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讲 一、第七章主要内容回顾 1、 计算机硬件产生故障的原因 2、 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方法 3、 计算机硬件故障检修实例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学年度工作总结 —— 上海建桥学院 —— 上海建桥学院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Advertisement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 主讲教师:黄玉兰                学时:16.
计算机基础 涪陵职教中心计算机教研组.
ThinkCentre M4500q-N000 高效全能 小中建大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一节 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第四节 微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第三轮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
組裝電腦DIY 前言:提供基礎的電腦零件組裝教學,對於個人電 腦零件有基本的認識、並有組裝零件使電腦能運 行的能力、能親手 升級自己想要的零件、及基 本的簡易判斷無法開機的原因;最後並提供實做,親手DIY將電腦組裝起來並安裝作業系統。 對象:對電腦組裝沒概念或一知半解者;想要能自己解決電腦無法開機,或是能自己升級想要的專屬電腦配備;可以當家庭的電腦醫生不想電腦一碰到問題就叫修花錢者;自己是電腦軟體方面的工作者,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實力.
第5章 操作系统的安装 5.1 PC操作系统概述 5.2 Windows 98操作系统的安装 5.3 Windows Me 操作系统的安装
第七章 输入输出设备.
第 6 章 安裝問題解疑.
Strata PC HTE硬件技术工程师 第一章 桌面计算机系统组件.
计算机导论 第4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相关配置
第8章 机床操作 主讲:臧红彬 博士.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刘广君 2013年8月 励志图强 求实奋进.
项目九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诊断计算机故障 排除计算机故障 应用Windows安全模式.
电脑使用注意事项 电脑工作环境 电脑故障检测 电脑故障索引 电脑故障检测方法 开机自检POST铃声代码的含义 电脑常见故障分析
BIOS设置.
管理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个事业单位只有一张唯一的专用光盘。但为防止事业单位专用光盘损坏,可以自行刻录一张新的光盘作为备份。用于网上登记的计算机必须有光驱才行、计算机必须是xp或更好版本的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必须是IE6.0版本以上。 2.事业单位专用光盘中“网下填表与上网提交”功能未开通,待开通后再告知大家。
有关摄影 ---- 刘晓建 2010/1/7.
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寫 作 教 學 6 電腦與我 時代改變,科技進步,電腦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設備。我是二十一世紀的E世代少年,一隻滑鼠在手,樂趣無窮。
主板整体维修思路 1、加电保护 现象:触发上电,风扇 转一下就停,同时能听见电源发出‘滋啦’一声异 响,再次触发,不上电。
南投縣政府無障礙網站教育訓練 (二) 視障上網環境介紹及展示 資料來源: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
模块1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项目1.1 认识计算机.
電腦硬體介紹暨 個人電腦採購指引 2018/9/18.
主讲教师:唐大仕 第5讲 计算机硬件 主讲教师:唐大仕
電腦硬體基本介紹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林士倫 2010/10/21.
第 5 章 主機板探索.
第1章 微机硬件组装 1.1 相关知识 1.2 实训内容.
基本硬體介紹 1.主機板 2.CPU(運算中心) 3.記憶體(RAM-短暫記憶資料處) 4. 硬碟(HDD儲存資料處) 5.顯示卡(接螢幕)
簡易電腦概論說明 新生國中 吳政岡.
計概作業 陳承詳.
電腦基礎設定與故障排除 主辦單位:教務處 主講人:呂健聰.
针对Q45 DOS出货的机型售后安装windows XP系统建议:
99(1)義守大學工讀職場技能精進訓練班 資訊工程系 林義隆 老師
启天IV产品介绍
開始使用 Anicam Anicam SUN.net.tw 旭 聯 科 技.
第28讲 一、第十一章主要内容回顾 1、 数据恢复概念及分类 2、 数据恢复基础原理 3、 硬盘数据恢复方案分析 4、 数据备份
資料來源:張弘明 張迪安 林欣螢 吳柏農 吳沛錡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 职 高 专 文 秘 类 教 材 系 列
微机操作系统安装 Windows XP.
CCD图像传感器 光信息91 王哲也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網管小組 指導老師:葉則亮 教授 張新民 助教 邱創文 助教 專案成員:劉柏清 簡永懿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WINDOWS XP重新安装流程 重装前的准备工作: 重装前的准备工作分这样几项: 1、备份重要文件 2、准备好系统安装光盘
和諧社區資訊服務推廣計畫 -軟體雲端社區 資訊研習營
第一階段:一、電腦基本介紹 二、電腦故障排除 三、Window操作
陸、會計作業 線上管理系統說明 會計室系統管理師 施堯賓
電路基礎知識 Willess 2009/3/5.
第二章 多媒体的硬件和 软件环境的建立 返回.
光电子技术学课件之十五: ——第五章光电成像系统 (1)
數位像機 Digital camera.
第2章 计算机基本硬件介绍及选购 2.1 主板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内存.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TL494 簡介 ATX之應用.
第13章 计算机的保养.
作業系統 第三章 作業系統結構.
第10章 微机系统的维护 讲师:田家华 本章要点 常见故障的处理与分析 计算机数据备份与恢复 常见杀毒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17章 微机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目錄 教學注意事項 教學元件類型 瀏覽課程之基本配備 操作使用說明.
2008能源與科技論壇暨研討會 自主型二足機器人之研製 鄭暉騰 倪世銓 李明哲 黃加慶 王仲淳 元智大學電機研究所
基础篇 微型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基础 作业 计算机编码和数制 系统综述.
项目一 了解计算机 项目二 选配计算机硬件 项目三 组装计算机 项目四 设置BIOS和硬盘分区 项目五 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实验三 键盘软加锁实验 2019/5/9.
商品摄影选讲课件 ——13电子商务.
县级支中心 乡镇基层服务点的建设 朱 庆 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18 讲 一、第七章主要内容回顾 1、 计算机硬件产生故障的原因 2、 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方法 3、 计算机硬件故障检修实例分析 4、 计算机故障检测方法 二、新课讲解

第八章 计算机外设及电源故障处理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显卡与显示器故障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声卡与音箱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键盘、鼠标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掌握打印机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掌握扫描仪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掌握复印机常见故障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掌握ATX电源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8)掌握UPS故障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9)掌握三相稳压电源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八章 计算机外设及电源故障处理 教学内容: 任务1 显卡与显示器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2 声卡与音箱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1 显卡与显示器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2 声卡与音箱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3 键盘、鼠标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4 打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5 扫描仪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6 复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任务7 ATX电源故障分析处理

第八章 计算机外设及电源故障处理 本章重点: 1、显卡和显示器的故障处理 2、声卡和音箱的故障处理 3、鼠标和键盘的故障处理 本章难点: 1、打印机故障处理 2、扫描仪故障处理 3、复印机故障处理 4、ATX电源故障处理

