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DNA文库的构建和 目的基因的筛选 §1 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 §2 cDNA文库的构建 §3 基因克隆的筛选策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八章 其他微生物 一、教学目的 了解: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真 菌的种类、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实验诊断 与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Advertisements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 陈正炎教授. 绪 论 ( Introduction )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 是研究生物体 内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 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 生命的化学.
Chapter 16 The Molecular Basis of Inheritance. 探索遺傳物質 DNA  孟德爾 (Meselson) 發現遺傳因子。 1. 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解釋了諸多的遺傳性狀。 2. 對每一種性狀而言,一種生物體遺傳有兩個等位基因, 每一個等位基因得自於一方親代.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Diagnosis of Genetic Disease 本章节重点 本章节重点  遗传病特有的诊断方法? 及其应用范围?  染色体检查适应症  基因诊断  产前诊断.
选修3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第三节 蛋白质工程.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biotechnology
第40讲 基因工程 第41讲 克隆技术 第42讲 胚胎工程 第43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44讲 生态工程 1.
转基因动物和动物克隆 一、转基因动物(概念、研究、问题) 二、转基因的“动物药厂” 三、抗感染动物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第 五 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 (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第40章、重组DNA技术 1. 目的基因的获取 2. 克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3. 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4. 重组DNA导入受体菌
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工程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第十三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
专题1 基因工程 考点1:基因工程原理及特点 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表达. 原因: (1)不同生物间DNA分子的结构基本相同; (2)不同生物进行基因表达时都遵循“中心法则”; (3)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专题一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我们讨论5个问题: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关系 四、分子生物学回顾、发展现状与展望 五、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技术试验四 绿色荧光蛋白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表达调控 黄绍松
第9章 转基因动物与动物生物反应器 Transgenic Animal & Animal Bioreactor
专题 1、4 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命题展望 1. 基因工程的诞生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基因工程复习.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地球的地殼、海洋和大氣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的資源。
主讲人:孙 啸 制作人:刘志华 东南大学 吴健雄实验室
重组DNA技术.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遗 传 生命与繁衍的保证.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 显微镜和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欢 迎.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赵奇 生命科学系 校级精品课程.
 DNA cloning Section 1: Gene manipulation (Basic concept & basic techniques) section 2: Cloning vectors (Compare various Cloning vectors) Section 3:
基因突变 授课人:羊金华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 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方肇勤.
王梁华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
生物技術 Ch8.基因轉殖植物 阮雪芬 Oct22&23, 2002 NTUT
基因工程实验流程总览.
微生物遺傳學實驗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 曾惠中 教授.
Molecular Biology Xu Liyan Chapter 14
TIANGEN BIOTECH (BEIJING) CO.,LTD
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THE EXPERIMENTAL GUIDE FOR GENE ENGINEERING.
Date: Speaker: Wei-Yu Lee
第三章 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Drug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red by Plasmid
五、受体蛋白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第四节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是指结构基因在生物体中的转录、翻译以及所有加工过程。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功能 一、基因的概念 基因的概念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领域的进展而不断完善。 从遗传学角度看:
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
核酸抽取及杂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李莉 讲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获得 第一节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或cDNA 第二节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基因分离 第三节 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2019/4/28 溫度和溫度計.
核酸扩增检测方法类卫生检疫行业标准验证程序简介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园艺专业《园艺植物遗传与良种繁育》 基因的表达 平凉市电大庄浪工作站 苏显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DNA文库的构建和 目的基因的筛选 §1 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 §2 cDNA文库的构建 §3 基因克隆的筛选策略

外源基因:插入到载体内的那个特定的片段基因。 目的基因:那些已被或者准备要分离、改造、扩增或表达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

对于高等真核生物而言,基因组DNA十分庞大,基因可达数万个,且基因组成结构复杂,除编码序列,还有非编码序列及调控序列,基因间还存在大量的间隔序列和重复序列,因此,单个目的基因在整个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基因难以直接分离得到。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将这个基因扩增,增加成功分离目的基因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要分离的目的基因往往是未知基因,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特异性扩增,而只能对所有的基因进行扩增,也就是构建该生物材料的基因文库,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方法将所需的克隆筛选出来,最后分离得到目的基因。

