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嘉年華
Dr. iWord的話 台灣影壇盛事──第43屆的金馬影展又要開始囉! 對於許多電影創作者而言,影展獎項的頒發對電影作品具有指標性意義,影展一方面是參展影片評選,一方面也讓電影界的人共同討論電影藝術的發展。部份影展還會舉辦國際影片觀摩展,邀請世界各國當年度的傑出電影作品參展播演 ,將世界級的優秀電影介紹給國內觀眾,拓展觀影視野,激發創作力。除了肯定努力的電影人,也可觀察親和觀眾的影片所能帶來的市場價值。
中國觀點 【中文詞條】國際電影節 【外文詞條】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通常都設立一個國際評選委員會,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接、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只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發展概況: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1932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市舉行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早期的國際電影節 還有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電影節日漸增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946年法國創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捷克斯洛伐克創辦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另外,在40年代先後創辦的還有義大利的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英國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 進入50年代,國際電影節更加引人注目、迅速發展起來,從歐洲擴展到北美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由40年代的幾個,猛增到50多個。 到了60年代末,國際電影節又增加了一倍,總數超過了 100個。70年代是高峰時期,十年時間又翻了一番,達到200多個。
80年代以來,又增設了50多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過各種名目繁多的國際電影節 300多個(其中包括國際電影周、國際電影展、國際電影比賽等)。而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 目前分布的情況如下﹕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又是重點地區。現在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超過200個,約佔全世界總數的60%。在數量上居世界的首位。其中義大利、法國、西班牙3個國家佔歐洲總數的一半以上,成為歐洲的重點。
其次是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國家舉辦了4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18% ,居第二位。美國雖然從50年代才開始舉辦國際電影節,比歐洲晚一些,但後來居上,發展很快。30多年來,美國先後在20多個城市舉辦過30多個各種不同形式的國際電影節,其中主要集中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現在美國是世界上舉辦國際電影節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亞洲雖然不如歐洲和北美洲,但至今也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舉辦過20多個國際電影節。另外,還有60個國家和地區雖未單獨舉辦國際電影節,但參加了輪流舉辦的一些國際電影節。亞洲舉辦的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9%。
拉丁美洲和亞洲一樣,發展得很快。有10多個國家共舉辦了20多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7%。 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舉辦8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2%。非洲雖然發展得慢一些,但也在迎頭趕上,已有8個國家先後舉辦過16個國際電影節,約佔全世界總數的4%。 分類 上述300多個國際電影節就其性質而言,可分為3種類型: 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有12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各種類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均 可參加比賽或映出。舉行的時間長,一般兩個星期。
