起经济繁 荣;当人们悲观时,消费和投资都会减少,从而导致经济萧 条。这种情绪周期性变化,使得经济也相应地发生周期性变 化。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 量标准就是一国GDP的增长状况,或人均GDP的增 长状况。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理论 注意:各个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有些相同、 有些则不同,其中不相同的假设条件具有决定 性的重要意义,正是它们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例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资本与劳动可以 互相替代,与哈罗德模型中固定系数的生产函 数假定截然不同,从而克服了哈罗德模型的不 足,对西方国家的典型经济增长事实给出了较 好的理论解释。
祝大家 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