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alysis of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pp124-141) Sonali Deraniyagala 系 所 :國際經濟研究所碩二 授課教授 :溫英幹教授 學生姓名 :胡嘉明 學 號 :69442026
大 綱 1、前言。 2、探討早期對於技術方法、技術與發展的文獻。 3、探討近期有關技術與發展「理論性、實證性」 的文獻。 大 綱 1、前言。 2、探討早期對於技術方法、技術與發展的文獻。 3、探討近期有關技術與發展「理論性、實證性」 的文獻。 4、技術政策的爭論。
前言 在過去的20年中,關於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學 的技術分析有顯著的進展。 在這之前,假設發展中國家只能承擔有限的 技術改進,而高度依賴於外國的技術。 最近的文獻中認為窮國技術產生的本質是複 雜多變的。
前言- 技術觀念的改變以及技術上的改變 技術改變的定義: 創新、或是新產品與流程吸收合併的過程。 早期:在global technology frontier上創造與革 新(innovation)。 「新事物對新使用者的傳播、普及」是有所區隔的。 近期: 某個產品或流程在國家、行業或組織中的首 次出現。 在現有生產上的改良。
前言- 技術觀念的改變以及技術上的改變(con.) 1960年代之前,技術與技術改變主要被視為採取 外生經濟的方法 -「上帝所賜與的事物」 。 而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技術改變為內生的概 念逐漸被認知,並且有各類型個體經濟模型試圖 去確認「技術改變」經濟上的決定因素(Arrow 1962;Gilbert and Newberry 1982)。
前言- 技術觀念的改變以及技術上的改變(con.) 技術有關藍圖(blueprint)的概念: 對於所有潛在的使用者而言,可以從blueprint (藍圖、設計圖)中得到使用每種技術的相關資訊 (Evenson and Westphal 1995)。 藍圖包含了完整的有效率使用技術的資訊(Nelson and Winter 1982)。 早期新古典生產與技術改變的模型中心,生產由 生產可能集合所決定(Arrow and Hahn 1971:53)
前言- 技術觀念的改變以及技術上的改變(con.) 技術有關藍圖(blueprint)的概念: 對於在「發展中國家技術分析」 的問題有很重要的意涵: 早期的模型定義技術改變是在global frontier創新,而且都在先進 國家發生,所以技術進步在發展中國家很少會發生。 這種方法假定技術會很輕易地從先進國家普及到發展中國家,也 假設了發展中國家能從先進國家得到已發展的技術,並且從相關 的藍圖中能有效率的使用技術。
早期技術改變的理論性方法 新古典的經濟成長模型中,Robert Solow在1957年,假定每 人產出的成長只部分為一個投入要素的成長函數。 Solow將成長模型中估計出來的殘差(residual)視為技術進步。 之後大部分的實證研究則根據Solow的原始公式去降低殘差的 部分: 提升衡量變數的品質是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式是加入除了資本、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例如土地。 這些模型的主要特色是將技術進步視為外生,技術仍然為 黑盒子(black box)。
誘發創新的模型 關注在已開發國家,且很明顯地,將技術進步視為 內生性(Bingswanger and Ruttan 1978)。 認為是否有直接的技術改變是看資本或是勞動的儲 蓄。 主要建構在「創新的可能集合( innova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IPF)」的基礎上。
誘發創新的模型(con.) 創新的被實現,除企業家或企業對R&D的努力, 還有相對要素價格。 只要R&D的費用能夠使企業從IPF選擇創新,接 下來就是如何使frontier形成存在。 其假設為frontier包含了所有被先前科學進步與 創新所決定的藍圖集合。
