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 授课教师:申文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健康生活方式之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的益处  防治代谢综合症  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  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功能  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 减轻精神压力  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Advertisements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实务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危害 来源 食品本身含有,如河豚鱼毒素、组胺等 种养殖过程带入,如农药兽药残留 人为添加,如三聚氰胺、甲醛、罂粟壳等 外界污染,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食品危害来源及分类 危害 分类 物理危害:玻璃、金属、头发丝等 化学危害:农兽残、天然毒素、添加剂等.
王 子 坊 《洛陽伽藍記》 主講教師:張其昀.
专 题 八 环境问题.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耳鸣的相关知识 周敬之整理,制作。.
6-1 恆定性 1.維持生物體內環境穩定狀態的特性, 稱為恆定性。.
水产品加工技术 董益生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2017/3/2.
九年级化学 下册 横岗中学 周庆明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九年级化学 下册.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生物的新陈代谢.
本文件不代表官方立場,且作者已盡力確保資料的 準確性,惟任何未經授權擅自使用本資料所造成的損害,作者不負賠償責任。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关于优秀科技辅导员 综合知识问辩的思考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审专家组 天津师范大学杨书远主讲.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细胞代谢专题突破 黄岛实验中学 王玉美.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提高教学有效性刍议 赵占良 2010年10月.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必修1 提升能力 夯实基础 新课标专用 2011高考 自动播放 共16套 作者:邵寄璋(生物特级教师) 新人教版
第十二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7 光合作用.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014年苏州市 初中化学评价指要说明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毛 明 2014年1月11日.
溫室效應.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三、 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H经呼吸链传给O2 生成H2O 的同时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课 酶和ATP.
合 光 华侨中学 作 用 制作人:凌 通.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莒县四中生物组 何建坤.
第4节 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08、12、14.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资料分析、探究等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第10讲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基本过程 2017备考·最新考纲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ATP SLYTYZJAM.
§3.1 新陈代谢和酶 概念: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效 应的有机物 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以及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 程,称为细胞的代谢。 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1.ATP的结构: A-P~P~P 高能磷酸键 ADP+ Pi+ 能量 酶 磷酸基团 腺苷.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生物组 陈丽芳.
5.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生物组 陈丽芳.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生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课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反应式及 各元素的去向 光合作用的 概念、意义 课 堂 小结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你听说过光合作用的汽车吗,它可能实现吗?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教学实践 自制葡萄酒与酵母菌形态观察 第二组 组员:陈安书 董思瑶 裘佳妮 田 泳 王 凯 叶 琳.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研究性课题 化学生物班 指导老师 阮源萍.
光合作用.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光合作用的原理 授课教师:申文国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成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中还在淀粉。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叶绿体 光 ──→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产物中的碳来自反应物中的二氧化碳(卡尔文循环)。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 + H2O* (CH2O) + O2* 光能 叶绿体 (6CO2 + 12H2O* C6H12O6 +6 O2*) 光能 叶绿体

2、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反应部位: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反应条件: 光、色素、酶 物质变化 反应过程 能量变化 (1)水的光解 2H2O O2+4 [H] 物质变化 (2)ATP的形成 ADP+Pi+能量 ATP 酶 反应过程 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变化

暗反应: 反应部位: 叶绿体基质中 反应条件: 酶 物质变化 反应过程 能量变化 CO2+C5 2C3 2C3+[H] (CH2O) ATP 反应过程 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反应部位 条 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 系 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薄膜上 条 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1)水的光解 ADP+Pi+能量 ATP 2H2O O2 +4H+ (2) ATP形成 酶 (1) CO2的固定 CO2 +C5 2C3 (2)C3的还原 2C3+[H] (CH2O) ATP 光,叶绿素等色素,酶 许多有关的酶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还原剂,暗反应为光反应补充ADP和Pi. 反应部位 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联 系

练习: B D C 1.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 (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1.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 ( ) 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的基质 B 2.光合作用形成ATP的部位: ( )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基质 D.类囊体 D 3.下列物质中,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 A.叶绿素 B.ADP C.ATP D. O2 C

A D 4.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酶 4.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酶 C.光反应只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D.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A 5.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 A.CO2→叶绿素→ADP B. CO2 →叶绿体→ATP C.CO2 →乙醇→糖类 D. CO2 →三碳化合物→糖类 D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