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六: 真的有無法化約為「物」的「心靈」嗎 (II)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极目古今话短长 ——中国侠的历史文化文化诠释 汪聚应
Advertisements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創業、學業、志業三部曲 國立中正大學校友總會 創會會長 簡 麗 環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十四岁,我读《红楼梦》 揽月小队 出品.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Passé Composé(ⅠⅠ) : être ou avoir ? 第二十一單元 複合過去式(ⅠⅠ)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二單元 On pend la crémaillère ! 我們慶祝搬新家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La France en Europe (Introduction)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第二十二單元:UNIT 10—(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三角形三心 重點整理.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Rawls on Justice as Fairness
聲音地圖.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第二單元:Theories of Self Knowledge 自我知識理論 梁益堉 教授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You will see a very spectacular picture 你將看到一幅蔚為奇觀的圖片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陳嘉陽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系、課程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單元六: 真的有無法化約為「物」的「心靈」嗎 (II) 哲學概論 單元六: 真的有無法化約為「物」的「心靈」嗎 (II) 授課教師:王榮麟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3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物理論:等同理論 回應一 同樣地,不被認知為同一回事者,未必不是同一回事。 物理論:等同理論 回應一 同樣地,不被認知為同一回事者,未必不是同一回事。 例如,我知道現任的美國副總統是誰,卻不知道現任的美國參議院主席是誰。這並不表示現任的美國副總統並非美國參議院主席。

物理論:等同理論 回應一 同樣地,雖然我期待的是Jodie Foster愛上我,而不是期待她的大腦處在某個特定的狀態,但這並不妨礙當Jodie Foster愛上我時,她的大腦就是處在那樣的狀態並且當她的大腦處在那種狀態時,她就是愛上我。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二 心理狀態與大腦狀態具有不同的性質。若兩者具有不同的性質,則它們便不是同一件事。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二 如前所述,心理狀態確實具有與物理狀態不同的性質,這指的是前者無法被定位在特定的時空下,並且是完全私有而非公共的。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二 如前所述,心理狀態確實具有與物理狀態不同的性質,這指的是前者無法被定位在特定的時空下,並且是完全私有而非公共的。 例如,即使腦神經外科醫生剖開我的腦,看到我的聽覺神經如同琴弦一樣撥動振盪,他終究無法聽到我所聽到的聲音。即使他剖開我的腦,他終究無法看到我所看到的顏色。這不僅由於心理經驗是私有的,也是由於我所聽到的聲音並非位於我的大腦內,我所看到的顏色也非位於我的大腦內。就此而言,心理狀態當然不同於物理狀態。

物理論:等同理論 回應二 你聽到的聲音就是你的聽覺神經的振動,而你所看到的顏色就是你的視覺神經的振動。腦神經外科醫生為什麼聽不到你所聽到的聲音,也看不到你所看到的顏色?很簡單,因為振動的並非他的神經,而是你的神經。如果他的神經如同你的神經振動的話,當然他就會聽到聲音或看到顏色了。無論如何,心理狀態就只是大腦狀態。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三 擁有心理經驗,卻不處在某種特定的大腦狀態,這不是邏輯上可能的嗎?既然兩者的區別在邏輯上是可能的,表示兩者並非同一回事。倘若兩者完全等同,像「三角形」和「被三條直線給圍出來的平面圖形」,它們的區分即使在邏輯上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心理狀態終究與物理狀態並不等同。

物理論:等同理論 回應三 「純粹理性批判的作者」和「以『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作為墓誌銘的哲學家」,它們的區分難道不是同樣邏輯上可能的嗎? 想像一個可能的世界,在那裡康德依然是純粹理性批判的作者,可是他的墓誌銘卻是「上帝啊,我不是後悔我犯的罪,而是後悔其他沒有機會犯的罪」。 既然這是可以想像的,那就表示:「純粹理性批判的作者」和「以『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作為墓誌銘的哲學家」,它們的區分同樣在邏輯上也是可能的。可是我們能因此說它們所指涉的就不是同樣的那個叫康德的哲學家嗎?

照等同理論的看來,「痛」就是「C-fiber受到刺激」,正如同「熱」就是「分子運動」一樣。 因此,就沒有出現其中一個但另一個不出現的例子!