任务1 显卡与显示器故障分析处理 8.1.1 显卡和显示器产生故障的原因 导致显卡和显示器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1.接触不良。这种情况大多数在开机时有报警音提示,一般由于显卡积尘或者金手指氧化所致。 2.散热不良。显卡的芯片和CPU一样,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有比较好的散热条件,而有些厂商为降低制造成本,省去了散热片或采用了质量不好的风扇,这都会使显卡工作的稳定性降低。 3.显卡BIOS设置故障。BIOS中有许多关于显卡的设置,这些设置如果不当,也容易导致显卡故障。 4.兼容性故障。这类故障一般多发生在计算机刚装机或进行升级后,多见于主板与显卡的不兼容。 5.Direct版本问题。Direct的版本过低导致运行游戏时不能很好地实现显卡的硬件加速功能而造成死机。

8.1.1 显卡和显示器产生故障的原因 6.显卡驱动程序问题。显卡驱动程序未安装或驱动程序被破坏。 7.显示器的电源开关问题。 8.显示器的信号线、电源线的连接问题。 9.显示器元器件老化。 10.显示器设置问题。 11.显示器被磁化。 12.显示器严重损坏。

8.1.2 显示器常见故障处理与分析 1.故障现象:一台计算机开机后出现黑屏。 故障分析处理:显示器黑屏是显示器最常见的故障现象,一般来说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主要发生在启动的时候。软件引起的多发生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对于黑屏现象的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分析和排除: (1)显示器电源是否接好。显示器加电时都会发出“嚓”的一声响,若未接好应检查显示器电源,正常接好后再开机使用。 (2)检查显示器电源开关是否打开。显示器屏幕前有一个电源开关按钮,查看此按钮是否打开。 (3)检查显示器亮度、对比度、显示位置旋钮是否调整在正常的位置,如果显示器的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等被调到黑屏,也会使显示器使用时黑屏。 (4)检查显示器信号线与显卡接口接触是否良好,如未接好需重新连接并上好螺钉。 (5)检查内存与主板接触是否良好,如果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也可能出现黑屏。

(6)检查CPU是否超频使用,如果是CPU超频使用导致黑屏,把CPU调回原频。 (7)检查驱动器连接信号线是否正常,如果接反,也可能出现黑屏,重新正确连接驱动器的信号线。 (8)如果显示器在使用中出现黑屏,首先要查看系统是否设置使用了屏幕保护程序;其次要查看系统是否设置使用了节电功能。 (9)检查显卡与主板接触是否良好,如果接触不良,需要拔下重新插紧。 (10)检查扩充显示内存插接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也可能出现黑屏,应重新插扩充显示内存。 (11)检查显示器内的保险丝是否熔断,如果保险丝熔断,更换相同规格大小的保险丝即可。 (12)如果其他一切都正常,则可能是显卡出现了故障,需要更换一块显卡。

2.故障现象:一台计算机开机后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细条闪烁状抖动。 故障分析处理:计算机显示器屏幕有时会出现细条闪烁状抖动,这主要是显卡或显示器的原因。解决时要从显示设备的驱动程序和分辨率着手,有些老显卡和显示器不支持过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无论是显示卡还是显示器,只要有一个分辨率和刷新率上不去就会造成屏幕闪烁或画面变形。如果软件选用与显卡不匹配,调用很高的分辨率或刷新率,使显卡超负荷工作就有可能烧坏显卡。处理方法:重新启动Windows,选择进入安全模式,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出现的窗口中将分辨率和刷新率调到适当的值,重新启动即可。

3.故障现象:一台计算机开机后屏幕一直显示深蓝色。 故障分析处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显示器与显卡连线有缺针或某个针弯曲。关机后拔下显示器信号线,看是否有缺针或某个针弯曲的情况,如果有,将其矫正后即可。 4.故障现象:计算机开机时,系统有时无法点亮,有时点亮数分钟后就死机。 故障分析处理:经检查故障出在显示器,将显示器亮度旋钮调至最高,仍无法显示。再检查显示器与显示卡信号电缆,接触良好。打开机箱,检查显卡发现显卡上没有固定螺钉,且能晃动。将显卡取下并清除主板与显卡插槽的灰尘,重新竖直插入显卡插槽,重启系统可以顺利点亮,但运行几分钟后又发生死机黑屏。再次检查显卡,发现显卡风扇的转速不稳,忽快忽慢。仔细观察风扇发现电源线有些松动,将电源线重新固定后故障排除。

5.故障现象:每当计算机第一次启动时,无法正常进入到工作状态,显示器出现黑屏,当再次启动即可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处理:这种情况多数由于主板供电不正常,主要是电源部分电路中的电容有问题。造成其需要充电的时间过长,因此在第一次启动计算机时,由于充电时间较短,电容不能很快充足电,所以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造成主板供电不正常,而通过第一次冷启动后,电容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初充电。关机后紧接着再次开机,电容充电时间基本上可以满足供电需求,因而计算机能正常启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容一直处于正常的充放电状态,所以不会影响主板的供电,但下次当重新开机之后还会出现以上故障。此类故障需要更换主板上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容。

6.故障现象:原来显示速度正常的计算机,显示速度变慢。 故障分析处理:在排除这类故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排除法或替换法就可以将故障排除。显示速度变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计算机中存在某些病毒使得系统工作受到干扰,速度变慢,可以用查毒软件进行处理。 (2)某些驱动程序安装不对或某些软硬件有冲突。这类问题常造成Windows工作速度降低、光驱或硬盘的速度下降、工作断断续续等情况,但通常DOS下的工作速度不会明显下降。这时就需要重新安装配套的驱动程序。 (3)由于改动了面板上的Turbo键,或改动了BIOS设置中的启动速度设置,而使计算机没有工作在高速状态下,可能会造成显示速度及主机工作速度大大降低,如果系统的工作速度太慢,会造成某些软件不能正常工作,并报告某些系统硬件错误。

(4)改动了BIOS设置中的内存设置。如果计算机没有使用“Video Shadow”和“System Shadow”功能,都可能使显示速度及工作速度大大降低。在内存大于或等于2MB时,均应将“Video Shadow”和“System Shadow”打开。 (5)改动了BIOS设置中的Cache设置。如把Cache改为“Disabled”则系统的速度将大大降低,显示速度也将变慢。BIOS中对显卡的类型设置不当也会引起显示器速度变慢。

任务2 声卡与音箱故障分析处理 8.2.1 声卡和音箱产生故障的原因 1.独立声卡与主板接触不良。 2.集成声卡BIOS被禁用。 3.声卡损坏。 4.声卡的驱动程序故障。 5.音箱电源问题。 6.音箱信号线接触不良。 7.软件设置问题。 8.音箱调节问题。 9.兼容性问题。 10.音箱损坏。

8.2.2 声卡和音箱故障 1.音频系统的常见故障   虽然音频系统出现的故障现象比较多,但简单归纳起来则主要有:不能正常发声、音量不足、噪声较大以及兼容性问题等几种情况。 (1)故障现象:不能正常发声。  故障分析处理: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先不要急于打开机箱,应本着由外至内、由软至硬的顺序逐步进行检查,其步骤如下:  ① 故障部位的判别并检查硬件接线是否正确  由于声卡和音箱中任何一个工作不正常,都有可能导致不能正常发声,故首先应该确定故障的部位。可以将音箱的输入插头插入其他音源设备或光驱面板上的耳机插孔中进行试听。

