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泰 然 話說臺灣的梅雨 臺大校友會講座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 章 测绘项目和测绘市场管理制度 3.1 测绘项目管理制度 测绘项目技术管理主要从技术立法、技术基础设施 建立、技术业务及质量保障、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先进 设备使用、推广等几方面加以规范和管理。对此,测绘 法律法规对建立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制定测绘技术规 范和标准、坐标系统选择、测绘质量监督管理等内容作.
Advertisements

Chapter 20.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2 行銷管理 Chapter 20 網路 行銷 20-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和史坦福研究中心(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廿一世紀的輪廓 朝陽科技大學 嚴國慶.
我們共同關心的議題 陳 泰 然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通識講座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跟著媽祖遶境去-白沙屯媽祖文化 國立聯合大學&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古鎮清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專題講座
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解析 机械产品审查部 李燕霞
2014年上半年全市 女职工工作总结 2014年8月 扬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南山人壽高階/進階財富管理研究班結業典禮
陳翰霖 慈濟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世嵐 中央氣象局花蓮氣象站主任
第一章 考点精讲 第1课时 湖南师大附中 高二地理备课组.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建设方案汇报 汇报人:陈建民 项目主持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 理》 (七年级上册) 简 介
? 新中国这时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开国大典.
主办单位:西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服务热线 :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行程 服务热线 :
產業交流:幸福職場機制分享(依姓氏筆劃順序)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广东地区海关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对外宣讲会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 學術副校長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台灣梅雨及其災害 四商三B 羅閔穗D 方姝婷D 黃靖惟D 洪琬琳D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紀 水 上 劇烈氣候變異與臺灣風險環境的形構 臺大新百家學堂 2-2
臺灣的氣候 劉辰秋 製作.
大氣系統與全球氣候變遷 許晃雄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Stochastic Storm Rainfall Simulation
臺北飛航情報區航空氣象與情報之偕同服務- 航空情報服務網(AES) 飛航服務總臺 鍾惠樺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TB-054A  周天穎 編著 儒林圖書公司 發行.
如何兼顧教學研究服務並追求卓越 陳 泰 然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海洋環境學院 一、四十年任教臺大之所聞、所見、所思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 2018暑期「海西尋根之旅」 主辦單位: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
何正斌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5315 管制圖概論 (Control Chart) 何正斌博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5315.
組長:4990J163 邱文中 組員:4990J093呂建篁 4990J165 李順發 指導老師:周榮芳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1999 Chi-Chi Earthquake (ML=7.3 MW=7.6)
暖季弱綜觀強迫下 中北台灣 午後對流活躍度與發展速率
講題:臺灣的梅雨研究 大氣科學研究導論 主講人:陳 泰 然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經濟學 學經濟.
電子系學生核心能力(四技航電組) 本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如下: 1.具有整合與組織電子理論和專業知識來分析、表達問 題之能力。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升中派位結果(2002/2004) 入讀英文中學:95.9% 第一組別(Band 1)學生:80.2%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Mesoscale Meteorology)
Statistics of Heavy Occurrences in Taiwan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太阳和月球 第三章 第三节.
劇烈天氣變化 豪雨的成因.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普查与征集技术方案 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陳 泰 然 話說臺灣的梅雨 臺大校友會講座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2012年6月9日(星期六)上午 10:00 – 12:00 地點:臺大校友會館

一、東亞季風與梅雨 二、氣候上的梅雨分類 三、宋代詩人梅雨觀 五、1980前之臺灣梅雨研究 六、1980後之臺灣梅雨研究 七、近年來的梅雨研究 八、氣候變遷下的梅雨 四、臺灣梅雨觀

一、東亞季風與梅雨 全球獨特的天氣與氣候現象 臺灣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各季節均有災變天氣,颱風、寒潮、梅雨、乾旱。 歐亞大陸 中緯度系統 太平洋 東 北 季 風 西 南 鋒面 中央山脈 熱帶系統(颱風) 100E 110E 120E 130E 140E 40N 30N 20N 臺灣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四季分明、天氣多變,各季節均有災變天氣,颱風、寒潮、梅雨、乾旱。

2007年5月18日20時 華南與臺灣梅雨季(5月中旬 – 6月中旬)

2006年6月23日1時 日本梅雨季(5月下旬 – 6月下旬)

2007年7月9日9時 長江流域梅雨季(6月中旬 –7月中旬)

2007年7月19日6時 韓國梅雨季(7月中旬 – 8月中旬)

2007年2月7日9時 L 極鋒

二、氣候上的梅雨分類 由鋒面與降雨決定 正常梅、多梅、少梅、間歇梅、空梅 霉雨、沒雨 濕梅、乾梅

三、宋代詩人梅雨觀 (一) 宋 曾幾 (江西贛縣)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日日晴  空梅(沒雨)? 空間變化(地理位置、局部現象)? 年際變化?