主要的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墨爾本國際電影節、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紐約國際電影節、迦太基國際電影節。專業性國際電影節:有150多個,特點是規模小,舉行的時間也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只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專業題材的影片,包括政治、軍事、科技、文教、衛生、工農業等30多種專業。歷史最久的專業性電影節是1945年義大利創辦的國際體育片電影節。自創辦以來,先後在義大利的科蒂納丹佩佐、聖萬桑、都靈等城鎮舉行,每年一次﹐為期一周。
70年代以來,中國多次參加並獲得了一些獎。其他重要的專業性國際電影節還有:國際科學電影協會輪流舉辦的國際科學普及電影節、法國創辦的昂西國際動畫片電影節、西班牙的希洪國際兒童片電影節、法國的巴黎國際軍事電影節、保加利亞的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和衛生電影節、芬蘭的坦佩雷國際短片電影節、聯邦德國的弗里德堡宗教電影節、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發國際生態學電影節、丹麥的歐登塞童話片電影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幻想片電影節﹑美國的紐約國際手工藝品電影節﹑瑞士的日內瓦國際自然影片電影節等。 地區性國際電影節:現有3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小不等,放映時間一般是一周,有的兩周,只放映某一個地區、幾個地區某些國家生產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亞(馬來西亞) 、新加坡、泰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共同創辦的亞洲電影節是最早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之一。
其他主要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還有:蘇聯創辦的專門放映亞、非、拉國家影片的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布基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舉辦的瓦加杜古泛非電影節、在古巴舉辦的拉丁美洲新電影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以及東盟國家電影節、巴爾幹國際電影節、法語區國際電影節、北歐電影節、地中海電影節、英聯邦電影和電視節、撒哈拉地區國家電影節等。 以上 3種不同性質的國際電影節在國際文化交流、政治活動、經濟貿易、科技合作等許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80年代每年有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電影節。通過各國影片的放映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相互瞭解,為發展各國電影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中國從1950年起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映出並派了許多電影代表團前去參加商業性和學術性活動,據統計,1950~1985年,先後共參加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100多個國際電影節。獲獎影片有183部次(其中故事片61部次,紀錄片45部次,科教片36部次,美術片41部次)。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西方觀點 【中文詞條】影展;電影節 【外文詞條】film festival 為評價傑出的影片而舉行的集會,通常是每年一次。資助者為國家或地方的政府、企業、服務機構、實驗電影組織或個人。影展為電影製作者、發行人、評論家和其他有關人士提供機會,出席影片放映,並共同討論當前電影藝術的發展。在大多數影展上,發行人可以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影片。第一個影展是1932年在威尼斯舉行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影展為許多國家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上百個影展中最出名的可能是每年春天在法國坎城舉行的影展。自1947年以來,與電影有關的人士每年聚集到這個小 小休養勝地來觀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參展影片。
其他重要的有柏林、莫斯科、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倫敦、舊金山、紐約和芝加哥的影展。愛丁堡、德國曼海姆(Mannheim)和奧伯豪森(Oberhausen)、法國圖爾(Tours)城的影展特別重視短片和紀錄片。東南亞影展特別注意很少為人所知的亞洲影片。有些影展專演一個國家的影片。自60年代後期以來,有些影展專為電影學院學生而舉辦。還有一些高度專門化的,如專演水下攝影、登山運動或偵察活動影片的影展。 ※摘自【大英百科全書】
