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Law.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真题解析 2013 湖南公务员面试专项辅导 华图面试研究员 张鑫 cn.
Advertisements

传媒学生应该如何度 过四年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一个多月了,用一个词形容大 学生活 自卑感 不适应 空虚感 被动感 孤独感 失望感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老人茶帶來的新時尚 9A2D0024 黃秀雯 9A2D0036 莊承憲 9A2D0041 蘇意婷 9A2D0045 盧家淑 9A2D0050 王宥棋 9A21C017 吳雅芝.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财务管理 利 润 分 配 利 润 分 配 嘉善中专 杨晓燕. 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及顺序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三、利润分配政策及影响因素.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伊朗 的今生 与前世 (2)
第二、三類投保單位 二代健保宣導暨 業務說明會 附檔 1.
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傳播 潘朝陽 臺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 臺灣師大東亞系、地理系教授 臺灣師大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节 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总体内部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计算器的使用
任科教师: 孟老师 办公室:二楼成教2 时 间: 14年5月 电 话:
液 体 高二物理.
─視覺藝術的元素.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
新帝國主義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新帝國主義國家的擴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過 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 20世紀初期的社會文化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吞拿魚中的稱謝 約拿書第二章 二零一五年四月廿五、廿六日 李達德長老.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友谊相伴.
逻 辑 学 主讲:李贤军.
美菰林女性外阴护理 生产设备购置 创业者姓名:石拥军 电话: 微信:
命題分享 大成國中歷史教學團隊 2006/09/23.
2013年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大奖赛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3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市。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症,是人们身心疾患 发生的根源。在学习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时候, 明白了当人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第十七章 結論與展望.
拟动力试验 伪动力试验,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 地震发生和传播的随机性 周期性加载的加载历程是假定的,与实际地震的非周期反应有很大差别
佛家哲學的前提 文字取材: 陳沛然.
2015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讲 社会生活与规范 主讲教师:刘春波.
新时代的劳动者 杜蒙绮.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第一章 管理與商業心理學的沿革 林財丁 著.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美術科教學媒體製作: 陳美滿 老師.
项目申报及投资推进工作实务 更多模板、视频教程: 兰溪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3年9月 1.
好了歌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新約概論 台中生命之道靈糧堂 2007年3月4日.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邏輯方法.
初中獨立專題探究(文字模式) 課程規劃與教學經驗分享
早期的阿拉伯半島 地理環境: 生活情形 (一)三面環海,大多為荒涼貧瘠的沙漠,不利農耕
成功一定有方法.
命 题 # 判 断 复合命题. 命 题 # 判 断 复合命题 一、复合命题概述 1.定义 复合命题(compound proposition) ,就是以命题作为直接构成成分的命题,或者,包含有其他命题成分的命题。 例如: ① 并非所有去过作案现场的人都是作案人; ② 张××是法官,并且,张××是中共党员;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熱力學第二定律
一、自然过程的方向 direction of natural process
量子力学 第一章 III. 力学量算符与 薛定谔方程.
第1章 基础:逻辑和证明 1.1 命题逻辑.
高雄醫學大學個人申請不分系招生(薪火A~D組) 助學措施說明
Chapter 4 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亞伯拉罕 摩西 猶太教徒 割禮 + 律法 成為神子民 的記號 神子民的 行為規範 結婚戒指 婚姻守則.
保羅在腓立比的宣教 使徒行傳16:9-34.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第二節 東漢的戚宦之爭.
第十一章 组织绩效评价方法之一: 关键绩效指标(KPI)
新约拱门 1 提前 提后 多 门 教牧书信 帖后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后 林前 罗 启 犹 约叁 约贰 约壹 彼后 彼前 雅 来 希伯来
新約拱門 1 提前 提後 多 門 教牧書信 帖後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後 林前 羅 啟 猶 約叁 約貳 約壹 彼後 彼前 雅 來 希伯來
春雨 (晚雨) 秋雨 (早雨) 雨季 旱季 雨季 陽曆 逾 越 節 五 旬 節 住 棚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邏輯與批判思考 課程網頁: 第二週:基本概念Ⅰ 語句與論證、演繹與歸納.
思維方法 課程網頁: 第三週: 基本概念Ⅰ:語句與論證、演繹與歸納.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离散数学─逻辑和证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範疇之發現: 知性之邏輯的性格與存有論的性格 (上)
保羅的臨別贈言 使徒行傳20:16 – 21:14.
一 什麼是邏輯? 英文為Logic,是研究使人正確思考的一門學科。 邏輯與思考方法的關係:兩者其實是同實而異名。 Logic一詞的中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Second Law