(二) 南宋 趙師秀(浙江溫州)「有約」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家家雨  霉雨、正常梅、多梅、濕梅?

(三) 南宋 戴復古(浙江台州)「夏日」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半陰晴  正常梅、多梅、少梅、間歇梅?

四、臺灣梅雨觀 臺灣諺語:未吃五日節粽,破裘不願放。 (5月10°C,6月15.6°C) 2. 臺灣民歌:「河邊春夢」 河邊春風寒,怎樣阮孤單, 舉頭一下看,幸福人做伴…

五、1980前之臺灣梅雨研究 Q1:臺灣有沒有梅雨?為什麼? 由農業走向農工商並重時代,梅雨期連續性降雨 對臺灣中北部二期稻作造成嚴重影響。 臺灣各地均有梅雨現象,尤其中南部最顯著。 梅雨季雨量集中

全台皆有梅雨,並以中南部最顯著。 梅雨季豪雨全台皆發生,並以中南部最多。

Q2:臺灣梅雨的氣候特徵?為什麼? 梅雨鋒與降雨觀點 梅雨季(期)氣候特徵觀點 梅雨期、梅雨季 多梅、少梅、空梅、乾梅、濕梅 年際變化 其他 梅雨鋒與降雨觀點 平均環流特徵 不同性質梅雨期環流特徵 鋒面與鋒生時空分布 鋒面與降雨關係 其他 梅雨季(期)氣候特徵觀點

Q3:梅雨季中尺度氣候特徵?為什麼? Q4:鋒面之天氣動力特徵?為什麼? 梅雨鋒與降雨 中尺度低壓與降雨 低層噴流與降雨 梅雨鋒之三維結構 鋒面之演變:鋒生過程(鋒面形成、發展及維持) 例:1975年6月10-15日梅雨鋒面個案診斷分析 (先後研究達20年)

六、1980後之臺灣梅雨研究 1981年「528桃竹苗豪雨」事件引發的問題 Q1:經濟活動轉型  氣象災害轉型? 經濟急速發展、社會遽變、國土超限使用,大自然反撲。 工商業主宰時代,梅雨期豪(大)雨對工商、水利、交通、 建設及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影響。 1981年「528桃竹苗豪雨」事件引發的問題 Q1:經濟活動轉型  氣象災害轉型? (農業工商業) (連續性雨豪雨)

Q2:豪雨預報能力為何?為什麼? C  F QPF(定量降水預報) 現況 T得分: 前估: 偏倚: 後符: T得分之概念示意圖。F為預報定量降水的範圍, 為觀測到的定量降水範圍,C為正確預報範圍 T得分: 偏倚: 前估: 後符:

TS 前估 後符 颱風 梅雨 中央氣象局豪(大)雨預報能力 0.60 0.68 0.85 0.17 0.20 0.57 綜觀尺度過程 V.S. 中尺度過程 梅雨季豪(大)雨:對中尺度過程缺乏了解

Q3:如何改進豪雨預報能力? 大型國際合作之科學研究實驗計畫 (一) 臺灣地區中尺度實驗計畫(TAMEX;1983-1992) 長程目標: 透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增進對劇烈區域性豪雨之 了解以改進豪雨預報能力,減少豪雨帶來的損失並增加 水資源利用之經濟效益。 主要目的: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技術發展 研究重點: 1.伴隨梅雨鋒面的中尺度環流系統 2.在梅雨鋒面內發展的中尺度對流系統 3.地形對於梅雨鋒面及中尺度對流系統的影響 科學問題:與主要目的及研究重點有關的30項科學問題。

實地作業參加單位(1987年5月1日-6月30日) 我

規劃與執行 由TAMEX計畫辦公室負責,在1983年9月至1987年4月間, 參與規劃之單位與人員,包括美方15所大學與4個研究單位 50多位科學家,以及我方5個學術單位與3個氣象作業單位 40多位專家學者,工作分組包括: 科學管理組、實地管理組、資料管理組、後勤裝備組、 飛航管理組及都卜勒雷達組。 參與執行實地作業人員,包括美方10所大學及3個研究單位70多位學者專家,我方4個大學/專校及11個作業單位80多位學者專家及1000多位專業技術人員。

(二)1992 Post-TAMEX預報實驗 1992年5~6月TAMEX預報實驗的主要目標,在於應用TAMEX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成果,以建立梅雨季豪雨及定量降水之短期 與即時預報能力。確切而言,這項預報實驗之目的有四: (1) 引進新的預報觀念於中尺度預報作業系統。 (2) 利用中央氣象局所建置之即時預報系統(Weather Integration and Nowcasting System;WINS)以及TAMEX計畫所獲得的 新預報方法,以建立對豪雨及定量降水之即時與極短期預報 能力。 (3) 建立即時預報與極短期預報之預報基準(baseline),以為未來 改進預報之參考標準(包括:新預報區、新預報期限與新預報 內容等)。 (4) 測試不同預報方法對於豪雨及定量降水在0~24小時的預報能力 。

