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學生作文的寫作方法 童詩的寫作技巧. 一、童詩的寫作型式 1 .童詩要分行(一句一行) 2 .童詩可以分段.
參考資料﹕大人國夢遊記 遠看.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主講人:許文昌 所長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師簡介不動產估價師簡介. 民國 89 年 10 月 4 日總統令公布「不動產估價 師法」。 民國 90 年起考選部辦理不動產估價師證照 考試,迄今舉辦六次高考、三次特考,共 錄取 377 人。 自民國 94 年 10 月 6 日起全面實施簽證制度。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我手寫我口 -- 談寫作 曾金承. 關於「說」與「寫」 一、「說」的特性: (一)「口」的背後支援條件 (一)「口」的背後支援條件 ★腦的發動 ★腦的發動 ★口的行動 ★口的行動 ★手的鼓動 ★手的鼓動 ★臉的生動 ★臉的生動 ★環境的煽動 ★環境的煽動.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課文講讀 一 二 三-1 三-2 四-1 四-2 五-1 五-2 五-3 五-4 五-5 六 內容探究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背影 擁有真情世界、清新自然的文人 朱自 清 語文領域 國文科教學檔案 設計者:陳芳美 老師.
文體:抒情文 背 影 朱自清 第 五 課.
朱自清.
朱自清__背影 口述大意: 作者介紹:   朱自清,字佩弦,原籍中國浙江紹興,清光緒 24 年(1898 年)11 月 22 日生於中國江蘇東海縣,幼年接受傳統教育;民國九年,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民國卅七年八月十二日,因胃潰瘍於中國北京過世。 這一課是我在中學時期印象深刻的一篇,相信同學應該也不會太陌生.
可愛小詩欣賞 (四) --選自爾雅叢書.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朱自清的生平簡介 腹有詩書氣自華.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我們曾經說好的幸福永遠 一直藏在書包的拉鍊 多麼希望回到那年 我們寫的詩篇 好想聽你說 說愛我 好想聽你說 說想我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第五課    背 影 朱自清.
话题作文 感 恩.
命題作文 記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背影 执教人:胡孔友 单位:平桥区平昌中心学校  歌曲父亲刘和刚.mp4.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背影 朱自清 观塘中学 蔡蕊.
Oops! I Did It Again!! 為你剖析英語寫作常見困難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詞語的 褒貶色彩 語文學習基礎知識.
認識反義詞.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5: 野馬與獅子.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DAII Talking about studying Chinese
第九課 買東西 Lesson 9 Shopping
背 影 民國‧朱自清 蔡淑滿製作 明清時期公安派作家.
2010 TSA 寫作分析.
詞:曲麗華 / 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小學數學科 二年級課程 — 統計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He’s Been Faithful Carol Cymbala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詞:曲麗華 / 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扭蛋不倒翁 游伯松 老師.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在羅馬的日子.
想起你 Thinking of you 心情低落的時候 想起你的溫柔 你那看不見的手 安慰我 風風雨雨的天空 盼望看見彩虹 是你恩典的承諾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Be Back While Feeling Cold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Power Point 馬克吐溫的一生 報告人:陳思妤 指導老師:林秋萍老師.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寒冬的風 吹不冷我的心 街上櫥窗的燈光 閃不停 路上來往 的人們 都有好心情 這是因為 聖誕節來臨
十架七言 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居家問題小偵探.
約伯:父親的虔敬 伯一1-5 朱世平牧師.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朱自清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橘子屬芸香科寬皮柑橘類,果形正圓,黃赤色,皮緊不易剝,果實外皮肥厚。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一 1、文中所寫,是民國六年冬天的事──父親 一生中最好的差事-徐州榷運局長丟了; 祖母去世。父親典質變賣,還了虧空。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一 1、文中所寫,是民國六年冬天的事──父親 一生中最好的差事-徐州榷運局長丟了; 祖母去世。父親典質變賣,還了虧空。 2、辦完喪事,去南京謀事;朱自清去北京讀 書,父子同行,於浦口車站分別。過了十 年,為了對父親的懷念,朱自清把這些寫 了出來,以在車站見到父親為他買橘子 在車上解渴,那攀爬月台辛苦的【背影】 為主要的一點,寫成了這一篇背影。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二 1、朱自清的秉性忠厚而且善良,儘管家庭缺少溫暖,儘管 父親對家庭並不是一個很負責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二 1、朱自清的秉性忠厚而且善良,儘管家庭缺少溫暖,儘管 父親對家庭並不是一個很負責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 最難得的,他的背影不是寫在親情的照拂與家人的和樂 中,而寫成於漂泊的異鄉,近似無家可歸的狀況下。 2、民國六年之後,父親不曾再有過好的差事,家庭經濟情 況一直不好。 3、民國九年後,朱自清大學畢業並開始工作,每月寄一半 薪金回家,但是父母親並不滿意,貧窮而使家人失和。 4、民國十年,朱自清應聘為揚州八中教務主任,父親聽了 姨娘的話,向學校交涉代領薪水,朱自清不得已辭職「 出走」,從此父子很少往來。 民國十一年,朱自清接出夫人和孩子後,在杭州組織起小家庭。從此除了每月寄錢回家外,連書信也很少了。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三 5、民國十三年,因為姨娘的跋扈,母親在家裡住不 下去,朱自清把母親和妹妹接出來住在一起。這 背影 寫 作 背 景 三 5、民國十三年,因為姨娘的跋扈,母親在家裡住不 下去,朱自清把母親和妹妹接出來住在一起。這 時候除了仍舊寄錢之外,和揚州老家幾乎斷絕了 關係。 6、民國十四年暑假北上清華教書後,朱自清心裡所 惦記著的,只有母親、夫人、孩子,與在浙江 上虞 白馬湖的這個家了。 7、民國十四年,父親有一信寄到北京,很不放心自 己的長孫,向朱自清提起,「我沒有耽誤你,你 也不要耽誤他才好。」 8、民國十六年一月,接了夫人和長女、次子去 北京,長子和次女由母親帶回揚州老家。

