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本章主要知识点小结.
NAT与ICMP交互.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5.1 概述 5.3 接口 5.3 系统总线 5.4 直接程序传送方式接口 5.5 中断方式与接口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燕君.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第七章 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与 接口技术.
組裝電腦DIY 前言:提供基礎的電腦零件組裝教學,對於個人電 腦零件有基本的認識、並有組裝零件使電腦能運 行的能力、能親手 升級自己想要的零件、及基 本的簡易判斷無法開機的原因;最後並提供實做,親手DIY將電腦組裝起來並安裝作業系統。 對象:對電腦組裝沒概念或一知半解者;想要能自己解決電腦無法開機,或是能自己升級想要的專屬電腦配備;可以當家庭的電腦醫生不想電腦一碰到問題就叫修花錢者;自己是電腦軟體方面的工作者,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實力.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第七章、系统总线 原著 谭志虎 主讲(改编) 蒋文斌.
第七章 输入输出设备.
Strata PC HTE硬件技术工程师 第一章 桌面计算机系统组件.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2.1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硬件与软件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六章 总线系统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总线接口 总线的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PCI总线.
第8章 机床操作 主讲:臧红彬 博士.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第3章 总线线驱动与接口 桂小林 西安交通大学 2017/3/21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桂小林制作.
Ch3 总线、中断与I/O系统 3.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3.2 总线设计 3.3 中断系统 3.4 通道处理机 3.5 外围处理机
第17章 微机控制的监视与报警系统 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扫描和检测的报警系统,目前船舶上最常见。 §17-1 模拟量输入
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主讲教师:唐大仕 第5讲 计算机硬件 主讲教师:唐大仕
第 6 章 I/O 接口和总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第8章 总线技术 8.1 总线体系结构 8.2 总线操作 8.3 PC机第一代总线标准 8.4 第二代PCI总线
第三节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CPU与外设的工作速度不一致, 如何使两者高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送, 是本节讨论的问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PC机的系统总线 本章首先介绍了总线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对几种常用的总线接口标准作了详细介绍。 1 总线的概念和分类 1.1 总线的概念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AVR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教程-入门篇 ——学单片机就要学AVR!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第9章 声卡与音箱 9.1 声卡 9.2 音箱.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第18章 总线技术.
第 2 章 微处理器 的结构特点 CPU 寄存器组 外部引脚及功能
第七章设备管理 7. 1 概述 7. 2 I/O软件的组成 7. 3 I/O硬件特点 7. 4 有关技术 7. 5 网络设备 7
Roy Wan PCI MS/s 14-bit 高速数字化仪 Roy Wan
Ch 8: System Bus 系统总线 总线基本概念 总线设计要素 总线标准 总线互连结构
存储系统.
ARDUINO+BLUETOOTH Arduino实现蓝牙数据传输.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第六章 总 线.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Introduction to BCC Hardware v. s. Software 電腦之演進史 第一代真空管時期 第二代電晶體時期
微机系统导论 主要内容 微机系统组成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 微处理器组成 存储器概述 微机工作过程 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DMA与DMA控制器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的概念 DMA方式不用处理器干预完成M与I/O间数据传送。
SATT 系列300MHz~3.5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SATT 系列10MHz~4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CPU结构和功能.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手把手教你学STM32》 主讲人 :正点原子团队 硬件平台:正点原子STM32开发板 版权所有: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淘宝店铺: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Random Access Memory)
第三章 MCS 51的硬件结构.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作業系統 第十四章 輸出輸入系統.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 武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反应显微谱仪的飞行时间测量 暨数据获取系统的研究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一、为什么要用总线 二、什么是总线 三、总线上信息的传送 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一、为什么要用总线 二、什么是总线 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 是 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三、总线上信息的传送 串行 并行

3.1 四、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举例 1. 面向 CPU 的双总线结构框图 I/O总线 M 总 线 I/O CPU 主存 I/O接口 设备1 中央处理器 CPU 主存 I/O接口 I/O 设备1 设备2 … 设备n M 总 线

3.1 2. 单总线结构框图 单总线(系统总线) CPU 主存 I/O接口 I/O 设备1 设备2 … 设备n

3.1 3.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框图 系统总线 CPU I/O接口 I/O 设备1 … 设备n 主存 存储总线