批評等同論的人會這樣說: 「熱 = 分子運動」只有在把「熱」理解為「物理上的熱」的意義下才為真。 這條陳述本身根本沒說到把手接觸火爐時感受到的「熱的感覺」。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四 讓我們想像一下,上帝必須做什麼,才能讓我們有感受到;熱的心理經驗吧。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四 祂可以只創造分子及分子的運動就能讓我們感受到熱嗎? 祂可以只創造我們的感受神經就能讓我們感受到熱嗎?

物理論:等同理論 質疑四 祂必須讓我們的神經受到刺激時我們感覺到熱才行。 因此,感覺到熱和某神經元有刺激反應不是同一回事。

等同理論遺漏了什麼? 經驗主體自己的主觀感受。 主觀感受只能從「內在視角」掌握。 科學家從「外在視角」無論怎麼研究,都無法掌握從內在視角得到的主觀感受。

心理事物能化約為物理事物嗎? 心物問題,不同於水是不是H2O、光是不是電子釋放、基因是不是DNA之類的問題。 化約無法解釋問題。 心理現象的特徵--意識。 化約論者的兩難:不談意識,心物問題變成無關緊要的問題;要談意識,心物問題變成束手無策的問題。

意識經驗 What is it like to be…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清晨登天壇,半路逢陰晦。疾行穿雨過,卻立視雲背。白日照其上,風雷走於內。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龍露鬐鬣,神鬼含變態。萬狀互生滅,百音以繁會。俯觀群動靜,始覺天宇大。山頂自晶明,人間已滂霈。豁然重昏斂,渙若春冰潰。反照入松門,瀑流飛縞帶。遙光泛物色,餘韻吟天籟。洞府撞仙鐘,村墟起夕靄。卻見山下侶,已如迷世代。問我何處來,我來雲雨外。

What is it like to be . . .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若以上的這些經驗你仍然可以想像,那麼請你試試看想像一下以下的狀況:

What is it like to be . . . 天生的目盲耳聾 蝙蝠對外物的知覺

問題 客觀地說明了蝙蝠對外物的知覺過程之後,就等於說明了蝙蝠對外物的知覺經驗了嗎? 同樣地,一旦客觀地說明了吾人對外物的聽覺如何發生之後,就等於說明了吾人對外物的聽覺經驗了嗎?

回想聽覺的發生過程 A君的聲帶振動 空氣成疏密波振盪 B君的耳膜鼓動 耳蝸管內有另一根管,其內有內淋巴液。內管管壁為薄膜,該膜壁振動 B君的內淋巴振盪 膜壁上的細毛振動 細毛頂端連結有聽覺神經,細毛的振動造成脈衝由聽覺神經傳到B君大腦中的聽覺中心

「心」能化約到「物」嗎? 在客觀地說明了蝙蝠的知覺外物如何發生之後,我們仍然無法體驗到蝙蝠的知覺到底是怎麼樣。 同樣,即使客觀地說明吾人的聽覺發生始末,我們仍然沒有個人主觀親身的內在知覺經驗--聽到聲音--我們仍然無法體驗到人的聽覺究竟是像什麼。 主觀的經驗感受

可能的發展 蝙蝠在進行外物知覺時的主觀意識經驗,以及吾人在產生聽覺時的主觀意識經驗,有可能被客觀地加以說明嗎?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來源 1-24 8 16 位我上方,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天長路遠魂飛苦……摧心肝。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3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8 位我上方,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墓誌銘。原文:”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李澤厚中譯,可見於李澤厚、陳明(2001)訪談錄《浮生論學》。 16 天長路遠魂飛苦……摧心肝。 唐李白,〈長相思〉,收錄於清孫絑編《唐詩三百首》。 清晨登天壇……我來雲雨外。 唐劉禹錫,〈客有為餘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收錄於清彭定求等編《御定全唐詩》。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來源 17 落魄江湖載酒行……贏得青樓薄倖名。 昨夜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人憔悴。 唐杜牧,〈遣懷〉,收錄於清孫絑編《唐詩三百首》。 昨夜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 北宋晏殊,〈蝶戀花〉,收錄於王國維 (1910)《人間詞話》。 衣帶漸寬……人憔悴。 北宋柳永,〈鳳棲梧〉,收錄於王國維 (1910)《人間詞話》。 眾裡尋他……燈火闌珊處。 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收錄於王國維 (1910)《人間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