電影既是一種大眾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最新的藝術。電影的技術和藝術的發展之快,其擴大範圍之廣,及其影響和普及的程度,在20世紀均無可比擬。 電影 motion picture 電影既是一種大眾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最新的藝術。電影的技術和藝術的發展之快,其擴大範圍之廣,及其影響和普及的程度,在20世紀均無可比擬。 摘自【大英百科全書】
電影,亦作film或movie。 利用光將膠片上的一連串靜態照片,以很快的速度持續放映在銀幕上,由於一種視覺現象即所謂視覺暫留,製造出真實、順暢和連續動作的幻覺。電影通常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它對行動中的人和事物迅速進行曝光;再由電影放映機放映,它通常以同步的方法使影像與聲音重現。 電影的技術與製作 電影攝影機以高速度的開與關的遮光器拍攝一系列靜態圖像,由於大多數電影攝影機的圖像之間的空時僅約1/50秒,因此連續的圖像之間的差別極小。電影由此發展起來,經其底片產生正片。由放映機提供動作的幻覺,膠片在放映機內以同一速度通過光源,這種速度與拍攝影像的速度相同。視覺暫留形成一個圖像,這些影像在空白的白色銀幕上看到,並且是連續的動作的場景。電影的聲音錄在磁帶上或磁膜上,最後與 電影底片一起印在正片上,即所謂正片合成。提供聲音的部分叫做聲帶;它在膠片的 一邊,與膠片長度相同,與所攝影像平行。這樣,製作
電影所需的基本工具是︰攝影機及其鏡頭、膠片、錄音設備,以及放映機和銀幕。商業電影通常以每秒24個畫格的速度拍攝與放映。大多數使用35公釐(1 電影所需的基本工具是︰攝影機及其鏡頭、膠片、錄音設備,以及放映機和銀幕。商業電影通常以每秒24個畫格的速度拍攝與放映。大多數使用35公釐(1.36吋)寬的膠片,專業製片者偶而用16公釐的膠片拍攝。8公釐的膠片僅限於業餘愛好者使用。膠片的長度以呎計算;歷時100分鐘的劇情片約長9,000呎(3,000公尺)長的膠片,為攜帶方便起見,分裝成數盤。 電影由4個基本部分合在一起進行製作︰編劇、導演、攝影和剪輯。在商業性電影製片廠內,每一個部分的工作由不同的人和製作小組在製片人的全面監督下完成,這位製片人也監督該項計畫的財務工作。一篇故事或其他構思的電影改編本稱為電影劇本,由一位或更多的編劇來編寫。電影劇本通常是製作整部影片的藍圖︰它將所有的對話和解說,將在銀幕上放映的視覺形象和觀眾所聽到的其他一切聲音詳細地作出敘述。從結構上說,電影劇本由編成次序的場景和段落構成。一個場景指在一個單獨的時間和地點出現的連續不斷的統一動作。它通常由一連串的鏡頭 組成,每個鏡頭可被解釋為是攝影機不間斷地一次拍下 的一段影片。
在傳統上,導演差不多掌管製作一部影片的全部實際工作。他通過物色和監督攝影人員、布景與服裝設計師、演員和影片剪輯師,將劇本上的東西拍成電影。導演掌握每一個鏡頭和場景的結構、燈光和演員的表演。在拍攝時,他與攝影指導密切合作,這位攝影指導熟練掌握電影攝影術(cinematography),並負責攝影機安放的位置。在拍攝工作完畢後,導演與影片剪輯師一起工作,決定哪些鏡頭和段落在最後完成的影片中使用。剪輯師將攝影機所拍攝的不同的鏡頭和場景剪輯成最後的完整作品。在剪輯過程中,並將聲帶和視帶合在一起。 歷史 導致產生電影的基本技術改革於1880年代和90年代在法國和美國獲得成功。電影的開拓者美國的愛迪生(Thomas A. Edison)和法國的呂米埃兄弟(Auguste and Louis Lumiere)極力利用他們的電影機器——維太放映機(Vitascope)和活動電影機(Cinematographe)——以獲利,唯恐這股新奇勁兒不 能持久。
事實上,公眾對電影的熱愛迅速增長,從最初在音樂廳和公共露天娛樂場放映,很快發展到在專門建立的電影院放映。在20世紀最初10年裡,法國的電影製作領先全世界,帕泰(Charles Pathe)建立了第一個國際電影帝國;他的公司製作電影,然後在連鎖電影院放映。 在美國,五分錢電影的風行促進了東海岸大城市的電影製作業,其基本產品則為一盤或兩盤的喜劇片和鬧劇片。電影專利公司(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於1908∼1912年企圖控制美國電影業,激起各獨立製作公司紛紛致力於提高水準和建立明星制,同時電影製作者為挫敗專利公司,開始向西海岸、特別是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遷移。
與此同時,導演格里菲思(D. W. Griffith)通過製作較長的和規模較大的影片,以及經由剪輯、電影攝影技術和燈光等方面的基本技術革新使電影發生革命。他的《國家的誕生》(1915)使電影在美國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戰破壞了歐洲的電影業及其國內市場,使美國的電影製片廠在盈利和影評方面都超過它們。到戰爭結束時,隨著大量製作影片和擁有一批具世界吸引力的明星——包括費爾班克斯、畢克馥和卓別林——,使好萊塢獨霸國際市場。 美國無聲電影於1917至1927年間達到頂峰。好萊塢影片變得更為奢華,一些大製片廠依靠最走紅的演員和明星的吸引力招徠觀眾。20年代美國影界最重要的人物是導演格里菲思、賽納特(Mack Sennett)和德米爾(Cecil B. deMille),演員費爾班克斯、卓別林、基什(Lillian Gish)、基頓(Buster Keaton)和哈特(William S. Hart)等。戰後歐洲許多國家的電影製作業重又獲得活力,特別是德國電影——由穆爾諾(F. W. Murnau)、帕布斯特(G. W. Pabst)、朗格(Fritz Lang)和劉別謙(Ernst Lubitsch)攝製——,以其實驗性的表現主義與強 有力的社會寫實主義著稱。丹麥的德萊厄爾(Carl Dreyer) 和蘇聯的愛森斯坦(Sergey Eisenstein)也是重要的無聲電 影導演。