1 基因文库(gene library)概念 又称DNA文库,是指某个生物的基因组DNA或cDNA片段与适当的载体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宿主细胞,并通过一定的选择机制筛选后得到大量的阳性菌落(或噬菌体),所有菌落或噬菌体的集合即为该生物的基因文库。 基因文库由外源DNA片段、载体和宿主组成。

2 构建基因文库的基本程序 1)提取研究对象基因组DNA,制备合适大小的DNA片段,或提取组织或器官的mRNA并反转录成cDNA; 2) DNA片段或cDNA片段与经特殊处理的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 3)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或体外包装后侵染受体菌; 4)阳性重组菌落或噬菌斑的选择。

目的基因: 已知基因: 未知基因:构建基因文库 特定探针的制备 文库的筛选(筛库) 含目的基因的克隆

3 基因文库的分类 按照外源DNA片段的来源: 从特定组织提取的染色体基因组DNA---基因组DNA文库 用于基因克隆的DNA材料的选择: mRNA反转录成的cDNA拷贝----cDNA文库 用于基因克隆的DNA材料的选择: 如果研究的目标是弄清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可以根据克隆的c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的结构直接推导出来; 如果要研究的是控制基因表达活动的调控序列,或是在mRNA中不存在的某种特定序列,有关这类的信息就只能从染色体基因组DNA中获得。

基因组DNA 限制性内切酶 …… 克隆、转化、培养、鉴定 基因文库

外显子 结构基因 内含子 转录、加工修饰 mRNA

1)基因组文库 (Genomic library) : 是指将某种生物体的全部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或机械力量切割成一定长度范围的DNA片段,再与合适的载体在体外重组并转化相应的宿主细胞获得的所有阳性菌落,这个群体就称为该生物基因组文库。其目 的是分离有用的目的基因 和保存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2)cDNA文库 (cDNA library) : 是指将某种生物体基因组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cDNA片段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储存于某种受体菌中,该群体就称该生物基因组的cDNA文库。 cDNA(complementary DNA,互补DNA):是由生物的某一特定器官或特定发育时期细胞内的mRNA经体外反转录后形成的互补DNA。

第一节 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 一、基因组DNA文库的类型 根据所选用的载体可以分为: 质粒文库、噬菌体文库、粘粒文库、人工染色体文库(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酵母人工染色体文库)。

二、基因组DNA文库的质量标准 一个理想的基因组DNA文库应具备下列条件: 重组克隆的总数不宜过大,以减轻筛选工作的压力 载体的装载量最好大于基因的长度,避免基因被分隔克隆 克隆与克隆之间必须存在足够长度的重叠区域,以利克隆排序 克隆片段易于从载体分子上完整卸下 重组克隆能稳定保存、扩增、筛选

三、基因组DNA文库构建的程序 ①载体DNA的制备; ②高纯度大相对分子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大片段的制备; ④载体与外源片段的连接与转化或侵染宿主细胞; ⑤重组克隆的挑选和保存。

基因组DNA文库 基因组DNA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重组 体外包装 转化细菌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染色体DNA 质粒DNA 要求:制备的DNA的长度为100-200kb, 防止在制备过程中的机械断裂

(二)基因组DNA的不完全酶切 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 a) 四个识别位点的限制酶出现的几率: 1/256 b) 六个识别位点的限制酶出现的几率: 1/1024 2、分离目的酶切片段大小的确定 a) 克隆单个基因:< 10 kb b) 克隆基因族:< 20kb 3、DNA不完全酶切条件的确定 a) 确定限制酶用量,改变酶切时间 b) 固定酶切时间,改变限制酶的用量

DNA的不完全酶切

1、酶切片段的分离与纯化 1)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2)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 (三)酶切片段与克隆载体连接 1、酶切片段的分离与纯化   1)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2)试剂盒回收目的片段