假如此时音箱不能发声,则属于其内部功放或电源电路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检查和维修。如果对电子维修技术不太精通,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为好。   假如音箱放音正常,再检查音箱插头是否插在了声卡上的SPK插孔,连接电缆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情况,如一切正常可继续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驱动程序不兼容   由于Windows XP系统的稳定性较高,于是许多人选择升级或全新安装了该系统。但是Windows XP对硬件驱动程序兼容性要求较高,一些较早声卡的驱动程序往往无法得到支持。虽然有时Windows XP可能会自动为声卡装驱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也不能让声卡发声。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期望生产厂家能够提供兼容的驱动程序。

③检查声卡的DMA、IRQ及I/O地址参数   系统在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时,安装程序大都会选择DMA、IRQ及I/O地址参数的默认值进行安装,但有时这种默认值会与其他设备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声卡不能正常发声。此时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属性”选项卡,该选项卡将显示出计算机中所有的硬件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其中包括了IRQ、DMA、I/O和内存等四大类型,可以分别选择并进行查看。比如选择了IRQ类系统资源,即可显示系统现在已分配的中断号。此时如发现声卡的IRQ资源,与其他设备存在有冲突现象,可通过手工调整声卡来为其选择一个空闲的IRQ加以解决。不过这种情况在集成的AC97规范软声卡上较少出现。

(2)故障现象:音量不足。   故障分析处理:音量不足——即达不到应有的输出功率,这时调节音箱上的音量旋钮或调节任务栏上的音量调节图标,其效果也不十分明显。这种故障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 音箱的输入插头错插在了Line Out插口   遇此情况,只要将音箱的输入插头改接至声卡的SPK插口,音量即可明显得到改善。   ② 音箱内部功放、电源电路本身存在故障   此类故障的维修需要必要的电子知识和动手技巧,交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为好。 ③ 声卡的芯片或电路存在故障 假如已证实音箱无任何问题,则可能是声卡本身的部件存在着问题,一般也只有请专业人员处理或更换声卡。

(3)故障现象:噪声较大。   故障分析处理:噪声较大的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在运行有声软件时,音箱中发出的声音背景中夹杂有不正常的声音,比如啸叫、“嗡嗡”、“沙沙”等声音。由于能够运行有声软件则说明系统工作是正常的,问题主要出在声卡或音箱中。较多见于音箱放大器出现自激或受到了外界干扰的条件下,下面将探讨这种噪声故障的检查步骤及处理方法。   ① 检查有源音箱   遇到这种故障首先要断开有源音箱与声卡之间的信号连接线路,并接通音箱的电源,再调大音量旋钮。如果有杂音,则是音箱有问题,此时可交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② 音箱无问题但连接声卡后噪声较大 这时应检查音箱输入信号线是否接错,接线错误同样会产生啸叫。通常声卡与有源音箱的连线是一根一转二的立体声音频信号线,两只莲花插头应插在有源音箱的两个输入端。如果把一只接到有源音箱的输入端,而另一只接到有源音箱的输出端,就会产生啸叫声。另一方面,如果音箱所需的推动功率较小,而又将双通道插头接到了声卡放大电路输出的SPK插孔,就会有出现噪声和失真的可能,此时可以将插头插在声卡的Line Out插孔试试。

③ 高、低频电磁干扰问题   如果经检查后确定软、硬件都没有问题,就应当考虑是不是机箱内、外电路带来的各种高、低频电磁干扰了音频系统。比如:电源滤波不良,显卡、主板和其他插卡等带来的高、低频电磁干扰。此时可打开机箱将声卡插到远离显卡、网卡、视频卡等插卡的插槽上,以减少高频干扰带来的噪声。   电源滤波不良所导致的噪声故障,通常还会在显示器上看到网纹干扰,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立即检修或更换电源。   ④ 声卡电路故障或声卡与主板不兼容   如果将声卡换到其他主板上噪声消失,则属于声卡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这必须更换其他品牌、型号的声卡才行。否则就属声卡本身电路的问题了,可请专业人员维修处理。

(4)故障现象:计算机在升级时没有更换声卡,升级后在使用有关声音的程序时,有时提示“驱动程序未安装”,有时则正常。 故障分析处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升级前使用的声卡工作速度相对较慢,升级后声卡的工作速度跟不上计算机整体运行速度。当启动系统时系统会自动检测硬件并进行一系列的初始化工作。而声卡的速度跟不上时系统就会误认为是驱动程序未安装,因而给出错误信息。如果不想更换声卡,可在CMOS的设置中把计算机设置成“LOW”,这样在启动计算机时就不会有因速度不匹配而出现出错提示。

(5)故障现象:计算机的声卡在某操作系统下工作时一切正常,但是在更换了另一个版本的操作系统后,系统无法识别声卡,更没法安装驱动程序。 故障分析处理:估计是声卡与新装操作系统不兼容,可以通过升级主板的BIOS来解决。也可以尝试在“设备管理器”中将与声卡有关的项目全部删除,然后扫描硬件,当Windows操作系统发现新硬件时,随便安装一个声卡的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在“设备管理器”中升级原来安装的声卡驱动程序,最好是从网上下载最新的支持该版本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来进行升级。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估计是主板不支持该操作系统,那就最好是降低操作系统的版本或升级主板。

(7)故障现象:原来使用的集成声卡一直正常,添加一块PCI声卡后集成声卡无法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处理:首先确认在BIOS中将“AC97 Audio”设置为“AUTO”,然后检查集成声卡的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正确,检查集成声卡与外加声卡是否存在资源冲突。一般通过更换外加声卡的PCI插槽,手动调整系统资源就可以解决。 (8)故障现象:系统显示声卡正常运行,但是声卡没有声音。 故障分析处理: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声卡的驱动程序被损坏,删除该设备并确定Windows/System目录下的声卡的驱动程序被删除,然后重新安装即可。

(9)故障现象:一块主板自带声卡近来不能发声,重装声卡驱动后Windows 仍然不能找到已经安装的声卡。 故障分析处理:可能是板载声卡在BIOS中被禁用了,只需在BIOS的“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设置中将“Onchip Sound”选项由“Disabled”改为“Auto”即可。

(10)故障现象:主板使用一块PCI声卡,但是经常发出杂音,有时还有爆音。 故障分析处理: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 声卡与PCI插槽接触不良 有些主板或声卡做工不精良,导致声卡的金手指和主板的PCI插槽可能接触不紧密,所以稍有干扰声卡就会发出噪音。 ② 音箱是通过声卡的Speaker输出端输出的 现在大多数声卡里都集成了功放,在放大声音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音。而声卡的Line Out端没有经过功放放大,所以将声卡连接到Line Out端比连接在Speaker输出端噪声要小得多。 ③ 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程序不适合 有时候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自动认出声卡并为其安装好驱动程序,但是这款驱动程序不一定就适合这款声卡,最好还是安装生产厂家提供的驱动程序。

(12)故障现象:在使用音箱中发出的声音总是带有噪音。 故障分析处理:首先要确定音箱是有源音箱还是无源音箱,有源音箱带有电源线,使用音箱时要把电源线接在外接电源上;无源音箱无电源线,使用音箱时直接把音箱与声卡相连即可。其次,要检查声卡上是否带有Speaker Out 接口和Line Out 接口,如果使用的是无源音箱,使用时最好把音箱接在Speaker Out接口上;如果是有源音箱,使用时最好接在Line Out 接口上。如果把无源音箱接在Line Out接口上,则声音太小;而如果把有源音箱接在Speaker Out 接口上,使用时可能出现声音带有噪音。这是因为有源音箱内置了功率放大器,而无源音箱不带功率放大器,而声卡的Line Out 接口不带功率放大器,Speaker Out接口带有功率放大器。

