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硬件环境 ——单片机最小系统
硬件环境——单片机最小系统
软件环境 ——keil应用程序 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的准备 启动μVision并创建一个项目 新建一个源文件并把它加入到项目中 编译项目并生成可以编程到程序存储器的HEX文件 利用ISP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验证程序 将用户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部 运行程序
计算机模型的结构
计算机模型的结构 模型机主要由通过三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 线)连接在一起的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构成。 作为完整的计算机,还应包含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的I/O 接口。
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 1)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al Unit,ALU): 主要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2)累加寄存器(简称累加器)A:用于存放操作数或运算 结果。 3)寄存器组:由其他寄存器组成,主要用于存放操作数 或运算结果。 4)标志寄存器F:存放运算结果的标志(零、正负、进位、 溢出等)。
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控制器 1)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 2)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 3)指令译码器(Instruction Decoder,ID) 4)微操作信号发生器(Micro-operation Signal Generator,MOSG) 5)地址寄存器(Address Register,AR) 6)数据寄存器(Data Register,DR)
存储器的结构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功能的器件,用来存 放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的几个重要概念如下: 存储位、存储字节、存储单元地址、字节编址、寻址 存储器的访问过程 读操作、写操作 让我们结合模型机结构图讲解
模型机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等功能是通过执行指令实现的。 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可以分为读取指令、分析指令、执 行指令和保存结果四个阶段。 举例说明计算机程序的具体执行过程 例如,计算7+10=?,结果在A中。
模型机的工作过程 汇编语言语句 机 器 码 注 释 MOV A,07H B0H 07H 07送入累加器A ADD A,0AH 04H 0AH 机 器 码 注 释 MOV A,07H B0H 07H 07送入累加器A ADD A,0AH 04H 0AH A与10中内容相加,结果在A中 HLT F4H 暂停
IAP15W4K58S4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IAP15W4K58S4单片机的主要性能 58KB Flash程序存储器 5个16位可自动重装载的定时/计数器 至多62根I/O(输入/输出)口线 4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 1个高速同步通信端口(SPI) 中断控制系统 8通道10位高速ADC 6通道PWM和2通道可编程计数器阵列(CCP)
IAP15W4K58S4的引脚
IAP15W4K58S4的引脚 1.电源和复位引脚(VCC\GND\RST) 2.外接晶体引脚(XTAL1\XTAL2) 3.控制和复位引脚(ALE\RST) 4.输入/输出(I/O)引脚 I/O口线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输 入/高阻和开漏模式。
存储结构的特点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寻址空间是分开的,片内集成 有3个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存储器空间:程序Flash存储器、 内部数据存储器和扩展数据存储器
存储空间 程序Flash存储器用于存放用户程序、数据和表格等信息。 程序Flash存储器中包含了中断地址区,即中断服务程序 的入口地址 内部数据存储器(简称内部RAM)共有256个单元,通常按 其功能划分为两部分:低128单元(单元地址范围00H~ 7FH)和高128单元(单元地址范围80H~FFH)
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 低128单元按其用途划分为三个区域: 1)寄存器区 2)位寻址区 3)用户RAM区 30H~7FH 数据缓冲区 工作寄存器3区(R7~R0) 10H~17H 工作寄存器2区(R7~R0) 08H~0FH 工作寄存器1区(R7~R0) 00H~07H 工作寄存器0区(R7~R0) 低128单元按其用途划分为三个区域: 1)寄存器区 2)位寻址区 3)用户RAM区
内部数据存储器高128单元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对于IAP15W4K58S4单片机来说,80H~FFH既为高128字节 RAM区的地址范围,又为特殊功能寄存器区的地址范围, 地址空间重叠,但物理上是独立的
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介绍 ① 程序计数器 ② 累加器 ③ B寄存器 ④ 程序状态字 ⑤ 数据指针 ⑥ 堆栈指针 IAP15W4K58S4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及其在单片机复位时的值(简称复位值)见教材35页表2-5。其中,可以进行位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见教材38页表2-6。
I/O口的复用功能 下面以P0口为例进行讲解! IAP15W4K58S4单片机最多可以有62根I/O口线,大多数I/O 口线具有复用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程序设置相关寄存器,选择相应的功能 下面以P0口为例进行讲解!
P0口的复用功能 引脚 复用功能 P0.0 AD0/RXD3(串口3数据接收端) P0.1 AD1/TXD3(串口3数据发送端) P0.2 AD4/T3CLKO(T3时钟输出) P0.5 AD5/T3(T3的外部输入)/PWMFLT_2(PWM异常停机控制第二切换引脚) P0.6 AD6/T4CLKO(T4时钟输出)/PWM7_2(PWM输出通道7第二切换引脚, 上电后默认为高阻输入) P0.7 AD7/T4(T4外部输入)/ PWM6_2(PWM输出通道6第二切换引脚,上电 后默认为高阻输入)
I/O口复用功能设置 各个I/O口的复用功能是通过设置下面的特殊功能 寄存器实现的: (1)辅助寄存器AUXR1(也称为P_SW1) (3)时钟分频控制寄存器CLK_DIV (4)外部中断使能和时钟输出寄存器INT_CLKO 各位定义及使用方法参见教材41页
I/O口模式设置 IAP15W4K58S4单片机的I/O口线均可由软件配置成4种工作模式:准双 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输入/高阻和开漏模式。 PnM1[7:0] PnM0[7:0] I/O口模式 准双向口(传统8051单片机I/O口模式),灌电流可 达20mA,拉电流为270μA,由于制造误差,实际为 270uA~150uA 1 推挽输出(强上拉输出,可达20mA,要加限流电阻) 仅为输入(高阻) 开漏(Open Drain),内部上拉电阻断开,要外加 上拉电阻
准双向口模式的I/O结构
推挽输出工作模式的I/O结构
仅为输入(高阻)工作模式的I/O结构
开漏输出工作模式的结构
万丈高楼平地起, 打好基础,方能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