1926∼1930年間,美國華納兄弟公司製片廠推出有聲電影,其他大影片公司隨即跟上。在有聲電影最初10年裡,電影製作者學會了攝影機和聲帶一起使用的方法,這有助於故事情節向高潮發展。聲音使得電影製作者能更有說服力地塑造人物,一批新導演脫穎而出,利用這一媒體的一切可能性。如︰美國的卡普拉(Frank Capra)、福特(John Ford)和霍克斯(Howard Hawks),英國的(後來成為美國的)希區考克和法國的雷諾瓦。30年代,音樂喜劇片、歌舞片和由善於語言表達的喜劇演員菲爾茲(W. C. Fields)和馬克斯兄弟等主演的影片風靡一時。 30年代和40年代初是好萊塢電影製片廠的鼎盛時期,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嚴重削弱了歐洲的電影製片業。戰爭結束後,好萊塢電影製片廠在幾個方面受到挑戰。反托辣斯法迫使它們逐漸廢除連鎖電影院和其他對電影發行的控制,1950年後電視開始搶走電影觀眾。戰後電影製作最大的發展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歐洲。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導演狄西嘉、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領導著重新出現的寫實主義傾向,而在法國,「新浪潮」派導演高達和 楚浮也起著類似的作用。英國導演繼續發展喜劇類型,但 在所謂「憤怒的青年」攝製的影片中則出現寫實主義傾 向。重新強調電影是表現個人的藝術媒體,這在其他國家
導演的作品中也很明顯,例如瑞典的柏格曼、西班牙和墨西哥的布紐爾、日本的黑澤明和印度的雷伊(Satyajit Ray)等。 與此同時,美國的大電影製片廠致力於製作西部片、歌舞片、犯罪片、歷史詩史片和聖經史詩片等標準類型片。而當大製片人拍攝巨型影片時,在獨立的和年輕的導演中間卻出現拍攝更嚴肅和更具藝術性的影片的傾向。60和70年代,新手們如庫勃力克(Stanley Kubrick)、盧梅(Sidney Lumet)、阿特曼、科波拉、艾倫、史柯席斯(Martin Scorsese)和史匹柏等,加入希區考克和赫斯頓等老牌導演的行列。20世紀下半期,美國電影業繼續統治國際市場。好萊塢的優勢在於擁有廣大的國內觀眾,對電影技術和銷售業務無比精通,以及有能力繼續製作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影片。美國的科幻片和驚悚動作片則充分利用包括複雜的特技在內的電影技巧。
李安 Lee, Ang 臺灣出生的電影導演。曾執導出《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和《冰風暴》(The Ice Storm,1997)等傑出影片。1998年間,當他選擇執導南北戰爭時期的西部片《活下去》(The Live On;後改名為《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時,許多人莫不敢感到訝異。然而影迷們也由衷期盼,希望他的影片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李安要求自己的每部作品都要有別於過去,從早期的國片到以英語為主的影片,只見他輕鬆地穿梭於各種不同的類型、時代與文化之中。
李安出生於臺灣省屏東縣。中學畢業後入臺灣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的前身)就讀,在那裡對表演藝術產生了興趣。1978年他到美國的厄巴納-尚佩恩(Urbana-Champaign)的伊利諾大學研讀戲劇,後來到紐約大學學習電影。他在紐約大學的碩士作業《分界線》(Fine Line),為他贏得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的獎項。1984年畢業後,他在好萊塢謀求拍片的機會,但四處碰壁,虛擲了6年的光陰。當他為其美國的電影事業陷入困境而感到挫折與沮喪時,他提筆寫了兩個劇本,參加臺灣新聞局所舉辦的優良電影劇本甄選比賽,結果獲得第一、二名。這項殊榮為他帶來新的契機,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影」)出資請他拍片。
他最初所執導的3部劇情片:《推手》(1992)、《喜宴》(1993)與《飲食男女》(1994),都是深刻探討中國家庭裡世代衝突的喜劇。李安回顧這3部影片時,打趣地將它們歸類為「父親至上」的家庭三部曲,影片中的人物在傳統(以父親為代表)與個人自由的對抗中,發現了生命的新動力。這種強調家庭倫理的戲劇,依然主宰了他下兩部電影的意涵,而且反映出他身為一個文化觀察者所切入的角度:觀察一個家庭如何變化,使他對於生命與社會價值觀的變遷格外敏感。 在《喜宴》與《飲食男女》獲得國際讚譽後,李安選擇執導由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理性與感性》所改編的電影。這部影片是其導演生涯的一個轉捩點,證明他可以處理英國古裝戲的題材。雖然他的英語是公認的笨拙,但他可以和說英語的演員合作,引導他們做出具有尖刻嘲諷效果的演出,這是其導演風格的正字標記。這部影片的成績斐然,獲得奧斯卡 金像獎7項提名。