(13)故障现象:计算机启动后音箱中发出刺耳的啸叫声,换了几种不同的音箱和声卡,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把所用过的音箱和声卡换到其他计算机上无此现象。 故障分析处理:从故障现象看,产生此故障不是声卡和音箱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① 啸叫声可能是由于主板、声卡等电磁辐射造成的,将声卡安置在远离显卡的插槽中或在两卡间加一接地金属板,看看是否能使啸叫声减小。 ② 声卡与音箱间的连线未使用屏蔽线或屏蔽线未接地可能带来干扰,尤其是在连线较长的情况下,由连线感应带来的外界电磁波会引起高频啸叫,取下音箱和声卡端的接头,在保持长连线的情况下,开大高音和音量调节钮,即可判断是否是此原因造成的。 ③ 另外,计算机主机的电源中有40kHz左右的高频振荡信号,如电源的高频滤波不良,也会对声卡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可以更换一个电源进行测试。

2.集成声卡的特有故障   集成声卡除具有独立声卡所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由于它通常需要借助CPU的支持才能完成音频解码工作,故硬件系统对它工作的正常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集成声卡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故障现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故障现象:因超频导致集成声卡不能正常发声。 故障分析处理:在主板所集成的软声卡中,无论是采用ALC650、655,还是威盛的音效解码芯片,对系统的超频工作都极其敏感。有很多板载的软声卡,在标准频率下工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超频状态下就会出现声音撕裂、音速变快、发声时断时续等现象。而严重时系统甚至还会找不到声卡,从而导致计算机出现“哑巴”状态。因此,如果打算让计算机超频工作的话,最好是将板载声卡彻底屏蔽掉,然后再购买并安装独立声卡。

(2)故障现象:集成声卡“爆音”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故障分析处理:这种“爆音”现象在运行程序时会更严重一些,假如已基本排除了系统软件和驱动程序及声卡硬件本身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可分步骤做以下尝试: ① 信噪比较低,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是产生这种“爆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消除这种影响,要尽量避免让音箱的输入端使用声卡的SPK插口。因为它使用了声卡内置的功放单元,这样虽使信号强度大幅提高,但信噪比却降低很多。因此,最好还是利用Line Out插口将比较纯净的信号直接传递给音箱。 ② 由于集成声卡数字音频的处理过程完全依赖于CPU。因此,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CPU还要处理其他任务,尤其是对硬盘进行频繁的读写操作时,就会出现较大的“爆音”。这时可尝试通过关闭硬盘的DMA选项来消除这种影响,不过这样做是以牺牲硬盘性能为代价的。   ③ 安装最新版本的主板补丁程序和声卡的驱动程序。   由于集成声卡存在着诸多先天性不足,因此,要想彻底消除这种“爆音”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音质效果,购买质量较好的独立声卡是最见成效的解决方案。

(3)故障现象:正常频率下使用Windows XP系统,但运行某些程序时会出现声音断续问题。 故障分析处理:这种情况在许多集成软声卡中都有可能出现。当遇到较为严重的情况时,首先需要检查一下电源的功率是否足够。随后检查硬盘的传输模式是否为DMA 。然后,可以将DirectX诊断工具里的声音选项 “完全加速”调整为“基本加速”。如果有更新版本的声卡驱动程序,一定要及时下载更新。通过上述几个步骤,一般情况下“爆音”现象会减轻或消除。 本次课小结

第19讲 一、上次课主要内容回顾 1、显卡、显示器产生故障的原因 2、显卡、显示器常见故障举例分析 3、声卡和音箱产生故障的原因 4、声卡和音箱常见故障举例分析 二、新课讲解

任务3 键盘、鼠标故障分析处理 8.3.1 键盘、鼠标产生故障的原因 1.接触不良。 2.按键失灵。 3.内部短路或断路。 4.灰尘所致。 5.设置问题。 6.BIOS参数设置问题。

8.3.2 键盘、鼠标故障分析处理 1. 键盘故障 (1)故障现象:刚买的计算机装好,开机后黑屏。 故障分析处理:如果使用的鼠标、键盘都是PS/2接口的,当这种故障发生后,最好先检查鼠标、键盘是否插反了,如果接反了,开机就会黑屏,但不会烧坏设备。 (2)故障现象:刚组装的计算机,键盘很难插进主板上的键盘接口。 故障分析处理:注意检查主板上键盘接口与机箱给接口留的孔洞,看主板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个别主板有偏左或偏右的情况,可能要更换机箱,否则,更换另外长度的主板铜钉或塑料钉。塑料钉更好,因为可以直接打开机箱,用手按住主板键盘接口部分,插入键盘,解决主板偏高的问题。

(3)故障现象:某键盘开机自检能通过,可是敲A、S、D、F和V、I、O、P这两组键时打不出字符来。 故障分析处理:拆开键盘便看到了透明塑料板上的电路游戏机用的触点电路。首先检查按键是否能够将触点压在一起,一切正常。再用万用表量触点压在一起时能是导电,一切正常。又检查了电路板的接触点也是正常的。仔细检查,发现连接电路中有一段电路金属膜掉了一部分,看起来有些稀疏。用万用表一量,电阻非常大。可能是因为电阻大了电信号不能传递,而且正好是那两组字母键的公共线,所以导致成组的按键打不出字符来。此时更换新键盘即可。

(4)故障现象:机器使用三星键盘,在开机自检时,屏幕显示出错信息“Keyboard error, Press F1 to RESUME”,但按F1键也无反应,按其他键也不行。 故障分析处理:判断是键盘本身的故障还是主板键盘接口故障,用一只好键盘在该机上试验,一切正常,说明键盘本身有故障。拆开键盘后盖,检查电缆四根引线的电平,VCC引线为5V高电平,GND引线为低电平,DATA引线为高电平,KBLCK引线为低电平,而正常时KBLCK引线应为高电平。关掉主机拔下键盘插头,用万用表1挡测量电缆两端的对应引线,发现KBLCK引线内部已断。更换一根键盘电缆,故障排除。

2. 鼠标故障 鼠标常见故障有移动不灵活、某个方向上失灵、按键不起作用以及计算机不能识别鼠标等几种情况。 (1)故障现象:鼠标只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而另一个方向不起作用,说明有一个方向上的滚轴没有转动,或相应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至少有一个损坏。 故障分析处理:对机械式鼠标处理时,先旋转活动底板,取下活动底板和橡胶小球,然后用手直接转动滚轴,如果有一根滚轴不能转动,或转动比较困难,说明故障是由于滚轴没有随小球的滚动所致。滚轴不能转动可能是因为被脏物卡住,将脏物清理干净即可排除故障;如果两根滚轴均转动灵活,并且用手转动滚轴时,光标仍只能在左右或垂直方向移动,则故障为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或光敏管损坏。拧开鼠标的固定螺钉,打开外盖,在线检查光敏管两个极之间的电阻,如果电阻随光敏管上的光照的强弱发生变化,则光敏管是好的,损坏的是发光二极管;否则为光敏管损坏,更换损坏件,故障即可排除。

