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影响和制约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机械专业网站.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汇率计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电气方面 电机与电器方面 电子方面 电子信息方面
自主创业.
第17讲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中国的工业.
第一篇 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 与历程 一、世界经济形成发展影响因素: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资源环境 科技革命、地理环境、传统文化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 。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看 图 说 史 新航路的开辟 回忆新航路开辟前,马可波罗来华路线,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航线“新”在 哪里?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与扩张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海外殖民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 四 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 3 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西藏 Tibet.
4.3.4 范围经济 合成效应 内部市场 减少经营风险 扩大发展空间.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影响和制约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影响和制约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种类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分工: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种类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分工: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社会分工:指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按照生产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机组合。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由国内向国外的延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 1、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在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的。 2、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形成的社会分工。 3、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各国本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国际分工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国际化度。 4、国内分工一般不受其他国家权利和制度的限制,而国际分工则必然受到各国的政策、法律和其他上层建筑因素的制约。

二、国际分工的种类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16~18世纪)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16~18世纪)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中,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不发达,各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差较小,仅存在这局部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在11世纪的欧洲已经出现了城市的萌芽,城市在欧洲进一步兴起,使得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货物经济有了比较快的增长。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是指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在15世纪-17世纪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些航海家和探险家中,最著名的当属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瓦斯科·达伽马,发现美洲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进行首次环球旅行的费迪南德·麦哲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大发现”是以当时欧洲人的眼光,而非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发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 对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

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

“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从而使得以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具有地域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出现,使得国际分工进入到萌芽阶段。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工厂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那些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开始崩溃,机器大工业让社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各国开始纳入到国际分工的轨道。

大机器工业巨大的生产能力产生了两方面的要求: (1)是大量生产出来的商品很快使国内市场饱和,因此迅速扩大的生产能力需要不断扩大的销售市场与之相匹配。 (2)大机器工业又引起了对生产原料的大量需要,要求开辟新的廉价的原料来源。

还有其他因素促进国际分工: 大机器工业还带来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另外电报海底电缆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 使得信息的传播日益广泛和迅速。 这些都便利了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形成基本是: 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由于英国较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其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 英国处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世界生产力巨大发展,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各种交通工具有了空前飞跃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扩大提高了条件;

各种交通工具有了空前飞跃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扩大提高了条件; 另外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将资本主义生产日益扩大地转移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去,从而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四、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特点 (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相比,当代国际分工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和表现不同 (二)当代国际分工主要是跨国公司活动下的国际分工 (三)当代国际分工是自然(生产)要素和再生(生产)要素在国际价值形成上的国际分工 (四)当代国际分工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规模经济”的国际分工

第三节 影响和制约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影响和制约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 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及条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

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次科技革命 主要成就:1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2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3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 2、以轻工业为主导; 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 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 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特点: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主要成就: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特点: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和产业内容 (三)生产力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四)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其在世界性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一)人口分布不均衡,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劳动规模和市场范围大小,也影响着国际分工

“空中客车”的国际分工 40年前,为了打破美国垄断世界航空制造业的市场格局,欧洲四国联合创建了空中客车公司(Airbus)。2003年空中客车在全球的交付量首次超过竞争对手,跃居成为世界头号民机制造商。

在这个欧洲最大的工地上,至少有1万人在工作 法国航宇公司生产含驾驶舱的机头段,中机身下半部分和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最后总装;英国航宇公司生产机翼主体;德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生产机身其余部分和垂尾;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现福克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面;西班牙航空公司生产客舱门、起落架舱门和平尾。   

世界上最大的客机开始总装 2004年5月7日,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空中客车公司总部,法国总理拉法兰在空中客车A380总装庆祝仪式上发表讲话。当天,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开始总装。该公司称,空客A380将于2005年首飞,2006年投入运营。

中国为A380制造运输船 南京金陵造船厂正在建造一艘用于A380部件运输的滚装船,2011年2月底为该船举行了命名仪式,该船于4月交付。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战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对外资开放,都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使国际分工向深化和广化发展,出现了世界性的分工。 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和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和营销体系。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超出国界发展的结果.国际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在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同时,在形成过程中又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决定着国际分工的两重性。一方面,促进了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利益不能平等地、合理地被分工国家获得,形成了经济发展上的片面性和依附性。

六、各国经济政治制度也推动和延缓着国际分工的进程 促进作用: (1) 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 (2) 制定自由贸易政策、法令,推行自由贸易,加快国际分工的步伐; (3) 通过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建立符合国际分工的经济结构 (4) 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 (5) 宣扬比较利益学说,抹煞国际分工的生产关系 延缓作用:制定保护贸易政策,闭关锁国,会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另外,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等经济集团,加强内部分工的做法,也在不同程度上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四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第四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四、国际分工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利益 五、国际分工影响着对外贸易依存度

讨论:中国必须改变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地位:中国依然徘徊在国际分工金字塔的底部 当代国际分工的形式逐渐呈现出金字塔结构,目前我国处在这一金字塔的底部,这种层次分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处于最顶层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以东南亚、中东地区为代表的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底层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量达到了1154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497亿美元,接近全年进出口总量的一半。

目前,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的产业活动上。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出口的旅行用品、服装及饰品、玩具与运动用品、鞋类已占世界同类产品的出口份额的1/3—1/4,针织内衣、纺织内衣、针织外套、纺织外套约占世界同类产品的出口份额的近1/5,但随着劳动成本更低的东亚周边国家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劳动密集型的分工活动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受到削弱。而我国目前参与的那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活动,大多也是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自1995年超过纺织品份额以来,已经连续9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然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机电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仅获利1.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比较劣势。这种贸易格局不仅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等。

中国如果为了保持目前在国际分工领域中的成本优势,而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那么,在国际分工领域就会长期徘徊于低技术和低价值的产业端。

结论:中国必须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