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会 学 习 学 会 创 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dvertisements

模块一 初步了解、认识PLC(以 FX2N系列PLC为对象)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项目4 PLC基本指令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运动控制部技术经理 李幼涵 高级工程师
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网络控制 骆 德 汉 主编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第六章 PLC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第一节 PLC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PLC的组成.
PLC与数控机床电器控制 主讲人:张红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第一课题 PLC介绍.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存储系统.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提示:要正确地应用PLC去完成各种不同的控制任务,必须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构成。PLC产品种类较多,不同型号的PLC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却是基本相同的。了解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系统设计很有必要。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和I/O接口电路,熟悉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PLC在程序编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几种编程语言,对PLC系统有一个基本和全面的认识。
二、 可编程控制器 的工作原理 内部处理 通信服务 输入处理 程序执行 输出处理 1、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第一章 PLC的产生与发展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主要特点 PLC的编程语言 PLC的工作方式 PLC的性能指标.
第五章 绪论 1、实现了用弱电信号控制强电、实现了自动控制,统治时间长(上百年 历史); 2、可靠性低(接线和触点太多,故障排除难)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可编程序控制器.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寫作評估 實用文寫作講解 1.
CPU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本知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微机系统的组成.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模块6 S7-200 PLC基本逻辑指令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K60入门课程 02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甜.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 2019/4/15.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第3章 PLC的结构特点及技术性能 3.1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特点 3.2 FX2N系列PLC的主要技术性能.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FBs系列PLC 高级应用篇高速计数/定时器
HSC高速输出例程 HORNER APG.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4章 触发器.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李超.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监 测 继 电 器 EMR4.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第四章 基本指令 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及应用。 掌握梯形图编程规则。.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学 会 学 习 学 会 创 造

第 2 讲 模块四 PLC的指令系统 4.1.2 可编过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PLC的产生/概念/分类/特点/发展和应用 4.1.2 可编过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PLC的产生/概念/分类/特点/发展和应用 2.熟悉PLC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PLC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PLC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式、软硬结合、情境体验、启发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和示教板演示教学和软硬结合教学 作业布置 作业2、3

教学过程: 4.PLC的发展与应用 1)PLC的发展: 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 在软件上采用机器码和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在硬件上采用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其功能仅限于开关逻辑控制。 ②成熟期(1973―1978年):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新一代PLC, 采用梯形图语言,通俗易懂。由此称为PLC,且技术也日趋完善。 ③大发展时期(1977――至今) PLC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两个特点: 一是继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二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随着PLC应用的扩大,促进了PLC的生产和研究,产品的品种也 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基础自动化设备。国家已形成为重要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PLC总销售额1987年为25亿美元,1988年 为31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24%。1989年为3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 长16%。而且新的生产厂家不断涌现,产量产值大幅度增加,价格 普遍下降。 2)PLC技术的应用范围:通常可分成五大类型 ①顺序控制 ②运动控制 ③过程控制 ④数据处理 ⑤通信

1.PLC的硬件组成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系统程序存储器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PLC的硬件组成 1)CPU(Central Process Unit) 2)系统程序存储器 3)用户存储器 4)输入接口电路 5)输出接口电路 6)编程器 7)外部设备 8)电源

图4.1 PLC硬件系统的简化框图

1.PLC的硬件组成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CPU(Central Process Unit)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PLC的硬件组成 (1)CPU(Central Process Unit) CPU是整个PLC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 1)接收并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2)检查、校验用户程序。 3)接收现场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储。 4)执行用户程序,存储结果并输出。 5)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的工作故障。 (2)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由可编程控制器生产厂家编写的系统监控程序,并固化在 ROM 内,用户不能直接更改。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3)用户存储器 根据控制要求而编制的应用程序称为用户程序。小型的PLC的 存储容量一般在8K字节以下。 (4)输入接口电路 PLC与被控对象之间传送输入信号的接口部件,输入单元有良 好的电隔离和滤波功能。 (5)输出接口电路 PLC与被控对象之间传送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输出单元有良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开关量输出接口类型: 1)继电器输出(电磁隔离) 用于交流、直流负载,但接通断开的频率低。 2)晶体管输出(光电隔离) 有较高的接通断开频率,用于直流负载。 3)晶闸管输出(光触发型进行电气隔离) 仅适用于交流负载。 (6)编程器 供用户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和监视。 (7)外部设备 盒式磁带机,EPROM写入器存储器卡等其他外部设备。

4.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8)电源 1)电源一般为单相交流电源(AC100-240V,50/60Hz),也有 用直流24V供电的。 2)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不是太高,允许在额定电源电压值的 ±10% ~ 15%范围波动。 3)小型PLC,电源与CPU合为一体;中大型PLC,用单独的电源 模块。

2.PLC的软件组成 1)继电器逻辑 PLC为用户提供继电器逻辑,用逻辑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来 处理各种继电器的连接。PLC内部存储单元有“1”和“0”两种状态, 对应于“0N”和“0FF”两种状态。 PLC中所说的继电器是一种逻辑概念的,而不是真正的继电器, 故称“软继电器”。 “软继电器”与通常的继电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体积小、功耗低 ②无触点、速度快、寿命长 ③有无数个触点,使用中不必考虑接点的容量

2.PLC的软件组成 1)继电器逻辑 PLC一般为用户提供以下几种继电器(以FX2N系列PLC为例): 输入继电器(X):在程序中只有触点没有线圈,由外部信号驱动。 编号采用八进制,分别为X000—X007,X010-X017等。 输出继电器(Y):具备一对物理接点,可以串接在负载回路 中,对应物理元件有继电器、晶闸管和晶体管。编号采用八进制, 分别为Y000—Y007,Y010-Y017等。只能由程序驱动。 内部继电器(M):仅作运算的中间结果使用。有时也称为辅助继 电器或中间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一样,只能由程序驱动。 有无限多对常开、常闭触点供编程使用。地址号按十进制分配。 通用型辅助继电器有M0-M499共500点; 保持型辅助继电器有M500-M1023共524点; 特殊型辅助继电器有M8000-M8255共256点。

2)定时器逻辑 PLC一般采用硬件定时中断,软件计数的方法来实现定时逻辑功 能,定时器一般包括: 定时条件:控制定时器操作。 定时语句:指定所使用的定时器,给出定时设定值。 定时器的当前值:记录定时时间。 定时继电器:定时器达到设定的值时为“1“(0N)状态,未开 始定时或定时未达到设定值时为“0”(0FF)状态。 3)计数器逻辑 PLC为用户提供了若干计数器,一般采用递增计数。

一个计数器有以下几个内容: 计数器的复位信号R;计数器的计数信号( CP单位脉冲);计 数器设定值的记忆单元;计数器当前计数值单元;计数继电器。 计数器计数达到设定值时为0N,复位或未到设定值时为0FF。 PLC除能进行位运算外,还能进行字运算。PLC为用户提供了 若干个数据寄存器,以存储有效数据。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