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电话: 86413683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电子信箱:zhangyu@ir.hit.edu.cn 计 算 机 组 成 技 术 张 宇 电话: 86413683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电子信箱:zhangyu@ir.hit.edu.c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Advertisements

大学计算机基础 Basics of Computer Science Fall, Year 2014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计算机组成原理
温故知新 问题一: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 组织文化的整合 ——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二) 小组成员:浦若蓉、朱谷一、贾彦彦.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机械CAD/CAM技术.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主讲 马洪连 清华大学 王爱英主编 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白中英编 科学出版社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计算机组成原理 微电子学院 宣 荣 喜 办公室电话 电 子 邮 件
计算机发展及人物介绍.
第1章 计算机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第三章.网络经济下的企业 第一节 网络经济下的产品及其特征 第二节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变化 第三节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模式
培养好的心智与理想 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锻炼强健的身体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吴 非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电子商务系.
简 介 简 介 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下辖1个综合门诊部,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均占地1.2亩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我院现有职工134人,实有病床50张,主要为全镇53个自然村的4.2万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1.5万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教、康复、计划生育等项服务。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AutoCAD机械绘图精品课程 总体设计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 课程负责人:陈开朗 2011年12月30日.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计算机软件系统 6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7 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 3
计算机组成原理 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 姜岩.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 谭浩强 主编 作者:宋红 中国铁道出版社
民眾電腦 AutoCAD 電腦輔助製圖認證班 號碼 : 17 姓名 : 何佳臻 簡 報 資 料.
任 务 描 述 工 作 情 境 某 小李是大一计算机系新生,需要配备一台电脑用于学习,他为了配置到最具有学习价值的电脑,决定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开始,认识计算机。 计 算 机 释 义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学校幼托机构春季 传染病防控 镇海区CDC 吴永.
>> 第三章 中文Windows XP >> 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3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第 1 章 資訊新未來.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導論.
计算机组成原理.
走进计算机世界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崔林.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 计算机文化 潍坊医学院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 柯华菁.
计算机基础知识 ——王曦.
计算机文化基础.
玉溪师范学院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第1章 作者:吴宁.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信息的编码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一、选购一台计算机 By:查宇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第一章 自動化概論.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第八章 生產技術 首先討論生產系統的彈性,及彈性製造系統的有關概念與設備系統,再說明電腦如何輔助設計及製造,維持生產系統有效運作的物料搬運系統。 然後說明整合上述有關功能的電腦整合製造系統,以及生產技術的管理自動化在辦公室及服務業的應用。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 电话: Tel:84192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計算機概論 第1章 資訊時代的新利器.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 西南林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四年級 中 文 科.
任务一:初识计算机 任务二:学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P /4/7.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王 永 辉 泾川电大工作站.
第一章 電腦科技與現代生活 1-1 電腦發展簡史 1-2 電腦科技在生活方面的應用 1-3 資訊安全與防護 1-4 數位資料.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绪论 1 计算机的产生 2 计算机的发展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构成.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第八章 生產庫存薪工財產循環企業程序與資訊需求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Computer 電腦的英文名稱叫做「computer」,也就是「電子計算機」,原本專指用來做運算或統計數字的機器,但在經年累月的改良後,電腦不僅能夠接受使用者輸入資料,還可以將資料加以計算或依邏輯判斷加以分析,最後把結果記憶起來或依一定的格式輸出。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将会带领大家遨游计算机海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张 宇 电话: 86413683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电子信箱:zhangyu@ir.hit.edu.cn 计 算 机 组 成 技 术 张 宇 电话: 86413683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电子信箱:zhangyu@ir.hit.edu.cn

参考书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IBM 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沈美明、温冬婵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绪论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分类与性能评价 第一章 绪论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分类与性能评价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新进展

1.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电子计算机产生之前计算工具的发展 手动计算工具:算盘 机械式计算工具:手摇台式计算机 1642年,法数学家Pascal始创; 1673年,德数学家Leibnitz改进。 1812年,英数学家Babbage,差分机 1871年,英数学家Babbage,分析机 机电式计算工具:1944年IBM公司MARK I(电动、齿轮、继电器构成)