2、酶切片段与克隆载体连接克隆载体的选择  a)质粒载体可承载15kb DNA左右片段 (有效的范围为<10kb) b)载体可承载25kb DNA左右片段(有效的范围为15 kb) c)Cosmid 载体可承载45kb DNA左右片段(有效的范围为<40 kb)

(四)重组DNA转化受体细胞 1、根据克隆载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常见的宿主细胞:   常见的宿主细胞: DH5: 用于铺制与培养质粒平板和粘粒平板的重组缺陷    型的抑制型菌株,可与pUC编码的-半乳糖苷酶氨    基端实现互补。 HB101: 用于大规模制备质粒的抑制型菌株,转化效率高 JM101: 可支持带有琥珀突变载体生长的宿主菌 JM109: 支持带有琥珀突变载体生长的重组缺陷的抑制型菌 MZ-1: 温度敏感的溶源性菌株,用于含有噬菌体PL启动子    质粒载体的宿主菌

1)转化法(transformation) 2)转导法(transduction) 3)转染法(transfection) 2、重组质粒转化受体细胞 1)转化法(transformation) 2)转导法(transduction) 3)转染法(transfection)

(五)基因组DNA文库克隆子的保存与筛选 1) 影印膜滤保存法

2)文库在液体培养基中扩增保存 方法:从琼脂糖平板上挑取已长出的克隆 子转入含适当的抗生素培养基中,混 合的细菌生长数代后,其培养物于-70 oC储存(加终浓度为25%的甘油)。 缺点:因文库菌落生长的不均匀性而导致 文库中某些特定的序列过多或过少。

3) 保存单个克隆子于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 方法:从平板上挑选单个克隆子接种于合 适的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菌体生 3) 保存单个克隆子于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 方法:从平板上挑选单个克隆子接种于合 适的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菌体生 长到一定浓度后,加入终浓度为25% 的甘油,于-70 oC或-25 oC下保存。 缺点:需保存的克隆子数过多,工作量大

2、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表型筛选法:表达性状易于鉴别,如互补筛选 抗性筛选法:如二氢叶酸还原酶可以使三甲苄 二氨嘧啶降解,而该化学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分子杂交法:利用分子探针对文库进行筛选 免疫筛选法:利用多肽等作为抗原进行原位杂交筛选 PCR筛选法:根据保守序列合成引物,扩增特异性片段

真核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原核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有何不同 ? 真核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原核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有何不同

第二节 cDNA文库构建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十分庞大,其复杂程度是蛋白质和mRNA的100倍左右,而且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采用电泳分离和杂交的方法,都难以直接分离到目的基因。这是从染色体DNA为出发材料直接克隆目的基因的一个主要困难。 高等生物一般具有105种左右不同的基因,但在一定时间阶段的单个细胞或个体中,都尽有15%左右的基因得以表达,产生约15000种不同的mRNA分子。可见,由mRNA出发的cDNA克隆,其复杂程度要比直接从基因组克隆简单得多。

一、cDNA基因文库构建的步骤 细胞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 第一条cDNA合成 第二条cDNA合成

cDNA文库的构建: mRNA 反转录酶 cDNA 基因重组

1 细胞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 通常用于构建cDNA的是真核细胞的mRNA,由于cDNA从mRNA合成而来,代表了基因组的可转录部分,不含内含子序列,因此可被用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编码蛋白。 由于每类细胞和组织只表达一套特定的基因,因此从特定组织中制备的mRNA通常会富集某些特异序列。所以起始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1、mRNA的制备: 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mRNA的制备 2、mRNA的来源: 选用mRNA含量高的组织材料,或通过药物等方法提高mRNA的含量。 3、mRNA完整性的检测 1)mRNA分子的大小: 哺乳动物mRNA长度为500-8000bp,大部分mRNA位于1.5-2.0kb之间. 2)总mRNA指导合成cDNA第一链长分子的能力