𝑄 𝐻 − 𝑄 𝐿 = 𝑊

𝑄 𝐻 − 𝑄 𝐿 = 𝑊

理則學 Logic 基本要義 命題 statement, proposition 簡單命題 simple statement;𝑝、𝑞 等 複合命題 composite statement 連言 conjunction 𝑝∧𝑞 𝑝 且 𝑞 𝑝 and 𝑞 選言 disjunction 𝑝∨𝑞 𝑝 或 𝑞 𝑝 or 𝑞 否定 negation ∼𝑝 非 𝑝 not 𝑝 蘊含 implication 𝑝⟹𝑞 蘊含有許多種文字表述: 𝑝 蘊含 𝑞 𝑝 implies 𝑞 若 𝑝 則 𝑞 if 𝑝 then 𝑞; 𝑞 if 𝑝 (倒裝句)

蘊含命題有三種變化,連同原命題一共有四種: 原命題 (original): 𝑝⇒𝑞 逆命題 (converse): 𝑞⇒𝑝 反命題 (inverse): ~𝑝 ⇒ ~𝑞 逆反命題 (transposition): ~𝑞 ⇒ ~𝑝 最常見的所謂「不合邏輯」就是誤以為逆命題或反命題等同於原命題。 原命題:和尚是男性 逆命題:男性是和尚 反命題:不是和尚就不是男性 逆反命題:不是男性就不是和尚

𝑝⇒𝑞 original proposition 𝑞⇒𝑝 converse 逆命題 Antecedent 前陳 Consequence 結論 Sufficient Condition 充分條件 Necessary condition 必要條件 𝑝⇒𝑞 original proposition 𝑞⇒𝑝 converse 逆命題 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不一定成立。

𝑝:「兩三角形三對應邊相等」 𝑞:「兩三角形三角對應相等」 三對應邊相等,三對應角必相等。 𝑝⇒𝑞 三對應角不等,三對應邊必不等。 ~𝑞 ⇒ ~𝑝 三對應邊不等,三對應角未必不等。 ~𝑝 ⇒ ~𝑞 三對應角相等,三對應邊未必相等。 𝑞⇒𝑝 因為逆反命題與原命題等同,可以用逆反命題的證明作為原命題的證明。 這種證明方法稱為「反證法」或「歸謬證法」(reductio ad absurdum)。

反證法 𝑝  𝑞 T F  q  p F T 原命題(不)成立,其逆反命題必(不)成立 證明逆反命題等同於證明原命題。

若 𝑝⟹𝑞 成立, 𝑝 稱為 𝑞 的充分條件 (sufficient condition), 𝑞 稱為 𝑝 的必要條件 (necessary condition)。 充分條件:有則必然,缺未必不然。 必要條件:有未必然,缺則必不然。 俗話:「錢非萬能,無錢萬萬不能。」 欲證 𝑝⟹𝑞,可用直證法與反證法。 直證法乃證明 𝑝 為 𝑞 之充分條件, 反證法乃證明 𝑞 為 𝑝 之必要條件。

Equivalence of KP (Kelvin-Planck) statement and C (Clausius) statements KP 表述與 C 表述都是經驗敘述,無法從理則學推導出來。 我們能證明的是這兩種表述是等同的: KP⇒C and C⇒KP 但是這兩個蘊含命題本身還是不容易直接證明; 因此用歸謬證法(即是反證法)證明: ~C ⇒ ~KP and ~KP ⇒ ~C

𝐾: Kelvin-Planck statement of 2nd law −𝐾 : negation of Kelvin-Planck statement 𝐶 : Clausius statement of 2nd law −𝐶 : negation of Clausius statement

KP⇒C and C⇒KP ~C ⇒ ~KP and ~KP ⇒ ~C KP ⇒ C and C ⇒ KP ~C ⇒ ~KP and ~KP ⇒ ~C ~C⇒~KP: 若有完美的冷卻機,則必有完美的熱機;但是有完美熱機違反第二律,事實上沒有完美熱機。 因此沒有完美的冷卻機。 ~KP⇒~C: 若有完美的熱機,則必有完美的冷卻機;但是 有完美的冷卻機違反第二律,事實上沒有完美的冷卻機。因此沒有完美的的熱機。

Final remark: 以上論證並非證明熱力學第二律 而是證明第二律的熱機表述以及冷卻機表述為彼此等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Arrow of Time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合理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 先 後 不合理

第二定律與時間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