背影 寫 作 背 景 四 9、在北方定居後,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卻更 加痛苦。 10、儘管由於姨娘的作祟,儘管父親的做法過分了 背影 寫 作 背 景 四 9、在北方定居後,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卻更 加痛苦。 10、儘管由於姨娘的作祟,儘管父親的做法過分了 些,自己雖然也曾一再地忍受著,但總不能就 這樣地僵持下去。 11、最後終於決定自己認錯,請父親原諒,既不向 老人爭曲直,也不希望有回音,只是盡其在我 地發出信去。 12、就是這樣的一分感情,心緒得到了平靜,對父 親產生了強烈的懷念,而寫下了這一篇 【背影】。

朱 自 清 之 生 平 他 文 如 其 人 , 風 華 從 樸 素 出 來 , 幽 默 從 忠 厚 出 來 , 腴 厚 從 平 淡 出 來 。 文人風采

朱 自 清 之 生 平: 1、朱自清的作品,一直讓人感覺樸實、自然、灑脫,看 寡淡實則豐腴,表面軟塌塌實則硬朗。 2、他從來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詞,也從來沒有感情衝動的語 調, 3、朱自清的文字對讀者的感動不是棒喝的頓悟,而是修習 的漸悟。」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 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 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 顯出努力的樣子。 當下即能感受到他描摹人物極為逼真的手法, 一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更展露出他對父親最真摯的情感。

朱 自 清 簡 介    1、 朱自清,字佩弦,是現代知名文學作家,擅長詩、散文、雜文,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大,文字樸實清新,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含藏深遠的意境。 2、著作有蹤跡、背影、歐遊雜記、 經典常談等。合編為朱自清全集。

作者生平事略一 - 身 世 1、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 生涯,直至逝世經歷了民主主 義革命時期。 朱自清(1898.11.22 ~ 1948.8.12) 享年五十一歲。 原籍 浙江 紹興,生於江蘇 東海,定居於揚州。 1、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 生涯,直至逝世經歷了民主主 義革命時期。 2、朱自清是在小資產階級環境中生長起來的,因此他背著 沈重經濟的 階級包袱,開始人生的旅程。 3、朱自清祖籍浙江 紹興,他的祖父和父親一直在江、 浙江一帶做小官,家道小康,後來就每下愈況。朱自清 自幼在私塾受傳統的封建教育,後來在揚州上中學, 一九一六年考上北大預科,進哲學系畢業後在浙江一帶 中學教書,一九二五年至清華大學中文系執教至去世。