4、mRNA在细胞中的丰度 1) 高丰度mRNA 目的mRNA在细胞中的含量占细胞质总mRNA 量的50-90%, 该类mRNA在合成和克隆cDNA之 前不需进一步纯化特定mRNA 。 2) 低丰度mRNA 量的0.5%以下。

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含有10,000-30,000种不同的mRNA分子,某些mRNA分子在细胞内的拷贝数很低甚至只有一个拷贝。

1) 按大小对mRNA进行分级分离 *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同的mRNA分子,该方法的分离效果最好,但从凝胶中回收的得率较低. 性剂如氢氧化甲基汞等,再进行蔗糖梯度离 心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mRNA.

2) cDNA的分级分离 * mRNA通过反转录形成cDNA,在插入到克 隆载体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不同 大小的cDNA分子分离开来。 * 优 点: a)避免了分离过程中mRNA被污染的 RNA酶降解 b)增加了获得全长cDNA克隆的概率 c)获得更准确的分级分离效果(分子量)

3)多聚核糖体免疫学纯化法 * 使用抗体来纯化合成目的多肽的多聚核糖体。将正在合成的新生多肽链的多聚核糖体结合到免疫亲和柱(A蛋白-Sepharose柱)上,随后用EDTA将多聚核糖体解离下来,并通过Oligo(dT)层析分离mRNA, 利用该方法可将目的mRNA纯化数千倍. 目的mRNA在细胞中的含量可为数十拷贝.

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oligo(dT)引导的DNA合成法: 利用真核mRNA分子所具有的poly(A)尾巴的特性,加入12-20个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组成的oligo(dT)短片段,由反转录酶合成cDNA的第一链。 缺陷:因为逆转录酶无法到达mRNA分子的5’-末端,必须从3’-末端开始合成cDNA。对于大分子量的较长的mRNA分子而言,特别麻烦。

随机引物引导的cDNA合成法 (randomly primed cDNA synthesis) : 根据许多可能的序列,合成出6-10个核苷酸长的寡核苷酸短片段(混合物),作为合成第一链cDNA的引物。在应用这种混合引物的情况下,cDNA的合成可以从mRNA模板的许多位点同时发生,而不仅仅从3’-末端的oligo(dT)引物一处开始。

3 第二链cDNA的合成 cDNA第二链的合成就是将上一步形成的mRNA-cDNA杂合双链变成互补双链cDNA的过程。  自身引导合成法、置换合成法、引导合成法、引物-衔接头合成法。

1)自身引导合成法: 获得的单链cDNA3’端会形成发夹结构的能力,以此作为第二链合成的引物,在大肠杆菌聚合酶I Klenow或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的第二链。 缺点: 在以S1核酸酶切割cDNA的发夹状结构时,会导致对应于mRNA 5’端的地方的序列出现缺失和重排。 S1核酸酶的纯度不够时,会偶尔破坏合成的双链cDNA分子。

2)置换合成法:获得的双链cDNA 5’端也会有几对碱基缺失 原 理: 以第一链合成产物cDNA:mRNA杂交体作为切口平移的模板,RNA酶H在杂交体的mRNA链上造成切口和缺口,产生一系列RNA引物,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 的作用下合成cDNA的第二链。

优点:a)合成cDNA的效率高 b)直接利用第一链的反应产物,不需纯化 c)避免使用S1核酸酶来切割双链cDNA

3)引导合成法:获得的双链cDNA 能保留完整的5’端序列

4)引物-衔接头法

4 双链cDNA克隆进质粒或噬菌体载体并导入宿主中繁殖 方法:添加特异性核酸接头以形成适合于克隆的黏性末端 末端转移酶—可以向cDNA末端加上与克隆载体末端互补的尾部