由於早年的不愉快經驗,李安遠離好萊塢數年,但他後來回到那裡拍攝了下一部電影《冰風暴》,這是一齣發生在1970年代美國的悲劇,描寫美國兩個中上階級家庭其精神空虛的情形。這部技巧圓熟的影片消除了好萊塢會抹殺他個人風格的疑慮,也為他的導演生涯發展提供了保證,即他可以在好萊塢集體製片的制式環境中立足,而同時又能維持他獨立拍攝影片的創作自由。 1999年李安拍的新片《臥虎藏龍》屬中國的武俠片類型,獲邀為2000年坎城影展的觀摩影片,廣受好評。2001年該片分別獲金球獎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知識補給站 【中文詞條】蒙太奇 【外文詞條】montage 文學和各種藝術也都運用蒙太奇手段,但它在電影藝術中作用更大。電影是運動的藝術,而電影運動的感受來自 3方面﹕一是演員等具體形像本身的動作,二是攝影機的移動,三是畫面的更動。蒙太奇是指後者的組織安排及其產生的效果,這種效果作用於觀眾的思想和感情,給影片以感染力。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中,教師瓦爾瓦拉和革命者馬爾蒂諾夫相愛了,馬爾蒂諾夫試探地問她能否永遠等待他,她一往情深 地 回答:「永遠」。緊接著導演用了兩個盛開的花枝 的鏡頭。這是蒙太奇手段。
格里菲斯,D.W.在《賴婚》中,把孤女暈倒在浮冰上的鏡頭,和在一塊塊浮冰上跳過去救她的人的鏡頭反覆剪接在一起,使觀眾感到直到浮冰要被大瀑布衝入旋渦之前的一剎那間,孤女才被救了上來,這也是蒙太奇手段,愛森斯坦, C.M .在《戰艦波將金號》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一場中,讓執行鎮壓命令的沙皇士兵隊伍、走下階梯的士兵的腳、士兵舉槍齊射的鏡頭,與驚慌逃命的群眾的鏡頭反覆交替出現,讓士兵穿著大皮靴的腳和打死的屍體的鏡頭交叉出現,讓抱著打死的孩子朝軍隊走去的女人、趾高氣揚走下階梯的軍隊與槍口齊射的特寫鏡頭交替出現,讓這些內容的鏡頭、一輛滾下階梯的嬰兒車和睡在車內的嬰兒的鏡頭交替出現,這更是一個著名的蒙太奇範例。 蒙太奇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孤立的手段。它要和 演員的表演、造型表現力,以及訴諸聽覺的語言、音 樂、音響相輔相成協同作用。
蒙太奇的誕生及發展 當盧米埃爾,L.在19世紀末拍出歷史上最早的影片時,他是不需要考慮到蒙太奇問題的。因為他總是把攝影機擺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離(或者說是劇場中中排觀眾與舞台的距離),把人的動作從頭到尾一氣拍完。後來,發現膠片可以剪開、再用藥劑黏合,於是有人嘗試把攝影機放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距離、角度拍攝。他們發現各種鏡頭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能產生驚人的不同效果。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開始,也是電影擺脫舞台劇的敘述與表現手段的束縛,有了自己獨立的手段的開始。一般電影史上都把分鏡頭拍攝的創始歸功於美國的鮑特,E.S.,認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車大劫案》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的開端,因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機室、電報室、火車廂、山谷等內景外景裡發生的事連接起來 敘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包括了幾條動作線。
但是,舉世公認的第一個有成就的電影藝術家還是格里菲斯,是他熟練地掌握了不同鏡頭組接的技巧,使電影終於從戲劇的表現方法中解脫出來。蒙太奇在無聲片時期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從1927年起,電影有了聲音,這時電影從創作到理論都發生了一次極大的震動。畫面有了聲音,不再是單純的視覺的解釋,電影能夠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來無聲片合法的許多假定性的東西,以及作者直接表達自己見解的方法,不再適用了。這就是為什麼當時有不少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如卓別林,C.和克萊爾,R.,都有一段時期對有聲電影抱懷疑的態度,而理論家愛因漢姆,R.更對有聲電影始終予以否定。另一方面,又有人以為蒙太奇是無聲電影的產物,在有聲電影的土壤上已經沒有生存的地位。事實說明,有聲雖然取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運用,但是電影從單純的視覺藝術變為視聽藝術,銀幕上的人物成為可見又可聞的完整形像,這就大大地擴大了蒙 太奇的用武之地。
畫面加上了聲音,從此蒙太奇不只是畫面與畫面的關係,而且又有了聲音與聲音,聲音與畫面的關係。而所謂聲音,又包括人聲、自然音響與音樂三者。人聲裡又包括台詞、解說詞、內心獨白以及人群的雜聲。因此,畫面與聲音的結合涉及畫面與人聲、與自然音響、與音樂的各種結合,聲音與聲音的結合涉及這種種聲音之間的結合。由於這樣的複雜性,使電影的聲音構成和聲畫構成有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給視聽藝術開闊了無限廣闊的新天地。電影從黑白片發展成彩色片,色彩成為電影的表現手段之一,給電影帶來色彩的蒙太奇新課題,又一次豐富了電影蒙太奇的世界。
資料來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