散播(普及)的模型 試圖去解釋一個新事物(新方法)的使用如何普及至一個經 濟體 (Mansfield 1961;Griliches 1957)。 「接觸散播的模型」指出,新事物(新方法)的散播是經由 現有使用者與潛在使用者的接觸,而對於潛在使用者是 否採用而言,有一事先具體規定的準則,若潛在使用者 滿足這些準則,則能夠非常即時的採用新事物(新方法)。 這裡同樣的假設,技術的資訊能夠從藍圖中所獲得,而 對於新使用者而言,能夠相對輕易地吸收新資訊。
搜尋的模型 許多應用搜尋的觀念去驗證創新過程的本質 (Nordhaus 1969),而搜尋的過程就是塑造一 個一連串嘗試的實驗。 這些模型假設在任意搜尋計劃的開始存在一 個潛在創新的分配。 搜尋的不確定結果被視為是從這分配中的隨 機抽籤結果。 而這分配被視為由經濟體的內生因子所決定 ,像是國家的技術規模。
小結 若針對技術改變的內生性質而言,這些早期的個經模型 在經濟的技術分析上產生顯著的貢獻。 然而,模型對於「技術分析與發展」只產生有限的利用性 模型中只限於先進國家在global technology frontier上進行創新。 大部分的創新分析是在競爭均衡的架構下。 關於在創新過程中,各種市場不完全性的事實(例如,資訊 的不對稱、外部性和外溢效果) 影響是不明確的。
早期的發展文獻關於技術的部份 在早期的發展文獻中也含有關於技術知識的藍圖概念: 技術的藍圖概念對於技術分析在發展上有不同的含意: 發展中國家會從一個外生給定的藍圖集合中挑選合適的技術。 技術的藍圖概念對於技術分析在發展上有不同的含意: 藍圖中包含所有能有效利用技術所需要的資訊,發展中國家在吸 收外國技術的過程中是相對簡單的。 當發展中國家在導入新技術時,面對的是有限的成本,除了購買 新產品或新技術的成本外,其它成本(例如,學習成本)是非常小 的,甚至是不存在。 在給定容易利用的每種技術資訊下,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改變看起 來是無風險的。
早期的發展文獻關於技術的部份(con.) 因此在早期的發展文獻中,關於技術的藍圖假設,忽 視了技術改變的供給面。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改變是需求狀況(條件)的結果,而供給面 因素(例如,技術可利用性、能力、制度與基礎建設)對於採 用新技術的影響非常小。
雙元經濟模型 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有許多在經濟發展的著作 是在建構剩餘勞動長期均衡的經濟成長模型(Lewis 1954;Fei and Ranis 1964)。 在這些模型中,技術的改變是從結構改變與技術的 選擇觀點來看,且高度關注在促進經濟發展上,行 業(部門)技術改變差異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這些模型並沒有將焦點放在如何解釋技術改變 的黑盒子中,雖然假設存在一個技術相對先進的部 門,但是並沒有告訴我們在這部門中,技術進步如 何產生的。
追趕與收斂模型 在1990年代有其優勢存在(Barro and Sala-i-Martin 1992),但概念與早期發展文獻的中心思想是相同 的。 Gerschenkron(1962)落後的優勢分析中提到,技術 追隨者可以從技術領導者中獲取利益。 在某些追趕假設的描述中,追趕的機會(領域)是領 導者與追隨者技術上距離的某一比例。 然而,這些模型包含了有限的「技術追趕發生、 決定可能其他追趕因子」的精確分析。
追趕與收斂模型(con.) 假設已發展的技術能夠輕易地移轉至發展中國家。 技術移轉成功的先決條件是要素對於經濟效率是重要 的,例如人力資本的取得與基礎建設。 在給定外國技術可迅速移動之下,則發展中國家對於 技術發展,假設不必要付出明確的資源(例如R&D費 用)。
幼稚工業與工業化 早期在探討「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是與「技術分析與發 展」有關的。 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文獻中,大部分的是在「放任 (漠不關心)的工業化」與「適當干預政策的工業化」上 爭論。 Prebisch-Singer的假設指出,主要商品的貿易有週期性 的衰退。 「資本財基本主義」的Mahalanobis模型強調重工業進口 替代的重要性。
幼稚工業與工業化(con.) 少數「幼稚工業的模型」明確的注意在貿易政策、技 術發展與工業化的連結。 單獨的貿易保護被視為幼稚工業有足夠成長的能力與 競爭力,而且技術進步會在被保謢部門自動產生。 缺乏進口的競爭被視為學習的結果,而這樣的學習能 夠促進幼稚工業技術進步與生產力,可以用生產經驗 函數來表示,而它也是時間的函數。 而這些幼稚工業模型大部份假設發展中國家並不需要 額外投資在技術學習上。