作者生平事略二 - 父親啟蒙,奠下寫作基礎 1、朱自清五歲時,由父親朱小坡啟蒙課讀。 2、時當清朝末年,科舉廢除,學校紛紛成立,朱小坡對兒子寄託了極大的希望。 3、卻不信任新式教育。特地把朱自清送到中過舉的老師那兒讀書。 4、朱小坡常在晚餐後,一面吃著花生米、豆腐乾下酒,一面逐篇細讀兒子的作文。如果先生批注好評,就高興點頭稱是,並賞花生或豆腐乾; 5、若寫得不理想,不但狠狠把朱自清痛罵一頓,甚至把作文投入火爐燒掉。年紀還小的朱自清,多半忍不住哭出來,但卻因此奠下良好的作文基礎。

作者生平事略三 - 求學與結婚 1、朱自清十五歲時,自安徽 旅揚公學高小畢業, 考入揚州 兩淮中學(後改為江蘇省立第八中 學,今揚州中學),成績極為優異。 2、民國五年(十九歲)畢業,即考入北京大學預 科。 3、民國五年(十九歲)由母親安排,與揚州名醫 武威三之女武鍾謙小姐結婚。 4、婚後隻身北上讀書。 5、民國六年祖母病逝,父親賦閒,他擔心讀書年限過長會影響家計,改名自清,跳級考入北京大學本科哲學系。 6、民國七年,長子邁先誕生於揚州,他倍加用功。 7、以三年的時間修完四年課程,於民國九年提前畢業。

作者生平事略四-讀書人風範 1、朱自清具有傳統讀書人的風骨,能吃苦、能守窮,儘管生 活已陷入困境,仍然堅守著不攀附、不阿諛、不虛偽的處 世原則。 2、達官貴人請他吃飯,他把自己反鎖在屋裡,拒不出席;某 名流要他寫壽序,出價三千元,他拒而不寫。 3、朱自清曾作詩曰:「漫郎四海漫為家,看盡春風百種花」 已了向平兒女願,襟懷淡似雨前茶。詩中雖有些許無奈, 但他從不悲觀。 4、他把李商隱那「夕陽 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 改為「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充分表 明了他自策自勵、兢兢業業、鍥而不捨的精神。

背 影 題 解 作者運用倒敘的手法,追憶多年前,有一次父親送他上火車,費力為他上下月台,去買橘子的背影,因此深刻感受到父親含蓄的慈愛, 以致激動的流下淚來。 本文文字平易,卻把父子親情表現得委婉細膩,讀來非常動人。

背影(全文)1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背影(全文)2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唸書,我們便同行。

背影(全文)3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背影(全文)4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份,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12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13;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背影(全文)5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續)

背影(全文)6 (續)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 ,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續)

背影(全文)7 (續)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續)

背影(全文)8 (續)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背影(全文)9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環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續)

背影(全文)10    (續)我北來後,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北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1925年10月在北京

背影 架 構 一 寫作方式 - 鏡框式 - 本文分七段。 1、首尾二段,都寫「現在」的事。 2、中間五段,則追述「過去」往事,把回憶 背影 架 構 一 寫作方式 - 鏡框式 - 本文分七段。 1、首尾二段,都寫「現在」的事。 2、中間五段,則追述「過去」往事,把回憶 中的「背影」鑲嵌在中間,形成嚴謹的架 構。 3、第七段,則回到「現在」 。

背影 架 構 二 第一段:破題:「開門見山」點出主題。(現在) 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段:追述往事: 第二至六段。 ( 過去) 背影 架 構 二 第一段:破題:「開門見山」點出主題。(現在) 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段:追述往事: 第二至六段。 ( 過去) 回憶當年家變的慘況:父親失業、祖母過 世。 第三段:喪事辦完,父要去南京謀職;子回北京念 書,父子便同行。 第二、三段敘事中,已暗示了朱父當時的 處境,作為下文敘事抒情的背景,烘托父 愛的難能可貴。