3.2 总线的分类 1.片内总线 2.系统总线 芯片内部 的总线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 的信息传输线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双向 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单向 与存储地址、 I/O地址有关 有出 有入 存储器读、存储器写 总线允许、中断确认 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3.2 3.通信总线 传输方式 用于 计算机系统之间 或 计算机系统 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 之间的通信 串行通信总线 并行通信总线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一、总线物理实现 主存 插板 I/O 插板 CPU 插板 BUS 主板

3.3 二、总线特性 1. 机械特性 2. 电气特性 3. 功能特性 4. 时间特性 尺寸、形状、管脚数 及 排列顺序 尺寸、形状、管脚数 及 排列顺序 传输方向 和有效的 电平 范围 地址 数据 控制 每根传输线的 功能 信号的 时序 关系

3.3 三、总线的性能指标 1. 总线宽度 2. 数据带宽 3. 时钟同步/异步 4. 总线复用 5. 信号线数 6. 总线控制方式 7. 其他指标 数据线 的根数 每秒传输信息的字节数(MBps) 同步、不同步 地址线 与 数据线 复用 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 总和 并发、自动、仲裁、逻辑、计数 负载能力

3.3 四、总线标准 标 准 界 面 模块 模块 总 线 标 准 系统 系统 ISA EISA VESA(LV-BUS) PCI AGP RS-232 USB 模块 模块 总 线 标 准 系统 系统

3.3 四、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 数据线 总线时钟 带宽 ISA 16 8 MHz(独立) 15 MBps EISA 32 33 MBps VESA (VL-BUS) 32 MHz(CPU) 133 MBps PCI 64 33 MHz(独立) 64 MHz(独立) 132 MBps 528 MBps AGP 66.7 MHz(独立) 133 MHz(独立) 266 MBps 533 MBps RS-232 串行通信 数据终端设备(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标准接口 USB 串行接口 普通无屏蔽双绞线 带屏蔽双绞线 最高 1.5 Mbps (USB1.0) 12 Mbps (USB1.0) 480 Mbps (USB2.0)

3.4 总线结构 一、单总线结构 单总线(系统总线) CPU 主存 I/O接口 I/O 设备1 设备2 … 设备n

3.4 二、多总线结构 1. 双总线结构 主存总线 I/O总线 I/O接口 设备n … 设备0 CPU 主存 通道 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

3.4 2. 三总线结构 主存总线 DMA总线 I/O总线 CPU 主存 设备1 设备n 高速外设 I/O接口 …

3.4 3. 三总线结构的又一形式 局部总线 系统总线 扩展总线 局域网 CPU Cache 扩展总线接口 Modem 串行接口 SCSI 局部I/O控制器 主存

3.4 4. 四总线结构 主存 系统总线 局部总线 高速总线 扩展总线 多媒体 Modem 扩展总线接口 局域网 SCSI CPU 串行接口 FAX 系统总线 局部总线 高速总线 扩展总线 图形 Cache/桥

3.4 三、总线结构举例 1. 传统微型机总线结构 系统总线 ISA、EISA … 存储器 SCSI Ⅱ 控制器 主存控制器 标准总线控制器 1. 传统微型机总线结构 存储器 SCSI Ⅱ 控制器 主存控制器 ISA、EISA 8 MHz的16位数据通路 标准总线控制器 33 MHz的32位数据通路 系统总线 多媒体 高速局域网 高性能图形 CPU … Modem

3.4 2. VL-BUS局部总线结构 系统总线 … ISA、EISA 多媒体 高速局域网 高性能图形 图文传真 标准总线 控制器 CPU 33 MHz的32位数据通路 系统总线 ISA、EISA 多媒体 高速局域网 高性能图形 图文传真 8 MHz的16位数据通路 标准总线 控制器 CPU 主存控制器 存储器 局部总线 SCSIⅡ VL BUS … Modem

3.4 3. PCI 总线结构 系统总线 PCI 桥 PCI 总线 CPU 多媒体 高速局域网 高性能图形 图文传真 ISA、EISA 33 MHz的32位数据通路 8 MHz的16位数据通路 ISA、EISA 标准总线 控制器 SCSIⅡ 存储器 Modem

3.4 4. 多层 PCI 总线结构 PCI总线2 存储器 桥0 桥4 PCI设备 桥5 总线桥 桥3 桥1 设备 桥2 第一级桥 第二级桥 第三级桥 PCI总线4 PCI总线5 PCI总线3 PCI总线1 PCI总线0 存储器总线 标准总线 CPU