早期貿易與發展的模型 技術的爭論在早期許多應用在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 模型中佔了很重要的部分。 在動態比較優勢模型中,貿易模式由要素稟賦所決 定,並且生產與貿易的結構由要素供需的變化所形 成,而這些比較優勢模型是以「與技術改變相關的 假設」為基礎的。
早期貿易與發展的模型(con.) 與發展中國家相關的是,假設了當生產結構改變時, 新的技術會被利用。 國際貿易的技術差距與循環模型也是以「發展中國家 完全從先進國家進口技術」的假設為基礎(Vernon 1996)。 在技術差距模型中,只有先進國家有創新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 後,發展中國家才會模仿。因此在模型中,國際貿易之所以發生 是因為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創新差距。 產品循環模型也是指出先進國家創造新產品後,直到產品進入成 熟與標準化後再轉至開發中國家。
早期貿易與發展的模型(con.) 因此在這兩種模型中,技術改變是單向的。 而且只有在先進國家才產生的,發展中國家是 技術的落後者,只有些許的獨立產生技術的能 力。
發展文獻中技術的引入:技術的選擇與技術的轉移 技術的論點第一次被發展的文獻明確地採用是在1970年 代,這時候開始關注在「適當的技術選擇」問題上。 這種「技術選擇」文獻的目的是要去驗證在發展中國家 可供生產選擇的要素密集度。 實證的文獻中會典型也呈現出在特定部門中技術選擇的 幅度(Stewart 1977)。 發展中國家在技術進口的依賴程度則是「不適當利用技 術的結果」呈現(即資本密集),而許多研究也呈現出勞 力密集技術常在傳統次級部門(例如,紡織)。
發展文獻中技術的引入:技術的選擇與技術的轉移(con.) 「技術選擇」的文獻在分析上有幾個主要的特色: 技術依賴是這些文獻的重要概念,發展中國家高度依 賴外國的技術。 假設發展中國家在使用國外技術時並不需要做任何的 改良。 整體來說,這種「技術選擇」的文獻認為發展中國家的 技術是相當靜態的,這種概念在之後的文獻中被質疑。
技術依賴的問題-1980之後與發展的文獻 從1980年代後,在關於發展文獻中技術的論點經歷了明 顯的改變,大量新的文獻質疑了早期發展中國家關於技 術的假設( Lall 1987;Bell and Pavitt 1992;Park and Westphal 1986)。 相較於先前的假設,新的文獻呈現了發展中國家的技術 改變並沒有「以『被動、靜態』的態度使用外國技術」 所限制住。 證明了在發展中國家有相當多的技術活動在進行,相對 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也進行大量的技術改變。
技術與新的經濟成長理論 自從1980年代以後,就可以看到許多關於技術與成長的 新理論方法,主要是針對過去新古典模型的缺點。 內生成長理論明確地指出技術發展的投資是長期經濟成 長的決定因素(Romer 1990)。 內生理論在實證上的結果提供一些普遍的結論,也提出 技術投資對於成長的貢獻,例如R&D與人力資本的投 資。 但我們還是無法清楚知道技術發生的過程與技術改變的 決定因素。
個體經濟的不完全市場理論與資訊經濟學 個體經濟中資訊與技術的理論可用來分析工業化的過 程,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是朝向完全市場移動。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技術改變處於這過程的中心,特別 是在發展中國家。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市場的失敗(不足)的部 份,例如,訊息不對稱、技術的外溢效果,以及知識 的公共財特性。
技術的漸進發展理論 近期技術分析的理論貢獻來自「漸進發展的技術與成長 理論」( Nelson and Winter 1982;Dosi 1997;Freeman 1994)。 在這理論中,技術知識是明確被定義的;而在新古典模 型中,知識是模糊不清的。 在這理論中,技術改變為多種供給面、需求面因素所造 成的結果,且關注在多種的誘因,例如,價格刺激與需 求。