“古代”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速度慢 出现错误多

两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Turing) 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

1.1.2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时代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5)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1970-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各时期计算机的比较(1) 时期 元器件 代 表 机 器 第一代 电子管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 第二代 晶体管 IBM公司生产的IBM-7904 CDC公司生产的CDC1604 第三代 集成电路 DEC公司研制成功的PDP-8,PDP-11,VAX-11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Cray公司1976年推出的Cray-1

各时期计算机的比较(2) 时期 体积 重量 成本 耗电 可靠性 运算速度 第一代 大 重 高 低 5000次/秒 第二代 几万次-几十万次/秒 第三代 几百万-几千万次/秒 第四代 小 轻 几亿次/秒

1.2 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71-1972) 4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Intel 4004 2300个晶体管

第二代(1972-1977) 8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Intel 8008 3300个晶体管 Intel 8080 4900个晶体管 M6800 6800个晶体管 Z80 10000个晶体管

第三代(1978-1983) 16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Intel 8086 29000个晶体管 M68000 68000个晶体管 Z8000 37500个晶体管

第四代(1984-) 32位的微处理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 代表机型: Intel 80286 Intel 80386 MC68020

摩尔定律 每18个月微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数量扩大一倍,计算机的性能将翻一番,而芯片的价格保持不变

1.3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年,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次数达到每秒1亿次 1987年,第一台国产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正式推出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II型通过鉴定,并于次年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 1995年,曙光1000型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以达到每秒25亿次 1997年,银河III并行巨型机研制成功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自行研制成功“神威I”高性能计算机

1.4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分类与性能评价

1.4.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 输入设备 控制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主机 数据流 指令流 程序或数据 程序或结果 CPU 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控制信号发生器

1.4.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软件 Dos,Windows,UNIX,LINUX,Oracle,SQL 程序设计语言 汇编语言,Basic,C/C++,Pascal,Java 应用软件 人事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等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M1 具有L1机器语言(机器指令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虚拟机器M2 具有L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实际机器M1 具有L1机器语言(机器指令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虚拟机器M3 具有L3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虚拟机器M2 具有L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实际机器M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虚拟机器M3 ,具有L3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虚拟机器M2,具有L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虚拟机器M5,具有L5机器语言(应用语言) 虚拟机器M4 ,具有L4机器语言(高级语言)

1.4.3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从电子计算机的内部实现来分 从电子计算机的性能来分 从电子计算机的用途来分 按设计目的:专用、通用电子计算机 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从电子计算机的性能来分 微型电子计算机,小型电子计算机,中型电子计算机,大型电子计算机,超级电子计算机 从电子计算机的用途来分 个人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计算机,军用电子计算机,嵌入式电子计算机 按设计目的:专用、通用电子计算机

1.4.4 电子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基本字长 主存容量 主存容量=存储单元数*字长 运算速度 基本法 吉普森法(Gibson)

1.4.4 电子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CPI(Cycle Per Instruction) FP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

1.5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1.5.1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 运算速度快 具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运算精度高 通用性强

1.5.2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 网络技术的应用 电子商务 网络教育 虚拟现实 飞行员的方针虚拟现实系统

1.5.2 计算机的应用 CAD/CAM/CIMS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可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比较,确定产品结构、外形尺寸、材料选择、模拟组装;再对模拟整机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包括强度分析、振动分析、运动状态分析等;并任意修正,最后从性能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加工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获得最终的设计产品,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的成本,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设计的风险。因此,CAD技术已被各种制造业广泛应用。

1.5.2 计算机的应用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是以数控机床为主体,利用存有全部加工资料的的数据库,如刀具、夹具和各种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的自动换刀及加工数据的控制。目前人们已经将数控、物料流控制及存储、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过程仿真等计算机相关控制技术统称为计算机辅助制造。

1.5.2 计算机的应用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强新兴制造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生产模式。具体而言,以企业选定的产品为龙头,在产品设计过程、管理决策过程、加工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等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系统集成,进而使企业优化运行,达到产品上市快,质量好,成本低、服务好的目的,以此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5.2 计算机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