3.5 总线控制 一、总线判优控制 1. 基本概念 主设备(模块) 对总线有 控制权 从设备(模块) 响应 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 3.5 总线控制 一、总线判优控制 1. 基本概念 主设备(模块) 对总线有 控制权 从设备(模块) 响应 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 链式查询 集中式 计数器定时查询 总线判优控制 独立请求方式 分布式

3.5 2. 链式查询方式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 I/O接口0 BS BR I/O接口1 I/O接口n BG 数据线 地址线

3.5 3.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1 … BS -总线忙 BR-总线请求 I/O接口0 BS BR I/O接口1 数据线 地址线 I/O接口0 … BS BR I/O接口1 I/O接口n 设备地址 设备地址 计数器 1 I/O接口1

3.5 4. 独立请求方式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 I/O接口0 I/O接口1 I/O接口n 数据线 地址线 BG-总线同意 BR0 BG0 BR1 BG1 BRn BGn BG-总线同意 BR-总线请求 排队器 排队器

3.5 二、总线通信控制 1. 目的 2. 总线传输周期 解决通信双方 协调配合 问题 申请分配阶段 寻址阶段 传数阶段 结束阶段 主模块申请,总线仲裁决定 主模块向从模块 给出地址 和 命令 主模块和从模块 交换数据 主模块 撤消有关信息

3.5 3. 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 半同步通信 分离式通信 由 统一时标 控制数据传送 采用 应答方式 ,没有公共时钟标准 同步、异步结合 充分 挖掘 系统 总线每个瞬间 的 潜力

3.5 (1) 同步式数据输入 T1 总线传输周期 T2 T3 T4 时钟 地址 读 命令 数据

3.5 (2) 同步式数据输出 T1 总线传输周期 T2 T3 T4 时钟 地址 数据 写 命令

总线带宽(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与总线的宽度和总线的时钟频率有关 例 假设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100 MHz,总线的传输周期为 4 个时钟周期,总线的宽度为 32 位,试求总线的数据传输率。若想提高一倍数据传输率,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根据总线时钟频率为100 MHz, 得 1 个时钟周期为 1/100 MHz = 0.01μs 总线传输周期为 0.01μs×4 = 0.04μs 由于总线的宽度为 32 位 = 4 B(字节) 故总线的数据传输率为 4 B/(0.04μs)=100 MBps

总线带宽(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与总线的宽度和总线的时钟频率有关 例 假设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100 MHz,总线的传输周期为 4 个时钟周期,总线的宽度为 32 位,试求总线的数据传输率。若想提高一倍数据传输率,可采取什么措施? 若想提高一倍数据传输率 (1) 在不改变总线时钟频率的前提下 数据线宽度改为 64 位 (2) 保持数据宽度为 32 位 总线的时钟频率增加到 200 MHz。

3.5 (3) 异步通信 主设备 从设备 请 求 回 答 不互锁 半互锁 全互锁

3.5 (4) 半同步通信 (同步、异步 结合) 同步 发送方 用系统 时钟前沿 发信号 接收方 用系统 时钟后沿 判断、识别 同步 发送方 用系统 时钟前沿 发信号 接收方 用系统 时钟后沿 判断、识别 异步 允许不同速度的模块和谐工作 增加一条 “等待”响应信号 WAIT

… 3.5 以输入数据为例的半同步通信时序 T1 主模块发地址 T2 主模块发命令 Tw 当 为低电平时,等待一个 T WAIT Tw 当 为低电平时,等待一个 T WAIT … T3 从模块提供数据 T4 从模块撤销数据,主模块撤销命令

3.5 (4) 半同步通信 (同步、异步 结合) 时钟 总线传输周期 T1 T2 TW T3 T4 地址 读 命令 WAIT 数据

3.5 上述三种通信的共同点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以输入数据为例) 主模块发地址 、命令 占用总线 从模块准备数据 不占用总线 总线空闲 从模块向主模块发数据 占用总线

3.5 (5) 分离式通信 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 子周期1 主模块 申请 占用总线,使用完后 即 放弃总线 的使用权 子周期2 主模块 从模块 申请 占用总线,将各种信 息送至总线上

3.5 分离式通信特点 1. 各模块有权申请占用总线 2. 采用同步方式通信,不等对方回答 3. 各模块准备数据时,不占用总线 4. 总线被占用时,无空闲 充分提高了总线的有效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