(2)故障现象:按键不起作用。 故障分析处理:一般为微动开关损坏。在鼠标故障中,微动开关的损坏率是比较高的,仅次于鼠标移动不灵活故障,特别是左键下面的微动开关由于使用频繁,很容易损坏。鼠标器每一个按键下均有一个微动开关,三键鼠标在实际应用中,中间一个按键一般不使用,右边的按键也用得比较少,因此当左键下的微动开关损坏后,可将不用的中间微动开关或很少用的右边的微动开关拆下来,替换掉损坏的开关,故障即可排除。如果拆下来的是中间的微动开关,对鼠标的使用基本无影响。若所使用的应用软件只用到鼠标的一个键,在应急处理时,也可采用软件方法将右手鼠标改变为左手鼠标,即可以用右键代替原来的左键使用,从而避开损坏的那一个键。

(4)故障现象:计算机不能识别鼠标。 故障分析处理:计算机不能识别鼠标是指鼠标的所有操作均不起作用。计算机不能识别鼠标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软件的原因,也可能是硬件的原因。软件原因包括计算机有病毒、没有正确安装鼠标驱动程序、应用软件与鼠标驱动程序发生冲突等多种情况。对软件原因,应先检查鼠标驱动程序是否已正确安装;计算机是否存在病毒;然后再检查应用软件是否不支持所使用的鼠标。 在计算机不能识别鼠标硬件故障的原因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断线。由于鼠标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如果信号线质量不好或拉扯用力过大,就易造成断线。多数情况下,断点处于鼠标这一端,因此出现断线后,只要将信号线鼠标这一端剪掉一小截,然后再重新将线焊好,一般就能排除故障。

任务4 打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8.4.1 打印机产生故障的原因 1.接触不良。 2.机械故障。 3.元器件老化。 4.驱动程序问题。 5.打印机耗材问题。 6.软件设置问题。

8.4.2 针式打印机故障处理 使用针式打印机时,最常见的就是色带故障,下面介绍和解决几种打印机色带故障。   1. 故障现象:色带断裂。   故障分析处理:色带的拉力过大,拉断缝合线或字锤打烂色带导致色带断裂。前一种情况可将断裂部分剪掉,重新缝合好;后一种情况只要更换色带即可。   2. 故障现象:色带被卡。   故障分析处理:色带的边缘脱丝、起毛后容易缠住色带轮,导致色带轮被卡,色带不能正常缩回色带盒。解决方法是:首先打开打印机盖,将色带转臂与锤排联锁手柄打开,在色带盒的送带端将色带轻轻拉回,然后合上色带转臂与锤排联锁手柄,打开电源,机子在自检后色带就会被装回色带盒。

3. 故障现象:打印机总处于缺纸状态,装上打印纸也报缺纸或不能自动装打印纸。   故障分析处理:出现这类故障,可能是传感器表面被灰尘遮住引起的,这时可取下导纸板,打开后盖,用摄子夹着干净小棉球轻轻擦干净传感器表面即可;如此之后还报缺纸,那就有可能是传感器需要更换了。 5. 故障现象:打印机工作过程中打印头突然停下,并同时发出“咯吱”声,重新开机可继续,但还会出现上述现象。   故障分析处理:可能是打印头导杆上落的灰尘太多,或使用时间长缺乏润滑油,摩擦力增大,打印头不能正常来回走动所致。先关机,在打印头导杆上加上适量的润滑油(注意不要将油滴到下面的电路板上),用手来回移动打印头,再用棉纸或软布清除上面的油污。然后再加上适量的润滑油即可。也可能是滚筒使用时间过长,表面出现高低不平的沟阻挡打印头,果真如此,那也只有更换滚筒了。

6. 故障现象:打印蜡纸时蜡纸总是打皱,油印版面不整洁,常有油墨道出现。  故障分析处理: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导纸板使用时间长后,中间有点弯曲,导致蜡纸不能平整进入,或者由于压纸滚轴没有调整好。    (1)去掉蜡纸里面的棉纸,来回几次反复调整压纸滚轴,同时也可用手指沿白纸面进纸处压着来回移动,以使蜡纸平整进入。    (2)去掉腊纸里面夹的棉纸层,把蜡纸面朝下,沿蜡纸另一面白纸上的虚线从左边撕开白纸至3/4处再进行打印。    (3)若遇到打印8开蜡纸及蜡纸横装打印时,先装进蜡纸,然后把导纸板平放,使蜡纸平行进入。 (4)打印的字模糊不清,调紧间距调杆,出现色带把打印纸蹭破的现象。检查色带是否需要更换。打印头距离印字辊太近,调整间距调杆。打印头的出针口被油污堵塞。关机,将打印头从打印机上卸下,用无水酒精浸泡打印针的出针口的纤维丝、蜡油堵塞杂物,然后再用无水酒精清洗,凉干装上即可。若发现打印针陷入针孔较深,就应该考虑换针。

(5)自检正常,但不能联机打印。自检正常说明打印机工作正常,插拔检查打印机数据线是否松动;或使用一根能正常工作的数据线,如果工作正常,更换一根数据线。 (6)打印蜡纸时,蜡纸被打印头蹭破。其一,检查打印头是否距离滚筒太近,调整右边的间距调杆;其二,检查打印头出口处是否有异物,参考(4)进行清除;其三,取出色带盒,卸下打印头,检查色带保护片是否磨损,正常保护片中间的孔为椭圆形,四周光滑对称。若有磨损,更换即可。

8.4.3 喷墨打印机故障处理   喷墨打印机由于使用、保养、操作不当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何解决是用户关心的问题。在此介绍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1. 故障现象:打印时墨迹稀少,字迹无法辨认。   故障分析处理:该故障多数是由于打印机长期未用或其他原因,造成墨水输送系统障碍或喷头堵塞。排除的方法是执行清洗操作。

2. 故障现象:更换新墨盒后,开机后打印机面板上的“墨尽”灯亮。   故障分析处理:正常情况下,当墨水已用完时“墨尽”灯才会亮。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面板上的“墨尽”灯还亮,一是墨盒未装好,或者是在关机状态下拿下旧墨盒,更换上新的墨盒。因为更换墨盒后,打印机将对墨水输送系统进行充墨,而这一过程在关机状态下将无法进行,使得打印机无法检测到新安装上的墨盒。另外,有些打印机对墨水容量的计量是使用打印机内部的电子计数器来进行计数的,当该计数器达到一定值时,打印机判断墨水用尽。而在墨盒更换过程中,打印机将对其内部的电子计数器进行复位,从而确认安装了新的墨盒。打开电源,将打印头移动到墨盒更换位置。将墨盒安装好后,让打印机进行充墨,充墨过程结束后,故障排除。