(臺灣、美國、加拿大、南非),先後成立10個工作小組, 展開各項規劃工作與實驗之準備工作,包括: 為達成預報實驗目的,由國內外75位專家學者 (臺灣、美國、加拿大、南非),先後成立10個工作小組, 展開各項規劃工作與實驗之準備工作,包括: 1.綜觀經驗定則組 (7位) 6.數值預報應用與專家系統 開發組 (10位) 2.概念模式組 (12位) 7.預報設計組 (8位) 3.中尺度氣候組 (5位) 8.預報評估校驗組 (6位) 4.衛星資料應用組 (9位) 9.(梅雨季)豪雨預報訓練小組 (CWB) (3位) 5.雷達資料應用組 (9位) 10.科學顧問諮詢小組 (6位)

(三)臺灣季風降雨實驗 (TIMREX, 2008, 5-6) (Taiwan WRP 2000-2010) 科學目標: 加強臺灣梅雨季西南氣流導致之豪大雨天氣系統之 基礎了解,以改進現有定量降雨預報之精確度。 研究重點: 1.南海與臺灣海峽西南氣流之動力和熱力性質。 2.西南氣流內之中尺度低壓、中尺度氣旋、 低層噴流、低層氣流輻合帶及密集溫度與 水氣梯度帶。 3.豪雨系統之對流組織動力、降水之雲微物理過程 及島嶼環流與地形效應。

˙國外參與大學及研究機構: ˙國內外主要額外設備: 美 國:華盛頓大學、洛杉磯校區加州大學、猶他大學、夏威夷大學、北卡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奧克拉荷馬大學、NOAA、NASA、NCAR 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 日 本:名古屋大學 韓 國:漢城大學、釜慶大學、慶北大學 澳大利亞:氣象局 菲律賓:氣象局 ˙國內外主要額外設備: NCAR之S波段雙偏振雷達(SPOL)、名古屋大學之X-band Doppler radar、釜慶大學之PHONE08/VPR/disdrometer;飛機 投落GPS探空儀、船舶和山區地面GPS氣球探空儀、X-band雙偏極 雷達、福衛三號GPS sounding

Q4:中尺度過程與豪雨之關係?為什麼? 鋒面與豪雨 中尺度低壓與豪雨 低層噴流與豪雨 地形效應與豪雨

七、近年來的梅雨研究 Q1:梅雨鋒面系統為什麼發展? Q2:潛熱釋放在梅雨鋒面系統的角色? 梅雨鋒、鋒面低壓、低層噴流

低層噴流 鋒面、鋒生及旋生 形成機制 梅雨鋒面 與豪雨關係 旋生 鋒生 變形場 CISK 斜壓性 移動 強(▽T大;ζ, q, ) 動力上的傳播 運動上的平流 ▽T 及/或 ζ, q 增大 鋒面、鋒生及旋生

八、氣候變遷下的梅雨 Q1:氣候變遷下,臺灣地區梅雨特徵有無變化? 臺灣地區梅雨季之平均時降雨強度、日降雨強度、 豪(≧130 mmd-1)大(≧50 mmd-1)雨及 大豪雨(≧200 mmd-1)發生頻率等,後期(2001-2010) 與前期(1993-2000)之差異為何?

西南部平均時降雨強度顯著增大。 西南部日降雨強度顯著增大。

西南部豪雨出現頻率顯著增大。 西南部豪大雨出現頻率顯著增大。

西南部72個雨量站分布。

1993-2010年臺灣 西南部梅雨季 大豪雨 (≧200 mmd-1), 出現時間與測站數 顯示,後期規模 (時空)有增大趨勢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515 0516 0517 1 0518 0519 0520 20 0521 6 0522 0523 5 0524 0525 0526 4 0527 3 0528 0529 2 0530 0531 0601 7 0602 0603 0604 0605 11 0606 0607 51 0608 23 0609 34 0610 42 0611 0612 31 0613 0614 47 0615 36 1993-2010年臺灣 西南部梅雨季 大豪雨 (≧200 mmd-1), 出現時間與測站數 顯示,後期規模 (時空)有增大趨勢 。黃色與灰色分別 代表梅雨鋒與 颱風之影響。

氣候變遷下的臺灣梅雨 西南部平均時降雨強度,後期比前期顯著增大。 西南部日降雨強度,後期比前期顯著增大。 西南部豪雨出現頻率,後期比前期顯著增大。 西南部豪大雨出現頻率,後期比前期顯著增大。 西南部大豪雨之規模(時間、空間),後期比前期顯著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