1980年代後的技術與發展的文獻 在1980年代的晚期,一些實證的文獻開始注意在每個國 家製造業所從事的技術活動類型,例如,印度、巴西與 阿根廷(Lall 1987;Katz 1987)。 這些文章中證明了在這些公司中的技術活動並不是只有 在受限於進口的技術使用,也有相當多對於改良外國技 術的努力。
1980年代後的技術與發展的文獻(con.) 以下是這些新文獻中,一些關鍵的論點: 技術改變明顯的發生在global innovation frontier之下, 而且發展中國家主動積極地進行技術改變。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改變是一個累積,但也是代價相當高 的過程。 技術並不是能夠輕易地被移轉。
1980年代後的技術與發展的文獻(con.)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改變通常是「創新的」,而且具有「風 險、不確定性」的特性。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活動是多種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它不僅 是需求面誘因或是相對價格改變的自然反應,供給面的因 素(例如:學習與相關能力的取得)也對技術改變有重要的 影響。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活動對於經濟表現有顯著正面的效果。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改變受限於各種類型的市場失敗,因此 提供一個基本的政策上的干預。
技術政策的爭論 華盛頓共識方法 (Washington Consensus Approach) 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的政策以「華盛頓共識」為主流,而這種方法是幾項因素的結果: 先進國家新古典經濟的優勢主權。 發展中國家在1980年代經濟成長的轉折期。 東亞經濟的成功。
技術政策的爭論(con.) 華盛頓共識方法 (Washington Consensus Approach) 在這方法中,工業政策幾乎沒有能被政府干預的機會。 其主要任務是創造一個自由運作的要素與產品市場。 這方法對於工業政策而言,假設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形成 應完全在對一個「適當的刺激(獎勵)的集合創造中」而有 所發生。
技術政策的爭論(con.) 華盛頓共識方法 (Washington Consensus Approach) 它也假設完全放任的工業政策對於技術發展而言,會產 生最適資源配置的結果。在這假設下,與新古典的概念 是相同的,而技術就與其它任意財貨是類似的。 華盛頓共識主張,在1980年代以前,發展中國家所採取 的保護貿易的政策出現嚴重的瑕疵,這種只關心自己的 貿易政策使得資源的配置不效率、價格失真,幼稚工業 不會成熟就是因為缺少競爭壓力,所以認為應全面採取 放任的貿易政策。
技術政策的爭論(con.) 非正統的技術政策方法 (反對華盛頓共識方法) 工業政策 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不太可能是發生在一個缺少干預 的工業政策中。因為有訊息不完全的存在,所以需要透 過干預來創造相關的制度與基礎建設,特別是相關的資 訊與知識的保護 (Stiglitz 1998)。 以東亞經濟為實證的結果顯示,這些國家製造業的成 功,有一部份是高度干預的結果,或者稱之為「戰略上 (策略上)的工業政策」(Wade 2003;Chang 2002)。
技術政策的爭論(con.) 非正統的技術政策方法 (反對華盛頓共識方法) 貿易政策 戰略上(策略上)的選擇性保護能夠提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 發展與知識的創造。 自由開放在某些實例中雖然會造成高度競爭,但對技術 改變是沒幫助的,而且有抑止的作用,例如1990年代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過高的進口競爭會抑止能力取得的投資,而能力取得的投資卻是技術形成的關鍵決定因素。 選擇性的保護可能會鼓勵部門的技術發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