3. 故障现象:喷头软性堵头。   故障分析处理:软性堵头堵塞指的是因种种原因造成墨水在喷头上粘度变大导致的断线故障。一般用原装墨水盒经过多次清洗就可恢复,但这样的方法太浪费墨水。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手中的空墨盒来进行清洗。用空墨盒清洗前,先要用针管将墨盒内残余墨水尽量抽出,越干净越好,然后加入清洗液。加注清洗液时,应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将加好清洗液的墨盒按打印机正常的操作上机,不断按打印机的清洗键对其进行清洗。利用墨盒内残余墨水与清洗液混合的淡颜色进行打印测试,正常之后换上新墨盒就可以使用了。   4. 故障现象:喷头硬性堵头。   故障分析处理:硬性堵头指的是喷头内有化学凝固物或有杂质造成的堵头,此故障的排除比较困难,必须用人工的方法来处理。首先要将喷头卸下来,将喷头浸泡在清洗液中用反抽洗加压进行清洗。洗通之后用纯净水过净清洗液,晾干之后就可以装机了。只要硬物没有对喷头电极造成损坏,清洗后的喷头还是不错的。

5. 故障现象:检测墨线正常而打印精度明显变差。   故障分析处理:喷墨打印机在使用中会因使用的次数及时间的延长而打印精度逐渐变差。喷墨打印机喷头也是有寿命的。一般一只新喷头从开始使用到寿命完结,如果不出什么故障,也就是20~40个墨盒的用量寿命。如果打印机已使用很久,现在的打印精度变差,可以用更换墨盒的方法来试试,如果换了几个墨盒,其输出打印的结果都一样,那么这台打印机的喷头将要更换了。如果更换墨盒以后有变化,说明可能使用的墨盒中有质量较差的非原装墨水。   如果打印机是新的,打印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经常出现打印线段不清晰、文字图形歪斜、文字图形外边界模糊、打印出墨控制同步精度差等,说明可能买到的是假墨盒或者使用的墨盒是非原装产品,应当对其立即更换。

8.4.4 激光打印机故障处理 1. 激光打印机使用注意事项 (1)打印机机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导线;否则,打印机产生静电会使机器性能不稳,影响出样质量,严重时会损坏机器和击伤人。 (2)打印机内高压较多,温度较高,不能随便打开机壳。 (3)打印机功率较大,最好单独使用一台稳压电源。 (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卡纸时,一定先确定卡纸部位,然后轻轻的、用巧力将卡纸取出;否则,会损坏有关部位或纸屑留在机器内影响出样质量。 (5)打印机用纸,最低不能低于52 g/m2,最高不能超过130 g/m2,最好是用胶版纸或复印纸。铜版纸不能用于激光打印机,主要是印字过程中加温定形造成铜版起泡,影响使用。

(6)打印机工作结束后,维护清洁工作十分重要。对光学部分的清理特别要注意不能碰撞,金属工具等不能触碰鼓芯,以免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在清理中,注意激光为不可见光,要注意保护眼睛。 (7)用户可根据生产需要自行定期更换硒鼓芯、重复装入墨粉,硒鼓体就可多次使用;或简单清理即可获得高质量的文字、图形等。

(8)更换墨粉时需要注意: 第一,需把送粉仓和收粉仓的余粉清理干净; 第二,上墨粉后,把送粉仓内的墨粉平行摇匀,用手顺时针转动齿轮数圈,使墨粉均匀地附着在磁辊上,保证墨粉均匀; 第三,在未使用时用户千万不要将其开封,因为一旦碳粉失去密封性的话,碳粉盒的保存年限便会大大减少,所以务必要等到使用时再进行拆封并在安装前用力上下摇晃以使碳粉均匀地散开。 第四,由于激光打印机对纸张和碳粉盒的质量要求均较高,所以如果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碳粉盒和打印纸的话,那么不仅会影响到打印效果,严重时还会损坏打印机。为了保护打印机,千万不要使用有缺陷或假冒伪劣的碳粉盒,而且在更换碳粉盒时,绝对不能让碳粉盒在光线中暴露太久——通常以几分钟为限,否则就会损坏碳粉盒的感光鼓。 第五,若在更换墨粉后,出现文字墨色不匀或漏粉现象,多印几张后故障还是未解决,这时首先要考虑墨粉是否受潮,其次要考虑送粉仓的墨粉是否太满。

2. 激光打印机故障处理实例 (1)故障现象:打印机在通电后根本无法工作。 故障分析处理:对于此类故障首先要确认打印机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置于“ON”上了,如果已置于“ON”,那么就要检查电源线和电源插头以及电源插座是否良好,如果均无异常但仍不通电的话就要检查一下所插的电源插座是否有电且电压是否正常(用测电笔即可),以上这些方面如果全没有问题的话,再查看一下打印机的保险丝是否已经熔断(要先断电才能查看),如果未熔断或已熔断但换新后再次熔断的话,那么就是打印机的电路部分有短路性故障了,这时如果不能发现有明显损坏的元件的话,就要找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了。

(2)故障现象:打印机无法打印计算机中的联机内容。 故障分析处理:对于此类故障首先要检查打印机是否已处于联机状态,然后再检查该激光打印机是否为系统默认的打印机——有些软件会虚拟一个默认打印机出来(比如某些传真软件),这时只要在“打印机”文件夹内更改一下默认设置就行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可检查一下打印机的驱动程序是否安装错误或已经损坏或已丢失,如果重装后无效就再检查一下打印机的电缆接口和计算机的连接是否有误或连接数据电缆是否有故障——可进行一次自检打印,如果不能打印出来就证明可能是打印机内部电路有损坏,这时最好找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如果不能打印出来就证明数据电缆或接口出了问题,这时可换一条新连接数据电缆试试看。当然,有时中了某些针对打印机设计的病毒也会导致该故障,所以也要用杀毒软件查毒试试。

(3)故障现象:打印联机数据时不能完全地进行打印。 故障分析处理:遇到此类故障时可先看看面板上的“Form Feed(出纸)”指示灯是否已亮,如果亮了的话,那么要将打印机离线,然后再按“Form Feed”键打印剩余在缓冲区中的文件;如果打印机没有显示任何信息而数据仍未打印完的话,那么就应该检查一下用户软件是否存在错误。 (4)故障现象:打印机无法进行自检打印。 故障分析处理:对于此类故障首先要检查打印机在选择自检菜单项时其是否处于离线状态,如果正常的话就检查一下纸盒是否已经安装好且纸盒内有没有装好纸张,如果以上均无问题的话就再检查一下打印机顶盖是否关紧并检查机内有无夹纸现象,当然,如果打印机的控制面板上显示有信息的话,可针对信息字样先解决相应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故障点那就找专业维修部门。

(5)故障现象:打印机出现夹纸现象。 故障分析处理:夹纸现象是激光打印机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而且产生打印机夹纸的原因也比较多,主要有: 一是检查用纸尺寸是否合适,纸张太厚、太薄,纸张潮湿或卷曲,都会产生卡纸现象; 二是铜版纸不能用于激光打印机; 三是检查激光打印机分离爪是否磨损需要更换。 (6)故障现象:打印出现乱码。 故障分析处理:让打印机自检,以判断打印机本身是否存在硬件故障;检测打印机的电缆及连接;在Windows下打印测试页,以确定打印机驱动程序是否正确安装;检查应用程序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7)故障现象:有时打印出来的作业会连续几页均出现垂直(或水平)的黑线或污点使字迹连成一片而无法辨认。 故障分析处理: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碳粉盒没放好进而导致碳粉无法均匀上纸,所以只要取出碳粉盒重新安装好即可,只是在安装碳粉盒时应将其推至稳固位置以免故障复发;当然,如果碳粉盒有破损而导致碳粉漏了出来的话,打印作业上同样会出现此故障,这时应立刻更换新的碳粉盒以免损坏打印机,另外如果打印机内部太脏的话也会在打印纸上形成划痕,所以可先清洁一下打印机;如果经过上面的处理后仍不能排除故障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是打印机内部出现了故障,这时就要找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以免将故障人为扩大化。