背影 架 構 三 第四段:敘述父親因不放心,忙中送行。 1、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之 下,憂心如焚。 背影 架 構 三 第四段:敘述父親因不放心,忙中送行。 1、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之 下,憂心如焚。 2、但是卻不減對兒子的關愛,兒子在他心目 中,仍高於一切,唯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 失,所以 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行。

背影 架 構 四 第五段:記敘父親的叮嚀、體貼,及作者的感受。 (不領情) 1、本段作者追悔自己當年的年少無知、自以為是 背影 架 構 四 第五段:記敘父親的叮嚀、體貼,及作者的感受。 (不領情) 1、本段作者追悔自己當年的年少無知、自以為是 ,不了解父親的用心。 透過 A、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B、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二句,表達內心無比的愧疚與自責! 2、甲、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乙、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 直是白託! 二句寫出了年輕人愚昧無知、自以為是的心態。

背影 架 構 五 第五段: 3、從ㄅ、他給我揀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 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背影 架 構 五 第五段: 3、從ㄅ、他給我揀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 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ㄆ、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 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 可看出父親的細心與無微不至的關愛。 4 、第四、五兩段,藉生活瑣事: ㄅ、表現了父親的淳樸和慈愛,同時也寫出了 ㄆ、自己「少不更事」的幼稚心理, ㄇ、醞釀下文 「感受父愛而流淚」的情緒。

背影 架 構 六 第六段:記敘父親買橘子的經過及背影。 1、是本文最精彩之處。 2、本段採「繁筆」來描繪父親買橘子的辛苦過 背影 架 構 六 第六段:記敘父親買橘子的經過及背影。 1、是本文最精彩之處。 2、本段採「繁筆」來描繪父親買橘子的辛苦過 程,這是父愛表現得最為強烈的一刻。 3、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則是全文的焦點,凝聚 了 深厚的父愛,使作者深刻體悟,也令人留下 不可磨滅的印象。

背影 架 構 七 第六段: 1、作者用了「蹣跚地走」、「慢慢探身」、 「攀著 」、「向上縮」、「微傾」、「散 背影 架 構 七 第六段: 1、作者用了「蹣跚地走」、「慢慢探身」、 「攀著 」、「向上縮」、「微傾」、「散 放」、「慢慢爬下」、「抱起」等幾個動 作詞, 2、詳實地描述了父親買橘子的艱難過程。 3、猶如一個個「特寫鏡頭」呈現眼前,使讀 者深切地感受到他父親的努力和愛心。 4、這是本文轉折處,作者至此領悟出父親的慈愛與關懷,深受感動而流淚。

背影 架 構 八 第七段: 回憶父親的「背影」。 (現在) 1、從憶述回到現實:呼應首段(主題)── 前後呼應法。 背影 架 構 八 第七段: 回憶父親的「背影」。 (現在) 1、從憶述回到現實:呼應首段(主題)── 前後呼應法。 2、朱自清:「我寫【背影】,是因為文中所引的父 親的來信裡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 淚如泉湧。我想起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 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就在眼前。 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不是意境。」 3、「可見此文是作者深刻體會父愛之後,真情流露 之作,故能感動人心,影響深遠。」

背影 架 構 九 1、【背影】是一篇 記敘性 的 抒情散文。 2、寫人、狀物、敘事,都顯得清晰、具體。 3、寫人 - 神情畢肖。 背影 架 構 九 1、【背影】是一篇 記敘性 的 抒情散文。 2、寫人、狀物、敘事,都顯得清晰、具體。 3、寫人 - 神情畢肖。 4、狀物 - 具體鮮明。 5、記事 - 樸素自然。 6、讀它時會有如 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之感, 於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與感染。