二、基因组DNA文库与cDNA文库的比较

1 基因组DNA文库的优点 相对于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的优点: cDNA克隆只能反映着mRNA的分子结构,没有包括基因组的间隔序列, cDNA文库中,不同克隆的分布状态总是反映着mRNA的分布状态,即:高丰度mRNA的cDNA克隆,所占比例较高,分离基因容易;低丰度mRNA的cDNA克隆,所占比例较低,分离基因困难; 从cDNA克隆中,不能克隆到基因组DNA 中的非转录区段序列,不能用于研究基因编码区外侧调控序列的结构与功能。

2 cDNA文库的主要优点 ①cDNA文库以mRNA为材料,特别适用于某些RNA病毒等的基因组结构研究及有关基因的克隆分离。

3 cDNA克隆的主要的缺点 cDNA文库所包含的遗传信息要远远少于基因组DNA文库,并且受细胞来源或发育时期的影响。 cDNA文库虽能反映mRN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信息,但不能直接获得基因内含子序列和基因编码区外大量调控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面信息。 在cDNA文库中,相应于高丰度mRNA的cDNA克隆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分离起来比较容易,而相应于低丰度mRNA的cDNA克隆所占的比例则比较低,因此分离也就比较困难。

第三节 基因文库的筛选与鉴定 ◆重组体(recombinant,转化子transformant): 就是掺入或导入外源DNA后获得了新遗传标志的细菌细胞或其他受体细胞。

一、基因文库的筛选 1 表型筛选法 (1)抗药性筛选:这是利用载体DNA分子上的抗药性选择标记进行的筛选方法。

(2)插入失活筛选法 经过上述抗药性筛选获得的大量转化子中既包括需要的重组子,也含有不需要的非重组子。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重组子,可利用质粒载体的双抗药性进行再次筛选。

抗药性标记选择(插入失活法)

(3)显色反应选择法(α-互补法) 将含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氨基端(N端)146个氨基酸编码序列的质粒转化至可编码β-半乳糖苷酶羧基端(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中,可使各自无活性的片段实现互补,融为一体,产生具有酶学活性的蛋白,从而使转化的宿主菌在含有IPTG/X-ga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5-溴-4-氯-3-吲哚-β-D-硫代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上产生蓝色菌落,这种现象就称为α-互补。

α 互补的检测 或ß-半乳糖苷酶法

PCR筛选法 利用合适的引物,以从初选出来的阳性克隆中提出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通过对PCR产物的电泳分析,确定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载体中。

3 菌落原位杂交法 (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 ●1975年,M.Grunstein和D.Hosnese根据检测重组子DNA分子的核酸杂交技术原理,对Southern印迹技术作了一些修改,提出了菌落原位杂交技术。

4 免疫筛选法 滤膜(固定抗体) + 放射性抗体检测法

沉淀素 菌落 免疫沉淀检测法

二、基因文库的鉴定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 当载体与外源基因进行连接时,都需要对其进行酶切,而且这些内切酶都是已知的,因此可以从初步筛选出来的阳性重组菌中提取质粒DNA,然后用已知的内切酶进行酶切,酶切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如果出现与预知的大小一致的电泳片段,就证明已经有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中。

DNA Marker 空质粒 加样孔 重组质粒 重组质粒酶切 PCR扩增片段 凝胶电泳检测

毒素基因 表达质粒pXETA1酶切电泳结果 1.λDNA/EcoRI+HindⅢMarkers;2.pET-28b(+)/BamHI+HindⅢ; 3.pKMA100/BamHⅠ+HindⅢ; 4.pXETA1/BamHⅠ+HindⅢ; 5.pXETA1; 6.pXETA1 plasmid.

2 Southern Blotting 这种方法是E.M.Southern于1975年建立的,它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经常用于对原位杂交所得到的阳性克隆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将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片段从琼脂糖凝胶上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 ②用各种标记的DNA探针同固定在膜上的DNA片段杂交,经放射自显影或其它显色方法确定出与探针互补的电泳带。

3 DNA序列测定法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目的基因的概念 基因文库的概念及构建基因文库的基本程序 基因组文库的概念及操作步骤 cDNA文库的概念及操作步骤 基因组DNA文库与cDNA文库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