(8)故障现象:打印出来的作业会出现整页纸张全部呈黑色,根本就没有字迹输出。 故障分析处理:产生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碳粉盒没有装好或碳粉盒有缺陷,会使得碳粉大量地漏出从而附着在整个页面上,这时只要取出碳粉盒并重新安装好即可,注意在安装碳粉盒时一定要将其推至稳固位置。 (9)故障现象:打印出来的作业会出现遗漏现象,即字符打印不完整或根本没有打印出来,这样整个作业就无法清晰地读出。 故障分析处理:产生此类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碰巧打印的这页纸有问题,可以再打印一页试试看,如果仍是这样就有可能是打印浓度的选择不合适,可通过Explorer软件包的Remote Control Panel的Print Quality Category(打印质量分类)菜单来选择合适的打印浓度;当然,也有可能是纸张的温度不均匀或因制作程序不一致而受损,所以可先换用其他厂商生产的纸张试试看。

第20讲 一、上次课主要内容回顾 1、键盘鼠标产生故障的原因 2、键盘鼠标常见故障处理 3、打印机参数故障的原因 4、打印机常见故障处理 二、新课讲解

任务5 扫描仪故障分析处理 8.5.1 扫描仪工作原理 扫描仪利用光源照射原稿或者图片上产生高亮度反射光线,光线通过反射镜、透射镜,由分光镜进行色彩分离,照射到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元件上,CCD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因此,扫描仪的关键配件是CCD,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扫描仪的性能。 扫描仪主要由感光器件、大功率的日光灯管、驱动马达、驱动皮带、模数信号转换器所组成,其中感光器件的工作是将感应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大功率光管用于对文字或者图像进行强烈的照射以达到完全感应的作用。驱动马达的作用是带动日光灯管,将光一步步扫过需要的物品。驱动皮带是与驱动马达一齐带动日光灯管的装置。模数信号转换器也就是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以供计算机识别。

8.5.2 扫描仪产生故障的原因 总体来说,扫描仪出现的故障可以分为两类:硬件问题和软件设置问题。 硬件问题主要是电源、线路等; 软件设置问题主要是驱动、端口、扫描设置等。同时,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也是扫描仪正常工作的保证。

8.5.3 扫描仪故障分析处理 确定故障的方法可以是观察法,观察产生故障的原因,确定有问题的部件,例如扫描仪没有响应,可以考虑电源线有没有接好;也可以是测试法,进行测试,确定有问题的地方,例如扫描一张图片,发现扫描的图像不够清晰;还有筛选法,当用观察法的时候发现可能引致故障有几个部件的时候,可以使用筛选法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有时候综合使用这些方法,便可以确定故障的源头,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

下面简介常见的几种故障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 故障现象:扫描时发出的噪音很大。 故障分析处理: 原因一:与扫描速度密切相关。根据各品牌机器的软件,把扫描速度设置成中速或低速就可以解决问题。 原因二:跟工作环境有关,特别是在冬季,扫描仪内部滑杆会变得干燥,这时工作噪音就会增大。处理的方法很简单,一是提高室内温度,二是打开扫描仪,向滑杆上滴几滴润滑油。

2.故障现象:开机后系统提示找不着扫描仪。 故障分析处理: 原因一:没插电源或电源没有插好。 这时,只要把电源插好,问题便解决了。 原因二:是软件设置方面的问题。 开机后,在windows“设备管理器”中单击“刷新”按钮,看是不是找到扫描仪,并查看是不是正确安装了相应的驱动程序。同时,检查“设备管理器”中扫描仪是不是与其他设备冲突(IRQ或I/O地址),若有冲突就要进行更改。总之,这类故障无非就是线路问题、驱动程序问题或端口冲突问题。

3.故障现象:扫描仪开机后不工作,Ready(准备)灯不亮打开扫描仪电源后,发现Ready(准备)灯不亮,而电源、驱动、端口经检查又没出故障。 故障分析处理:这时,会有人觉得一筹莫展。其实排解这种故障的方法很简单。到了冬季,气温较低,在打开扫描仪后,先不要急着使用,要先通一会儿电,预热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4. 故障现象:扫描结果只是原作的一小部分。 故障分析处理: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操作问题。在扫描时,聚焦矩形框仍然停留在预览图像上,而没有进行放大选择,这样只有矩形框内的区域被获取。所以,做完预览扫描后,一定要正确选择正式扫描的部分。

5.故障现象:扫描仪能用,但扫描的图像却朦胧不清。 故障分析处理:原因一是灰尘附着在玻璃板上。这时,要先用干净的布或纸将玻璃板擦干净。注意不要用水等液体来擦,那样会使扫描出来的图像呈现彩虹色。更不要用酒精来擦拭,由于酒精一般都有腐蚀作用,对扫描仪的寿命会有一定的影响。 原因二:是使用设置问题。例如,将扫描分辨率300 dpi的扫描仪设置成分辨率1 200 dpi以上来扫描,结果就会比较朦胧。由于300 dpi的扫描仪扫1 200 dpi相当于将一点放至四倍大。这时,将扫描分辨率设置为正确的数值即可。

6.故障现象:扫描结果整体出现变形。 故障分析处理:一般状况下是扫描仪工作过程中,扫描仪或原稿出现移动。所以,要为扫描仪提供一个平稳的工作平台。并在扫描过程中,不要移动原稿文件。 7.故障现象:看扫描结果觉得颜色没有原作品艳丽。 故障分析处理:主要是的使用及设置问题。例如,可以调节显示器的亮度、比照度和Gamma值。或者干脆换一台更好的显示器。同样,假如条件所限,也可能通过PS或其他图像编辑软件来设置Gamma值。一般来说,Gamma值越大,颜色越漂亮,图像层次也越多。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相关的Gamma数值。假如是普通用途,Gamma值通常设为1.4;若是用于印刷,则设为1.8;网页上的照片则设为2.2。还有就是扫描仪在使用前应当进行色彩校正,否则就极可能使扫描的图像失真;此外还可以对扫描仪驱动程序对话框中的亮度/比照度选项进行详尽调节。

任务6 复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8.6.1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现在常用的复印机工作原理有两种;模拟式复印机,数码式复印机。 1. 模拟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模拟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曝光、扫描的方式将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直接投射到已被充电的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 2. 数码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电荷耦合器件(即CCD)将原稿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然后将经过数字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完成整个复印过程步骤,。数码式复印机相当于把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融合在一起。