背影 架 構 十 【背影】與淚水: 1、本文是以寫實的筆法,倒敘的方式來布局。 2、文中以「背影」象徵父愛,共出現四次。 背影 架 構 十 【背影】與淚水: 1、本文是以寫實的筆法,倒敘的方式來布局。 2、文中以「背影」象徵父愛,共出現四次。 3、文中還夾雜兒子的三次落淚,藉此表達了不同的 心理狀況,使情感一層深過一層。 ㄅ、第一段:寫的是腦海中、回憶裡「不能忘記」 的背影。(點題) ㄆ、第六段:寫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此時,兒子 體會父愛而感動流淚。

背影 架 構 十一 3、文中還夾雜兒子的三次落淚,藉此表達了不同的 心理狀況,使情感一層深過一層。 背影 架 構 十一 3、文中還夾雜兒子的三次落淚,藉此表達了不同的 心理狀況,使情感一層深過一層。 ㄇ、第六段:寫父親背影混入人群,找不著了。此 時,兒悵然落淚。 ㄈ、第七段:寫收信後,在淚光中,腦海裡浮現父 親的背影。因「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 見」,而感傷落淚。 本文藉著【背影】一再出現 ,勾勒出父親的形 與關愛,主題鮮明,情感豐沛,故能感人至深。

背影 文 章 架 構 本文共區分為六段,首尾寫「現在」, 中間四段,是追憶往事,屬於「鏡框式」的倒敘手法。 背影 文 章 架 構 本文共區分為六段,首尾寫「現在」, 中間四段,是追憶往事,屬於「鏡框式」的倒敘手法。 一、破題 ─ 開門見山點出難忘背影之主題。 二、追述往事: 敘述家中變故,揭示父親處境與心情。 描述喪事辦完,父子同去南京。 描繪父親送行前的考慮過程。 描繪父親送行時的細節與作者的感受。 以作者心情轉折凸顯親情的聯繫。 三、呼應主題─藉父親家書重現背影。

背影 文 章 架 構 1、文體是「抒情文」,屬記敘式抒情文。 背影 文 章 架 構 1、文體是「抒情文」,屬記敘式抒情文。 2、採第一人稱,以兒子的立場表達對父愛的領受。 3、採用寫實筆法,透過往事的回憶,以表現出父愛。 4、鏡框式-採「現在、過去、現在」的倒序手法。 5、本文 :第一段 - 寫現在。 第二段到第六段 - 寫過去。 第七段 - 寫現在。 6、鏡框式的效果, 將回憶中的「背影」鑲嵌其中間。 這種安排給全文以立體的感覺。 7、背影在作者心中已超出一次特殊經驗,成為父親慈 愛的象徵,是不可磨滅的永恆意義。

背影 文 章 賞 析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三次流淚,是 1、心疼父親喪母、又失業的困境。 2、父親對自己的牽腸掛肚。 3、父親年事已高了。 背影 文 章 賞 析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三次流淚,是 1、心疼父親喪母、又失業的困境。 2、父親對自己的牽腸掛肚。 3、父親年事已高了。 全文中找不到「愛」字,卻充分蘊藏在字裡行間。

背影 修辭法一 象徵: ㄅ、「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 以「背影」象徵父愛。 ㄆ、以「紫毛」大衣、「朱紅」橘子。 象徵父愛的溫暖。 背影 修辭法一 象徵: ㄅ、「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 以「背影」象徵父愛。 ㄆ、以「紫毛」大衣、「朱紅」橘子。 象徵父愛的溫暖。 ㄇ、以「黑布」小帽、「黑布」大馬掛、 「深青布」等 象徵父親當時的 慘淡愁苦 與 樸實的個性。

背影 修辭法二 倒反: 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 稱之。 分為兩種: 1、自省醒:並無諷刺意味。 背影 修辭法二 倒反: 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 稱之。 分為兩種: 1、自省醒:並無諷刺意味。 2、反諷:是把正面意思反過來說,而且帶有諷刺。 ㄅ、「我那時真是『聰明過。」 其實是說自己愚笨過份。 ㄆ「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 其實這是後悔的話,意思是當時真是太愚蠢了。

背影 修辭法三 映襯: 文中以父親給他的「紫毛大衣」 映襯父親穿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背影 修辭法三 映襯: 文中以父親給他的「紫毛大衣」 映襯父親穿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紫毛大衣」和父親「買回的橘子」 , 顏色上相對比; 情感象徵上,則相互陪襯。

背影 修辭法四 感嘆 : 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背影 修辭法五 婉曲: 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稱之。 背影 修辭法五 婉曲: 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稱之。 1、以「待業」、「賦閒」,代替「失業」 2、以「發福」, 代替「發胖」。 3、以「失聰」、「聽障」,代替「聾子」

修 辭 法 - 婉 曲 - 成 語-大去 文中「大去」是指去世、死去。還有那些詞,也表示此意? 1、皇帝死稱:駕崩、崩崩殂殂。 2、諸候死稱:薨薨。 3、百姓死稱:卒、亡、嗚呼、撒手。 4、佛教:圓寂、往生。 5、道教:羽化、駕鶴西歸 6、基督教:安息、蒙主恩召

修 辭 法 - 婉 曲 - 成 語-大去 在婉曲用語之中,最多的就是關於「死亡」的婉曲用語,傳統上,避諱諱直接說「死」。 1、一般性 大去、身故、亡故、去世、逝世、辭世、過世、 歸天、作古、千古、長眠、永訣、往生、赴黃 泉、駕鶴西歸、溘然長逝、壽終正寢、 撒手人寰、與世長辭。 2、用於父母: 失怙怙(喪父) 、失恃(喪母)。

修 辭 法 - 婉 曲 - 成 語 - 大去 3、用於僧侶、教徒: 仙逝、升天、羽化、圓寂、涅涅槃槃、歸西、 蒙主寵召召。 4、用於小孩子、年輕人: 早逝、早夭、夭折。 5、用於婦女: 香消玉殞殞(用於年輕女性)。 駕返瑤池 (用於較年長女性)。 6、詼諧語、蔑稱: 翹辮子、一命嗚呼、上西天、見閻王、 向閻王報到、到蘇州賣鴨蛋、掛了。

修 辭 法 - 婉 曲 - 成 語 1、彌留:病重將死之際。 2、圓寂:佛教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涅槃」。 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 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3、撒手人寰:比喻人去世。 4、行將就木:比喻年紀已大,壽命將盡。

修 辭 法 - 婉 曲 - 成 語 5、病入膏肓:指人病重,無藥可救。後比喻 事情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6、日薄西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 年,殘生將盡。 7、壽終正寢: 指人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 8、槁木死灰: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 絕望的樣子。

(A)參差 (B)蜻蜓 (C)徘徊 (D)琵琶 (E)吩咐 (F)逍遙 (G)崎嶇 (H)抖擻 1雙聲複詞——(A、D、E、G) 三、「雙聲複詞」與 「疊韻複詞」辨識練習: 1、「躊躊躇躇」,因為「聲母」的部 分相同,稱為「雙聲複詞」。 2、「蹣蹣跚跚」,因為「韻母」的部 分相同,稱為「疊韻複詞」。 請為以下選項歸類,將代號填入( )中。 (A)參差 (B)蜻蜓 (C)徘徊 (D)琵琶 (E)吩咐 (F)逍遙 (G)崎嶇 (H)抖擻 1雙聲複詞——(A、D、E、G) 2疊韻複詞——( ) B、C、F、H A、D、E、G

詞 語 顏 色 紅色 :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 黑色 :青紅「皂」白 「緋緋」聞 「玄玄」端 「彤彤」雲

卸、御、禦 卸—音ㄒㄧˋㄝ 1放下。如:裝「卸」。 2解除職務。如:「卸」職、「卸」任。 3脫去、除掉。如:「卸」衣解帶。 4拆下、分解。如:把窗「卸」下來。 御—音ˋㄩ 1天子的。如:「御」膳、「御」花園。 2統治。如:「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 長恨歌) 3控制。如:馮虛「御」風。 禦—音ˋㄩ 1抵抗防禦。如:「禦」侮。 2敵人。如:不畏強「禦」。