8.6.2 复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1.故障现象:复印后复印件出现底灰。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6.2 复印机故障分析处理 1.故障现象:复印后复印件出现底灰。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不足,原因包括曝光灯老化,照度下降;光蓬开得太小,曝光量小。调整曝光电压、光缝或更换曝光灯。 (2)原稿反差太小。   (3)复印纸受潮。 (4)显影偏压过低或无显影偏压;调整显影偏压、检修显影偏压电路。 (5)显影器中载体比例小,墨粉比例过高,造成均匀的底灰,而且比较浓。原因是游离的墨粉过多,载体难以吸附。这时要重新调整载体与墨粉的配比。 (6)墨粉、载体受潮,电阻率下降,墨粉与载体的带电性变差,造成显影效果不良。更换墨粉或载体。 (7)载体疲劳(包括湿法显影和干法显影)使载体对墨粉(或油墨)的吸附能力下降,容易使墨粉游离,而被残余电位(明区)吸附,产生底灰。 (8)墨粉与载体不匹配,不为同一机型所用。 (9)感光鼓疲劳。清洁或更换感光鼓。 (10)所接机器电源电压过低,应保证电压不低于220 V。

2.故障现象:复印机复印出的复印件全黑;经过复印后,复印件上全黑没有图像。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曝光灯管损坏。首先观察曝光灯是否发光,不发光时可检查灯脚接触是否良好。是否为曝光灯管损坏、断线或灯脚与灯座接触不良等原因。 (2)曝光灯控制电路故障。检查各处电压是否正常,无电压时应检查控制曝光灯的电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时更换此电路板。   (3)光学系统故障。复印机的光学系统被异物遮住,使曝光灯发出的光线无法到达感光鼓表面。清除异物。反光镜太脏或损坏,以及反光角度改变,光线偏高,无法使感光鼓曝光,清洁或更换反光镜,调整反光角度。 (4)充电部件故障。二次充电部件故障(仅限NP复印法),检查充电电极的绝缘端是否被放电击穿,电极与金属屏蔽罩连通(有烧焦痕迹),造成漏电。

3.故障现象:复印件图像清晰度差分辨率低。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复印时曝光量过大。调整曝光电压或光缝。   (2)复印镜头、反光镜的聚焦不良。调整镜头与反光镜的距离与角度。   4.故障现象:复印件全白。   故障分析处理:复印件全白故障分为感光鼓上有图像和感光鼓上无图像两种情况。   (1)光鼓上有图像   转印电极丝接触不良。重新接通。   转印电极丝断路。更换电极丝。   转印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更换高压发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压线。 (2)感光鼓上无图像   充电电极接触不良或电极丝断路。重新接通充电电极或更换电极丝。   充电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更换充电电极高压发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压线。   控制显影器的离合器老化或损坏。更换离合器。   显影器脱位或驱动齿轮损坏。重新安装到位或更换驱动齿轮。   感光鼓安装不到位。重新安装。

5.故障现象:清洁器漏粉。 故障分析处理:   (1)故障原因:刮板不平或不严;左、右密封垫失效;积粉过多;输粉道堵塞。 (2)排除方法:调换清洁刮板;调换密封垫(也叫侧封);定期清除墨粉;疏通输粉通道。  6.故障现象:吸尘效果差   (1)故障原因:吸尘电机损坏;风轮脱落;集尘袋积粉太多。   (2)排除方法:检修和调换吸尘电机;重新换上风轮;清扫或调换集尘袋。   7.原稿照明光源不亮  (1)故障原因:照明灯管损坏;照明保险丝(熔断器)断;照明灯脚损坏或接触不良;照明线路不通。   (2)排除方法:在查出原因后更换灯管;更换保险丝;检修和调换灯脚;检修线路。

任务7 ATX电源故障分析处理 采用ATX电源的计算机系统如果出现故障,首先要从CMOS设置、Windows中ACPI的设置及电源和主板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硬件方面,为了区别故障在负载上还是在电源本身,可以将电源拆卸下来,用一台废旧设备(例如硬盘等)作假负载,以免出现空载保护,在PS-ON信号线(绿色)与地线之间接入一只100~150 Ω的电阻,使该信号变为低电平,如果电源可以工作,说明故障点在主板或电源按钮(Power Button),否则故障就在电源自身。 根据计算机维修的“先软后硬”原则,首先要检查BIOS设置是否正确,排除因设置不当造成的假故障;第二步,检查ATX电源中辅助电源和主电源是否正常;第三步,检查主板电源监控电路是否正常。

1.故障现象:无法开机。   故障分析处理:用万用表测量+5 VSB,如果该电压值正常且稳定,而主板反馈信号PS-ON始终为高电平,则可能是主板上的开机电路损坏,或电源启闭按钮损坏;如果上述两者均正常而主电源仍无输出,则可能是开关电源主回路损坏,或因负载短路或因空载而进入保护状态。 2.故障现象:无法关机。   故障分析处理:主机无法关闭,有以下几种现象和原因:   (1)BIOS中设定关机时有一定的延时时间(Delay Time),关机时需要按住电源按钮,保持数秒钟,才能将机器关闭。不能实现瞬间关机是正常现象,不是故障。   (2)电源按钮故障。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关闭主机,开机也会有问题。   (3)主板上的电源监控电路故障,PS-ON信号恒为高电平。   (4)键盘电源(键盘的NumLock指示灯在主机关闭后是亮的)无法关闭。有些机器允许使用密码通过键盘开机,键盘上的NumLock灯在关机后仍亮着,是正常现象。   (5)显示器无法关闭。如果显卡或显示器不支持DPMS(显示器电源管理系统)规范,在主机关闭后显示器指示灯亮,屏幕上仍有白色光栅,也属正常现象。

3.故障现象:自行开机。   故障分析处理:自行开机故障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在BIOS中将定时开机功能设为“Enabled”,这样机器会在设定的某个时间自动开机。此外,某些机器的BIOS中具有来电自动开机功能设置,如果选择了来电开机,则在插上交流电源后,机器就会自动启动。出现这类问题,并不是故障,而是用户不了解BIOS设置所造成的。   第二类是BIOS中关闭了定时开机和来电自动开机功能,机器只要接通交流电源还会自行开机,这无疑是硬件故障了。造成这类硬件故障有3种原因:①是电源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交流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干扰使其主回路开始工作;②是+5VSB电压低,使主板无法输出应有的高电平,总是低电平,这样机器不仅会自行开机,而且还会无法关机;③是来自主板的PS-ON信号质量较差,特别在通电瞬间,该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延时过长,直到主电源电压输出正常,该信号仍未变为高电平,使ATX电源主回路误导通。

 4.故障现象:休眠与唤醒功能异常。   故障分析处理:休眠与唤醒功能异常表现为,不能进入休眠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后不能唤醒。出现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检查硬件的连接(包括休眠开关的连接是否正确,开关是否失灵等)和PS-ON信号的电压值。进入休眠状态时,PS-ON信号应为低电平(0.8 V以下);唤醒后,PS-ON信号应为高电平(2.2 V以上)。如果PS-ON信号正常,而休眠和唤醒功能仍不正常,则为ATX电源故障。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夏季后,为了预防雷击,对ATX结构的计算机,如果用户长时间不使用,又不想进行远程控制,建议将交流输入线拔下,以切断交流输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一、简述题 1. 简述计算机开关电源基本结构及原理。 2. 打印机产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3、显卡和显示器产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4、声卡和音箱产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5、分别举例说明显卡和显示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