禍不單行 比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傳燈錄:「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比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傳燈錄:「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近義 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反義 雙喜臨門、吉星高照、鴻運當頭。 喪 音ㄙㄤ 1死亡。如:「喪」事。 2哀悼死者。如:弔「喪」。 音ㄙˋㄤ 1意志頹廢。如:「喪」氣。 2失去。如:聞風「喪」膽、「喪」失。

帖 1ㄊ一ㄝ:服從;妥當。通「貼」。如:服「帖」、妥「帖」 2ㄊ一ㄝˇ (1)請柬。如:喜「帖」。 (2)從碑上拓下來的文字。如:碑「帖」。 (3)量詞,計算藥劑的單位。如:一「帖」藥。 帖

囑、矚 10勾留 因事停留。 11浦口 在長江北岸,與南京市隔江相望。 12茶房 舊時茶館、餐館、旅館、劇場等處的服務人員。 注 釋 10勾留 因事停留。 11浦口 在長江北岸,與南京市隔江相望。 12茶房 舊時茶館、餐館、旅館、劇場等處的服務人員。 13囑咐 音ㄓˇㄨ ㄈˋㄨ,吩咐、叮嚀。在此有告誡之意。 14妥帖 穩妥適當。也作「妥貼」。 囑、矚 囑—音ㄓˇㄨ,吩咐、叮嚀。如:「囑」託、「囑」咐。 矚—音ㄓˇㄨ,注視。如:高瞻遠「矚」。

揀、撿 揀—音ㄐㄧˇㄢ 1選擇。如:「揀」擇、挑東「揀」西。 2拾取,同「撿」。如:「揀」石子。 撿—音ㄐㄧˇㄢ 1拾取、取得。如:「撿」到東西。 2不勞而獲。如:「撿」便宜。 「迂」腐:音ㄩ,言行疏闊,不切實際的 「紆」迴曲折:音ㄩ,回繞屈曲 「盱」衡:音ㄒㄩ,揚眉舉目

1跚ㄕㄢ:形容步伐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如:蹣「跚」。 2柵ㄓㄚˋ:圍欄。如:木「柵」。 3珊ㄕㄢ:衰落、蕭瑟的樣子。如:闌「珊」。 4刪ㄕㄢ:削除。如:「刪」除。 5姍ㄕㄢ:形容女子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態。如:「姍姍」來遲。

攙、饞、讒 1攙ㄔㄢ:扶持。如:「攙」扶老人。 2饞ㄔㄢˊ:貪吃。如:「饞」涎欲滴︵形容貪食的樣子︶。 3讒ㄔㄢˊ:說人壞話。如:聽信「讒」言。 攙、饞、讒

橘子屬芸香科寬皮柑橘類,果形正圓,黃赤色,皮緊不易剝,果實外皮肥厚。

寫作背景 〈背影〉描述的是1917年冬天,父親在南京浦口車站準備送他回北平的場景 。 父親看到月台對面有人賣橘子,堅持要自己去買。全文重點描述父親過鐵道時的形貌。 要過去對面月台買橘子須跳下去再爬上去,這對年輕小夥子並不是難事,但對已老態龍鍾的父親來說,卻是件不容易的差事。

父愛的展現 1. 明明已囑咐人送他上火車卻還是親自趕來 送他。 2.當時已是家徒四壁卻還為朱自清訂做價值不菲的紫毛大衣给他鋪在座椅上 。 1. 明明已囑咐人送他上火車卻還是親自趕來 送他。 2.當時已是家徒四壁卻還為朱自清訂做價值不菲的紫毛大衣给他鋪在座椅上 。 3. 不斷吩咐他路上要小心、不要著涼 。 4. 怕朱自清在火車上挨餓,堅持要幫他買橘子。 5.最後,父親把橘子一顆不留,一股腦全給了他,象徵父愛毫無保留的給予。

結論 父親不用言語表達而是透過買橘子的體貼行 為,把他對朱自清的舐犢情深表露無疑。 朱自清也藉〈背影〉一文,後悔當時一味的認為父親是太過擔憂了,所以在文章中才出現「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了」的懊悔字眼。 橘子在〈背影〉一文,毫無疑問扮演關鍵角色─父愛。

謝 謝 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